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春山 第135節
邊集的東西很便宜,一塊磚茶能買很多。 比如吉雅手上拿的一個大罐子,她沒拆開,“這一聞就知道是藏族那邊的生牛rou醬,不知道你喜不喜歡?!?/br> 反正吉雅討厭極了,那種猩紅的色澤,不知道加了什么藏藥的撲鼻氣味,吃下一口肚子里跟有一團火在烤。 姜青禾對民族風味的東西很能接受,她盤腿坐在地板上,興沖沖地拆開,用勺子刮了一點,然后長長的呼氣,默默地將罐子推遠了點。 啊,好烈好麻,不適合她。 吉雅又遞給她一小壺酒,“這個你嘗嘗,藏族的黃酒,他們叫幫羌?!?/br> 姜青禾并不愛喝酒,不管是現代的米酒、啤酒,又或者是這里的黃米酒等,黃酒就更不愛喝了,總覺得有股異樣的酸。 她硬著頭皮喝了口,咂摸了一下,剛開頭酸,后面品著有點甜,口感挺好。 但她沒那么喜歡,想著徐禎應該愛吃。 她不知道去采買的人,是不是每樣都買了些回來,她和吉雅坐在這里從天還亮著翻到夕陽西下,才大概翻完。 除了有皮子、地毯外,一大批來自藏族的紅米、野生花的蜂蜜,很香,比洋槐蜜還要香,皮薄果大的核桃等,甚至還有藏族婦女穿的嘎落鞋,一種黑底白鞋面紅羊毛做邊的鞋子。 當然這些東西姜青禾看過后,她被這份心意感動外,另一樣東西,讓她覺得在繼蒙古包之后,又覺得被珍重,想要落淚。 是一套正宗的蒙古族服飾。 牧民們自己穿的都是那種簡略的衣裳,男人基本穿棕的肥大長袍,沒有太多的裝飾,女人大多只深藍耐臟的顏色,頭帕會花俏一點,首飾更是沒有的。 偶爾會穿顏色鮮艷的正裝,比如在祭敖包的時候。 而她們則給她備了天藍色,帶點緞面的蒙古外袍,這種外面短領子的褂子,里面配的是一件偏草綠色的衣裳,這種扣上疙瘩扣后,就不用另外再系腰帶。 另有一頂冬天帶的帽子,是圓錐形帶皮毛的帽子,還有靴子。 姜青禾拆到這整套衣裳愣住,她被吉雅推著上前,“你快些試試,看看合不合身?” 蒙古袍子基本上很難不合身,它很寬大又友好,能容納大部分的體型。 這是姜青禾第一次穿蒙古族衣裳,她有點手足無措,央了吉雅來幫她扣上扣子。 姜青禾整個人套在蒙古袍子里,她想瞅瞅自己穿上去的樣子,可惜這里沒有鏡子。 吉雅扯扯她外袍的下擺,左右打量,然后點點她今天盤的發髻說:“圖雅你等等,俺家烏丹阿媽給你弄個頭發?!?/br> 其實說是弄頭發,烏丹阿媽只不過是把姜青禾盤在腦后的發髻拆掉,從中間分開,將頭發打成兩條辮子。 “額們蒙古族未出嫁的姑娘只留一條辮子的,到出嫁時以后就梳成兩條辮子,”吉雅跟她解釋。 而姜青禾想到了件事,她也問出了口,“那都蘭呢?” 都蘭沒有成婚,卻也打了兩條辮子阿。 烏丹阿媽還在給她弄頭發,嘆了口氣道:“都蘭說要守著琪琪格過日子,梳了兩條辮子省個清凈,長老掙不過她,索性也隨她去了?!?/br> “別說這個了,”吉雅打斷道,她又高興地說,“哎呀,圖雅,你現在瞧起來真的像額們蒙古族的人了?!?/br> 烏丹阿媽也欣慰點頭,垂著兩條辮子,纏了藍頭帕,穿著蒙古族衣裳的姜青禾,雖然沒有那么深邃的五官,可真的神似。 不止是她說,走出去的姜青禾被牧民們圍觀,他們都說圖雅長得像蒙古族人,搞得她很想看看自己的樣子。 連蔓蔓都沒敢認,她后來才抱著姜青禾說:“你穿著一樣的衣服,我都認不清了?!?/br> “我那會兒想,這是哪個姨姨嗎?怎么跟我娘那么像?” 姜青禾被她逗笑。 