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692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后面的笑則是嘲笑他自己。 他曾經怎么就能說出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呢? 這話本身就是個玩笑—— …… …… 呂蒙與周循查出的罪證,已經快馬呈于孫權的眼前。 是呂蒙親自駕馬,水陸七百里加急送過去的,如今單膝跪在孫權的面前,尤有些疲倦?!澳⒃诹杞y將軍的府邸,搜查到了這雕版,原本配合那繳獲的信箋,并不成句,可若將那信箋倒過來,句子就出來了,請主公過目?!?/br> 呂蒙將雕版與信箋擺好呈于孫權的眼前。 孫權拿起這信箋與雕版,透過那小孔,念出了對應的字眼:“情況有變,收攬山中之人,吳郡反叛,釜底抽薪——” 念到這兒,孫權的表情變得陰郁至及。 伴隨著“砰”的一聲,孫權一拳將這信箋與雕版拍在桌案上,整個桌案上的筆墨飛濺。 孫權的身前,還站著甘寧、朱治、朱然、蔣欽、周泰、潘璋、宋謙、徐盛、丁奉、賀齊等將軍…… 聽到孫權念出的字眼,眾將士均不可思議,齊齊跪倒: “主公,或許是誤會……” “是啊,主公,或許是有人離間!” “凌統是凌cao之子,國士之風,父子一門忠烈……” 呂蒙侃侃道:“那信箋是截獲的,那雕版是從凌府中取出的,根據探查,在發現這雕版的前一日,凌統曾派人去招撫山中之人,如此算來,吳郡反叛,釜底抽薪并非是空xue來風!” 隨著呂蒙的話,一干武將再想為凌統解釋,可發現……事實擺在眼前,無從辯駁。 再加上,還有招撫那山中之人,這就與信箋上的內容對上了。 這么巧的事兒……都是偶然么?都是誤會么? 就在眾人沉默之際,孫權張口道:“誤會?若是誤會,這凌統會四次請纓北伐壽春?若是誤會他會與孤公然針鋒相對?若是誤會,他會自己去征募那山中之人?哼……” 一聲冷哼,孫權的聲調愈發的冷冽。 “孤才不相信什么誤會,凌統他投魏了,他本就是要接機伐魏帶著他與族人投奔那壽春城!如今情況有變,新的指令來了……要釜底抽薪?好一個釜底抽薪,好一個朝秦暮楚的小人!” 說到最后,孫權的語氣已經咬牙切齒,目眥欲裂! …… …… 第381章 誰為棋子?誰又為執棋者? 本來,只是一個女醫生救了兩個不該救的病患,從而引發出一女兩男的三角戀故事。 但在總總推波助瀾下,在孫權的猜忌中,已經完全延伸為全新的故事,延伸為一個巨大的陰謀。 在孫權的經驗世界里,素來信奉的是非黑即白。 在他看來,在八公山上凌統就已經被策反了。 具體因為什么被策反的,孫權不知道。 但,無疑……他四次提議北伐壽春,那就是為了借機帶著族人逃離東吳。 ——好一番算計??! 孫權越想越是憤怒…… 他的表情也越是陰冷,越是狠辣。 他的這副表情也讓在場諸將都不敢言語,更不敢為凌統,這個東吳年輕一輩中最卓絕的將軍說話。 就在這冷然的氣氛中,還是甘寧第一個站了出來,他大聲揚言:“這不對??!若凌統真的與那曹cao勾結?那曹cao何故會關押那女醫者?又何故會對張遼避而不見?這完全不能解釋??!” 甘寧一說話,眾人吧唧著嘴巴,均覺得有理。 是啊,女醫者、張遼、凌統若是一丘之貉,曹cao怎么會是那種態度?張遼幾次求曹cao放過女醫者,曹cao又怎么會避而不見,還大加責罰? 當即,眾人也想為凌統發聲。 只是,當掃過孫權那張陰郁的臉,眾將士到嘴邊的話又悉數都咽了回去。 “哼……” 只聽得孫權一聲冷哼,“曹cao素來jian詐,他這輩子施展的詭計還少么?他故意將那女醫者關押,疏遠張文遠,這不正是做給孤看的,讓孤放松對凌統的防備,然后讓凌統帶著他的族落逃到壽春去!好一盤大棋??!” 說到這兒,孫權語氣更加凌厲:“他曹cao如此看遍我孫權!他以為這是赤壁之戰時,他曹cao中的那苦rou計、連環計么?他曹cao會中計?我孫權豈也會中此計?如此拙劣的計謀,可笑,可笑!” 呂蒙附和著孫權的話,“主公所言極是,依著曹cao那謹慎多疑的性子,擒獲這女醫者,將其押入大牢足足一月,卻并未行刑,也并未殺害,這本就反常至極!” 顧雍也補上一句,“或許曹cao的目的不止是讓凌統帶走族人,更讓他帶走那山中之人……如此,眾目睽睽之下逃離江東!