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1023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可另一些觀點認為,交州本就是荊州扶持起來的,若是要取早就取了,何必等到最后,再加上關家父子的人品,還是值得信賴的,故而他們主張——出兵協助! 兩種觀點…… 兩種看法如今已是在這大堂上針鋒相對。 到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士燮,大家伙兒知道,能決定交州未來的只有這位“老神仙”了…… 話說回來,士燮也是一把年紀了,這種時候……這樣的問題,他又如何能算準?如何能下定最終的決定…… 幫還是打,觀望還是協助。 這個抉擇……關乎交州歸屬,更關乎士家永世之安,這……還真是個艱難的決定! 公無渡河! 公欲渡河? …… …… 第531章 關麟的眼界,開啟大航海時代! 世外桃源,居民富庶,安詳太平四十年。 這是士燮家族帶給交州百姓最大,也是最直觀的好處。 也正是基于此,大量中原百姓紛紛南下交州避難,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經學文化,促進了交州的經濟發展與文化普及。 可以說,與諸侯紛爭、禮儀崩壞的中原截然相反,四十年來交州儒學興旺發達。 儒學的傳播在這里得到一次歷史性的飛躍,交趾更是成為了南方……包括越國在內的學術文化中心。 也正是因為這些,當東吳亡國在即,當荊州請求交州協助出兵北擊東吳,當時局的變換發展應接不暇,秩序又、又、又一次被打亂…… 整個交州從上到下都遲疑了,都糾結了,也都彷徨無措,茫然四顧。 那么問題來了? 交州固有的和平與安詳的現狀會不會也被打破! 歸根結底,誰都不愿意破壞現如今交州的富庶安詳,誰都不愿意成為那個引狼入室之人。 議論聲、爭執聲還在繼續…… “士府君既學問優博,又達於從政,處大亂之中,保全一郡,二十馀年疆埸無事,民不失業,羈旅之徒,皆蒙其慶,雖竇融保河西,曷以加之?交州上下,無人不衷心佩服,交州前途何去何從?還是……還是要請士府君抉擇啊?!?/br> “士府君乃廣信人,身本名儒,兄弟四人,擁兵據郡,嶺海歸心。然……中原喪亂,孫權、劉表皆窺南土,士府君幾近動蕩……如今,天賜良機……當于此時,以甲兵之力,西連蜀漢,北伐東吳,庶幾比美桓文哉。士府君莫要忘了,那些年奉權節度,與虎為謀,受虎欺壓之狀!若無荊州,若無關家四郎,交州怕是已然覆滅也!” 最開始議論的還是那些士家族人…… 漸漸的,更多文縐縐的儒生、士人加入了這場爭執,倒是態度……與士家族人一般無二,各執一詞,寸步不讓。 東吳,伐與不伐; 荊州,幫與不幫,儼然……已經成了整個交州“騎虎難下”的一個難題。 “大兄……”這次說話的是士燮的弟弟,九真郡太守士黃有,他的臉色也很掙扎,“到底是秦晉之好,還是與虎為謀,這些……誰也無法下最終定論,但這些年……關家四郎有恩于交州卻是不爭的事實,若無關家四郎的從旁助力,或許交州早就異主,徹底被那孫權霸占……從這點去想,我更傾向于這位關家四郎并無意霸占交州之土……是個值得信賴的盟友!” “三弟此言有失偏頗……”站出一步反駁的是士燮的另一個弟弟士壹:“局勢會變,人也會變,我承認這些年,交州多得那關云旗助力,這才免遭東吳南下征伐,避免生靈涂炭?!?