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要說他也確實能算是個經歷良多的將領了, 要不然也不會被英國公李勣在即將病故的時候提及,可若要讓他在此等艱難困厄的情況下帶著太子取勝…… 這也太難為人了。 但陛下軍令已下, 應當沒有收回去的道理。他統兵單于都護府之地,也沒有這個本事趕在太子抵達之前回京勸諫,唯獨能做的,就是盡快做好出征的準備! 陛下下令讓仆固部從旁策應,又令東。突厥出兵助力,那么除卻隨同太子本人出征的將領之外,便還應當有足夠的唐軍兵馬相隨,否則便難保不會為這些外族所挾制——這是行軍之中的大忌。 他必須盡快自單于都護府和相鄰各州內征調足夠的府兵,以備不測。 而在太子抵達此地之前,他也還需要將這份已經送到他面前的消息,送去給東。突厥首領和仆固部大將軍知曉。 也順便先行看清楚他們的態度,以防在北伐之時,因三方之間存在配合上的問題招來麻煩。 高侃當即疾書成文,讓人將這兩封信送了出去,而后便匆匆起身朝著軍營府庫而去。 無論李賢到底能不能像是安定公主一般,在首戰之中就展現出非同一般的天資,他都必須先為自己做些準備。 府庫之中的陌刀與弓弩,明明都是有人定期檢查、更替的,但在這份剛剛抵達的軍令推動之下,高侃覺得自己只剩下了一個想法—— 就算是新刀,它也得再劈一次柴,看看鋒利程度! …… 而在半日后,這條消息也抵達了阿史德契骨的營帳。 手持這封書信而來的溫傅眼看著父親拆開了這封信后,神情變得稍有幾分不太好看,只是并未開口,就將這封信遞交到了一旁的元珍手中。 “看看這個?!?/br> 阿史德元珍粗粗掃過了這封信,眉頭頓時皺了起來:“大唐這是什么意思?” 契骨同樣擰緊了眉頭不曾散開。 他能被唐軍立為單于都護府的突厥首領,本就是因他脾性相對溫和,就算有將權力握在手中的想法,卻也只是想要偏安一隅而已,根本沒有那等逐鹿草原的野心,以至于此刻仿佛是有愁色堆了滿臉,看起來缺了幾分身為首領的威嚴。 但溫傅又看到,父親的手已慢慢地握緊成拳,像是忍耐的脾性已經被一步步推到了極限,終于在這一封信的最后一壓中—— 他忽然一掌拍在了桌案之上,勃然大怒:“他們未免欺人太甚!” 八年之前,他因東。突厥內部生亂,前往中原求見大唐天子,希望能自唐軍處得到支持,穩固他這個首領之位。 哪知道大唐的天皇陛下何其草率地將自己年僅七歲的幼子,指派做了單于都護府的大都護。 一個七歲小兒就算為大唐天子所出,也終究對于時局沒有多大的幫助,甚至在從屬官中選出了個都護府長史后,便對此地再未過問,簡直像是個荒誕不經的笑話! 更可笑的是,這個來到此地的都護府長史沒有多少真本事,卻很有仗勢欺人的作派!1 元珍作為他的侄子,在單于都護府內擔任著檢校降戶部落的職位,時常和這位王長史就治理問題起沖突,一度還被他打入了大獄之中。 若非溫傅以周王顏面之說從旁勸阻,還不知會鬧成何等不可開交的地步! 只是如此也就罷了。 阿史德氏原本想要通過朝見李唐天子爭取來的,也就是一個喘息發展的機會,在這兩年間,隨著溫傅和元珍的長成,已在應變矛盾上愈發駕輕就熟 ,或許再給兩年時間,便能重新收攏各部在手。 但天皇突如其來的一道詔令,卻打破了他的計劃。 此前鐵勒多濫葛部的入侵雖然給東。突厥帶來了損失,但這份損失對于阿史德契骨來說有回轉的余地。非要說的話,它對于那些反對者造成的損失,比對他自己造成的更大。 阿史德契骨完全可以從中抓住機會打擊異己。 可出征討伐多濫葛部卻不同了。 姑且不提,深入沙磧以北,抵達多濫葛部最為熟悉的地盤,到底是不是送死送到敵方的面前,出征所消耗的糧草和兵馬,都要他們自己出了。 阿史德元珍也是這樣想的。 很顯然,他們希望依托于大唐之勢以圖立足的目標,不僅并沒有達成,還要被大唐猛坑一把。 就算突厥曾經為大唐擊敗,本就是被統轄的弱勢一方,但他們能接受的,是臣服于赫赫武功的大唐,而不是以這等近乎于折辱的方式,讓他們自此衰敗下去。 阿史德元珍目光不由發冷:“叔父,你還記不記得,當年我們前往長安朝見之后我曾經說過,若是我們不能借助大唐官吏之手,將那些對我們有所不服的人鏟除,我們便看看,阿史那氏之中能否再出一位可堪輔佐之人。若是能夠為其臣屬,便是放棄首領的位置又有何妨。突厥各部曾經所擁有的領地都已為回紇鐵勒所占據,再無昔日長生天貴種的威嚴,還不如當年景象呢!若能大業得成,何必在乎主次?!?/br> “當年……當年你罵我不懂權力為何物,只想為人附庸,可今日您手中的權力,也不過是在這單于都護府的一隅逞些許威風罷了,甚至因為那王長史的緣故,您這威風都還要大打折扣!” 這有什么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