不論如何,凌統如此做,都無異于叛國之罪!” 在“事實”面前; 在呂蒙的話、顧雍的話的面前; 在孫權獨特的成長經歷,以及自我的想法面前,整個事件的因果儼然已經形成了一個完美閉環! ——真相大白! ——且不容質疑。 甘寧不管那些,他一甩手,“你們說什么便是什么?反正我甘寧是不信,凌統凌公績怎可能會叛國?就是全天下的人背叛了東吳,他也不會,他不會!” 甘寧表現出了對凌統異乎尋常的支持。 盡管他與凌統有殺父之仇,可甘寧絕不會因私非公,他相信凌統的人品,相信那個劫曹營時,唯一又是出兵,又是出力去支持他的將軍,他也篤定一個大義當先的“國士”,怎么可能會行叛國之舉? 當即,甘寧拱手:“此事因末將劫曹營而起,不能只聽這一面之詞,甘寧請命也去調查此事,還凌公績一個公道!” 這…… 甘寧的話竟是說的孫權面紅耳赤。 隱隱,這一刻,他心頭除了對凌統的怒火外,又添得了許多對甘寧的火氣,正要發作…… “報——” 一名侍衛匆匆闖入,他當先拱手朝向孫權,然后又拱手朝向呂蒙:“稟報主公、呂將軍,此為騎都尉周循與山中之人接洽,得其供詞,騎都尉讓小的飛馬報送于呂將軍,稟于吳侯!” 說著話,這侍衛小心翼翼的取出一封竹簡遞給了呂蒙。 呂蒙連忙轉遞給孫權。 孫權還在氣頭上,“這案子孤已經交給你,你自己看著辦!” 呂蒙嚇得誠惶誠恐,連忙展開了竹簡,他粗略的掃了一遍,然后單膝跪地,稟報道:“此為那雕版、密信之外新的供詞……山中之人招認,凌統的確招募過他們,更是許以重利,要帶他們投歸曹魏!只不過禮箱悉數被山中之人退回?!?/br> 此言一出,甘寧的一雙眼睛瞪得渾圓碩大,哪怕是現在,他尤不相信這是真的! “好一個凌統!”孫權怒斥:“人證、物證俱在,凌統叛國已然屬實,孤命呂將軍你即刻返歸吳郡,將這凌統及其族人悉數抓捕,嚴刑拷打,孤要你問清楚,他與曹cao何時開始勾結?” “諾……”呂蒙連忙答應一聲。 甘寧還想再開口。 孫權卻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他接著說:“呂將軍也務必審出來,這凌統的同黨還有誰?” 同黨……還有誰? 隨著這冰冷的辭藻,甘寧沉默了,他本想請命……他想去查。 可現在…… 很明顯因為方才他的話惹惱了這位吳侯,甘寧是想參與也參與不了。 孫權的聲音還在繼續: “此事就此決定,誰再為凌統求情,與其同罪——” “呂將軍,此案殺伐決斷,悉數由你——” …… …… 吳郡,余杭的縣衙上十分空曠,除了寥寥幾名衙役之外,只站著凌統、周循、呂蒙三人。 呂蒙坐在主位上,顯得威嚴又森冷。 凌統剛走近,呂蒙“嘩啦”一聲將驚堂木猛地砸向案牘,“逆賊,凌統!” 凌統駭然無畏,直視向呂蒙的目光,絲毫沒有因為他的震怒而膽怯分毫,我尤自據理力爭,“我說過無數次了,我不知道什么密信,也從未有過什么雕版!至于這雕版為何在我府中,我一概不知!” “凌將軍不再想想了么?”周循笑吟吟的望著凌統。 凌統略作沉吟,“那雕版出現在禮箱中,或許,或許那雕版與山中之人有關,我曾派人將此禮箱送到山上?!?/br> “哈哈哈哈……”凌統的話方才脫口,呂蒙大笑了起來,待得笑聲落下,他緩緩走到凌統的身前,“你自然會如此說,因為……” “砰”的一聲,呂蒙將一封新的竹簡拋給凌統。 凌統展開一看,這是那山中之人的“供詞”,其中詳細的闡明,他如何勾結曹cao,如何許以重利,甚至如何帶著天子的冊封詔書去招撫山中之人,目的是讓他們離開東吳,歸降曹cao! 哪怕是退而求其次,藏身吳郡境內以為內應。 只是…… 這信箋中,那看似“言之鑿鑿”的句子在凌統看來簡直是一派胡言。 明明…… 明明他…… “我招募山中之人是為了北擊曹cao,攻下壽春,我何曾說過要帶他們歸降曹cao?我又何曾有過天子的冊封詔書?這供詞簡直……簡直是一派胡言!” 凌統說著話就想把這供詞給砸向地面,然后重重的踩踏…… 這里面的字眼,每一個字都透著“冤枉”的符號,讓他觸目驚心,也讓他扼腕痛惜。 “凌將軍慎行——”呂蒙提醒道:“這供詞呂某看到了,周騎都尉看到了,吳侯也看到了,你就是銷毀?又能銷毀到何處?難不成,還能滅口那山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