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 第979節
“怎樣的茶葉算是一芽一葉?”小陶邊聽邊提問。 手里要是有本子,都想記下來,回去慢慢消化。 她老家雖是農村的,但那邊不產茶,對茶的了解僅限于喝,別的方面知道的還真不多。 可徐總派她來徐小姐身邊是讓她輔助的,懂都不懂怎么輔助?得趕緊學才行! 徐茵娓娓道來:“一芽一葉就是一個芽頭帶一片葉子,這類茶沖泡之后回味甘醇,雖比不上獨芽挺直樹立,但也是茶中珍品?!?/br> “有一芽一葉,是不是還有一芽兩葉?”小陶舉一反三。 徐茵笑了:“是的,一個芽頭帶兩片葉子,茶味濃郁。再往后還有一芽三葉、一芽四葉……葉數越多,沖泡出來的茶無論色澤還是味道更濃郁,反之價格越親民。最便宜的是帶茶梗的老茶,我們年輕人可能喝不慣,老一輩反而很喜歡,覺得茶就得喝味濃的?!?/br> “跟酒一樣?度數越高越帶勁?” “哈哈!是的?!?/br> 第1379章 病弱女配提前養老(12) 在徐茵詳細的現場教學下,保鏢終于學會如何辨認芽頭了。 一旦會辨認,采起來就快了。 兩位保鏢先生一早上采了半斤。 這速度不慢了,熟練工一上午也只能采三五斤。 “走!咱們炒茶去!” 老徐家的雜物間應該有炒茶的工具,沒有就找村民借。 桃李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茶,個別家里不止一套炒茶工具。 果然,沒等她氣喘吁吁地走到家,戴著斗笠還在太陽底下采茶的大嬸就說了:“茵茵你采芽頭下來了?家里炒茶的家什還在不?沒有我讓你叔把我家那套閑置的拿上來?;蛘吣愀纱嗄梦壹胰コ础瓕α?,你會炒茶不?跟你爺爺學會了嗎?” 徐茵點點頭:“我學過,我想自己試試?!?/br> “那行,有事你就喊一聲,我們都在下頭地里?!?/br> 徐茵道過謝,穿過長長的茶園路,沿著石階路往上走。 倆保鏢扛著梯子、拎著水壺茶簍,一個走在她前面,一個跟在她后頭,健步如飛、呼吸都沒亂過。 她不行,走幾步就需要歇一歇。干脆讓保鏢先走,這里安全得很,能有什么事? 他們先回去布置炒茶家什,她像昨天一樣,慢慢爬。 小陶走在她旁邊,摘下草帽當扇子給她扇風。 這一來一回走了一趟,著實累得不行,趁喝水的工夫,喂自己吃了幾粒養生丸,才沒當場歇菜。 這身體當真比影后世界那一世還嬌弱。 到家趕緊找躺椅歇一歇。 小陶去廚房看宋阿姨燉的燕窩好了沒,好了就拿過來。 因為她胃口小,原本一頓的量,一次喝不完,宋阿姨干脆分上下午燉給她喝。 金絲血燕價格昂貴,喝不完浪費多可惜。 徐茵喝了一小盅燕窩,吃了一小塊剛出蒸鍋的淮山蓮子糕,在躺椅上歇夠了,問小陶:“方哥他們把炒茶的家什準備好了?” 四個保鏢,為首的叫方武,人如其名,是國家武術隊退役的,其他三人和他是同門師弟,之前都在徐氏集團安保部工作。 安保部門招員工,優先考慮退伍軍人和退役武術隊員,這是徐爺爺創業初期就形成的習慣,一方面信任他們的身手,但更主要是欣賞他們的氣魄。 原身以前不喜歡身邊跟著保鏢,唯恐被同學、老師說閑話。 徐誠毅偷偷安排人保護她,被她發現后大吵了一架,甚至氣急敗壞地指著徐誠毅鼻子罵“你不監視我會死嗎?”