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仙游戲抽卡:開局抽到浸豬籠 第289節
秦氏笑道:“我夫君始終未負道義,我又怎能負他?魂魄飄渺,去處也飄渺。我rou身凡胎,難去往他的去處,自是也用魂魄去尋他?!?/br> 胡蟲蟲悲道:“嫂嫂,你還有一對兒女,尚未長成……” 秦氏笑道:“晨兒明兒已過豆蔻之年,歲數也不算小了。我與夫君尚有一些薄銀,煩叔叔照看他倆三四年。等他倆訂了親,自去成家立業,就不勞叔叔cao心?!?/br> 胡蟲蟲急得團團轉,還想盡力勸說:“我只是狐貍,如何能養人子……” 秦氏正色道:“叔叔謬矣。你雖為狐,正直恩義,尤勝世上之人。寧可我兒學狐貍之恩義,不愿我兒學凡人之狡惡?!?/br> 頓首再拜,似乎去意已堅。 正此時,卻有一道聲音說:“張子健未必死了。他也可能,還‘活著’?!?/br> 秦氏驟然抬頭。李秀麗、胡蟲蟲也抬頭看去。 卻看到一個陌生的煉氣化神修士,容貌儒雅,舉止斯文,一身官袍,像官員多過像修士。 不,也不算陌生。有過一面之緣。 在皇宮之內,李秀麗當時擅闖禁內,其中迅速趕來的修士之中,就有這個人。 一旁的刑部官員看見他的官袍,忙紛紛行禮:“監正至此,可是陛下有令?” 官袍修士頷首,對李秀麗道:“下官是欽天監的監正,姓虞。陛下想要與你一晤,道友可愿前往?” 李秀麗其實本來就打算解決了胡蟲蟲這里的事,就去找大齊皇帝,看看他知不知道乩教的那個陰謀。 他們主動找上門來也好。她點點頭,但又道:“你說張子健可能還活著。是幾個意思?” 虞監正道:“此話不便在此細說。我們雖不知還魂替命術的具體名稱,但對乩教的了解,并不比道友差。道友見到陛下,疑惑自然迎刃而解?!?/br> “行。胡蟲蟲,看著點你嫂子,有事等我回來再說?!?/br> 秦氏大悲大喜,頭暈目眩,也沒了方才的從容決絕之意。胡蟲蟲小心看顧,也滿含希冀地看著李秀麗隨欽天監監正離開。 等入了大內深處,走過一重又一重宮殿。 李秀麗才終于看到了本世界大齊王朝的最高掌權,當代皇帝。 皇宮內覆蓋著一層淡淡的洞天?;实蹅瓤恳伪?,年紀大約三十來歲,保養得宜,皮膚白皙,五官俊美,只是神色莫名疲倦,且元炁不足,十分虛弱,看著似乎有什么重病在身。 奇了。作為大齊皇帝,按照她過去在方圓界學到的理論,皇帝一言一行,容易牽連天下萬民,非常容易聚炁入道。 況且這皇帝也不是昏庸無能之輩,光是十八年前的乩教大案,就足夠他邁入修行之路了。 現在看來,怎么還是凡夫俗子? 皇帝看見了她,卻精神略微一振,上下端詳片刻,笑道:“果真是少年俊杰?!?/br> 隨即語出驚人:“女郎不是我大齊之人罷?!本股焓种噶酥柑?,又指了指地。 李秀麗揚眉:“你知道?” 皇帝笑道:“我大齊的這些門派,出不了你這樣年紀的神通修為,也出不來你這樣敢于往死里得罪乩教的修士??质恰辖? ’的哪位名門子弟到此?!?/br> 說到“上界”時,他神色無異,眼光微凝,聚在李秀麗身上。 李秀麗道:“看來你們確實知道的不少。那明人不說暗話。我雖然是‘上界’來的,但跟乩教那些人請的神,不是一伙的。本來只是到你們這里隨便走走而已。 “但現在,我很討厭乩教。如果要收拾這幫人,樂意幫忙?!?/br> 皇帝喝了一聲彩:“好!快人快語!女郎豪爽!乩教也是朕的心腹大患!既如此,朕也不遮遮掩掩。敢問女郎,是否抓‘張子健’,一路進了冥府?冥府中,也有乩教徒罷?” 李秀麗點點頭:“有。還有不少。我抓了好些個,打散了修為,就捆在你的刑部里?!焙唵蔚貙敃r冥府活冥官的情形說了一遍。 皇帝聽了,略嘆一息:“果然如此。