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通過兩條絲綢之路與各國的交流,大秦的物產越來越豐富。 雖然有一些作物遠不如后世,但是經過培育,現在已經和剛帶回來時的品種差別很大了。 剛帶回來的長的小味道也不好,現在的味道好,個頭大,是大秦人喜歡的食物。 由此可見,對大秦來說,這兩條絲綢之路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通過這兩條絲綢之路,運回了許多稀有礦產和金銀。 在后世是其他國家把華夏當羊毛薅,讓華夏許多珍貴的資源被外國運走。 現在換成大秦,太祖用全世界來供養華夏。 稀有礦產大秦并沒有動用自己國家的,而是先把從國外運回來的用了。用不完的就藏起來,后代總能用上。 對太祖這個決定當初是被人反對過的,不是別人正是那些酸儒腐儒,帶頭之人就是原來的孔氏嫡系。 一直罵太祖的行為不仁德,老天會此而對大秦降下災難的。 事實不管他們怎么說,怎么傳播流言,太祖的決定都沒有改變。 而反對人還被他拿小本本記了下來,不僅在朝中沒官可當,甚至他們的后代都太祖都不錄用。 當年正是因這件事,讓太祖下決心要和孔氏撕開來,不想被他們像前朝一般黏上。 然后就是一連串的動作,讓孔氏跌下神壇,此后孔氏一族在大秦再也沒有任何的優待。 爵位?想都別想。 當官,更不可能了。就連他們開的學堂,每年都有人去檢查,一旦發現教的都是一些大秦禁止的內容,那么這學堂就得關閉,先生還要坐牢。 什么是大秦禁止的?就是一切會讓大秦百姓誤會的東西。 比如男尊女卑,誤導百姓的話,撒播對大秦不好等內容。 別以為套個圣人言就認不出來,究竟是不是圣人說的還很難說呢! 所以這些內容一律不允許傳播,大秦只會告訴百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事實上這一點并不是大秦喊出來的口號,而是真真正正地實行,皇帝的兒子也不例外。 犯錯可沒人包庇他們,頂多留下小命。 大秦的態度讓百姓們放心了,這也是大秦皇族在百姓中名聲很好的原因,從不因為對方是皇族而包庇。 相比前朝,這樣的皇族才讓他們放心??! 也正是如此,大秦達官貴族對百姓欺壓的事相比前朝前期要少了許多。 皇帝的態度從某種程度上,讓他們收斂了自己的行為。 現在大秦的面積越來越大,原來是秋海棠葉,現在又往上加了一點,把原來異族的草原割了一半回來。 大將軍派人跟周圍的部落和藩國說了,這些地方以后就歸大秦了,那些不長眼的要是不小心越了界,可就別怪他不客氣了。 大將軍的話對他們的威力還是挺大的,一個個大氣都不敢喘一聲,哪怕戰后大秦還沒有派人去建城,派去駐守軍隊,他們也不敢派人去占領。 地盤好占,也得有命留??! 大將軍是皇帝最忠心的臣子,從某方面而言他的發言代表的就是皇帝的意思。 大秦既然占下了這塊地盤,就不會再讓人搶回去。 那些藩國和部落還好,反正他們的地盤還在,主要是被大將軍帶著軍隊趕走的蒙族快氣哭了。 于是對方又想派人去給蒙哥送信,無奈大雪降臨,讓他們暫時放棄了這個計劃。 草原上的雪很大,這個時候出門等于送命,他們雖然不把手下的奴隸當回事,可一封注定送不出去的信,還是不送得好。 于是蒙哥難得過了一個清凈的冬天,就是每天擔心母親在蒙族大汗那過得不好。 “夫君別憂心,這么多年都過來了,蒙族大汗還用得上母親,肯定不會虐待她的?!?/br> 蒙哥妻子是名大秦女子,可能是因為他母親的緣故,他喜愛秦女,娶的也是秦女。 兩人生有三子一女,女兒是兩人的寶貝,兒子是草隨便養養就活。 “道理我懂,就是擔心?!?/br> 蒙哥握著妻子的手,知道歸知道,擔心還是會擔心。 “要不你明兒去問問大將軍?” 因投靠大將軍,夫妻便帶著家人搬來了大將軍的駐地,離安順城差不多有四五百公里。 “現在問也沒用,大雪把草原都埋了,不管是大將軍和蒙族大汗,都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兵?!?/br> 蒙哥搖頭,他也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原因,惹怒了大將軍。 現在不是大將軍不出兵,而是出兵的時機不對,他是想救自己的母親,也不能拿大秦的士兵性命不當回事??? 何況他真要這么跟大將軍說,肯定會把人惹怒的。 “那你也別太憂心,我今天煮了羊rou鍋子,你不嘗嘗嗎?” 妻子拉著丈夫出門,去大廳和孩子們一起用膳。 “當然要,走?!?/br> 蒙哥站起來大步往外走去。 另一邊安勝城的大將軍帶著白宣巡視軍營,他們今年的日子比往年還要好過。 第72章 軍資趕在大雪封路之前從京城運到了北境, 各大軍營都穿上了厚實的棉服。 還有半年的餉銀和過年福利,這些都早早運來,而不是像往年一樣, 趕在過年前才慢吞吞地運過來。 不是皇帝故意卡物資, 而是運送的人故意拖延時間,卡在年前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