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1232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關前的道路則是狹窄且崎嶇,兩旁則是深不見底的峽谷,讓人望而生畏。 夏侯淵與賈詡在拜見過曹cao過后,已經歸來。 連帶著,還有曹cao新提拔要重用的小將姜維,三人一道站在城頭。 這也是夏侯淵帶姜維參觀各處駐防的最后一處…… “姜小將軍覺得?本將軍這漢中的駐防如何?” 隨著夏侯淵的發問。 姜維回道:“如果單論駐防而言,無懈可擊……可……夏侯將軍只是為了駐防么?就不想擊退蜀軍?重創蜀軍么?” 也不知道是因為姜維的話,還是因為他小小年齡就能說出這么一番話…… 當即,夏侯淵與賈詡互視,繼而……“哈哈哈哈……”兩人均大笑了起來。 唯獨不同的是,夏侯淵笑的很豪放,而賈詡笑的很是含蓄、克制。 就在這時…… “報……”一名兵士匆匆登上城樓,在夏侯淵面前跪倒,然后拱手說,“據探馬來報,今日定軍山下蜀軍的灶臺比昨日又少了一些……且發現蜀軍已經派出小隊在沿途附近狩獵?!?/br> 當這樣一條消息傳來。 原本還在笑著的夏侯淵與賈詡……突然間,他們的臉色都變得嚴肅起來。 兩人彼此互視……像是用眼神在彼此交匯著什么。 “果然……”還是夏侯淵當先打破了這份寧靜,“賈先生所料不錯,蜀軍的糧食已經快要見底了……” “沒錯!”賈詡一邊緩緩點頭,一邊望向姜維…… 姜維有些不解,“灶臺減少的原因有很多!也有可能是蜀軍將一些人馬撤回……也有可能是干糧的變化,未必就是缺糧吧?” “呵呵……”賈詡還在笑,他一邊笑一邊向姜維解釋道:“的確,蜀軍若是撤回一些兵馬,是會減少灶臺的,可現在蜀軍灶臺減少的數目是每日遞減,盡管很微小,但……每日都這么微小的減少就有些蹊蹺了!” “與此同時,無論是金牛道、還是米倉道都未發覺有蜀軍的出現!再加上……蜀軍已經開始就地狩獵……那不久后,他們就會就地捕魚!以此來補給糧食的消耗……當然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劉備打了一輩子仗,他的軍師法正也是擅謀之人,他們絕不會在駐軍的過程中大肆變化,他們的變化會極其微小……微小到就連他們自己的兵士都沒有察覺?!?/br> 俗話說,漢末亂不亂,賈詡說了算。 作為老江湖、老毒物、大忽悠的賈詡,他對這謀略,對這行兵布陣太懂了,也唯獨他會細致入微的觀察別人疏忽的東西。 “好了……”夏侯淵一揮手,“賈先生就莫要給這晚輩授課了,等打贏了這場,我們有的是機會給這位小將軍授課……” 隨著夏侯淵的話,賈詡微微頷首,繼而瞇著眼,淡淡的說,“劉備此番北擊漢中,是抱著只許勝,不許敗的決心,兼之現如今……漢軍在中原大獲全勝,三軍士氣高漲,除非蜀軍徹底斷糧,否則他劉備一定不會撤退!如此,夏侯將軍要有心里準備,一旦蜀軍糧絕,有退軍的意思,那必定頃刻間人心惶惶,到時候……將軍一支兵馬出陽平關截其后路,一支兵馬從定軍山俯沖而下,如此……可得全勝也!” 呃……聽著賈詡的計策。 夏侯淵若有所思的頷首點頭,姜維卻是有些想不通的地方,他伸出手撓了撓頭,然后忍不住好奇的問:“敵軍即便是糧絕,也不會連退軍的糧食也耗費干凈,況且……蜀軍的兵力亦有二十萬之多?我軍即便是兩路包夾,似乎也未必就能占到便宜??!” 姜維一副不解的模樣。 很明顯,他是一個很善于發現問題,也很善于學習的人。 倒是賈詡,隨著“哈哈”一聲,他又一次淡淡的笑了,一邊笑,一邊饒有興致提攜后輩似的的解釋……不,準確的說是反問道:“我何曾說要兩路夾擊蜀軍了?” “啊……” 姜維一愣。 