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書迷正在閱讀:[葉羅麗同人] 金手指是花之法典、[綜漫] 飼養人外女友后,帶球跑了、[綜漫] 我的特級咒靈丈夫、[齊木楠雄的災難同人] 齊木心美的災難、[綜漫] 身為真酒的我酒廠過敏、[名柯同人] 真死神穿越柯學世界、[原神/星鐵同人] 令使很好,所以歸巡獵了、[綜漫] 穿咒高,但是變貓、[咒回同人] 說好的是同人世界呢、[綜漫] 在梟谷精神穩定的那些年
劉旋問道:“大都護原本對于那邊有安排?” 李清月朝著她比劃了個噤聲的手勢,神秘一笑:“那就要等你上任之后再說了。而且,你得先通過面圣這一關?!?/br> 若是她在這一關上有所失態,讓天后覺得她不堪大用,那就還是繼續回去她的安東都護府做事好了。 可劉旋又怎么會在這一點上失手呢? 在她將這方略寫在紙上的時候,她腦海中所構想出的畫面,也正是將這些話傳達天聽,與這江山的執政者正面交流。 天后所需要的珠英學士,既要有在前朝迎接風雨的本事,也就勢必不會只是能夠呈遞書卷流于紙面之人! 這既是劉旋所想,又何嘗不是今日其他應邀女子所想。 這些和新科入選進士一并抵達含元殿前的女子,迎來了不少質疑挑剔的打量,卻并未有為這份另類的待遇而放棄前進的腳步。 就像此刻身在人群之中的宗燕客。 她并不知道在天后校閱答卷的時候,已經將她擺放在了襲爵的位置上。 她只知道,當她站在這里的時候,便同最開始她被界定的命運大有不同了。她不會只是個需要在幾年后嫁給蜀地小官的誰家夫人,而會是天后的女官。 所以,她沒有去看宗秦客和武承嗣等人,而是堅定地—— 邁過了面前含元殿的門檻。 她聽到的也是殿外隨即響起一個聲音,而不是遠處的那些竊竊私語。 “天后陛下到——” 第246章 事實上, 當遞出這份入朝邀約的天后已在面前的時候,那些關于女官能否正式站在朝堂上的閑言碎語都全數消失無蹤了。 天后陛下為君,這些剛剛被遴選出來的新科進士為臣, 君臣有別,就是這樣簡單的道理。 在君主的意志面前,難道真有這么多人膽敢高談闊論這些異議嗎? 更不必說, 這些珠英學士本就是憑借著真本事站到這里的。 此刻的含元殿里剩下的便只有一件事了—— 天后殿試選才,在場諸人要如何才能從這眾多士人之中脫穎而出! 明明天后的目光只是在以查驗此次科舉收獲落在了眾人之中, 宗燕客卻恍惚覺得,周遭的其余聲音和人像都在此時隱退而去, 只剩下了面前的天后陛下正在“說”:我在看著你, 拿出你的本事來。 這是一位極有魄力的君主對著她發起了召喚。 一時之間,宗燕客只覺自己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之聲,以及另外一種隨之浮現在心頭的情緒。 阿娘曾經跟她說, 大概因為都是武家女兒的緣故,她的相貌之中和天后有那么一點相似。 但當真正見到對方的時候, 宗燕客可以確定,她們還是不像的。 身居上位的天后出現于眾人面前的時候, 沒有人會去在意她的長相是否端莊威嚴,也沒有人會去在意她生了一雙什么形狀的眼睛。只因相貌從來都是對于上位者來說很次要的東西。 此地聚集的俊杰僅會在意,她到底喜歡什么樣的人才。 而這位早早就將武家兄弟剔除在外的天后陛下,能夠完全不依靠于本家的支持便平步青云走到今日,也根本不會像她一般, 對于自己的兄弟還懷有一份潛藏的嫉恨情緒。 能夠牽動她心神的不會是這樣的小事。 但在這樣的目光投照之下, 宗燕客覺得, 自己平日里略顯陰沉的情緒好像也隨之淹沒了下去,讓她能夠愈發清晰地聽到天后陛下所說的每一個字。 武媚娘開了口:“此次制舉取士, 距離上一次開辦制舉已有五年了,荒年之中諸事百廢待興,也正是各位填補空缺的時候。今歲以糊名之法考核選舉,雖令各位將考評完全寄托于這一場考核之中,但災情萬變,人當其難,若諸位為一地長官,也無第二次機會來重定對策,也正合乎時宜了?!?/br> “本次賢良方正科與博通文史科各取進士三十人,其余諸多小目取士上不足五人,合計一百二十七人,珠英學士擢選女官三十人。自數千應選之人中得以躋身含元殿內,諸位已都是人才之中的佼佼者了?!?/br> 這位天后依然面色沉靜,但好像在場諸人都能從她的聲音里聽出幾分喜悅之色:“我替陛下籌辦此事,也為陛下……歡迎諸位?!?/br> 若要武媚娘自己來說的話,她可能并不愿意非要加上這最后一句。 比起為李治歡迎這些人的到來,當她單獨坐于上首的時候,下方的這些官員便是和她牢牢捆綁在一起的一份子。 她歡迎于這些人的到來,是因為在匭使院的官員之外,她即將又要多出這一批占據一個個官位的“門生”,也即將在手底下擁有一批各有抱負的女官。 一想到這特殊的選士與委任,正是和她那個等閑之人根本難以想到的愿景結合在一處的,她便覺得自己的心中也像是在此時燃著一把火。 但她還需要再忍一忍,才能讓它綿延千里萬里,徹底燒在這大唐的疆土之上! 現在,她還要對這些人再做出一番考核。 比起飽讀詩書之人,對于現在的武媚娘來說,她最需要的還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務實之人。 也只有能在某一方面有著不可替代價值的人,才能在改朝換代之時為她支撐起一方的局勢來。 武媚娘繼續開口說道:“本次殿試,博通文史科的諸位便先不必再問了,待各位之中的頭三名入選弘文館后,自有表現的機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