乩教之輩,果然已經滲透到了陰曹……” “不但滲透到了陰曹,”李秀麗大大咧咧地看著他,相面術流轉,說:“人家還把主意打到你身上了?!?/br> 將活冥官口中說出的乩教陰謀,和盤托出。 皇帝道:“朕早已料到。乩教徒挑選‘神子’,喜歡身份越高的越好,為的是他們所謂‘世界升格’計劃?!?/br> “身份最貴重的,呵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r> “不過,仍然多謝女郎一片善意?!?/br> 李秀麗道:“我說了我知道的,那輪到我問了。你的欽天監說,‘張子健’還可能活著?那徐綠娥是不是也還活著?你們為什么這么說?你們知道還魂替命術是怎么運轉的嗎,就敢這么大放厥詞?!?/br> 皇帝道:“朕不知這等天外邪術如何運轉。但朕知道乩教為何要‘升格’世界,為何要挑選‘神子’作定位。自然也就知道,張子健等人,可能還‘活’著?!?/br> 隨即皇帝看了一眼欽天監監正,監正立即檢查起這個籠罩這座宮殿的洞天。 李秀麗道:“放心,不用你們這個洞天,我也有辦法讓我們的對話不會被任何外人聽去?!?/br> 皇帝看了一眼她龍女般的神話外貌,又看了一眼欽天監。 欽天監道:“陛下,這位道友法力渾厚不可測,身上且附著一個極其強力的臨時洞天。在她的洞天附近,任何人即使從幽世潛來,亦不能繞過她的感知擅入宮殿?!?/br> 皇帝這才頷首:“女郎是否懷疑過,朕乃天下之主,本應聚人族之炁,為何卻身無修為,乃一介凡夫?” 皇帝道:“這是因為,朕本應得到的‘人族之炁’,全部被地府繳去?!?/br> “不止是朕。本世界之所以修士不多,精怪也稀少。個個修為低微。也是因為,本應被修士吸納的那些炁,大多進了陰曹地府?!?/br> “凡人,更是入道艱難。民間少有靈異。凡有臨時洞天誕生,頃刻就會被地府吸收或派出冥官處置?!?/br> “所謂升格,即是乩教徒希望改變地府的運轉規則,將本來被陰曹地府吸收的那些人族之炁,重新釋放。讓這個世界的修士,能修行到更高境界。讓凡人,也能更多地入道?!?/br> “而陰曹地府自有天生規則,不容凡人輕易干擾。那些規則的具象化,一是后土,二是羅酆山,即泰山府君?!?/br> “以本世界修士的本事,是無法輕易對抗后土、泰山的。祂們作為地府規則的化身,不會停止本能地吸納那些人族炁海溢出的炁,不會將這些炁留給本世界修士修行?!?/br> “所以,乩教才要‘請神’。請來界外之‘神’,強行鎮壓本界的后土、泰山,釋放地府中儲存的那些‘炁’。 而那些界外之‘神’,離本界太過遙遠漫長,若無足夠的‘定位’,極難通過無名長河,定位到本界?!?/br> “這些‘定位’,即是乩教的神子?!?/br> “這些‘神子’之所以能定位本界,乃是因為,他們本非本界之人,而是界外之‘神’通過一些邪術,降臨到本界的外界人?!?/br> 皇帝微微一笑:“我朝稱這是‘乩神上身’,原來在女郎等外界之人看來,此術喚作‘還魂替命’?!?/br> “但此術有一個缺點?!?/br> “陰曹地府的運轉規則之一,喚作‘生人錄’、‘死籍’,合稱生死簿?!?/br> “但凡本界凡人,生死必在生死簿上登記?!?/br> “這些外界之人,則名不在本界的生死簿、生人錄上。他們一旦進入本界,必為本界的后土所察,被其驅逐?!?/br> 李秀麗暗想,可是她正大光明到來,沒被驅逐啊。難道跟虎牢有關? 皇帝不知她心中所想,繼續道:“想要安全落地。只能頂替本界人,替換他們在生人錄上的身份?!?/br> “以張子健為例。