/br> “可同樣這些年,士家也不吝錢財,慷慨資于荊州……今日荊州之強盛……北抵許昌,東至廬江,讓那曹cao惶惶,讓那孫權喪膽,這中間……又如何沒有我士家金銀財帛之助力?云旗之恩情早已兩清……可時局變幻,得隴望蜀……貪心不足蛇吞象……于我等而言,防人之心不可無??!” 無疑,士黃有與士壹的話分量極重,也更能左右士燮的最終判斷與想法。 此刻的士燮,越來越多的目光朝他投射而來,他知道……做抉擇的時刻來臨了,他沉吟再三,綜合了所有人的提議,緩緩張口,“我意已決……交州從不參與諸侯紛爭,以前如此,這一次也是如此,故而,這一次北伐東吳,我意……” 就在士燮張口之際…… “兄長……” 一道鏗鏘有力的聲音自門前傳來,是士武…… 只見他高捧著一個精致的檀木箱子,大步流星的躍過高高的門檻,步入此間大堂。 左右的一干儒生、士人連忙讓開,任憑士武邁步向前。 “踏踏……” 步伐鏗鏘! 說起來,今年士武也將近六十歲,可仿佛在荊州,在關麟身邊待了一年多,讓他的氣場遠勝從前。 最直觀的就是由內而外散發出的那一抹自信,有一種從“天朝上國”回來后的自信。 “大兄……”士武雙手捧起那檀木箱子,鄭重的開口:“這是云旗公子托我給大兄帶來的禮物,其內還有云旗公子親筆的一封書信,大兄不妨在看過這禮物與書信后再做最終抉擇……” 唔……書信?禮物? 士武的話讓士燮一驚,不止是士燮,此間所有人悉數都驚詫了一下。 緊接著,所有人的目光都轉移到那精致的檀木箱子上,很是好奇這檀木箱子里究竟藏著什么“禮物”? 不會是一把劍吧? 如果是那樣,便是那關家四郎帶來的赤果果的威脅了—— 甚至,如果是那樣……如今的交州又能擋得住荊州的怒火,不,交州甚至不敢直面荊州的怒火,實力懸殊太大了—— 倒是士燮,短暫的遲疑過后,他悵然的張口:“不曾想,這個時候,還能收到那關小友的禮物……” 說話間,仿佛關麟的面頰又一次出現在了士燮的眼前,那張睿智、自信的臉頰,那雙深邃……且永遠如湖水般平靜的眼瞳,讓士燮印象深刻。 他還是緩緩揭開這檀木箱子,卻見其中赫赫然是一幅輿圖,不……不止是一幅輿圖,而是整整三幅。 “是圖?” “地圖?” 周圍的人也看的清楚。 “展開……”士燮當即命令,于是,一連三封輿圖在整個大堂內一字展開。 第一封是一張囊括了大漢,卻遠遠超過大漢的地圖。 地圖上標明了天竺; 標明了取代了安息帝國的西亞波斯帝國薩珊王朝; 標明了在薩珊王朝的打擊下,丟失大片土地……分裂成許多較小的公國,不復強國地位的貴霜帝國…… 標明了剛脫離原始社會野人狀態,出現了上百個部落級別的小國家,以及兩個強大的國度邪馬臺國、狗奴國的小島……這便是小日子的前身。 也標明了不復昔日之勇,進入兵禍連連的羅馬帝國…… 毫不夸張的說,這些與東方文明形成鮮明對比的西方文明,以及處在中西文明交匯地帶的貴霜帝國與薩珊王朝……讓士燮,讓整個交州所有文武都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 原來……這個世界不止是漢,也不止是魏、吳,在大漢之外……還有更博大的土地,在這些土地上也存在著特殊的文明,特殊的種族! “云旗……云旗小友送來這份輿圖是什么意思?” 士燮不由得望向士武,詢問這個待在關麟身邊許久的弟弟…… “我也不知道……”士武搖頭,只是示意檀木箱子中,那三幅輿圖下還有一封云旗公子親筆纂寫的書信…… 士燮拿起書信,像是定了定神兒,他卻又不慌著拆開了,他的目光掃過第二張輿圖,這是一封海上的輿圖……上面有箭頭,像是標注了一條航線。 