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陛下,臣并非危言聳聽,誣陷十一皇子。十一皇子確實不忠不孝,若是忠君,早在朝堂上下為他爭執不休時,就該主動站出來要求出宮開府和就藩,而不是眼睜睜看著陛下為難。還有十一皇子這十二年來,可曾出宮拜祭過先皇與先皇后和先帝皇貴妃?作為兒子,這不是不孝是什么?所以,請陛下治十一皇子不忠不孝之罪?!?/br> 看對方振振有詞,一副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樣子,讓大家無語。 “何大人此言差矣,十一皇子才十二歲,陛下愛護幼弟不愿意殿下搬出皇宮,殿下若是站出來說自己要出宮就藩,才是對陛下的不忠。至于不孝,就更是無稽之談。大家都知道我大秦所有孩子在十歲之前,是不被允許去墓地這些地方的。陛下為了十一皇子平安長大,因此在他十歲之前都不允許殿下出城?!?/br> 說到這禮部尚書頓了頓,想緩口氣接著說。 “十歲之前還可以用這個理由,那十歲之后呢?” 何大人插話,質問道。 “我不是正要說嗎?你插什么話?” 禮部尚書白了對方一眼,真不知道對方是怎么混到四品的?一點眼力界都沒有。 “也許何大人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因此不知道殿下十歲后每年都要去皇陵祭拜先皇、先皇后和先帝皇貴妃?!?/br> 禮部尚書看著對方瞬間煞白的臉,心頭暗笑。這人以為自己抓到了十一皇子的把柄,卻不知道這根本不是什么把柄,反而把他陷在了坑里。 對方前一個不忠用的理由就很牽強了,主要目的是引出后面的不孝。 結果這個理由更離譜,還被禮部尚書反駁了回來,原來十一皇子在十歲后居然每年都會出城祭拜父母。 這又何談不孝? “何大人,現在你能不能告訴我,十一皇子哪里不孝了?” 被稱為何大人的人,蒼白著張臉站在朝堂中央,無法回答禮部尚書的話別說做官,禮部尚書見對方說不出話來,輕蔑地看了對方一眼。他此生最看不起這種人,自己沒有本事只會對一個孩子下手。 十一皇子從出生到現在,每年都會被人參,關鍵是他們參的理由在他這位禮部尚書聽來都極其可笑。 十一皇子才多大,他這位掌管禮部的人都沒說什么,他們這些人倒是跳得挺歡。 如果真不符合禮儀,他能安安靜靜讓十一皇子住在宮中嗎? 要知道從太祖時開始,偶爾大臣們與皇帝商議國事晚了,陛下都會讓他們留宿宮中。 前朝和后宮隔了一個御花院不說,還有一堵大墻。 十一皇子居住的璟陽宮是在前朝,離后宮老遠不說,平時也沒聽到什么不好的風言風語傳出。 至于他們說的那些流言,不過是他們自己幻想出來,強加到十一皇子身上的。 皇帝本人都沒說什么,他們倒是管得很寬,家是住海邊的嗎? 禮部尚書本來不想發言的,他算是中立派??墒窃铰犜诫x譜,讓他不得不站出來為十一皇子說話。 十一皇子才多大,這些話傳出去,真的會毀掉一個人的。 十一皇子每年出城祭拜父母,都是由皇帝派人送他去的。上午去,下午回。 但凡有點消息渠道的大臣,都知道這件事。 不然二郡王他們為什么沒拿這件事出來攻訐十一皇子? 不就是知道真相嘛! 現在可好,居然還真有人跳出來,用不孝來攻訐十一皇子。有時候他都想問問這些人,十一皇子一個孩子,做什么傷天害理的事了嗎? 一群人迫不及待地跳出來,想把十一皇子踩進泥里,不給對方反身的機會。 面對禮部尚書不緊不慢地反駁,那位何大人額頭不斷有冷汗冒出。 完了,他真的不知道這件事。 “何大人,你能不能告訴我,十一皇子哪里不孝了?” 禮部尚書反過來質問對方。 “臣,臣……” 何大人跪在地上,不敢抬頭看皇帝。 禮部尚書的話一說完,他就知道自己今天完蛋了。 都說御史聞風而奏,他們都跳出來參十一皇子不孝,他卻跳出來說了。 前面的不忠就夠離譜了,這不孝更是讓大家大開眼界。 就連京城的百姓都知道,十一皇子滿十歲后,每年都會出城祭拜父母。只是時間有時在春天,有時候在年前。 整個京城都知道的事,這位何大人卻不知道。 也不知道他這一天在忙些什么,打都沒打聽一下就參十一皇子,這人污告有什么分別? 嘖嘖嘖,大家用玩味的眼神看著他。 就這還想當官?回家種地去吧! “朕讓大家在朝上暢所欲言,不是讓你們謊話連篇,污蔑于人的。十一年紀小,朕可不想他平白無故地受委屈?!?/br> 皇帝一掌拍在龍椅的扶手上,然后站起來走下丹陛。 “臣等知錯,請陛下責罰?!?/br> 眾人彎腰認錯,他們也知道這一次是真的激怒皇帝了。 之前雖然生氣,但是和現在比起來,小巫見大巫??! 畢竟之前用的理由還算溫和,對十一皇子的影響不算大??蛇@不忠不孝就嚴重了,傳出去會被世人鄙視的。 嚴重一點,十一皇子出門都會被人辱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