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仙游戲抽卡:開局抽到浸豬籠 第59節
這個“送子娘娘”在書生、貙虎口中的做派,讓李秀麗初步確定了其身份。 當時,大殿上,有一個牽狗養貓的癲道人,取出所謂神藥,給太監、犬類服下,當場令太監產子,禽獸生人子。 他自稱是“地煞觀”。 “送子娘娘”,應該就是癲道人所化,即“地煞觀”的勢力。 “荷仙……”“荷仙……” 小青蛙們眼巴巴地看著她:“我們還去云州嗎?” “不去?!崩钚沱愓f:“收拾收拾,我們連這里也不待了?!?/br> 她年紀不大,但也不是真無腦的莽子,以她目前的實力,難道去云州給地煞觀送菜? 何況這座山和他們已經被地煞觀的“送子娘娘”盯上了,一想到剛剛那書生重音暗示的“娘娘最喜歡兒童了……” 癲道人的那副德行,李秀麗想想就一陣惡寒:誰知道是怎么個“喜歡”法?偏偏她的信徒都是童男童女。 “那我們去哪?”小青蛙們問。 李秀麗說:“等級太弱的話,去打哪個副本都是送菜。得先升級,噢,就是增強實力?!?/br> 她盤算自己目前的實力。 日曜城的那個花頭發,還有地煞觀的這個癲道人,雖然都是正神,一開局就勢力頗大。但他們都只能虛幻地附身于泥胎,大部分時候要靠信徒行事。 李秀麗的“荷仙”雖然是個野生仙家,開局只有一個塘,還被人給搶了。卻是有自己實打實的rou身的。 雖然她體內的炁不知道去哪里了,但煉精化炁之后改造的較常人更強大的rou身還在。 而且,她自己身攜鯉珠,實在迫不得已,還能化龍、化魚。 雖然能不用就不用最好,但真情非得已的時候,龍身的rou身強度遠勝于尋常煉精化炁。 而魚身,能cao縱水流,急流飛湍,逃跑是一等一的好手。打不過,總跑得過吧? 李秀麗看了一眼排排坐,眼巴巴地看著她的小青蛙們,少有地嘆了口氣: 雖然她的信徒們個頂個的沒用,好在,她還能自己擼袖子上。 “我們先去附近的幾個州,或者是再遠一點的鄰省,摸一摸其他‘草頭神’的實力?!?/br> 如果是些軟柿子,她就在他們境內,強搶幾個旱魃來除一除,提升提升排名。再看看除魃降雨,排名提升之后,她的實力和信徒的實力,會不會發生什么變化。 說不準,小青蛙能升級成青蛙俠呢? 而且,到現在,她都還沒前眼見過,親手摸過所謂的“旱魃”。 也不知道旱魃到底是什么。 是她以前在現代傳說里聽到過的“僵尸”,還是別的什么東西? 李秀麗打定主意。那個農夫不是說自己是玉州人嗎?玉州,這幾天,確實沒聽說過有什么特別突出的供奉神祗。 為了防止走失,李秀麗又將自己的小青蛙們用荷葉化作的繩索牽了起來:“走,我們去玉州!” 這一趟,她非得先搶幾個旱魃的人頭,至少不能繼續當倒數第二! 李秀麗摩拳擦掌,離開了風州與云州交界的這座山。 望著她離去的背影,“龍王”、“龍夫人”的虛影再度出現,他們都聽到了李秀麗的話。 “龍夫人”說:【師兄,這孩子明知勢弱,卻不肯出賣信徒用以討好、投奔‘送子娘娘’。而且,她連自己的信徒的真正的本事都不知道,只以為它們是沒用的‘青蛙’,卻還肯為自己的信徒犯險,實在是個好孩子……如今,地煞觀的瘋子也盯上了她。難道,我們還不去接觸她?我們也去玉州吧,我不太放心?!?/br> “龍王”沉吟片刻:【她至今沒有發現自己信徒的異常,是因為她還沒有真正接觸到過‘旱魃’。玉州沒什么勢力,她應該能順利搶到‘旱魃’去除。也罷,我們暫隨其后,一旦她的信徒真正顯出異樣來,我們也可以為她遮掩一二,到時候,再現身與她合作?!?/br> 第051章 又毒又辣的大太陽,慌慌忙的世道,也減不了老百姓看熱鬧的興致。 玉州府城的郊外,挨挨擠擠,全是城鄉看熱鬧的人。 鄉老拄著拐杖,村童跑錢跑后。 店老板站在臺子上,小伙計毛巾擋太陽。 大人伸著脖子,小孩從腿與腿之間探頭。 大路上,各隊伍狹路相逢,喇叭對著嗩吶吹,紅旗絞著白旗咬。 紅叉銀斧黃金瓜,錦袍羅裙碧玉花。 一隊兒穿紅衣,抬著金絲玉嵌的轎子,上面一尊華衣神,高大白凈儒雅。 他的廟祝與神侍,在喇叭聲里,吆喝:“戴朝冠、穿蟒袍,蹬元寶,拿如意!我家老爺到,各路閑神避!” 