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何止不一樣,此番天地或許都要翻上一翻。 定國公如今才從這個素來輕笑什么都不說的孫兒身上,看出了幾分少年天驕的意氣風流,他大感欣慰。 此前腦中的猜測被謝辰三兩句給安撫了下去,定國公轉而說起謝辰的答卷。 謝辰這才知,他的答卷之前只是在內部幾個官員手中流轉,后來或許是得了上面的默許,開始摹抄傳出,一點一滴逐漸匯成巨濤撲滅了所有的質疑。 饒是識字三兩的定國公,也能看出這份答卷的重量,他雖然不像別的讀書人一樣一目幾行快速看完,一句話一句話雖然讀的又慢又細,但看到最后依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定國公說不好那樣的感覺,只是反復的讀著,不感厭煩,越讀越是歡喜。 他將其中感覺說給孫兒,面上俱是喜色。 謝辰卻摸了摸鼻子,笑的有些不自然,他眸光閃爍,總算是察覺到當時落筆后奇怪的感覺在哪里了。 而此時,衛尚書放下手中拓印的長卷,抬頭看了眼默不作聲的衛珞,微微要了下頭嘆道:“你不僅這次要輸,只怕以后次次都要輸?!?/br> “萬萬沒想到,曾經目不識丁的定國公,還能有個這么厲害的孫兒。我記得,定國公世子還未及冠吧?!?/br> 衛珞點頭,但依舊有所不解,“父親,你為何如此說?” 衛尚書鮮少嘆氣,他一向覺得嘆氣敗了自己的心氣,可今日已不知是多少次了,在看到答卷時的那份無力,遠不是鼓足心氣努力便可翻越的。 “這份答卷深入淺出,用詞犀利卻有分寸,每一處都剛巧點在最為關鍵的地方,每一處讀后都懊悔這種論點自己也該想到,可是看到最后還是有種豁然開朗的大悟之感?!毙l尚書說的很慢,無端顯出幾分沉重。 衛珞點頭,他對此心服口服,對方才華橫溢碾壓眾位才子,但他們年歲相當,他日后未嘗沒有一博之力。 衛尚書本是不愿多說,免得損了兒子心性一蹶不振,可轉念又覺得是自己將兒子看的太低了,有些時候說清楚,總比日后稀里糊涂次次輸時要來得及。 衛尚書合了手中長卷,嘆道:“定國公世子不是在答題,而是在教題?!?/br> 縱使如何將文體向著那方面靠攏,那種字句間時隱時現的意識卻不是可以藏住的,定國公世子站在了上位者的位置,試圖用著簡單明了的方法將答案告訴給懵懂者,他在竭力簡化那種感覺,但最終呈現出的答卷,卻依舊讓很多文人學子望洋興嘆,只得嘆服。 海水縱使沉靜不動,不顯山不露水,也不是奔騰著的溪流可以比擬的。 定國公世子在為人師,而不是作學子。 這還只是鄉試。 哪怕是閱卷的考官,在挑不出任何毛病的情況下,也只能佯裝平靜的給了最高分。 他與天下所有正在科舉的學子,站的根本不是同一個位置。 衛尚書搖頭,“我道圣上為何留他在宮中小憩一夜,原是見才心喜?!?/br> 他再看向衛珞,又覺得可惜。 衛珞是他的嫡長子,自幼天資聰慧,作為衛氏未來的家主,他在這個年紀做到了最好,同齡人本是無人能壓他一頭。 誰能料到憑空殺出一個定國公世子。 衛珞不負聰慧之名,很快想通衛父未竟之語,再看向那長卷的目光已經全然變了,他面上溫和淡然,似乎看不出驚詫震撼。 半晌之后,他才抬頭,吐出一口長氣,眉眼不見郁色,終是顯出幾分爭鋒意味。 衛珞看著衛父,隱有笑意,“這不好嗎父親?天下得了此人,不是上天賜予天楚的大運嗎?” 帝王有志,臣子有才,他們都這么年輕,未來能讓王朝走到何等地步,衛珞只要想一想,就覺體內血液翻滾。 他生在這個時代,很好。 衛父欣慰一笑。 生在盛世,哪一位臣子不心向往之。 第240章 上元節日 今年京都過歲的上元節要比去年熱鬧許多,不僅許多京都本地在熱鬧籌備著,就連好些遠些的學子為了明年的春闈也提前趕到了京都,剛好趕在了上元節。 再加上五年一次的朝天節,眾多小國要來祝賀,許多派遣的使者隊伍為了預防突發狀況,早早數月就開始出發,一些順利的已經抵達京都。 一列列馬車穿過高懸空中的紅燈籠,在吊墜而落的福彩細線中抵至這個王朝最繁華的中心所在。 更有些小國使者是直接裸露著腹胸,騎在草原養出的好馬上,每每路過一處,都要引起一片姑娘的嬉笑。 他們在天楚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也識相的藏起了狼子野心,附和著中原人獨特的過節習俗,表現出了最大的誠意。 如此,新帝登基后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年上元節,恰也成為了前后幾年中最為熱鬧的一年,天下人在觀望著新君,而其他國家的使者,同樣在觀望著新君。 不同于天楚人的期待,他們的觀望多了彼此心知肚明的估量。 在一車車賀禮,一列列異族使者入京后,京都最出名的幾個地方,人們摩肩接踵分辨不出自己人,在鼎沸的人氣中,期待著上元節的到來。 朝天節在上元節之后,會試在朝天節之后,幾個重要的時間點接在了一起,便注定了今年的禮部眾位官員根本得不到他們的春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