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書迷正在閱讀:誤推太子下水以后(又名:春宮, 1v1, sc)、男配上位記(兄妹1V1)、司昭儀她只想躺平(ntr)、愿晚霞吻著夕陽 (父女現言)、村口那個盲人木匠(鄉村小鎮,虐男1v1)、叔叔白月光竟是我自己、和竹馬協議結婚后真香了、云嬌雨怯、那個小啞巴、戀愛腦重生死不悔改
還有眾多青年男女,一手廣發傳單,手拉著手游街,邊走邊齊聲高唱: “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斗,齊奮斗。 工農學兵,工農學兵,大聯合!大聯合!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帝國主義,齊奮斗,齊奮斗。 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國民革命成功,國民革命成功,齊歡唱,齊歡唱!” 這首歌才不小心流傳出來,就在廣東街頭巷尾廣為傳唱。 青年們激情昂揚的歌聲,帶著青春逼人的銳氣,匯聚在一起,浩浩蕩蕩的,盤旋在廣東的街頭。 這樣的銳氣,足可使一切凡俗避讓。 自五四之后,學生們,青年們,就做了革命的急先鋒了。 我還記得當年,巴黎和會的消息傳來時,我的同學們正在歡慶我們孱弱多難的祖國竟然做了戰勝國。 可是下一刻,鐵一般的事實教育了我們這些幼稚的弱國少年們:弱國無外交。 我們也像他們一樣,手挽手,拿稚嫩的胸膛頂著軍警的刺刀,沖上街頭。社會各界都投以支持的目光。 同學里激進人士懸掛起對聯,公然嘲諷國府諸公: 賣國求榮,早知曹瞞遺種碑無字; 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頭。 火光沖天中,我還記得我身邊同學被火光映紅的面容:“今日之事若能忍得,我輩豈配稱中國之新青年!” ...... 沉浸在回憶中時,我手里也被笑瞇瞇的一個女學生塞了兩張傳單。 不過,我已經是二十五歲了。離學生時代,也過去了數年。 最最青春年少的十七八歲,我也不是個太壯懷激烈的人。 如今更是太老了,早就是個俗人了。 嘆口氣,將傳單揉卷,遞給一旁到處撿宣傳單的流浪兒。 街上宣傳孫中山的遺囑和革命精神的動靜,越發成浩浩湯湯之勢。 我為覓得安靜,只得抄小路回家。 走了一段路回家,還沒進門,就聽見門里有動靜。 今天李媽請假回家了。家里應該沒人在。我警惕起來,剛喊了一句“誰”,門噶吱一聲開了。 門里立著一個氣度不凡的中年女人,對著我微微笑。 我臉色一凝,扭頭就走。 中年女人立刻叫住我:“杏兒,你年紀不小了,還鬧什么脾氣?” 我無動于衷:“不勞小姑姑cao心?!?/br> 她在背后嘆了口氣:“小姑姑馬上就要走了。你連話都不準備同我好好說嗎?” 足下似有千斤重。 半晌,我垂下頭:“北伐什么時候正式開始?” 小姑姑看我一眼:“孫文剛去世,估計黨內還有一些琢磨。最遲不過明年?!?/br> 無精打采的進了屋子。 小姑姑皺眉掃了一眼我堆滿稿紙、亂糟糟的書桌,什么都沒說。坐下,才問道:“你今后,打算怎么辦呢?” “就這么辦?!蔽夷淮鸬?。 “這樣一日日,靠一些小報的微薄稿費謀生?”小姑姑搖搖頭,忽然凝視著我,神色還似小時候一樣溫和:“杏兒,小姑姑不是個好長輩。你長了這么大,我卻總是有很多不明白?!?/br> 不明白什么?大概是不明白我。 就像我也不明白她了。 “你少年活潑,讀書至今,卻越來越淡漠。乃至于今天,獨身寓居廣東,靠稿費辛勞謀生。冷待同學故友,也不對親戚多說只言片語。明明不過二十又五,做什么擺出百年老朽的世故冷漠來?” 我打斷她:“小姑姑,既然明年才開始北伐。那么,沒什么緊要的事的話,我還要寫稿子?!?/br> 小姑姑的臉上驟然現出哀戚來,半晌,低頭嘆道:“若是過不下去,只管回來。家里的田產......” “我過得下去?!蔽以僖淮未驍嗨?。 小姑姑看了我半晌,最后,還是坐黃包車走了。 我在門口待進屋去,眼角看到街邊轉角出來小郭。 小郭這個青年,拖著一身的病體,卻總是最有激情熱枕的一個人。不像我,冷眼慣了,血總是熱不起來。 大約是因為脾氣南轅北轍得最多,報社里,他反而一向最關照我。經常帶著吃的喝的來看我。 初到廣州的時候,沒有認識他,大約我真是要餓死了。 不過,他一向對國民革命懷著極大慷慨。我今天說的話,怕刺傷了他。 正想著,就見小郭往我這邊走過來。 他蒼白瘦削的臉龐上還浮著一點過度激動之后的紅暈,站定了,對我說:“秋實姐,你就算不參與我們,也不用這樣急著走……你向報社的編輯告了假?” “你想多了。我只是趕一批稿子,提前得了稿費,就想回去看看我meimei?!?/br> 看起來小郭沒有介懷我之前的話。 小郭皺眉:“meimei?秋實姐,你想通了,要回家去了嗎?” 我笑一笑:“不。只是我meimei嫁到鄉下去了。我……她之前嫁人的時候我不在?,F在總要去看看她?!?/br> 小郭沒有多問,只是囑咐我世道亂,路上一切小心。又問我需不需要別的,只管告訴他。 雖然小郭家境不錯??墒撬毩⒊鰜砗?,一切也要靠自己。我哪里能再勞動他。只說一切事宜都打點好了,只待不日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