還有人在唱古怪的曲兒:“天下財,眾生富,交生金,換生銀——” 老爺爺說:“這是財神爺?!?/br> 一隊兒穿彩衣,抬著檀木轎子,上面一尊錦衣神,豐滿端正秀美。 也有人扯著嗓子,伴著嗩吶,嚷道:“戴珠翠、錦繡裙、抱娃娃,送子孫!我家娘娘到,草頭神須禮拜!” 也在唱:“人似蜉蝣,人似青煙,百年一瞬間。人似天上日與月,人似地下銅和鐵,子子孫孫萬萬年——” 老奶奶說:“這是送子娘娘?!?/br> 正路只有一條,兩邊都聲勢浩大,于是各不相讓,你瞪我,我瞪你。 財神的信徒說:“咄,老爺他是神中官。從來女讓男,民讓官,你家娘娘應避讓!” 送子娘娘的信徒不甘示弱:“呸,娘娘她是神之母。從來子讓母,小讓長,你家老爺應下轎!” “你說誰是‘子’?” “你們又說誰是‘民’?” 紅衣人氣得臉上隱隱現“王”紋。 彩衣人臉面上,似乎有rou眼珠即將浮出。 他們還在爭執,那廂,后頭又來了城隍、龍王、福祿壽三星等等的隊伍,也各唱著詞,敲著鑼,打著鼓,巡游至此,都喊:“走不走??!別把路堵了!” 大人們看得有趣。 小娃娃們卻看得似懂非懂,又沒吃的,又沒喝的,唱的喊的他們也聽不明白,一會就沒耐性了。 忽然,有個小女娃跑過來,叫同齡人,說:“哎!那些小矮子又來啦!” 娃娃們也不管天下眾神聚集在城門口鬧哄哄,一下子就呼啦啦,都跟著女孩跑了。 府城的寬闊大道上,自有正神的威嚴煌煌,唱的都是宣揚自身的大道理。 那邊,鄉村與僻巷,也有野趣。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里個嗆” 鄉村野道上,綠色的荷葉田田帽,帽下是個個圓眼睛的小矮人,蹦蹦跳跳,甩著撥浪鼓,邊走邊唱: “羊兒們又把狼戲耍!” “葫蘆娃娃打了蛇妖怪啦!” “八戒哭著叫猴哥,說猴哥猴哥我認錯,你快點去把師父救!” 小孩們靠過來,纏著他們,說:“唱上次、上的猴哥的故事!” “不不不,我要聽葫蘆娃娃!” 有大人也湊過來,小矮人們就改唱:“王大娘五十歲上結了新婚——” “贅婿張大哥,原來是貴人爺爺的親兒子!” 倘若有人停下來聽,小矮人們就停下敲鼓,說:“講故事,餓肚肚!哎哎哎,請給半碗飯,哎哎哎,請給一碗水!” 給了水和飯,小矮人們就把故事講一段。 給了干糧,就講半段。 有時候,他們也左右看看,不要飯,不要干糧,做賊似的,伸出肥肥的五指,指頭粗,除了沒有蹼,像個青蛙爪。掌心是些漂亮的鵝卵石、香噴噴的花,對小孩說:“換糖,換糖!” 如果他們的某頂荷葉下,有咳咳咳的聲音,似乎是誰在警告“蛀牙!”,他們才不情不愿地把手縮回來,還是要水和飯和干糧。 有孩子好奇,去掀他們的荷葉。小矮人就慌里慌張捂著荷葉跑開,淚汪汪的。然后,手賤的這個小孩就被一股水流一推,跌個屁股蹲,然后聽到有人在“嘎嘎”直笑。 當然,小矮人們也不純用講故事換吃換喝。 有時候,大伯請小矮人們到田里幫忙拉牛,插秧,幫著耕作。請吃干干的飯。 有時候,大娘揉著老花眼,請他們幫忙補衣裳。請嚼咸香的醬菜。 有時候,大哥大姐請他們幫忙磊土房子。請窩窩頭。 連村里修橋時,都會請他們幫忙搬木頭搭橋! 小矮人們的荷葉下,似乎藏有無窮的神力。 牛如果不動,就會有憑空的力量,硬拉著它往前。 泥土缺水不黏了,就會有小股的水憑空落下來。 嚇,還有這些矮墩墩的身軀,怎么能扛得起這么大的木頭! 人們嘖嘖稱奇的時候,為首的那個小矮人,他的荷葉下,就會傳來一個輕輕的“哼”。 于是,人們都悄悄地說,小矮人戴著的荷葉下,說不準,藏著一個小神仙呢! 孩子們跟小矮人們最合得來,就問他們:“人家戴官帽,你們戴荷葉。人家壯又高,你們矮又瘦。人家坐廟宇,你們走街巷。人家喇叭叫嗩吶吹,你們搖蕩撥浪鼓。人家是大大大神仙,你們這是什么神仙?” 小矮人們被問住了,憋了半天,說:“荷荷荷仙!” 偏偏口音有點風州味,念出來,大人小孩都笑了,學他們:“原來是呵呵呵仙!” 這個“呵呵呵仙”實在是讓老百姓一點兒也敬畏不起來。 倒是挺親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