之后徐誠毅就不敢擅自做主了。 這次是他提議后,堂妹沒反對,才歡天喜地安排的。 徐茵:“……” 她沒反對嗎? 哦,她只是不在意。 加上這破身體,空有一身永久神力使不上,干點啥都氣喘吁吁的,多幾個人方便打下手不是? 這不,方哥帶著師弟已經把后院屋舍里堆滿雜物的炒茶灶騰出來,清掃干凈,把幾口炒茶的鍋子洗干凈一字排開晾著,就等徐茵指揮怎么炒了。 專門用來炒茶的灶一共三個灶眼,依次架上三口鍋,分別是生鍋、二青鍋、熟鍋。 桃李村的村民炒茶有一句口訣:第一鍋滿鍋旋、第二鍋帶把勁、第三鍋鉆把子。 小陶一聽就理解了:“就是說,第一口鍋里炒的時候動作幅度要大,讓茶葉滿鍋打轉,盡可能接觸鍋面,是為了讓茶葉受熱均勻嗎?”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毙煲鸬?,“因為一開始茶葉有水分,炒慢了或是聚在一起炒,容易造成受熱不均,導致有的炒干了有的還潮著?!?/br> 徐茵洗干凈手,等鍋熱了以后,演示了一遍。 在生鍋里快速翻攪約莫兩分鐘,眼見著手里的茶葉變得柔軟、葉色趨于暗綠,迅速掃入第二口鍋。 二青鍋的溫度要比生鍋低一些,炒制時需要“帶把勁”,因為要在炒制過程中,把茶葉揉按成片、或是揉搓成條,簡言之就是要給茶葉塑形。 一般來說,嫩芽尖都是按成片,老茶葉搓成條。 以前炒茶她從來不會感到累,這次不行,即便有永久神力加成,這破身體依然吃不消連續幾分鐘的“高強度”勞作,待茶葉結束二青鍋的炒制,被掃入熟鍋,徐茵氣喘吁吁地退到一旁,讓其他人接上。 她需要緩一緩。 熟鍋的溫度比二青鍋還要低,主要起進一步給茶葉塑形的作用。因此工序較為簡單,就是反復揉捻茶葉,使其殺青失水、條索緊細,直到茶香散發出來,就可以出鍋了。 徐茵一邊指導一邊坐在旁邊喝水休息,小陶、方哥幾個人輪番上陣,把采回來的半斤茶葉炒了出來。 炒好以后還不到半兩。 不過給大家分一分泡來嘗嘗還是沒問題的。 李大爺提著一只老鴨上來的時候,徐茵正坐在天井的樹蔭下一邊跟大伙兒聊天一邊喝茶。 其他人喝的是剛炒出來的綠茶,其實剛炒好的茶喝起來口感不會太好,且對胃的刺激比較強,但大家出于新鮮嘛,搶著想要嘗嘗親手炒出來的茶葉,于是泡了一壺,一人一小杯品茗一番自個的勞動果實。 徐茵擔心胃受不了,不敢喝,她喝的是名醫堂老中醫給她開的藥茶。 “徐小姐,這茶喝著真不錯誒!”方哥端著茶杯啜了一口,眼睛亮了,“比我們辦公室里那罐茶葉喝起來清香多了!” 小陶也說:“我覺得也很好喝,我以前不怎么愛喝茶,就算喝也是喝奶茶,但這杯茶我覺得很好喝?!?/br> 徐茵忍不住笑:“那是你們帶著濾鏡在喝它,自己炒的茶,喝起來感覺特別好是不是?就跟自己種出來的菜一樣,吃起來特別香?!?/br> “不是,是真的很好喝!” “雖然有一點點澀,但你不是說了嘛,放半個月以后就沒澀味只有醇香了。我們要不要去把茶樹上的嫩芽都采下來炒成茶???以后想喝隨時都能喝?!?/br> 徐茵正要說啥,李大爺進來了,聽他們在說炒茶的事,聞了聞他們泡的茶:“喲!聞著還可以啊。是老徐家那幾株茶樹上采的嫩芽尖炒的?聞著挺香?!?/br> 小陶挺有眼力見地給他倒了一小杯,請他嘗嘗。 李大爺呡了一口:“挺好挺好,不苦澀?!?