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書迷正在閱讀:那個小啞巴、戀愛腦重生死不悔改、逃荒小奶包,全家讀我心后吃香喝辣、沉香玫瑰、麻了,穿成反派的作死前夫郎、戀愛腦反派總對我窮追不舍、小炮灰被豪門大佬嬌寵后、炮灰絕不乖乖就范[快穿]、咸魚拿了亡國暴君劇本后
季徵的目光放遠,望著不遠處那一襲朦朦朧朧的煙雨,視線也變得朦朧而迷離。 他的聲音被這光影籠著,穿過時間的重影,徐徐而來。 我相信,在若干年以后,一定會有這樣一個國度。人們生而平等,沒有男女階級之分。女子可以讀書、行商、為官,不再因為性別而受到歧視與壓迫。 大魏順德四年,夏。 明宜太后懿旨,普天之下,所有女子皆可入學堂。 女子學堂先是在京都興起,加上朝廷的大力扶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推廣至全大魏。 大魏順德四年,秋。 明宜太后懿旨,鼓勵女子行商,于京都創辦女子商行工會。 不過半年時間,全大魏上下,大大小小的女子商行工會已有二十余所。 春去秋來,日月更迭,不知不覺又是一年春天。 今年的春天來得有些晚,京都中桃花久久未開,姜泠裹著稍厚實的一件外衫,依舊覺得有些涼寒。 女子學堂與女子商行工會都推行得很好,姜泠想,再觀望些許時日,便不再管那些朝堂政事了。 煜兒也長大了,也是時候該讓他獨當一面了。 正想著,綠蕪帶著卞玉走進來。 對方一身淡紫色的衣衫,已經長得亭亭玉立。見了姜泠,戚卞玉先是恭敬一福身,而后將一些飯菜補品擺到桌子上。 姜泠能看出來,這小丫頭極敬重她,每每望向姜泠時,她的眼里總會有不加掩飾的敬仰與崇拜。 戚卞玉將手里頭東西放下。 她本欲寒暄上幾句,可一轉眼,卻看見這滿院子的空寂。太后娘娘不喜紛奢,極愛清凈??裳矍斑@般難免也有些太清凈了。 這不能說是清凈。 近乎于說,是清冷。 這偌大的菩提殿,放眼望過去,竟連半分春天的影子都沒有。戚卞玉抿了抿唇,重新凝望向眼前的女子,心中莫名覺得難過。 她回去,將這件事同皇帝說。 少年天子放下奏折,于案前沉默良久。 終于,他忍受不住了,同姜泠說,帶她去一趟江南。 再次聽到江南這兩個字,姜泠竟有些恍神。她想了想,覺得也好。她本就喜歡江南,這朝堂她總歸是要還給煜兒一個人的,倒不如離開這喧囂的京都,去江南過幾年安穩自在的日子。 朝堂政務繁忙,步煜走不開,便讓季徵與她一同去。 馬車晃晃悠悠,一路顛簸,終于重新踏上了江南這片土地。姜泠走下馬車,看著眼前的濕霧朦朧,一時間感慨頗多。 也不知,他們當初的四寶坊還在不在。 似乎讀出了她的心聲,季扶聲笑了笑,同她道:你放心,有我在,四寶坊如今生意還興隆得很。 言罷,他又勾了勾唇,問她:要不要去看看? 姜泠抿唇,點點頭,去看看。 二人就這樣一前一后,往那條熟悉的巷道走去。這么多年未再來過江南,姜泠對這里的一切仍是十分熟悉。四寶坊,南金街,東仁市 還有, 青衣巷。 走到青衣巷里,姜泠意外地發現,琳瑯居如今竟還開著。 她大吃一驚,瞪圓雙眸,朝身后的季扶聲望去。 而對方似乎早已預料到,面上并無任何驚訝。 當年她離開江南,早已關閉了琳瑯居,至于她那些曾在江南的老熟人季扶聲與水盈盈這些年都在京都,那如今正打點著琳瑯居的,又是何人? 姜泠。 季徵似是無意間發問,來時,我好像在你的馬車上見到過一本《夫序》。 怎么了,季老師。 沒什么,他搖搖頭,抬眼凝望向她,我想,你應當與《夫序》的作者認識。 我怎么會與他認識 姜泠剛笑了聲,還未來得及否認,忽然又像是意識到了什么,話音猛地頓住。 《夫序》的作者。 重新開門的琳瑯居。 那分外熟悉的行文風格 不可能。 這怎么可能。 姜泠扯了扯唇角,剛準備嘲笑自己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抬眸時卻見季徵分外嚴肅的神色。男人一襲青衣,正立在她身前,緩聲道: 你認識。 他取出那一本《夫序》。 翻開看看,翻到最后一面。 她這才發現,一直被忽視的最后一面,于一個分外不起眼的角落處,竟有著分外模糊的一個字。 看清楚那個字時,姜泠的雙手竟開始顫抖起來。 那是一個很模糊的行字。 是罪行的行,更是恕行的行。 這本《夫序》,是他寫的,季徵也看著那書卷,你知這是他何時寫的么? 姜泠緊攥著《夫序》,面色煞白。 在金善寺,男人道,金善寺的灶房里,他寫下這本《夫序》。因為先前在江南書館,他聽到過你的那句,這世上為何沒有一本書教男人該如何敬愛自己的妻子,于是他便寫下了這本書。說起來,這其實是《夫序》的第二版,第一版手稿曾在西巫人放火燒山時,被一把火燒成了灰燼。其上的每一字每一句,皆出自他之手。從平等的愛,到相互的愛。每一個字眼,皆是力拔千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