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 第6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沒想在過去的年代當學霸、穿成耽美文總受的炮灰室友、給反派當崽那些年[快穿]、小君后、穿到獸世做祭司[穿書]、獸世養山君[種田]、招財樹今天也在養崽、穿到蟲族和軍雌相親、我死后的第十年、醋缸王爺只想追媳婦兒
分明是找昭哥兒! 拿他當筏子呢! 狄先裕想明白之后,抱著小孩就跟著大理寺差役走了。 此刻眾人心焦,全部心神都集中在淮南王之子被害上,也顧不得這點小細節。 *** 案發現場在一棵蒼勁的古樹背后。 稍微遠離了喧囂,但也不算太遠,有樹枝、花木掩映遮擋,是個僻靜好說話的地方。 如今這一整片,都被狄寺丞命人用圍線給圍起來了。 能遠遠看到一個趴在地上的身影。 地上很多血跡。 沒有太多打斗的痕跡。 不過地上有很多雜亂、卻清晰的腳印。 這種第一時間的現場最為難得,一旦被人勘察過,就相當于一次破壞。 而對狄昭昭很關注的狄寺丞,知道小孩在家中稀泥地里,日日喊不同身高的人去踩腳印,后又津津有味地蹲著看。 更知道他在這方面,有十足的長進。 而今有如此清晰的腳印,連王寺丞都知道破案需要尖刀,狄寺丞又如何不懂? 狄先裕乖巧的站在一旁當鵪鶉。 狄寺丞問:“從腳印可能看出些什么?” 仵作已經看過尸體,是被人拿硬物狠狠砸中了后腦勺,當場暈厥,流血過多而死。 砸人的那塊帶血的石頭,也在不遠處找到了。 可惜的是,石頭表面有過多的凸起銳刺,沒有找到屬于兇手的關鍵指印。 還有一些線索,狄松實已經有了初步的排查和訊問思路。 不過若能從足跡中,再多發現一些線索,那定是再好不過的。 若兇手還在現場,就藏在人群中。 線索越多,越有可能通過訊問直接找出兇手。 聽到狄寺丞的問話,大家也都看向狄昭昭。 狄昭昭鄭重的點點小腦袋:“雖然這些腳印有點亂,但是還是能看出很多東西的?!?/br> 這塊少有人踩踏,相對更為松軟的土地,讓足跡的痕跡,比狄昭昭看過的許多足跡都清晰,更不用說用煙墨法覆印留在卷宗里的模糊足跡了。 狄昭昭小臉認真,言之鑿鑿道:“有些更早更淺更舊的腳印就不說了,這些清晰地肯定是今天留下來的,圍線區域里,一共有四個人來過,加上地上這個,一共是五個人的腳印?!?/br> 只勉強看出三種不同腳印的李姓勘察差役:“……” 只能看腳印大小,分出一個人腳印的眾多差役:“……” “這是怎么看出來的?”負責勘察的那個差役,頗有些不死心地問。 現如今,普通百姓鞋底用簡單實用的木匾或者是草編鞋底,耐磨又便宜。 而稍微富貴一些的人家,便會用棉布、絲織品、炮制好的獸皮來當鞋底,穿起來柔軟舒適。無論繡樣還是裝飾,都在鞋面上。 為了不硌腳,鞋底都無裝飾,追求軟和柔,也就是連輔助判斷的花紋都沒有。 只有一個空空的輪廓,這對許多人來說,其實尤為困難。 就像是給一百只品種大小本就差不多的豬,統一美白拉滿,磨皮拉滿,還把關鍵的豬鼻子豬眼睛馬賽克,再讓人去區分這些豬。 大多數人都得暈菜。 怎么看出來的?小昭昭歪著小腦袋,認真想了一會兒。 他指著一組腳印,認真教道:“你看邊緣的細節,觀察走路重心的變換,每一步的遠近,還有腳印中不同區域深淺分布,這些都是比較好看的?!?/br> 還貼心的舉例:“比如這個人,就是很慢的走過來,然后慌亂快步退著往后跑了?!?/br> “這也能看出來?!” 第37章 難不成長了天眼 “這也能看出來?” 圍線內外, 正在忙活的仵作、用天虹顯微燈找細節的差役,手中飛快書寫做著記錄的錄事…… 不管手頭有活沒活,其實見狄昭昭來了, 都分出一縷心神,豎起耳朵。 聽到狄昭昭說的話。 他們互相對視一眼,有些不敢相信。 還是年輕的方小石壯著膽子問道:“小郎君,你這是已經學會還原兇手作案過程了嗎?” “啊,”狄昭昭有點茫然,頭頂簪的那朵小花,都跟著無辜的搖了搖,“只是看腳印啊, 看看是怎么走路的?!?/br> “這不就是嘛……”方小石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氣, 平復心中翻涌的情緒。 