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書迷正在閱讀:美人稀里糊涂成了萬人迷、重生真少爺開始養生以后、可愛的怪物們[快穿]、當朱砂痣掰彎了白月光[雙重生]、攀折(abo np)、歸鄉者的荊棘王冠(abo、np)、幸福悖論(1v3)、不乖(校園h 1v1 偽骨科)、偶像失格(NP)、流亡島[強制愛1v1]
李熙眼睛都亮了,立刻又問:“這的確是個好主意,但為何規定至多三人養一戶?依朕看來,他們平日雖然薪水低,但卻都不缺錢,用足足三人去養一戶,是否有些浪費了?” 文道聽了就搖頭,語氣依舊波瀾不驚的,像碗摻了冰碴子的苦井水。 “皇上明鑒,我自小與父親輾轉很多地方,一路由北到南的遭到貶黜,看見那些衙役雖多半貪財,卻也不是一個好心腸的都沒有?!?/br> “他們之中,有少數人就算身背賤籍,一生無望,卻也不曾欺辱百姓,更沒從百姓手里討過錢,然而他們每個月能從衙門那里得到的薪水微薄,通常只夠自己吃穿,連成家都很難,若再叫他們幫忙養傷兵,卻是強人所難了?!?/br> 李熙聽了,當即明白道:“你說這些都是想好好過日子,卻礙于賤籍不能出頭的人,更該給機會?!?/br> 文道沒什么表情的點了點頭。 “錢財于我雖糞土,卻能使八尺男兒折腰?;噬?,這些人手里沒錢,卻都有一身用不完的好力氣,再說有三個人互相輪換著,也不耽誤平常當差。有他們在,雖然比不過那些直接就能伸手給錢的,但傷兵家中的地不會荒,也就有了糧食?!?/br> 文道在提這些建議時,裴懷恩也在聽,眼里帶著比李熙還多的驚訝,聽到此處便恍然大悟的“啊”了一生,以右拳砸到左掌掌心。 “這主意好妙,不僅不必找朝廷出錢,更不必從民間再收錢?!迸釕讯餍老驳卣f,“而且定死了一戶至多只得三個人養,既能避免濫竽充數,也不會讓好心人過得太辛苦?!?/br> 話落再看李熙,拱手拜道:“皇上,晚生甘拜下風,對于文小友說出的這個主意,實在很佩服?!?/br> 李熙對此也很高興,他不敢在人前表現得太明顯,但看著裴懷恩的眼神隱有挑釁,那意思仿佛是在說:瞧瞧,讓你再自滿,翻車了吧。 幸好裴懷恩如今已不是個會當面與人為難的,看向文道的目光也多贊賞。 殿內很快又熱鬧起來,考生們受裴懷恩與文道的啟發,又陸續有人站起來幫著完善這些法子,都被李熙喊人認真地記了。 不多時,這道題算是徹底結了。李熙被今日這些很有想法的考生驚艷到,只覺頭腦都變得清醒些,身上也暖融融的,出言讓福順收了他蓋在膝上的毯子。 李熙招手說:“文道,你來前面坐,不要躲在那個犄角旮旯里,朕看不清你——對了,你父親身體還好么?” 文道便在眾考生羨慕的注視下向前,幾步行到第一排,與裴懷恩并肩站著,又行禮拜道:“托皇上的福,家父一切安好,只是南地潮濕,家父一到下雨天就腿疼,已在吃藥了?!?/br> 李熙聽懂了文道話里的懇求,就說:“是了,你父親年紀大了,不好再在外面了,朕改日會親自指派個巡查去看他,負責他今年年底的考課?!?/br> 文道立即又拜,不卑不亢的,臉上還是沒什么笑模樣,仿佛對這種熱熱鬧鬧的場合不喜歡,但很懂得如何周旋。 另一邊,站在文道身側的裴懷恩也來了勁頭,饒有興致地支著頜,偏頭往文道這邊看。 裴懷恩年幼時不出宮,后來即便可以出宮,也從沒出過京,有什么事都是喊手底下人幫著辦,因此對文道口中的這些柴米油鹽,日?,嵤潞苌闲?,也很感興趣。 文道方才說的那些,都是裴懷恩從前沒有接觸過的,裴懷恩感到很新鮮,心想原來尋常人家該吃的苦,竟是這樣的。 沒有權力爭斗,沒有朱門臭rou,不疼不癢,不上不下,死不了,但也很難活好,總得彼此幫襯著。 原來……原來大家都很苦,大家都有吃不完的苦。 半晌,一直等文道在考生隊伍的前面坐下了,李熙才清清嗓子,又說出今日的第二道考題。 “諸位,你等方才所言,皆已記錄?!崩钗跣θ蒿w揚,神采奕奕的繼續問,“接下來,朕想問問你們對辦學堂這事怎么看?!?/br> 第193章 幫忙 從前承乾帝還在時, 因為害怕文人們鬧事,對辦學堂不積極。李熙屬意多辦學堂,可這也要錢, 再加上朝中現在還有很多反對辦學的聲音, 鬧得李熙也不敢太冒進。 李熙想找到和他想法一樣的人, 畢竟他只有一雙手, 做不到事必躬親, 就算平日表現得再強硬, 假如頒布下去的詔令不得落實, 也是一紙空文。 文道方才答得好,李熙對他寄予厚望, 特意喊他上前坐,待說出問題后,便滿含期待地看向文道。 誰知文道卻不開口了。 文道似乎確如他自己所言, 不善與人辯駁,也對制定政策不感興趣, 只愛在方案確定后,著手解決上面拋給他的種種難題, 確保一切能順利進行。 換句話言之,文道似乎覺著這學堂辦也成,不辦也成, 實在與他無關。 真可惜,原本還盼著今天會有個能言善辯的,替他舌戰群儒。李熙有些失望地想:虧他特意將那幾個反對辦學的大臣也帶了來,想讓他們在此多受熏陶。 結果……結果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當然了, 倒也不是連一個站起來答話的都沒有。李熙這邊話音落下,便有幾人出聲回答他, 只不過多半都被他帶來那幾個大臣厲聲斥責,有理有據的駁回去。 臣子們不想辦學的理由倒都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