其中的名字……士燮頗為陌生,什么“中南半島”,什么“南海諸國”,什么“印度洋”,什么“紅?!?,還有航線駛向“東非”和“歐洲”……這一個一個辭藻讓士燮,也讓整個大堂內的所有儒生、士人極其陌生…… 但好像,他們又能看懂……這是一條海上的貨運之路,若然真的能夠按照這輿圖上所繪制的,那無異于又是一條大漢與西域各國連同的絲綢之路…… 區別在于張騫出使西域的……那是一條陸上絲綢之路,而這是是海上絲綢之路??! 這…… ——『海上也能連接起諸國么?』 一時間,幾乎所有人都被震撼了,輿圖上這位關四公子所繪的內容委實讓他們大開眼界,又仿佛是為他們打開了一個全新世界的大門。 這下,所有人對他的書信更好奇了。 然后是第三封輿圖…… 這輿圖竟比前兩封還要大,大到“大漢”在這個輿圖中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這個地圖將整個天地間劃分為了五大洲,無窮無盡的海洋將這五個大洲連接在一起。 而那大海的盡頭,關麟除了標記出坐標外,還寫著一個個奇怪的名字,比如馬六甲海峽,比如霍爾木茲海峽,比如巴士海峽,比如白令海峽。 這些海峽……仿佛將整個世界連成了一個整體! 大……實在是太大了,大到無窮無盡,無邊無際。 大到根本就不可能望到盡頭,而這副巨大的輿圖上,赫然醒目的一行大字躍然而出: ——即將開啟大航海時代! 大航海時代…… 好霸氣的幾個字??! 這便是云旗公子的夙愿么? ……不,這分明是云旗公子偉大的宏愿! 士燮終于拆開了那份所有人望眼欲穿的書信。 而信箋中,映入眼簾的第一句話就震懾到了他。 ——『士燮伯伯,我想……東吳亡國在即,你與交州一定會擔心前門驅虎、后門進狼,擔心我關麟貪心不足蛇吞象,覬覦交州之地……坦白的說,如果你、我位置調換,我也會有此擔憂,但事實上,關麟絕不會如此做,因為關麟的眼界絕不止于眼前的一州一郡之地,而是放眼天下,俯瞰宇宙萬物……』 ——『士燮伯伯,想必你已經看到那三封輿圖,第一封乃是東亞現狀,東亞不止有大漢,還有高句麗、有邪馬臺、有狗奴、有貴霜,交州附近,益州以南也有林邑國(越)、扶南國(柬埔)、堂明國(撾),中華之爭執在于神器,可若因神器耗于內斗,如何將中華之版圖雄闊?我最佩服的乃秦皇,不在于他橫掃六合,而是因為他車同軌,書同文,建立大一統之中華,倘若無秦皇,今日之中華也將淪為林邑、扶南、堂明等彈丸小國,彈指之地,彼此攻伐,陷于內斗,朝不保夕!』 ——『天下一統,不在于誅滅逆魏,蕩平東吳,此為內耗,真正的天下一統在于開疆拓土……林邑國船木茂盛、堂明國有金鉆埋地,扶南國擅遠洋航行,攻克東吳,麟方能征服此三國,后開啟大航海時代,將那些土著之地歸于中華,開啟絲綢之路,繁榮天下!』 ——『基于此……麟將來的敵人會很多,或許會有比孫權、曹cao更可怕者,基于此,麟更需要的是同盟之助力,是儒道文化之傳揚,士家……士燮伯伯編纂《春秋經注》、《公羊注》、《谷梁注》,文化盛行,威望極高……便是越國境內,也只知士燮而不知道南越王趙佗……能得士燮伯伯助力,麟實乃三生有幸,至于交州,麟非但不會貪取,反倒是計劃將東吳四郡之地贈予交州,小義匡正聯盟,勠力同心,大義……麟攻天下,一統海內,則士家將中華文化傳揚天下……』 這…… 還沒有讀完,可已經是振聾發聵! 數百字言真意切的話語,直讓士燮看的癡了,乃至于振聾發聵……他立刻讓文吏將關麟的這封信朗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