賈詡接著說,“敵軍糧草告捷,被迫返歸,我軍無需夾擊,只需前后不斷的sao擾蜀軍,延緩其退軍的速度,只要我們能在蜀軍糧草耗盡之前阻撓其返歸蜀中,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劉備又如何打得了這斷糧之戰,此戰足可以全殲蜀軍!若能擒殺那劉備,到時候,你說這漢與蜀又該聽誰的呢?啊……哈哈哈哈!” 笑了…… 賈詡罕見的笑了,儼然,他對他的這一番毒計很有信心。 姜維這才后知后覺的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出兵……未必擊殺敵人!只需要將敵人的弱點不斷的放大……就好!就足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一波,姜維感覺……他學到了,也學會了! “多謝賈先生指教……” 當即,姜維拱手。 賈詡依舊瞇著眼,像是早就習慣了這番恭維,他只淡淡的說,“小事,小事兒!” …… …… 定軍山下,二十萬蜀軍,如今的境況表面上因為中原的大勝,天子的奪回,洛陽的攻陷士氣大振。 可實際上,一抹深重的迷霧陰云正籠罩在這里。 對于劉備、對于法正,甚至……對于知曉三軍糧草儲備的趙云而言,局勢已經愈發的不利,他們的壓力空前巨大。 一次尋常的軍事會議后,張飛、黃忠、馬超當先走出大帳。 “哎呀……俺就不懂了,俺二哥與云旗在洛陽城都特娘的殺穿了?可咱們……哎呀……哎呀……” 張飛的脾氣直,心里面藏不住事兒,他憤憤不平的對身旁的黃忠、馬超說,“云旗贈給子龍的那《云別傳》不都寫明,那夏侯淵是個窮逼,只要攻他的鹿角,就能誘得他出來……然后一舉斬殺了那夏侯淵嘛?可……明明這計謀已經定下了,可俺就不懂了,大哥……怎么就……就遲遲不敢上山了!怎么突然就變得這般慫氣了!” 隨著張飛的抱怨…… 黃忠與馬超彼此互視了一眼。 要知道,以往不登定軍山的理由是糧草未到,可這個理由已經持續了幾個月,大家都不傻,其實……他們隱隱已經有一些猜想。 這是明擺著的事兒。 洛陽大捷,這對三軍的士氣與戰意是極大的振奮。 這種時候,但凡有一個不進軍的理由,那一定是糧草……是原本該到的糧草出現了什么紕漏。 偏偏,這種事兒又不能明說……這會影響三軍的士氣,抵消……洛陽大捷提振的三軍戰意! 所以……事兒就變得復雜了! 若說退吧?這可不是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事兒。 但凡退了,那以后……將士們再難提振到如今的士氣,漢中的攻略將變成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可若說不退了? 呵呵……那糧食從哪搞?總不會……這窮山避壤之地,會有人把糧食給主動送來吧? 兩難……這便是兩難! 想到這兒,黃忠與馬超的心緒也變得繁雜,倒是張飛,依舊保持著一貫的大大咧咧,抱怨聲隔著老遠都能聽到。 “哎呀,這要等到啥時候啊,俺等的花兒都謝了——” …… …… 第647章 不成功就成仁,畢其功于一役 退還是不退? 這已經不是能否奪下漢中的問題,而是一個關乎蜀中這二十萬大軍生死存亡問題。 對于劉備而言,做出這個抉擇……已經變得十分艱難。 此刻的劉備,分毫沒有因為洛陽大捷,迎回天子而有半分欣喜,他的臉上遍布著愁云,手中有一份文書,此乃后勤呈送而來的僅存的軍糧數目,包括五谷、包括雜糧,甚至連喂畜生的糠都算上了。 劉備不由得皺眉,抬眼望向帳中留下的法正與趙云,不由得“唉”的一聲幽幽的嘆出口氣。 “孝直、子龍,你們也看看吧,十日……我軍只剩下十日之糧了?!?/br> 十日之糧,這是一個極其敏感的數字,要知道,他們從米倉山過沔水到這定軍山下,就是大軍急行撤離,最快、最快……也少不了十日,也就是說……是進?是退!必須做決斷了! 法正隨便掃了一眼這文書,就將文書遞給了趙云,趙云還在細看,法正已經張口?!叭羰浅奋?,十日……方才能退到一方城郡!在那里補給……大軍所剩十日糧草,這……已是極限?!?/br> 劉備的臉色平靜,他沒有憤怒,滿面顯露而出的唯有沮喪與頹然,他淡淡的說:“我若是沒有記錯,這么些年,許多時候……我總是就差那么一下,昔日曹cao與袁紹官渡之戰,我率軍從汝南突襲許昌,卻不想被曹仁閃擊,大敗……最終不得不退往荊州,投靠劉表!現在想想,那時候也是差了這么一下,那時候還有得敗,現在……卻是迫于此糧草,連敗的機會都沒有!” 說到這兒,劉備頹然的心情更甚,“可悲啊……可能上天注定,我這輩子在正面終是贏不過那曹cao,這么想想,二弟父子的光芒倒是顯得我這做兄長的、做伯父太過無能了!” 是啊…… 大家都是漢軍,都是齊頭并進,都是以“隆中對”的戰略構想為目標。 可尷尬就尷尬在……隆中對的戰略構想,人家荊州那邊打通了,他劉備這邊卻依舊裹住不前,沒有進展。 當然,這不會影響到劉備與關羽的情誼,可總歸劉備不可避免的會背上“無能”的帽子,會被天下人戳脊梁骨,他的壓力很大! 想到這里,劉備不由得闔著目,“有時我在想,是不是這次北擊漢中太急切了,蜀中初定,連年戰事,府庫中的糧草本就捉襟見肘,我卻不顧一切的要北擊漢中,是不是因為二弟父子太過耀眼了,讓哪怕是我……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故而……做出了這一番錯誤的決定,唉,也罷……事已至此,已經到了必須要抉擇的時候!卻也是讓我劉備淪為笑柄的時刻!”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關羽與關麟那邊太耀眼了,這也使得劉備……太過黯淡無光了。 而隨著這一番話的吟出,趙云抿著唇,不知道該說什么。 法正卻是聽出了好基友劉備的態度,看來,他是打算……退軍了! 呼…… 法正不由得吁出口氣,思慮了片刻,他還是忍不住勸道:“主公對這局勢本已有了決斷,按理說,我不該再勸諫什么,但有一個故事卻突然涌入腦海,不吐不快……” “孝直但說無妨!”劉備無奈的苦笑,但還是示意讓法正說下去。 法正則是昂起頭,“昔日,官渡之戰時,曹cao也遇到了與今日主公相同的困境,相持日久,糧盡援絕……那時的曹cao也萌生退意,是他的兩位謀士郭嘉郭奉孝與荀彧荀文若分別提出了‘十勝十敗’論與‘四勝四敗’論,以此勸曹cao堅持下去,等待時局的變幻,也正因為如此,才等到了許攸的歸降,焚燒烏巢,一舉奠定了那逆魏在中原與北境的最終勝利!” 說到這兒,法正背起手,他接著說,“其實,諸如此‘十勝十敗’、‘四勝四敗’不過是措辭,這等辭藻,我亦能如那郭奉孝,如那荀文若般,向主公道出無數……去勸主公以堅持,同樣的,曹cao之所以能夠占據天下九州之地,也不完全是靠的運氣,這種關鍵時刻的博弈與堅持,才更加的彌足珍貴!” 唔…… 從法正的話中,劉備聽出了他的意思。 他沉吟了一下,然后鄭重的問道:“孝直的意思,還是要堅持么?” “我不敢篤定,但……”法正的口氣變得愈發堅定,“但有一點,若是當年官渡之戰時,曹cao退了,哪怕是一步,那現在與主公爭奪天下的就不是他曹孟德,而是袁本初了!” 轟…… 轟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