這個夜晚,為了慶祝,慶祝什么姜青禾不知道,也許慶祝他們有了足夠多的糧食儲備,反正殺了兩頭羊,折了紅柳枝,一堆人烤起了羊rou串。 還煮了手抓羊rou,蒙古包里又彌漫起一股野韭菜花辛辣的香氣。 等到姜青禾滿身酒氣的換掉這身衣裳,她反復摩挲了很久。 腦子里想起木樂順奶奶的話,圖雅真的成為了草原的孩子。 她想也許是吧,她比去年比幾個月前,都更愛這片草原了啊。 姜青禾坐在床邊好一會兒,才沉沉睡去,白日帶著滿滿一車沉甸甸的關愛,回到了家。 她和蔓蔓將屋里的地掃了一遍,把那一大塊地毯放在火炕邊上,蔓蔓還光著腳在上面走了幾個來回。 把掛毯掛在廳堂右邊墻柜子的上方,打理好垂下來的流蘇,她沒去開鋪子的半天上午,將東西一一歸置。 她此時才有了種她正在儲冬。 姜青禾把藏族黃酒放在灶房柜子里,在冬天可以把火塘蓋掀開,烤得柴火只剩下炭,溫一壺酒。 半扇風干rou,她給懸在橫梁的架子上,吊在灶臺的上方,跟著大當家給的牦牛rou干一起,過冬時剁一塊,切成片煮一鍋湯。 還有好幾袋的干酪,提取酥油后剩下的奶,燒煮后形成的,有酸甜兩種口味,以及大塊的酥油、奶疙瘩等。 不知不覺,她已經有了好些過冬的吃食。 下晌姜青禾拿著皮子以及好些吃食去了毛姨家里,要不是毛姨,她也不能掌握熟板子的技巧,將牧民的板子賣出去。 最歡迎她來的是大牛,小孩摟著雞蛋,嘴里塞著甜酪干,十分滿足。 只有毛姨又數落他,數落完還不忘說姜青禾,“老是這么生分做啥,你呀你,每回來都拿東西,搞得俺家這個肚子里跟生了掏食蟲一樣?!?/br> 姜青禾把數好的二十三張皮子交到皮匠手里,才拍拍手上的毛絮說:“都怨我,都怨我,半壯子,飯倉子,嬸你讓他吃幾口?!?/br> “我還有皮子要請你幫忙做呢,旁人的手藝我都信不過?!?/br> 毛姨失笑,“你啊你,進來說吧?!?/br> 等她從毛姨家出來,外頭的天色正好,陽光還有點碎屑停留在地上,西北風也不煩人,悄悄地來,靜靜地走。 在姜青禾特意空出來歇息的這一日里,另外一波從春山灣走出的人,在穿過土疙瘩滿地的路面,走過一大片的戈壁灘,他們來到了毛家莊。 這個種了最多高粱的地方,都不用進莊子,春山灣來的人見到了堆疊在莊子前,高高的草垛子,那幾乎全是高粱桿。 靠在高粱桿草垛上的老漢說:“這有啥用,俺們燒唄,除了燒還能做啥?吃啊?!?/br> 二牛說:“俺們收你的高粱桿,一捆一百根給三個錢咋樣?” “娘嘞,青天白日的,有人說胡話哩,”老漢笑話他。 直到他們反復證明,這個剛才還手抖腳顫的老人,立刻健步如飛地跑起來,邊跑邊喊:“有人收高粱桿,有人收高粱桿,錢送上門來了??!” 這個幾乎靠著崖背,人人住土窯洞的村落,平日只有鳥雀會來光顧的地方,此時村民紛紛走出來。 他們抱著一堆高梁桿,或是背著高出半米多的桿子,努力跑過來想擠在最前面。 在這個愁過冬儲備不夠的下午,毛家莊的村民看到了外來的希望,那么微弱,那么耀眼。 第109章 豐實的秋天 毛家莊的土地大多是鹽堿地, 莊稼很難存活并長好,只有高粱,皮實,耐旱耐鹽堿。 所以他們的莊子里有成片的高粱地, 高粱桿架起來的垛子, 在每個窯洞門前堆成山包。 帶灰布頭巾的老大娘顫巍巍地拄著拐問, “恁只收高粱秸阿,收去做啥啊,做仰塵裱糊的桿子,還是說做笤帚阿?” 在她的認知里,高粱桿最多當柴燒, 也有拿來裱糊屋頂天花板,又或是綁了做笤帚掃地。 “問啥問啥子, 你個多嘴婆娘, ”旁邊老漢瞪她, 可那黝黑的臉龐轉眼掛上笑, 露出一口豁牙, 弓背搓著手,生怕說錯話。 