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第279節
書迷正在閱讀:末世重生:我帶全家狂卷億萬物資、我有病、外婆家的小飯館[美食]、星際孵蛋指南[穿書]、帶著種地小游戲穿三國、太子他厭世、鮫人失控,放開這個Alpha、缺德地圖持續為您導盲、他給的實在太多了、咸魚天師的鬼王室友
“嘖!” 院中看熱鬧的人見他沒摔倒,頓時面露失望。 “你們!”霍永安腦門青筋開始跳動。 眾人見狀,連忙轉移視線,看天,看地,看草……總之很忙。 最后霍永安一怒之下也就怒了一下,還是要寫信給未來“大舅哥”賠罪。 徐於菟收到這些信后,也只是挑了挑眉。 既然徐銜蟬已經做了決定,他也沒什么可說的,他們老徐家總不能一個后都不留吧。 …… 徐於菟到達貴州后,帶兵深入苗、侗等族村寨。 設立府、廳、州縣,設立知府、知縣、同知等流官進行管理,讓他們統計各地百姓,分地分糧,宣揚朝廷的政策,鼓勵當地土民學習,多多引進漢民,鼓勵融合。 過往許多土民只知道土司是他們頭頂的天,有人也知道朝廷,但是俗話說“天高皇帝遠”,雖然他們知道朝廷的權力大,可惜離得太遠,無法管土司,現在朝廷來了,讓他們更好的活下去,許多立場堅定的人就動搖了。 這些政策讓許多地方的土司權利遭遇到極大的削弱,自然遭到土司們的強烈反對,單是下半年就發生了六起土司叛亂,徐於菟也以雷霆之勢鎮壓。 年底的時候,就有諸多土司主動交出世襲領地和土司印信,歸順朝廷,霍瑾瑜得到想要的結果,自然也派人送去賞賜和嘉獎,也是為了給其他還有頑抗心思的土司做個典范。 …… 次年四月初一,龍鳳胎一周歲,霍瑾瑜沒讓人大辦,只是在宮中舉行了周歲宴,還給兩個小家伙舉行了抓周活動。 兩個小家伙現下會叫人,會翻身、會爬、會站直,而且都喜歡甜笑,長公主、宣王別提有多疼他們了,整日哄著他們說話,奈何就會說一點,其他都是咿咿呀呀的“嬰語”。 宴會前,眾人將東西擺了滿滿一個大長桌,有滿是寶石的匕首、精致的玉筆、虎符、龍鳳玉佩、金算盤、金碗、大福娃金幣、書冊……各種精致的小模型,比如琴、宮殿、蒸汽機……看得人眼花繚亂。 眾人圍在桌子旁,將兩個孩子放在桌子上,看著兩個小家伙搖搖晃晃地起身,露著無齒的牙齦,笑聲又甜又脆,看著桌邊的熟人,張手要抱,被大家哄著看桌上的東西。 霍瑾瑜看著在桌上爬來爬去的姐弟倆,拍著手,“月月、云云,來挑個?!?/br> 霍月淺聽到霍瑾瑜的聲音,水汪汪的大眼睛眼巴巴地看著她,“比比……” 霍瑾瑜嘴角微抽。 這也不能怨孩子,平日她的稱呼太多,兩個孩子在她身邊時,聽得最多的是“陛下”,小孩語言能力還在發育,喊不出“陛下”,也就“比比”了。 乳母曾經想糾正,誰知這兩個小家伙也是倔性子,反而喊得更順溜了。 霍瑾瑜見狀,沒讓他們糾正。 霍云深一聽,小手一把掃開桌上的東西,爬到霍月淺跟前,圓溜溜的眼睛同樣看著她,奶聲奶氣道:“比比……” 宣王扭頭忍笑。 霍瑾瑜輕哼一聲,“笑什么,他倆目前就會‘比比’,連爹都不會喊?!?/br> 第一個喊得可是她。 宣王:…… 他瞥了瞥一旁的謝少虞,見他也是一副與有榮焉的表情,抽了抽唇角。 虢國公拿起一本書,和藹哄道:“月月、云云,你們看看曾外祖父手中這是什么?誰拿到手,曾外祖父有獎勵哦!” 霍月淺聽到動靜,一馬當先,四肢舞的飛快,眼看就要爬到虢國公面前,誰知,身邊一陣風,弟弟咿咿呀呀地超過她。 才一歲的霍月淺小朋友頓時瞪大眼睛,一個“泰山壓頂”將霍云深小朋友制住。 霍云深見狀,也忘了虢國公手中的書,專心應付霍月淺,同樣手腳并用。 