/br> 連村里的老大爺都這么說,那還等什么! 留下方哥保護徐茵,其他人無懼烈日,都跑去采茶了…… 第1380章 病弱女配提前養老(13) 徐茵請李爺爺坐下說話。 卻見李爺爺擺擺手:“不坐了,今兒禮拜六,我小兒子帶著孫子說要過來吃飯,多半是家里沒菜了,想過來摘點。這不我上村長家買了兩只鴨子,一只給你?!?/br> 說著,他把手里的老鴨遞給小陶。 “村長家每年都會養上一批鴨子,老的都養了好幾個年頭了。我抓的兩只都是三年以上的老鴨,你拿去燉湯。老鴨湯滋補,喝了對身體好。你看你瘦的,難怪聽小張媳婦說,你往老徐家自留地溜達了一圈,就累得臉色發白、嘴發青,吃太少了,多補補?!?/br> “我說你個老李頭一口氣買兩只老鴨干啥,以前你兒子回家也沒見你這么大陣仗招待,合著是給茵茵送來的?!?/br> 隨著一道粗獷的聲音,村長兩手各提著一只鴨子走了進來: “給茵茵吃的用你掏錢買嗎?直接上我這里抓就是了?!?/br> “村長叔?!毙煲鹫酒饋?。 村長笑呵呵地放下手里兩只鴨子,他提來的兩只,一只嫩鴨,適合做姜母鴨;一只老鴨,看腳蹼上的繭,比李大爺提來的還要老,怕是有些年頭了。 果然,聽村長說道:“這只老鴨是最早一批養的,到今年十二個年頭了?!?/br> “喲!”李大爺驚訝道,“最早養的那批鴨還有???” “沒了,就剩這一只了?!贝彘L說,“給茵茵補身體?!?/br> 徐茵連忙道謝。 都說十年老鴨如人參,滋補力度可想而知。 她讓小陶去主屋起居室拿了兩盒紅參出來,給李大爺和村長一人一盒。 “這是我來之前就準備了的,本想上您們家里拜訪時送的,可這山路難倒我了,走一圈自留地就累得不行,下了山我擔心再也上不來了?!?/br> 村長兩人被她自嘲的說法逗樂了。 “沒事沒事,我們爬慣了,上下山跟走平地差不多,以后有啥事站在順風口喊一聲,我們聽見了就上來?!?/br> “你這孩子打小身子就弱,老爺子生前回來修房子時和我提過一嘴,說他啥也不擔心,就擔心你……不過現在好了,你回村里住,我們離得近,方便照應?!贝彘L道,“我家不僅養了鴨,還養了不少雞,本來孩子媽讓我提只雞過來,我尋思雞是發物,論滋補還是鴨子好?;仡^你問問給你看病的醫生,你這情況能不能吃雞,能吃我給你留只雞娘,煲菌菇湯美味得很咧?!?/br> 李大爺連連點頭:“村長家的雞吃蚯蚓、菜青蟲長大的,谷子都不喂,香得很,外面賣的根本比不了。你要是可以吃,回頭我也去抓幾只小雞崽養起來,你什么時候想吃就讓人來抓?!?/br> 村長哈哈笑道:“老李頭,你這話當心被你兒子兒媳婦聽見,該不高興了?!?/br> 李大爺兩個兒媳婦一直想讓他養點雞鴨,想吃了回來抓,自家養的比市場買的肯定好吃。 李大爺因為老伴生前經常受倆兒媳婦的氣,對這倆兒媳婦不太待見。她們想吃,他偏不養,讓她們自個掏錢買去,暗戳戳給已故的老伴報仇。 倆兒媳婦見公爹這么擰巴,氣呼呼地表示以后再也不回村里了,家里沒菜了也是男人回來摘。 李大爺見兒媳婦不回來,只有兒子、孫子回來,倒是會去村長家買只雞或鴨回來解解饞,燉了爺仨一起吃。但只許兒子、孫子吃,不許他們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