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這位坐鎮邊地的將領到底有多少本事不好說,但彼時給婁師德留下極為深刻印象的,正是高侃對于安定公主本事的推崇有加,仿佛唯恐不能給他這個前來送軍糧的人以一個驚嚇。 現在合作的人忽然換成了太子李賢,這其中的對比差異實在是過分懸殊了一些。 婁師德和狄仁杰彼此對望了一眼,忽然覺得,有高侃這個必須身在前線的將領對比,他們只是需要暫時停留原職督辦后勤,在必要的時候為關中爭取反應的時間,真是要幸運得多了。 可這份幸運,又好像還是一種不幸。 一個聽不進去勸阻而興兵的君王,對于天下來說,根本沒什么相互比較可言! 想到這里,這二人的臉色都變得不那么好看了。 只是想到還需盡快動身,他們才各自收斂起了臉上的神情,折返家中收拾行裝。 但他們若要迎來什么棘手的情況,怎么也要等到李賢和北方多濫葛部去分出個高下來。 或許……情況也不會變得像是幾位有經驗的將領所說的那般危急。 身在單于都護府戍邊的高侃,卻是已經實打實地要接受迎面而來的挑戰了。 由皇太子李賢出征漠北的敕令,并未等到安定公主折返長安,就已經從關中朝著北部發出,也恰是在此時送到了高侃的手中。 “作戰敕令?”高侃狐疑地接過了詔書,一時之間不知道這又是要讓他去打哪里。 去歲進攻吐蕃其實已經是在軍糧吃緊的情況下發動的戰事,便也難怪安定公主在擊敗了欽陵贊卓所統部眾之后,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止步在衛藏四如的最后一道屏障之外,放棄真正攻入吐蕃腹地。 若要實現她和吐蕃贊普的三年交戰之約,她就應當在這幾年間減少四方作戰的開支,為掃平西部大敵積攢實力。 可為何會突然有作戰的旨意? 更讓高侃費解的是,若是由他也一并配合出兵的話,能參與進的戰事就相當有限了。 通傳的信使顯然對于自己要送上的是一封什么信報相當清楚,雖見高侃已開始拆封敕令,還是回道:“陛下有意,令高將軍向北征討多濫葛部,以免其屢次襲擾邊境?!?/br> 高侃擰了擰眉頭,“若是如此的話,以大唐方今的兵馬糧草,該當先考慮駐防,趁明年越冬之后多濫葛部劫無所得,再行發兵進攻,而不是在對方僥幸攻破東突厥營寨得手之后出兵追擊?!?/br> 但高侃想了想,又覺自己不該這么早就下個定論。 安定公主自征戰沙場至如今,何曾有過一??!旁人覺得不太容易取勝的交戰局面,她總能有辦法化解,旁人覺得會損耗過大的戰事,她也能有特殊的應變之道。 就如去年和吐蕃之間的那場交戰,明明兩方都有十萬上下的兵馬作戰,還是在吐蕃熟悉的地盤交戰,對唐軍來說大為不利,安定公主卻能先誘敵深入,后有一出神火驚雷天降,讓高侃至今想起來也覺心有余悸,慶幸自己不是身在吐蕃那一方,遇上這么可怕的一個對手。 或許對于漠北的鐵勒各部,安定公主也能有個新法子來對付。 他只需要做到一個將領的本分也就夠了! 天降一個功勞到他的頭上,難道他還要考慮這個出兵到底是不是合適嗎? 然而就在此時,高侃打開了手中的敕令。 只見上面寫道,此次征討多濫葛部,由皇太子李賢出任主帥,由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李敬玄隨軍,希望高侃率領單于都護府駐軍,配合李賢、李敬玄和仆固將軍等人,為大唐平定北方立下汗馬功勞。 高侃拿著詔書的手忽然一抖:“……” 等等,說好的安定公主呢? 為什么——居然會是皇太子親征! 第247章 高侃在收到出征詔令之時的驚訝, 遠遠比不上在獲知這條訊息之際的如遭雷擊。 皇太子李賢親自披掛出征是什么概念! 既為太子,也就是半個君主,這就意味著, 高侃他并不僅僅需要擔負起協助出戰的職責,還需要盡到護駕的義務。 若是太子與安定公主一般,曾經有過出征的履歷, 就算只是一兩場小規模的戰事也無妨,總能讓人知道他起碼有知兵的能力。 偏偏——他沒有??! 一想到此前對于戰局分析之中的顧慮, 非但不能因為前線有一位力挽狂瀾的將領將其平息,反而因為太子出征而越發變成了此戰的弊病所在, 還大有可能要多戴上一層鐐銬以迎接考驗, 高侃就覺得自己眼前一黑。 他努力克制著自己想要當場拍案而起的沖動,但一旁的信使真不難聽出,高侃在發問之時的聲音, 和剛才大有區別?!霸趺磿恰佑H征呢?” 信使搖頭不答。他也答不太上來。 陛下有意讓高侃征討北方這件事,已在長安城中傳開, 他當然能說。 太子出征這件事卻是在京中引發了一番爭議的,他便不能跟高侃說, 天后反對這件事,是天皇非要送太子參與到這一戰中。 好在高侃也沒有難為他的意思,直接擺了擺手示意他退下去。 決定到底由誰出征的,終究還是下達軍令的天子本人,而不是一個報信的信使。 他跟旁人較勁也沒有什么意義。 只是在人已經退下之后, 高侃又忍不住握住那份軍令, 用只有自己能夠聽到的聲音自言自語:“怎么就選了我來護衛太子出征呢?總不能是因為我可靠有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