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還有夏清嵐,進京后便沒了消息,也讓謝行玨忍不住擔憂。 “依我看,王爺干脆帶著咱們一同回京?!睏罡睂⒋蟠筮诌值亻_口道,“京中如果有事,王爺也不至于孤立無援,如果無事,王爺就連同通敵之事,一起向陛下解釋清楚就是了?!?/br> 如果事情能如楊副將所說就簡單了,可關鍵是通敵之事本就難以自辯,再公然抗旨帶兵回京,恐怕會更加解釋不清。 “此次北疆平定,都多虧了王爺,朝廷再怎樣也不能抹去王爺的功績?!毖Ω睂⒁哺_口說了一句。 “沒錯,咱們跟著王爺一同回京,也能替王爺作證,那通敵之事,都是達朗首領信口胡謅,陛下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冤枉了王爺!” 軍中將領都開口表示了對謝行玨的支持。 陸尋山看著眾位將領,作為軍師,這一次他也沒有什么更好的建議。 對于謝行玨來說,眼前只有兩條路,一是單獨回京,但可能要面對未知的風險,嚴重可能會危及性命;二是領兵回京,安全能得到保障,可卻違抗了圣旨,弄不好還要再被扣上一頂謀逆的帽子。 到底要如何選擇,關鍵還要看京中是什么情況,可眼下傳旨圣使就等在邊城,他們根本就沒有時間去了解京中的現狀。 這邊謝行玨陷入了兩難,另一邊,比傳旨圣使稍晚一步的家書送到了齊銳手中。 齊銳收到家書,第一時間就拆開了。 兵部尚書寄來的家書不長,齊銳三兩眼就看完了,看完后,他的表情首先是迷茫。 信中,兵部尚書傳達了陛下的意思,讓齊銳暗示鎮安王帶著大軍一起班師回朝。 帶著大軍一起班師回朝,齊銳能看懂,可關鍵是這個“暗示”,齊銳有些不理解。 齊銳滿腦子想的不是該怎么暗示,而是為什么要暗示,越想他的神色越凝重。 所謂暗示,也就是不能明說,而不明說也就表示有所顧忌。 因江存度的交代,兵部尚書沒有在信中提到陛下,可在齊銳眼中,他們一家都投靠了陛下,兵部尚書信中所寫肯定是來自陛下的授意。 所以,真正有所顧忌的其實是陛下…… 而能讓陛下有所顧忌的,肯定是天大的事,難道……難道是京中有人作亂,這封書信其實是陛下在暗中向北疆求援? 想到這里,齊銳坐不住了,他立刻趕往謝行玨所在的營房。 看到門外把守的將士,齊銳有些急切地問道:“王爺在里面嗎?” 營房內,謝行玨正在與一眾心腹商議回京之事,聽到齊銳求見,眾人停下討論,把人請了進來。 齊銳雖然是陛下派來的監軍,可經過幾次并肩作戰,邊軍眾將領早已不把齊銳當外人。 齊銳一進門,便焦急地開口道:“不好了,京中可能有變!” 眾人被這個消息震得一愣,陸尋山回過神,開口追問道:“齊監軍,你的消息從何而來?!?/br> “我收到了家書?!饼R銳向眾人解釋道,“陛下可能有危險!” 齊銳又想到了兵部尚書特別點出的“暗示”,陛下有危險,鎮安王自然會帶著大軍回京護駕,如此他既沒有明說出班師回朝,又成功完成了讓鎮安王班師回朝的任務。 所以這就是暗示的真正目的,齊銳越發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如此嚴肅的事情,眾人只以為齊銳得到了確切的情報,一時間,眾人無不神色凝重。 謝行玨又拿過陛下的圣旨看了一遍,收到圣旨的時候,他就覺得奇怪,如果這道圣旨并非出自陛下本意,那就能解釋得通了…… 陛下有難,很可能是被朝臣脅迫了,而夏清嵐一去沒有消息,很可能處境也不好…… 一時間,謝行玨腦補了各種陰謀詭計,原本他還打算先單獨回京打探一下情況,如今得知京中有變,他當即不再猶豫,決定帶著三十萬大軍一起回京護駕。 有了決斷,謝行玨很快就安排了下去。 首先是朝中派來的傳旨圣使,既然已經決定抗旨,那這傳旨圣使就得先控制起來,謝行玨讓人把傳旨圣使軟禁在了邊城內。 其次便是邊城的一些軍務安排,大軍班師回朝,邊城也要留人駐守。 最后便是齊銳和沈拾之,如今京中情況不明,謝行玨想讓兩人留守在北疆。 齊銳卻表示自己是監軍,要隨大軍一起行動。 而沈拾之也決定一起回京,留在邊城的這段時間,沈拾之和軍師陸尋山一起幫忙協調軍務,與軍中眾將領也早已相熟,自然想與眾人一起行動,再加上京中局勢不明,他也想回去看看。 謝行玨也沒有勉強,尊重了兩人的選擇。 所有事情都安排妥當后,謝行玨和一眾心腹將領,率領三十萬大軍正式開拔,向著京城的方向進發。 而在大軍離開后不久,夏清嵐讓商隊幫忙帶的信件才送到邊城,雙方剛好錯過了。 …… 京城。 北疆的大軍才剛出發,京中這邊還沒有收到消息,不過朝廷的氣氛仍然很緊張。 鎮安王這個當事人雖然還沒有回來,可朝中每日的議事,卻都是在圍繞著鎮安王通敵之事展開。 朝中百官具體分成了三派,一派是以梁太傅為首的清流官員,這一派持中立態度,主張召鎮安王回京調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