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這條水渠將挖到雪山下面,與下面的雪海湖相接,這樣雪水就能引到安順城,以后取水也不用跑一個時辰的路了。 水渠兩邊再開出土地,不管是用來種水稻還是麥子都可以。 這條水渠很長很長,可以連接到下一個城池,想修好估計要花上數年時間,銀子肯定也要用上不少。 秦宸打算修一條連接邊關所有城池的水渠,這樣一來北境缺水問題就能解決。 北境除了雪海湖,原河外,還有幾條不大不小的河流與水源。 這些水沒有形成水網,都是各跑各的,與其他城池沒有聯系,現在秦宸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河源水源連起來,讓它們形成真正的水網互通。 只要北境不缺水了,才能真正地發展起來。 再加上大將軍的鎮守,外族也輕易不敢進犯。 去年安順城的事他和皇帝都不想看到第二次,因此秦宸來北境的第一件事就讓放手中的錦衣使出去調查各個城池。 將領有大將軍在,沒有什么問題。剩下的官府,就需錦衣使調查后秦宸處理了。 各大鎮池周圍還一些小村子和小鎮,其他池城的什么情況秦宸不知道,但安順城的秦宸卻一清二楚。 無一生還,他們都被外族殺害,村子和鎮子也都被燒毀了。 可以說除了這幾千人,整個安順城所屬之地就沒有活口了。 近四萬人,只剩下六千不到的人口,讓皇帝和秦宸怎么不震怒呢! 死去的人尸身讓安順城活著的人收斂了,為了不引起瘟疫,全都是火葬。 看著親人的尸骨在火中燒盡,那些還活著的百姓有多痛苦,遠不是旁人能想象的。 秦宸來后,每天都讓他們吃一頓葷腥,虧損的身體才慢慢恢復過來。 這么多人吃飯,每天的開銷很大,即使他帶了二百多萬兩銀子,秦宸也有些焦慮。 只出不進,銀子消耗得還快,怎么可能不擔心呢!現在他最缺的就是銀子,不管是建城還是修水渠,都是花大錢的地方。 水泥他可以在北境建廠,這樣就不用從京城調了?;实墼试S他弟這么干,還允許他不用上交。 這些錢可以用來建設北境,最近幾年都不跟北境收稅了。 因此秦宸十分發愁,一千二百萬聽著多,可花起來很快就用光的。 幸好發現了煤礦,秦宸覺得這生意能做,北境不缺煤,但是中原和南方缺??! 秦宸是北境王,北境的礦產他已經派出專業人士去探明,等到這些人回來,秦宸便知道自己的封地上有什么礦產了。 像鐵礦這些肯定是收歸國有,但是他也可以和大秦達成合作協議。 采礦需要人手,這些人可以在北境招,也可以在中原招。 還有一些礦也需要在當地處理過后,運往中原,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手的。 只要北境就業的崗位多起來,百姓的生活質量就能大大提高。 有錢了就會想要改善生活,外地商家不用秦宸招商引資自己就會過來開店。 靠著這些工作,北境將會迎來第一個人口大爆發,除了新生孩子,還有許多在中原生活不下去的人也會來北境討生活。 因為太祖從國外弄回來的番糧,大秦人口現在是呈上升趨勢。隨著人口增加,中原和南方快裝不下這么多人,這些人在本地討生活難,只能往外發展。 最好的地方就是北方或是西方人少地闊之城,可人少地闊就代表了工作崗位少,能養活的人也少。 再加上北方和西方缺水產糧少,能養活的人就更少了。 這便成了一個大難題,中原擠死了,西方和北方卻人口稀少,發展不起來。 現在秦宸有心發展北境,等北境發展起來,疆省等地也會跟著發展起來。 是的疆省,后世新疆的位置,早早被太祖拿了下來。 原來屬于西域,大秦軍隊所向無敵,把西域各國打敗,變成了大秦的固有領土。 和其他地方一樣,聽話的就活著,不聽話的就殺了。 大多數西域各國都是奴隸制,大秦解放了西域的百姓,從吃不飽到天天能吃飽,誰還會記得故國。 人類就是這么現實,誰讓他們吃飽飯,他們就跟誰。 相比以前國王和貴族的殘暴,歸順大秦后,他們生活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誰愿意回到以前被欺壓的時代呢? 大秦一開始就打出了愛民如子的旗號,雖然不太相信,可是經過這么多年,西域百姓對大秦的歸屬感可比以前的王國強多了。 有一些原西域各國的殘部鼓動西域百姓,想利用他們復國。 可惜他們剛發表一些不利于大秦的言論,立即就會被舉報,然后被抓起來。 這么多年來,西域舊國的殘部不知道被抓了多少,近些年已經很少看到有人露面了。 造個反都沒造成,還被抓住了,幾重打擊之下,剩下的人也熄了心思。 主要是和平日子過習慣了,誰都不想過戰亂的生活。 西域從某方面而言,比北境安定。 北境有草原部落,時不時要面對外族入侵。 西域雖然也有外族入侵,但是其危害力遠不如北方草原各大部落。 秦宸在規劃北境時,也順便把西域一帶規劃進來了。 雖然現在的大秦海上絲綢之路很賺錢,可是陸上絲綢之路卻沒有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