看著兩個小奶團子打成一團,眾人又想笑,又擔憂他們被東西膈到。 謝少虞與霍瑾瑜將兩人抱開,指著桌上的東西柔聲給他們解釋。 兩個小家伙明白自己的任務,不再爭斗,圓乎乎的眼睛好奇地看著桌上的東西,一會兒摸摸這,一會兒摸摸那。 拿東西時,先看對方拿什么,若是沒有一樣的,要么癟嘴,要么去搶,雙方拿到哪一樣,都要互相搶。 最后兩個娃娃拿了大金幣,金幣是特質的,掌心那么大,金幣正面刻著兩個娃娃圖像,背面則是刻著“一歲”兩個字。 為什么選這個金幣,是因為這個金幣是桌上唯一雙份的東西。 兩個娃娃抱著大金幣,笑的一臉天真無邪。 不過周圍人卻是頭疼起來。 兩個小家伙這么小就這般,長大后有讓人頭疼的時候。 孩子抓周結束后,內侍就將桌子撤下,在地上鋪上圍欄和地毯,讓兩個孩子在里面自己玩耍。 長公主看著里面又開始“打架”的龍鳳胎,余光瞥了瞥含笑的霍瑾瑜,“陛下是故意準備兩個金幣?!?/br> “不準備的話,今日的抓周恐怕結束不了?!被翳@氣道。 兩個孩子一開始年紀小,本性不怎么顯露,等到能站、能說話了,兩人之間開始互不相讓,你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不給就哭。 長公主:…… 抓周宴的次日,霍瑾瑜將龍鳳胎帶到朝堂上,讓眾臣看看,省的整日惦念。 五月,新疆諸多部落首領帶著子女進京朝賀,給霍瑾瑜送來了許多禮物。 這次他們進京,是霍瑾瑜邀請的,主要是秀秀實力,讓他們在京城見見世面,不要隨便被人哄了去,同時還打算舉辦幾場聯姻宴會,京中的宗室與勛貴子弟都可以參加,牽牽紅線,雖然霍瑾瑜對于聯姻這種結盟形式嗤之以鼻,但是奈何旁人認可,她也要盡可能入鄉隨俗。 除了這些,還有一些部落首領此番進京,是為了牛痘接種,同時與朝廷商議,如何在部落內部推廣牛痘接種。 之前朝廷使臣游說他們時,就曾經說過牛痘,現下新疆局勢漸穩,是時候接種牛痘。 這些新疆王公貴族此番過來,就是想親自享受一下京城頂尖的醫療水平。 要知道天花對草原民眾的威脅也十分大,一旦發生感染,整個部落大多會滅亡,他們這些生來富貴的人對生死更加忌憚。 因為這么多新疆王公貴族,京城的大小商家又賺了盆滿缽滿,也在心里有了一個刻板印象,就是這些塞外部落的王公貴族油水好多。 第133章 這波新疆王公貴族結伴進京,還有一個緣由,上半年四月,新疆博爾塔拉發生天花疫情,對于這些部落來說,這些不穩定因素習以為常。 不止天花,鼠疫、各種傷寒瘧疾對他們來說也是習以為常,許多時候,一覺醒來,自己的部落不是被別人滅了,就是老天爺降下災罰將他們的牛羊全部都殺了,整天打打殺殺才是常態,習慣了游牧生活,有今天沒明天的心理準備。 本身對于許多在新疆、蒙古、遼東等地區的部落來說,混亂才是大家的常態。 所以許多人對于納入景朝版圖沒什么別扭,屈服、順從強者本身就是草原的規則。 按照這些部落常態,發生天花等災異,基本上就與等死無異,可是他們發現他們周圍的衛所士兵卻不懼這些感染天花的人,不僅不怕,反而給那些感染的部民治病……事后證明,不是那些士兵愚蠢,而是景朝確實研究出了抵抗天花的牛痘。 然后就造成了這波進京熱潮。 當然這些王公貴族嘴上說著挺好的,自己接種完牛痘后,對于推廣牛痘的事情不怎么熱情,因為要花錢,就想著換個法子,讓他們部落的巫醫進京學習種痘之法,然后他們回去推廣。 對于這事,霍瑾瑜自然不許,表示種痘技術較為繁復,爾等都是景朝的子民,自然要一視同仁,由朝廷做這些事,保證治下臣民的安全。 