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1002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本以為他做的足夠出色,也能讓這里的百姓過上好日子。 可誰曾想,他們只是活下來了而已。 本該屬于他們的錢與地……都不知道在哪個大族手中被肆意揮霍。 有那么一個瞬間,孫權會有這么一種感覺,他這些年,究竟做了些什么? 第一次見到孫權,老婦人的話匣子打開,仿佛滔滔不絕,“吳侯啊,咱們百姓們都感激你啊……何止是我們一家,咱們好多家都為山越所禍亂,都是因為吳侯大力征討,將我們救出那魔爪之地,這才能喬遷新居……我們感謝你啊……吳侯啊,你放心,我那老頭子說了,只要你堅持抵抗,他們……他們就會誓死效忠……哪怕拼死在……在那戰場上?!?/br> 孫權依舊沉默無言,心里堵得慌…… 這便是……他們感謝的原因么? 便是他們拼死效忠的原因么? 孫權突然感覺,這老婦人口中的“感激”,他聽得無比諷刺。 這一刻,他總算意識到呂蒙提醒他的,在這東吳……他能倚靠的并非是大族,他真正能靠得住的是這些最底層的百姓啊。 大族是永遠喂不飽的! 可這些百姓,只要給他們一口吃的,只要給他們一片生機,他們就能用命報答你。 想到這里,孫權人忍不住捂住自己的胸口,心口有隱隱的疼。 ——『錯了!』 ——『錯了,孤全都做錯了!』 哪怕心里如此想,可孫權盡量讓這隱隱的疼不要表露出來。 他笑著朝那老婦人道:“阿婆,如今咱們東吳有新的政令,凡事家里有人充軍,在前線作戰者……悉數獎賞錢糧、布絹……來人,把阿婆的這份拿過來……” 這才是孫權來此的目的。 他本是在作秀的,是要借這邊的行為,讓廬江的將士們死戰…… 可未曾想,卻因為這老婦人心頭悲痛…… 更未曾想,哪怕他不做這些,廬江的將士們依舊會死戰! 這并非他們勇武…… 而是他們是從苦難中走出來的,哪怕握住一扇再小的希望,他們也會追逐……絕不輕言放棄! 這時,一大箱子的錢糧布絹被抬了進來,因為現在東吳對軍屬的撫恤是論天給的,又因為老婦人家從軍的人太多…… 故而,獎賞她的是滿滿的一大箱子。 這錢幣兌換成口糧,足夠他一人三個月的開銷…… 可老婦人看到這箱子,連連推脫,“使不得,使不得……若是沒有吳侯,我等還不知道是什么光景,若是沒有吳侯的兄長一統這江東,我等又豈能如此安恬?我等已經受了大恩……不能,不能再收這些了……” 孫權的眼睛徹底泛紅了……他已經有點兒繃不住的味道。 他是在父兄的奮斗下繼承的這份基業,他小時候何曾受到過什么責難?與父兄比,他幾乎是從蜜罐里長大的了…… 他一度以為只要制衡好氏族與文武,制衡好各方勢力,就能坐穩江東…… 可現在,他又一次意識到,什么……才是江東的基石! 是百姓,是人民,是民望,是人心! “收下……收下……” 孫權最后拍拍這老婦人的手,這時候門外圍著的百姓越來越多,孫權也朝他們大呼,“都有,都有……凡事家里有從軍者的都有……都有……” 呂蒙則附和著孫權,也呼喊著:“諸位都把家書發往廬江前線,讓將士們都知道……咱們吳侯想著他們呢!咱們東吳的兵……不白拼命!” …… …… 江陵城因為新舊兩城,因為沔水山莊,也因為大肆工坊的建設……已經越發有大都市的味道。 來往采買的商賈絡繹不絕…… 當然,往昔東市上的營生也還在就緒,有賣奴隸的,又賣稀罕玩意的,還有天竺來的賣藝人,更有稀奇的單峰駱駝…… 這些曾經只在大都市洛陽城出現的繁華景色,如今一個個的都悉數出現在了江陵城里。 張昭父子與關羽一行趕到江陵城時……便分道揚鑣。 關羽直接往官署去了,儼然,迫不及待想要與他那四子關麟見面。 張昭、張承則需要等關麟的召見…… 閑來無事,便在這江陵城閑逛了起來。 他們本是漫無目的閑逛,卻突然在一處茶攤前不約而同的駐足。 因為……這里正在議論的正是荊州與江東的戰事。 “聽說了么?那廬江城固若金湯,咱們關將軍屢攻不下,一下子戰事竟擱淺住了……” “聽說那廬江城內的將軍乃是賀齊與蔣欽,倒是不曾想……徐盛、周泰、潘璋、丁奉、馬忠這些武人都不是對手,倒是這年輕的賀齊與蔣欽抗下了大梁……” “誰說不是呢?