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781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是么? 是么? 曹cao還遙記得,他曾經作為太學生時,曾致力于做“帝之輔弼,國之棟梁”,致力于做一個漢征西將軍,青史留名; 他記得他擔任洛陽北部尉時,立五色大棒,棒打權貴; 他記得他做頓丘令時頒‘十罪疏’還百姓青天; 他記得,他做濟南相時,搗毀邪祠,給生民以希望。 他依舊記得,他屈身侍董,他振臂一呼; 他記得十八路諸侯討董時,諸君北顧,我自西向,卻大敗而還…… 他記得…… “哈哈……”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 曹cao突然大笑了起來,先是狂笑,可很快變成了隱忍的笑,變成了苦澀的笑,變成了譏諷的笑。 這總總的笑聲,變成了他成為了“魏王”,這個一人之下?不……他已經站在這個時代的最頂端,他已經是那個萬人之上的人。 是那個“無冕之皇”! 可是……他又留給這世道什么? 他的初心,還在么?不……他的初心,都喂了狗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曹cao的大笑聲愈發的悲愴。 仿佛在這譙沛故鄉,在這十室九空,在這年輕人百不存一的故鄉,他曹cao卻榮登為魏王……這……這是一件何其可笑的事兒? 這是一件何其嘲諷的事兒? 屠龍少年終究是變成了惡龍! 他曹cao治下的大魏,又比桓靈二帝,比董卓禍國殃民時強多少呢? 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 “哈哈哈哈……” 在曹cao那愈發悲愴的笑聲中,曹cao那年邁的身子突然倒向一旁,他的雙手重重的撫住了額頭,神色難看。 “丞相……丞相……” “魏王……” 許褚與高廟使者同時張口,也同時奔向了曹cao。 痛苦之下的曹cao,仿佛意識到了許褚的到來,他抓緊許褚的胳膊,對他附耳道:“虎侯,你……你替孤辦一件事兒!” 頂著額頭處巨大的痛感,頂著心頭巨大的悲愴,曹cao低聲對許褚道。 “你派人告訴那孫仲謀,他替孤平了那關家父子,孤……孤把整個淮南,孤把壽春都給他——” 聞言……許褚雙目一凝。 就連許褚也意識這個悲壯的事實。 丞相這輩子知錯、改錯、不認錯、不妥協……可,他竟然在這個年紀,第一次張口妥協了。 因為那關麟; 因為那關羽,丞相……不,是魏王終于還是向東吳妥協了!深深的妥協了! …… …… 成都,左將軍府。 夜半時分,一連三封急件擺在了劉備與“好基友”法正的面前。 這些是這段時間以來,積攢在一起的急報。 劉備與法正從江州趕回成都,諸葛亮派人將這些急件一起送來。 第一封是這段時間,襄樊的局勢。 說是間不容發,風云變幻,一點都不夸張。 劉備與法正一邊看,眼睛不由得瞪大,看到關鍵處,還會緊張,看到關羽深陷埋伏更是揪心不已,冷汗直流。 可……當看到關羽斬殺于禁,黃忠射殺龐德,關麟那神奇的熱氣球將整個戰場窺探,從而……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 最后的最后,竟是力挽狂瀾……關家軍沒有覆滅,關羽無恙,甚至連宛城都反攻了下來。 局勢……一下子逆轉。 這等從大悲到大喜,讓劉備心頭何止是重重的釋然,簡直是燃起來了。 這仗打的,這轉折來的,眼睛都跟不上局勢的變化,心臟都在“砰砰”作響—— 同樣震撼到無法呼吸的還有法正。 他不時的搖頭,又不時的頷首,最后目光緊緊的凝在那“熱氣球”三個字上。 其實,在看到此前戰報上陳述的不利局勢時,法正也在心頭默默的推演,如果是他,如何破局? 他甚至已經想到了兩到三個方略,可無疑……這些方略都不是“萬全”的,都要擔著巨大的風險,也都不如這玄奇的“熱氣球”來的爽快與直接。 不夸張的說,這熱氣球……對戰場的助力是革命性的。 俯瞰之下,一覽無余,這于戰場上的優勢太大了! 看完這一封信,劉備與法正彼此互視,從兩人眼神中流露出的是“玄奇”,是“不可思議”,是“神乎其技”! “這關云旗又一次帶給我們巨大的驚喜……” 法正感慨道。 “是??!”劉備頷首,他已經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辭藻去形容他對關麟的贊譽。 甚至因為關麟,他已經無法直視自己的兒子。 這簡直是一個在天穹上肆意馳騁,一個在泥地里玩泥巴! 關麟、阿斗……一龍一蟲??! “能發明出這些新奇事物,我并不驚訝,可云旗竟能將徐元直給請來,這才是讓我驚訝的地方!”劉備說到這兒,不由得感慨:“云長是佩服元直的,有元直在荊州,我與孔明的心總算是能放下了?!?/br> 說到這兒,法正已經取來了第二封信箋,在他看來,諸葛亮同時將三封信一并送來,此舉絕不是偶然為之。 “這封是楊儀的信……” 法正看到了署名,于是直接給劉備遞了過去。 ——『楊儀?』 劉備心頭吟出他的名字,旋即突然想到了什么,“噢,此前我是與孔明商議,派楊儀赴荊州,試試看能否召云旗至巴蜀,教授阿斗,不曾想,這么快就回信了?!?/br> 說著話,劉備已經展開。 可隨著眼眸望向這信箋中的字,他的面色一下子凝起。 “怎么?是……云旗不愿意么?”法正的話剛脫口。 劉備直接把信又遞給了他,“孝直自己看吧……” 法正一看,原來是……楊儀根本沒有見到這位關家的“麒麟兒”,可……通過重重走訪,楊儀發現,荊州離不開這位云旗公子??! 法正有些驚訝,感慨道:“不曾想,如今……云旗在荊州的威望,竟是比云長將軍還要高!” 說到這兒法正頓了一下,“也是……此番云長將軍險象環生,若非云旗的話,這局……還不知道是什么樣子?莫說是攻下宛城威脅許昌,怕是連云長能否全身而退,襄陽能否保全,都是未知!” “可惜啊……”劉備感慨道:“阿斗頑劣,不服管教,本以為選云旗這么個年齡相仿者,更容易循循善誘,哪怕能學到一層,也勝過他如今的脾性,只是……” “主公……”聽到這兒,法正眼珠子一轉,像是看懂了諸葛亮的深意,連忙提醒,“威公信箋中提出了另一個折中的法子,孔明又將這信與第一封一道呈于主公,那意思再明白不過,主公可以試試威公提出的另一個法子?” 劉備一驚,然后張口:“將阿斗送到荊州?” 法正頷首,“的確,自商周起,只有諸侯將兒子送入國君身邊,引為質子,從未有國君將兒子送于諸侯身邊,但……主公與古時的那些君主不同啊,主公與二將軍、三將軍的情義,也不是古時那些君主與諸侯可以比肩!” 作為劉備的好基友,法正太了解劉備了,別看平素里法正一直待在劉備的身邊,飯則同席,寢則同床。 但,真要論起情義,劉、關、張桃園之誼是遠在他法正與劉備情義之上,甚至都不是諸葛亮與劉備亦師亦友那份情義能夠比肩。 在劉備的眼里,關羽是兄弟,絕不是手下大將,更不可以“君王”與“諸侯”的關系論之。 他們是過命的交情。 果然…… 隨著法正的話,“哈哈哈哈”劉備爽然笑出聲來,“知我者,孝直也,知我者,孔明也……看來,無論是孔明還是孝直都篤定我會送阿斗赴荊州,追隨在在他這位云旗兄的身邊,長長見識,學學本事……” “三人行,必有我師,更何況是云旗公子這樣的師傅?!狈ㄕ锌溃骸鞍⒍犯扒G州,此舉可行,當行……” 就這樣,在這一對好基友的對話中,送阿斗赴荊州這事兒,算是定下來了。 只是……隨著第三封信展開,一下子……又為阿斗赴荊州這事兒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霾。 “怎么?” 法正注意到劉備眼神的不對。 劉備眉頭凝起,指了指這信箋中的字眼……然后把信遞給了法正。 這是黃月英寄給諸葛亮的信,與其說是信,不如說是家書。 當然,前半部分,黃月英講述的是“關麟”與“沔水山莊”,還有那些神奇軍械的不可思議,這與前面兩封信件可以形成佐證,并不奇怪。 可奇怪就奇怪在下面的內容,黃月英向諸葛亮講述出他的擔憂,即關羽斬關興后,關麟與關羽“決裂”,離開襄陽,帶兵趕至江夏。 如果只是趕至江夏也就罷了,畢竟江夏也是軍事重鎮,北接南陽,東臨淮南。 這里的防護也很重要! 可偏偏,黃月英信箋中提到,關麟到江夏后,每日沉迷歌舞,每日醉生夢死,紙醉金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