如果他死得太早,在外界人完全頂替他之前,就死去了,那陰曹地府的規則就會生效,自動將張子健記入死籍,從生人錄里勾銷。這樣,外界人就無法替換張子健的生人錄。因為他已經是死籍中的亡者?!?/br> 皇帝說到這里,緩緩道:“故而,張子健等人,被完全頂替前,本人,大約還是活著的?!?/br> 李秀麗琢磨了一下,忽然靈光一閃。拍掌:“我知道了,我知道乩教為什么要殺‘神子’全家了,原來是這樣!” 如果乩教的目的是用還魂替命術,把外界的人替換到本界來,那難怪他們會去殺原身的親族。 一個人,還魂替命頂替了其他人后,其所有社會關系所連接的炁,會把他慢慢改造者被替換者。 但,如果這個被替換的原主,根本沒有什么“聯系”,沒有什么“社會關系”呢? 當初,柔德公主被迫還魂替命了“大妞”,一度變成大妞,差點完全忘記了自己是誰。 她是怎么破掉還魂替命術,想起自己是誰的? 因為狄人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大妞身世何其悲慘,六親斷絕,與人世的聯系極其薄弱! 大妞所有的那點可憐的人世的“聯系”,根本不足以將柔德同化為大妞! 乩教這就是反向利用了還魂替命術的這個原理。 乩教要請神子下降,替換其他本土的土著,以定位本世界。 但又要不能被后土發現,安全替換生人錄;又要這些“降臨神子”保持原本的記憶、意識與部分元炁,好讓界外之“神”順著他們的特異元炁定位大齊。 那怎么辦?那就清楚被替換的土著的原本的“聯系”。一般來說,人最緊密的聯系,就是其父母妻子、血親族戚、至交好友…… 將這些“聯系”直接殺死鏟除,或者消滅大部分,那“聯系”弱了,自然,還魂替命術的影響也就弱了。 這些降臨的界外神子,就能一邊頂替這些土著的身份,一邊又保留自己的意識、元炁,為界外之“神”提供大齊的定位! 就像當時的柔德公主一樣。只不過,被柔德公主替命的大妞,是命運不幸,親緣淡薄。 而乩教是主動制造血案,靠殺人活活消滅“聯系”…… 想明白的一霎,李秀麗倒吸一口涼氣。 這一瞬間,她還明白了,為什么徐綠娥、張子健等人,都是消失七天又再回來。因為還魂替命術的同化節點,當時孫雪為她科普時,曾說過,同分別是七天、十四、二十八、三十五…… 每過七天,同化程度就加重一輪…… 難怪,當時襲擊“徐綠娥”的報恩鬼鳥,每每隔七而至。 因為每過七天,也就是徐家人就更危險一輪。 因為還魂替命者,必須要在每輪同化更嚴重前,消滅徐綠娥的血緣親人…… 這種對還魂替命術爐火純青的這種反向運用,堪稱毫無人性。 甚至,惡心到讓她感到某種程度上的“熟悉”。 李秀麗當即跳起來,就要沖出去,找幾個乩教徒“驗證”“驗證”。 但剛一動步,她一頓,回頭盯著皇帝:“不對。既然這樣,那你為什么要對付乩教?乩教要‘升格’,對你是有利的。即使不當‘神子’,也可以跟他們合作?!?/br> 聞言,皇帝笑了,意味深長:“是啊。倘若世界升格。朕作為本方天子,必定平地飛升,從此脫去病骨,換去凡胎,再不必受生老病死的苦惱?!?/br> “那你還要剿滅乩教?” 皇帝卻反問:“為何不?” 他扶著龍椅,慢慢站起,靠著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走下臺階,抬頭看殿外的天,也像看天上的烏云: “朕為天子,受天命。生死之數,天命也?!?/br> “地府吸納溢出的人族之炁,使凡人歸于凡人。也是一種天命?!?/br> “違逆天命,強求長生,必有不祥,非天子所為?!?/br> 什么天命不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