霍瑾瑜擔心若是讓那些部落巫醫學會了,用于拉攏人心,或者蠱惑騙財,以后不好教化,新疆雖然現下實行自制,但是也有不少衛所駐扎,派遣大夫到各衛所接種牛痘,而且順勢還能進行普查人口。 同時,霍瑾瑜還知曉,因為現下歐洲鼠疫肆虐,之前逃亡那邊的韃靼、瓦刺部落又回來了,搶了羅剎國一些地盤安置下來。 后來看到安南、水東宋氏這兩個前車之鑒,暫時將頭皮繃緊,現下與羅剎國你爭我搶,打的不可開交。 霍瑾瑜:…… 她該不該慶幸,那群人沒將鼠疫傳回來。 實際上,那些闖蕩歐洲的韃靼、瓦刺人即使身體再強悍,也有感染鼠疫的,但是歐洲與亞洲之間路程太過艱辛,不是數九寒天、就是沙漠、草原,這種條件下,身子弱的人都遭不住,何況還感染了鼠疫,基本上變成路上的無名尸骨了。 霍瑾瑜嘆氣。 以歐洲現在的情況,恐怕那些流亡的韃靼、瓦刺人很長時間都會有陰影,不愿意去,日后再想將他們騙回去不好cao作。 情況也如她所料,被霍瑾瑜哄著“潤”出去的韃靼、瓦刺又反“潤”回來,彼時無論新疆還是蒙古都沒有他們的位置,為此他們直接搶了羅剎國兩個與新疆接壤的地盤,然后宣布獨立為國。 霍瑾瑜正看著熱鬧,轉眼韃靼、瓦刺分別派了使臣進京,表示愿意向景朝稱臣納貢。 霍瑾瑜:…… 真是會玩??! 羅剎國一看,氣的快要炸了。 搶了他的國土,然后向景朝稱臣納貢,怎么看,怎么覺得是景朝與韃靼、瓦刺共同設騙局。 然后羅剎國也趕緊派人表達了他們的憤怒和疑惑,要求景朝給他們一個交代。 文武百官經過商討,覺得暫時作壁上觀,不下場,看看韃靼、瓦刺能將羅剎國鬧到什么程度。 有人擔心瓦刺、韃靼若是壯大,賊心不死,日后危急大景怎么辦。 對此霍瑾瑜倒不擔心,她倒想看看瓦刺、韃靼他們再努力蹦踏兩下,好讓景朝的疆土再擴充一番,當然她也沒那么急,十多年也夠瓦刺、韃靼蠶食羅剎國的疆土。 霍瑾瑜只接見了羅剎國使臣,沒見瓦刺、韃靼的使臣,不過讓鴻臚寺卿好好招待他們。 瓦刺、韃靼使臣若是私下里有一些難處,也是可以幫忙的,但是一些要命的東西,比如火槍、火炮、炸藥等東西是不能給的,但是其他東西,在合理價格范圍內,可以給一些。 理由不為別的,霍瑾瑜覺得羅剎國閑的太狠,胃口太好了,看到什么領地都想咬一口,不止與新疆、蒙古的土地他們想要,遼東地區他們也在躍躍欲試,之前與韃靼打仗時,羅剎國的戲份可不少。 現在的情況,只能說是自作自受。 …… 七月中旬,澎湖水師發來喜報,霍平冠、苗信隨他們平安歸來,真真進行了一次環球航行。 霍平冠他們耗時十三個月,探索到了新的航線,發現了許多新的大陸,甚至還去了南北極,連極光都見了,與鯊魚群搏斗過,還追逐過鯨魚。 他們一路上遇到了不少海盜打劫,可以說他們船隊不少補給都是海盜送上門的,遇到了在外探險貿易的景朝商隊,與他們互相交換了情報,在一些海外國家,還遇到不少因受戰亂而逃亡海外的遺民。 最后霍平冠他們環球航行歸來,去了三百一十八人,航行過程中傷亡四十三人,最后回來九百八十九人,多余的人都是那些海外遺民或者其后代。 回來的船隊規模也比離開時多了四五倍。 之前回來時,若不是為首的龍船上的龍旗,巡航的東海水師差點沒認出來,若不是對景朝目前的實力夠自信,還以為有敵襲。 此番航行,霍平冠他們用實踐證明地球是個球體。 這個消息,在霍平冠他們還未回到京城,就已經在民間學界掀起了大風暴,各種學者、名士、大儒紛紛下場辯論,意圖證明自己的理論,吵的不可開交。 霍瑾瑜也沒有阻止,知識越辯越明,也越有利于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