老漢看著來收高粱桿的這群人, 一瞅就是吃得好喝得好, 臉沒瘦得凹進去, 力氣也足。身上穿的是靛青的衣裳, 牽來的牛和騾子膘肥體壯, 瞧著半點病氣也無,體面極了。 不像他們莊子里的人, 黑干憔瘦,似骨架支棱棱立起來的, 沒半些精氣神,莊子僅有幾頭騾子吃不到好料,也瘦得皮包骨。 他想,人和人過的日子咋就差得那般多。 二牛絲毫不知道,自己也能成為被艷羨的對象,他憨憨地說道:“收了做高粱篾嘞,要是有高粱皮的也收的啊,只價要短上一個錢嘍?!?/br> “啥,這也來收,天爺菩薩喲,小丫你快跑些去叫你爹拿些” “等俺啊,大兄弟,俺去搬了來,你等俺??!” 一時間,剛圍在這里的一群人,撒丫子往自家窯洞門前跑去,往常他們干啥都是慢走的,生怕跑幾步,肚子攢的那點糧就沒了。 如今也管不得這許多了。 二牛和成子幫忙挑揀高粱桿,不得不說,雖然這片土地瞧起來荒涼又貧瘠,黃禿禿的,連樹苗子也沒幾棵。 可長出來的高粱桿,卻是難得不錯的,中間不糠,很多一根到頭都是筆直的,沒有半點彎曲。 要是破了桿編做炕席的話,那一定是頂好的炕席,一點毛刺也不帶有的,而且摸著光光涼涼,熱天睡起來也不黏膩起汗。 二牛他們頭次壯著膽子出來收高粱桿,這幾個月大伙都賺了一筆銀錢,雖然比起大戶,那真是不夠看的,可對他們而言,幾兩銀子那真是老多了。 有了銀子兜底,才敢出來試試。 但大伙都是老實本分人,壓價也壓不來,本來說好按根數的,一百根三個錢,可瞅見這么好的桿子,又覺得價給的低了些。 幾個人嘀嘀咕咕在商量,那老漢一見這架勢,登時想屈膝,又覺得人家不喜這做派,心里懸著顫聲問,“孩阿,你們還收嗎?” “收的收的,俺們正商量嘞,你們這篾子好得很,想著能不能多給些,”二牛忙開口解釋。 老漢咽了咽口水,大著膽子問,“不要錢,能換糧食嗎?” 他忙說:“不要啥好糧,俺不貪的,”老漢指著那老大一座的“高粱桿山”,摳著自己手忐忑地說,“換兩升硬糜子成不?” 他們這地方偏得要命,路又難走,手里頭有了幾個麻錢,也花不出去。 毛家莊里的好些人,這輩子都沒走出這個地方過。 老漢起了個頭,才有人也大著膽子應和,他們說話聲音都不大。不像是春山灣里的,恨不得隔著一畝地,人影都瞧不見一個,叫你聽見他說話 吃不飽常年餓肚子的人,哪有力氣高聲說話。 二牛他說:“俺得回去收糧才成?!?/br> 此時他自己也不能預料到自己以后的路,因為收高粱桿,因為惻隱之心去收糧,而走了倒賣糧食的路。 逐漸成了一個有良心的糧客。 而眼下他正馬不停蹄回到春山灣里,收各家今年的硬糜子,將幾斗硬糜子倒給他的棗花嬸說:“今年你還能收收,明年俺不種那老些硬糜子了,俺種些軟糜子,也磨了黃米面,做黃米糕、油糕吃?!?/br> “你是地主老財家有余糧了,也敢說這么闊的話了,”張婆子抱著簍子出來,聞言笑話她,往年她們哪家不是靠滿山遍野長起來的硬糜子過冬的。 哪怕硬糜子磨成的黃米,牙磣得很,吃著剌嗓子,熬出來的黏飯筷子插下去,拔都拔不出來,可大伙靠天天吃,頓頓吃,撐過了冬,熬過了青黃不接的二三月。 但今年跟往年也是真不同了,至少棗花嬸很得意地回,“俺不僅種軟糜子,俺今年還要留些稻子自個兒吃嘞,那油菜和甜蘿卜,也都不賣了,賣那幾個錢的,還不如俺編些谷簍子,做個十來日就有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