要說震撼最大的,定然是如方小石這般的普通差役了。年齡越大,這份感慨和難以置信, 就越深。 他們能在狄寺丞手下做事, 其實已經屬于大理寺差役里相對優秀的, 但若真要論起破案來,能起到作用的, 更多還是靠鐵腳板,摸排、蹲守、抓捕…… 難道他們不想往上晉升當捕頭嗎?抓了一輩子歹人, 難道真不想手下帶一批人, 獨當一面, 親自主審破獲案子嗎? 當然不是不想。 小偷小摸那當然不算,誰想破, 硬是去蹲守, 總有一天能人贓俱獲。 但凡難一點的案子, 沒點硬本事是真的不行。 大理寺破案,或者說全天下衙門破案,都是一個套路——去猜作案過程,然后“審”嫌疑人。 若說得再直白些,就是把可疑的人帶回來“詐” 拎著一點點線索,比如目擊證人、遺落在現場的衣服碎片,沒有不在場證據……來回審訊,你為什么出現在那條街?去做什么?現場為什么會有你的衣服碎片?你鄰居說你沒回家,那晚你到底干什么去了? 大部分普通人,經驗都是比不過常年辦案的差役的,若是妄圖編造一套應付過去,多半會出現前后證詞矛盾,慌亂,邏輯和官差掌握的線索對不上的情況。 再詐上一詐,案子也就七七八八了。 能破的就破了,不能破的,基本也就陷入僵局了。 這種方法,根據摸排的仔細,衙門是不是肯出大力氣詢問排查,還有當地捕頭的審訊經驗代代師徒傳承是否完整,當地的人際關系是否復雜……大約能破二到五成左右的案子。 這便是天下九成以上的衙門能做的事。 這也是為何叫“審案” 大多案子是審出來的。 而能力更強一些的官差,就能根據零碎的線索,還原一部分案發過程。 有了整個案發過程,破案的效果、效率就極為驚人了。 但這種需要敏銳、邏輯、空間感的推理,也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不是誰都能把復雜的邏輯環環相扣,想得清清楚楚,一旦有問題,還能馬上指出來。 線索千絲萬縷,兇手可能做出的選擇千萬萬。 但凡推理錯一點,受審中的兇手便會信心大增:“我可沒這么干!”原本能抓到、快要撐不出審問的兇手,就有可能因此翻盤,逍遙法外,案子便會陷入僵局。 故而但凡天賦差一點的,前期的成長便會極為艱難,畢竟誰能屢次承受這樣的打擊? 等到最后,能傳揚出名聲來的,便就是“神捕”“神探”了。 即使是現代,這種有推理還原犯罪現場的能力的人,也絕對是警隊寶貝,能被稱一聲“專家”,不帶貶義的那種。 而這種能力,忽然出現在一個小豆丁身上,如何能讓人不啞然? 但只要一想到狄昭昭在看指印上的天賦,還曾經用腳印找到過斷手的左撇子老頭。 如方小石這種年輕的差役,還真不敢胡亂說什么類似“哈哈哈你可別騙人了?!薄澳憔痛蹬0?!”之類同僚間調侃的話。 誰不知道,狄寺丞把人喊來,就是看中了小郎君的天賦? 只是當真太嚇人了些! 上次還需要有足跡相似的人比對著看,這次竟然就直接張口說起人是怎么走動的了。 這和當時在現場“看”見,又有什么差別? 旁人心中震蕩。 小昭昭卻沒太多感覺。 人是很難察覺自己擁有的東西有多珍貴的,就像聰明的學生會理所當然的覺得“只要掌握方法,愿意努力,考211其實不難”;就像是普通人從不覺得自己身體健康,智力正常,能跑能跳是多寶貴的事一樣。 系著漂亮花布,簪著鮮亮小花的昭昭,小臉疑惑地轉頭看爹爹。 那小表情,仿佛在問“這看不出來嗎?” 狄先裕:“……” 咸魚望天.jpg 別看他! 他不會?。?! 別說這種空有輪廓的凌亂腳印了,給他一盆紅燒豬蹄,他都不一定看得出來豬蹄來自幾頭豬。 狄寺丞深深看了一眼這對父子,沉穩開口道:“昭哥兒說說看,地上這些腳印分屬哪四種,又是如何行進的?” 他頓了頓,指著小昭昭剛剛說的那片腳?。骸跋葟倪@一塊說起?!?/br> 狄昭昭乖巧的點點頭:“好?!?/br> 這片足跡,有三四串朝前走的腳印,相互還有交叉踩踏重疊的地方。 甚至足跡的深淺、內里壓痕,甚至輪廓形狀,給人的感覺都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