本以為東吳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此番關將軍率關家軍前去,一鼓作氣能攻破了建鄴城……哪曾想,最終竟落得個僵持的下場,你說……這東吳保不齊就緩過來了……” 話說到這兒……張昭與張承聽得心情還不錯。 似乎都看到了和談成功,停戰協定簽訂的希望…… 可就在這時,冷不丁一個聲音傳出。 “你們想什么呢?廬江城還用攻么?你們還不知道吧,關將軍已經從廬江城撤回了……至于原因嘛,是孫權悄悄的送來兩個女兒要嫁給咱們四公子做小,連帶著還有一紙降書……哈哈,整個江東都要投降了,這廬江城還守個錘子??!” …… …… 第521章 吾兒是真擅偷家啊—— ——孫權悄悄的把兩個女兒送來江陵,給關麟做??! ——廬江不用攻了,整個江東都要投降了! 這一句句的話語傳出,傳入張昭、張承的耳中只覺得天雷滾滾。 更仿似一道五雷轟鳴,直轟而下…… 讓這一對父子彼此互視良久,張開嘴巴卻說不出半個字來。 偏偏,若要說這是造謠之言,那關麟的確撤下了關羽,改換糜芳……再考慮到現如今的情形,廬江即便是堅守,又能長年累月的守住么? 這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問題么? ——『天哪……不,是東吳要變天了!』 就在張昭一聲輕吟中。 那些茶攤上的客人有關于此的議論越來越多,話也越來越密。 “既如此?那廬江還堅守什么?我可聽……那孫權又是改革吏治,又是撫恤軍屬,還重新丈量分配田畝……這些不都是為了讓前線戰士堅守?振奮士氣?既都要投降了,那何必還要振奮士氣?” “這你就不懂了,咱們關四公子尚未出動飛球,可廬江城已經被團團圍住,強弱之勢立見,堅守也不過是拖延時日罷了,可孫權作為東吳國主,他哪怕降,總也要在乎生前身后的名聲,他是不想讓后人恥笑??!” 說話的是一名老者,一邊捋著白花花的胡須,一邊無比篤定的感慨著:“為了這不做投降之主的名聲,他背地里歸降,可明面上還是得做做樣子,保不齊……廬江城就是他的投名狀呢?等到咱們關四公子飛球升空,威懾廬江之際,到時候……孫權再歸降,那后人議論起來,也只能是城破不敵,避免生靈涂炭,而不是城尚未破,就當先乞降……如此這般,面子、里子都有了……” 這老者話音一落。 身旁一干人“噢”的一聲,像是一個個恍然大悟。 一個年輕些的一邊推算著,一邊張口,“原來哪怕是投降,也有這么多彎彎道道啊……” “你還是年輕啊……”那老者一副倚老賣老的姿態,“贏的漂亮不難,可輸的漂亮,這里面的學問可大著呢——” 隨著這老者話音落下…… 張昭與張承這一對父子的臉色幾乎鐵青,盡管還帶著許些不可思議的質疑。 但……張昭太了解孫權了,這是個陰郁的人……這種事兒別人或許做不出來,可他……必定能做出來! “爹……” “噓……先走遠再說?!?/br> 不等兒子張承張口,張昭已經拉著他起身走遠…… 張承忍不住問:“爹,這會是真的么?” 張昭腳步一頓,沉吟了片刻,方才輕聲道:“若是假的,那他關四何必調回關云長呢?” 這…… 儼然,在張昭的主觀臆想里,這已經是鐵一般的事實。 就在這時,有江陵城的文吏趕來。 “兩位使者原來在這里,云旗公子召見兩位,特派下官來此迎接——” 唔…… 因為那些傳言,此番關麟的召見……讓張承莫名的緊張起來。 倒是張昭像是已經坦然接受了這一份事實,或者說,他也想通過與關麟的交談,去佐證他的猜想。 當即,他拱手道:“有勞閣下領路——” …… …… 雖然有極大的觸動,但孫權還是不適合在那老婦人的屋里待下去。 那味道,那氣氛,那心情都讓他無法接受…… 他讓兵士們將“錢糧”分發下來后,就默不作聲的走出了門。 呂蒙也跟了出去……跟在孫權的身后。 孫權沉吟了許久,方才說,“不曾想,孤最不看重的東西,卻是在這危難之際唯獨剩下……能幫孤的東西……也罷,這終究是好事兒……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