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書迷正在閱讀:那個小啞巴、戀愛腦重生死不悔改、逃荒小奶包,全家讀我心后吃香喝辣、沉香玫瑰、麻了,穿成反派的作死前夫郎、戀愛腦反派總對我窮追不舍、小炮灰被豪門大佬嬌寵后、炮灰絕不乖乖就范[快穿]、咸魚拿了亡國暴君劇本后
不過短短一瞬之間,那野草便盡悉將她整個人包裹住,禁錮得她呼吸開始發難。 不等姜泠喚住那人,詢問。 騰地一聲,有人從內掀開那軍帳,定睛一看,正是一直守在步瞻身側的談釗談大人。 他一身黑衣,頗顯得莊嚴而沉重,衣袍獵獵,姜泠耳畔同樣生起颯颯的風。 談釗立在軍帳之外,迎著滿西疆冰冷刺骨的寒風,不知耗費了多少力氣才強忍住面上的悲痛,慟聲: 圣上他賓天了! 天子駕崩,循國禮,鳴九九八十一道鐘聲。 大魏明懿十年,便是在這樣的鐘鳴聲中開始的。 姜泠乘著馬車,兀自回到了京都,煜兒早早便在宮門外守著??匆娏怂?,那一襲紫衫的少年跳下馬車,快步上前來迎她。 母后。 步煜身著紫衫,額頭卻戴著素白色的孝帶。他的身后跟著同樣一襲素衣的戚卞玉,后者朝皇后恭敬一福身后,便不再敢言語。 大魏明懿十年,國喪。開春,新帝即位。 步瞻葬在了金善寺山腳。 說也奇怪,自從知道了他的死訊后,姜泠比預想中的還要平靜。她很平靜地接受了這一切,平靜地看著煜兒登基,成為這大魏的新帝。 就在新帝即位前夜,談釗突然找到她,交給她一份卷宗。 這與其說是卷宗,不如說是一份手札。 一份步瞻親手寫的手札。 他不知是何時寫的這樣一份東西,將大魏朝堂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寫得十分干凈??粗雒嫔象@愕的神色,談釗微垂下眼,態度恭敬地同她一條條解釋。 手札上有些東西,談釗本人也有些講不透。 這是主上給您留下的,他生前說,自己如有不測,便叫屬下將這個交給您。 他說,自己追隨了步瞻這么多年,如今主上賓天,他身為一個忠心的下屬,不愿再事二主。至于新帝那邊,他也留有自己信得過的心腹,再往后的路,便要新帝與太后娘娘自己走了。 談釗離開時,京都下了一場大雨。 姜泠撐著傘,站在這一襲雨簾之中,怔怔地看著那道身影漸漸遠去。 直到大雨傾盆,將她的半邊肩膀打濕,身后宮娥才敢提醒道:太后娘娘,談大人已經離宮了。 她回過神,凝望向不遠之處。就在那不遠處,有樹抽出了嫩綠的新芽。冬去春來,辭舊迎新,一切換了風貌。 這個皇宮,這座皇城,整場大雨淋落而下。 隨著談釗的離開,雨水終于抹去了屬于那個人的最后一丁點兒痕跡。 姜泠心想,自己應該高興才是。 這么多年,她熬了這么多年,終于徹底逃出了那人的掌心、擺脫了那個惡魔的控制,她與她的終于站在這權力之巔,成為了整個國都的主人。 她應該高興才對。 于是她開始努力地學習政務,開始垂簾聽政、輔佐煜兒處理好朝堂上下大大小小的政務。興許是經歷過步瞻手把手的指導,興許是有著這樣一本手札,姜泠處理這些政務,竟是格外上手。 看著那一本本奏折,姜泠忽然明白了,先前步瞻教自己騎馬時,所說的那一席話。 沒有什么馴服不了的野馬,他若是兇狠,那你就要比他還要兇。姜泠,記住了,千萬不能露怯。 不能露怯,姜泠,鞭子抽狠些。 大魏順德四年。 她終于成為歷史上,手腕狠辣、雷厲風行的明宜太后。 夜深人靜,菩提殿案前還掌著一盞孤燈。桌案前,擺放著一碗提神的熱茶。 姜泠從堆積成山的政務中抬起頭,望著晚窗外那一輪明月,輕揉太陽xue。就在重新提筆之時,她恍然驚覺不知從何時開始,她的字跡變得越來越像步瞻。 從原本娟秀的簪花小楷,變成如此遒勁飄逸的行草。 兜兜轉轉,她竟在不知不覺中,活成了那個人的樣子。 大結局(下) 今年百花節, 步煜終于說服了她,出宮去看看。 這一年的百花節與過往每年都一樣,先是由皇帝上山, 至金善寺敬拜神佛、以求風調雨順,而后便是那一場聲勢浩大的百花盛宴。屆時百姓夾道, 會帶著裝滿各種鮮花的花籃, 迎接春神的到來。 每到百花盛宴,那景象總是格外壯觀。 譬如此時。 姜泠坐在馬車里, 身著極低調簡樸的一件素色裙衫, 迎面而來的是漫漫花香,和那無邊葳蕤的春意。綠蕪知道自家娘娘自幼便喜歡各種鮮花,特意差人于集市上買了各式各樣的花捧與花環。 當那盈盈花香被捧進馬車時,卻不料, 娘娘僅是目光清淡地朝這邊瞥了眼,繼而興致懨懨地移開目光。 自從姜泠坐上那個位置后, 便愈發喜歡素凈與清冷。 綠蕪心中暗暗嘆息, 讓下人將花束拿走。 因是不喜被叨擾,這次姜泠并未乘坐宮中的轎輦, 也未與皇帝一起, 而是改坐了另一輛看上去樸素些的馬車, 緩緩地往集市那邊前行。 京城的集市本就熱鬧, 再趕上這百花節, 更是人聲鼎沸。攤面上擺滿了各種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 姜泠方一掀開車簾,便聽綠蕪欣喜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