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1398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第739章 關家逆子大結局(壹) 洛陽,官署正堂。 陸遜、魯肅、徐庶、馬良…這些在當世之中或是卓越的奇佐,或是有深謀、遠見之士齊聚一堂。 只是現在,他們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沒有一個人發出一言,似乎都在等待著什么。 除了他們外,甘寧、凌統、蔣欽、賀齊、呂岱…這些江東武者也只是佇立等待… 更莫論周倉、王甫、廖化、姜維、士武、麋路等人。 倒是惟獨傅士仁,一邊等一邊吧唧著嘴巴,小聲嘀咕著。 “怎么還沒來?” 千呼萬喚… 終于,隨著輕微的“踏踏”的腳步聲,主位上,在眾人的目視下,緩緩多出一個人影,腳步隨性,神色自若。 也是隨著這人影的出現,整個正堂內變得更加安靜了起來。 很明顯,在這里,在這一干文臣武將的眼里…他才是如今這洛陽城的話事人,是執棋通殺整個棋盤的那個—— 正是關麟—— 隨著關麟的落座,他的神色將所有的散漫收斂,變得凝重,也變得一絲不茍! 也就是這時… 一道鏗鏘的重音在正堂內傳出。 ——“議事!” 剎那間,原本就頗為振奮的眾人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魯肅當先站起,稟報道:“攻下徐州后,江左聯盟在四公子的授意下馬不停蹄,繼續向北…同時交州的水軍,連同新制的大船也一并投入青州戰場,沿海的青州城郡多望風而降,內陸的城郡雖未歸降,但多是高掛免戰牌,似是還在徘徊猶豫…等待中原這邊的消息!” 魯肅的話已經足夠委婉與客氣。 徘徊猶豫自是當然,但所謂等待中原這邊的消息就意味深長了。 這消息等的必定是——大魏失去曹cao以后的動向與消息。 繼承大魏的會是誰? 大魏還有沒有希望? 他們跟著大魏,還有沒有一口糧! 可以說,如今的這些還在觀望中的城郡,已是如同驚弓之鳥…只要處理好了,收服他們,或許根本不用刀槍—— 事實也是如此,淮南…就是一處橋頭堡,對于江東而言,主要突破了這里,兩線進攻徐州,再往上青州、冀州、幽州…將是一片坦途。 但可悲的是,總歸…歷史上…孫權手中的東吳,別說淮南了,一個合肥都是他永遠過不去的坎兒! “魯大都督,青州的事情就由你全權負責…”關麟用人不疑,用十足信任的口吻接著說:“至于現在的局勢,他們在觀望,我們也不用忙著進攻,不妨大家都休息一下,也都觀望觀望…依我看,時局的發展,或許能讓我們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戰而勝!” 隨著關麟的這一番話。 魯肅輕捋著胡須,仿佛已經看出關麟的想法,連連頷首,“好,好——” 說罷,他便退到一旁。 第二個站出的是陸遜,“四公子,我已經按照公子的吩咐派遣陸延赴交州南???,據吾兒傳回消息,南頭古城那邊,按照公子的制造圖,我陸家的族人已經制成了大福船,且完成了夷州的往返,甚至開始嘗試遠洋航行,那遠洋圖中,東沙群島、xsqd已經完成探索,至于稍遠端的中沙群島、nsqd…正是下一步的計劃…” 莫名的… 當陸遜將這一條關乎“出海、航行”的消息稟報出時,關麟的神經猛地觸動了一下,像是體內的某個血脈…在這個剎那覺醒。 話說回來,歷史上的東吳曾經派中郎“康泰”浮海巡撫這里,先后抵達諸多地方,甚至歷經數十年,回國后還著有《扶南傳》… 但咋就沒想到更進一步呢? 而東吳的另一個大將衛溫發現夷州,那更是烏了個大龍… 因為當初孫權派他去的地方本不是夷州,而是邪馬臺國。 這說明什么? 說明早在東吳時期,我們就已經具備了遠洋航行的能力,所缺的唯獨是經驗與沙盤、地圖! 恰恰這些,都是深深記憶在關麟腦海中的。 關麟的神色變得嚴肅,語氣也變得一絲不茍,“海洋要深挖,還有圖紙上面的邪馬臺國…他們本就是秦始皇時期…徐福東游帶過去的,索性一鼓作氣,一勞永逸的收回來…” 說到最后,關麟鄭重的說,“南頭古城那邊…出海的軍費若是不夠,隨時來找我要!待得天下一統后,海路的發展,外域的吸收,將是我們下一步重要的行動與任務!” 聽得關麟這極為鄭重的話語,陸遜深感肩上擔子極重,拱手道:“待得拜見過劉皇叔后,我也前往那南頭古城…親自去統籌大航海的事宜!” “有伯言在,我就放心了?!标P麟欣慰的頷首。 歷史上,有那么一條遺憾,是獨“漢”以強亡—— 是啊,哪有帝國…強著強著就滅亡的? 強者恒強,強者就應該如同祖龍那般征服四方,如同祖龍收六國建立大一統中華一般,讓整個天下歸入我大華夏—— 青州的事與外部的事宜說罷… 接下來,是馬良講述北境的近況。 也是這次議會中最核心的地方。 “四公子,近來…北境可不太平??!”馬良顯得有幾許憂慮。 關麟收斂起那對大航海的暢想,思緒被拉回了現實,他瞇著眼,微微抬手,“馬良軍師,直說無妨——” 原來… 是曹彰、曹植、曹丕相繼宣布他們便是大魏新王。 然后,曹丕憑著占據魏都鄴城的地理優勢,憑著曹cao封的代行大王事的詔令,以正統自居…集結了冀州、幽州的兵馬,集結了一大波氏族的部曲,湊出了十萬兵,陳兵鄴城。 曹植則是依靠著夏侯惇的威望也草草籌集了三萬兵馬,集結于并州的上黨郡,雖兵不多,可卻都是跟隨過夏侯惇的老兵,是糾集起的曹魏最后的功勛部曲…一個能頂十個的存在。 至于…曹彰。 他的行徑…可以說是出乎所有人,包括出乎了關麟的意料。 馬良如實稟報,“鮮卑、烏桓、南匈奴五部,如今都已經集結兵馬,鮮卑號稱控弦之士三十萬之眾,南匈奴五部共計十萬之眾,烏桓稍少一些,卻也湊集了三萬兵馬,他們齊齊南下,已是過了雁門,欲要在并州的治所晉陽郡,似乎…似乎曹彰在那里搞了個什么會盟,還揚言先奪鄴城,再迎曹父——” 呼… 當馬良將這一番話言出,關麟的眸光不由得深深的凝起。 其實,此前已經有些風聲,他知道…曹彰有聯合三胡的計劃。 事實上,關麟本以為那也僅僅只是個計劃。 畢竟,曹彰是蠻有血腥的,這么多年與鮮卑征伐,也染了不少胡人的血…對胡虜不可謂不是恨之入骨… 可誰曾想,這個時候…在局勢壓倒性對他不利的一刻,他竟會走出這一步! 有那么一刻,關麟想到的是認胡人做爹的石敬瑭。 不… 就是引清兵入關的吳三桂,都要狠狠地給他曹彰點個贊了。 “狗急跳墻,還真是狗急跳墻啊——”關麟小聲嘀咕一句,他本想直接吩咐…可話到了嘴邊,突然間想到了什么。 三胡數十萬之眾過雁門—— 呵呵,那里是曾經呂布與張遼死守的地方,是漢靈帝繼位后,每年一次胡人南下劫掠的必經之地… 曾經的漢人為守雁門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可現在倒好,胡人直接入關了—— 呼… 關麟不由得再度深吸一口氣,嘴邊的話悉數吞咽了回去,反倒是他話鋒一轉似的問道:“張遼呢?恢復的如何了?” 這時候凌統站出,拱手稟報,“因為涂抹了靈藥,已是康健了許多,雖不至于完全痊愈,但至少生活已經可以自理…” “沒再尋死覓活吧?”關麟接著問。 凌統嘆出口氣,“前段時間不能動彈還好,我們還能派人灌給他一些吃食,可現在醒了,卻是牙門緊閉,什么也不吃…做出一副絕食的樣子!” 不等凌統把話說完,甘寧脾氣火爆,忍不住邁步而出,猛地一揮手,“他絕食給誰看哪?怎么?咱們大漢…還稀罕他一個俘虜不成?求著他歸降不成?” 戰場上,甘寧是佩服張遼的。 佩服他的武藝,佩服他的高義… 可私下里,絕食…這讓甘寧對他充滿鄙夷! 這事兒做的就不像個男人—— 關麟大致聽過了原委,就像是對那曹彰引胡人入關一般,在處理張遼這件事兒上,他依舊是不漏聲色。 他把眼芒轉向姜維,一如既往的話鋒一轉,“伯約,長安那邊應該也傳來消息了吧?我大伯?我爹?我三叔他們已經動身往洛陽趕來了吧?” 姜維如實回道:“已經過了武關,要不了幾日就能到了…” 關麟頷首,目光卻是幽幽的凝起,似是若有所思。 別人見關麟這副摸樣,也不打擾,可傅士仁聽得云里霧里,撓著腦袋,還是忍不住問道:“啥意思???這主公來這兒?云長、翼德來這兒,這跟那曹彰、曹丕、曹植有啥關系,這又跟那張遼張文遠有啥關系?三弟…你這說話,能不能說的清楚些???我這都被繞暈過去了?!?/br> 說到這兒,傅士仁又撓了撓頭… 迫切的接著問:“這到底啥意思???這幾件事兒之間,到底有沒有關系????” 聽得傅士仁的話,關麟笑了,一眾文臣謀士也都笑了。 還是關麟,他一本正經的朝向傅士仁,“大哥你這是拋出來兩個問題,一個張遼,一個曹家的諸公子…那么我先回答大哥第一個問題吧,我大伯、我爹都來了,那曹cao又怎么會沒有來這邊呢?解鈴還須系鈴人,張遼…就交給曹cao吧,事實就是這樣,很多情況下,我們勸一百句…比不上那曹cao說一句!” “沒錯…”徐庶聞言連連頷首,“文遠是義士,曹cao最惜義士…云旗這句話說得好,解鈴還須系鈴人…” 這… 傅士仁好像聽懂了,關麟與徐庶的意思是,曹cao會幫著他們勸降張遼。 當然,這事兒聽起來離譜,做起來也一點也不靠譜… 但,這事兒,它就、就、就這么發生了。 一時間,傅士仁還暢想于“曹cao勸張遼”歸漢這么一條“不合理”的愿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