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663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這四個字本沒什么,可從張飛口中吟出,那就截然不同了。 張苞與雷銅已經殺至,張郃眼看就要被阻攔……身旁的韓浩迅速的挺刀來戰……替張郃擋下張苞與雷銅的兩槍…… “張將軍快走,我來殿后——” 張郃深深的望了眼韓浩,一狠心,帶著騎兵呼嘯撤退。 韓浩如何是張苞與雷銅的對手,不過四、五個回合,韓浩節節敗退。 張苞知其高義,沒有下死手,只是勸道:“曹賊值得你賣命?” 韓浩慨然道:“夏侯大將軍于我乃知遇之恩,為其死戰……雖死無憾……” 他注意到張郃與魏軍已經跑遠,他也注意到他身邊負責殿后的兵馬已經很死的差不多了,就連他自己的大刀也給打沒呢。 當即韓浩拔出了腰間的佩劍,張苞冷冷一笑,挺著蛇矛準備與他繼續交戰。 不料……這韓浩的劍竟然橫在頸間一刎,而后栽下馬來,發出沉重的聲響……這下,張苞不由得有些失神。 雷銅也注意到因為這些殿后的“死士”,張郃已然逃遠,于是翻身下馬,走到了韓浩的面前,惋惜的嘆道:“曹魏竟有如此良將忠臣,可惜……” 張苞頷首,不過很快,他就抬起頭來,望著張郃逃竄的背影,感慨道:“可惜不曾擒獲那張郃!” 說到這兒,張苞生出了幾許疑竇,他連忙問:“我爹呢?” 是啊…… 方才張飛似乎就漏了個面兒,否則……他若是沖上來,這韓浩豈能抵擋得住一個回合,自然……就不會有張郃逃出升天! “我爹呢?”張苞左右環望……還是沒找到張飛。 雷銅卻是連忙解釋道:“少將軍稍安勿躁,三將軍無恙……只不過,從一開始起,三將軍在這八蒙山布下的就是一前一后兩個埋伏!既退張郃,又誅夏侯……” 啊…… 張苞的眼睛瞪大到幾欲崩裂而出。 我心里想的就是——『我爹……還能布下兩個埋伏?這、這、這……他這何止是開竅了?簡直是……是開……開……』 話在腦袋里,可張苞就是想不出能夠形容他此刻心情的,也形容他爹的辭藻。 或許更精準點兒,應該用“開掛了吧!” 反觀雷銅,他深吸了一口氣,環望此間戰場,感慨道:“張將軍說了,這張郃被困在八蒙山,不過是一只困獸,他跑不了,這次的目標其實是曹軍的蕩口寨,是夏侯尚、夏侯德,也是宕渠……是三巴!” 說到這兒……雷銅的語氣懷揣著的是深深的佩服。 他才是最了解這位張三爺全盤部署的人。 也正因為如此,他方才對這位傳言中“魯莽”、“有勇無謀”的三將軍深深的佩服,在智謀上,在布局上,在攻心上,在心智上深深的佩服! 或者…… 可以再重一些,是深深的折服! …… …… 荊州,襄陽城。 關麟獨自一人坐在書房內,他在冥想。 其實,今日是黃忠、黃月英、夏侯涓抵達江陵的日子,關麟在襄陽城,故而也不用去迎接。 倒是……張星彩已經去了,這讓關麟身旁突然就少個磨墨的小jiejie。 平時的時候,張星彩老在身邊也沒覺得什么,現在看來……多少感覺心里還有些空落落了。 當然…… 空落落只是一時的,關麟此刻冥想的是“弓”! 沒錯,就是弓,弓箭的“弓”! 說起來,在三國中,用弓的高手很多,關麟要排個前十名的話,從低往高,分別是姜維,這伙計能接住郭淮射過來的箭,然后再將郭淮射死; 然后是魏延,漢中之戰,這貨能射掉曹cao兩顆大牙; 再往前是一箭射中甘寧前額的沙摩柯,是射殺凌cao、黃祖、蔡塤,射傷樂進的的甘寧,是徐晃、是關興、是趙云! 可要論弓技最強的,那無疑就三位——呂布、黃忠、太史慈! 呂布是轅門射戟,黃忠是百步穿楊,太史慈是猿臂善射…… 不過,現如今呂布與太史慈都涼了,當今世道上,弓法首屈一指的……只能是黃忠了。 也正因為如此,關麟琢磨著,黃忠的好弓法若是配上一把超越這個時代的“好弓”,那豈不是如虎添翼、錦上添花! 那豈不是又能帶給蜀漢無限可能! 所以……關麟是有打算送一張強弓給黃忠的。 當然,關麟也有點別的目的,都是蜀漢陣營的,這位黃老爺子又是五虎上將之一,還跟老爹關公戰長沙過…… 關麟還是想與這位老將軍處好關系的。 退一萬步說,如果能讓黃忠的箭法配上好弓,那在整個戰場上也就多了一種打法,一種可能性! 故而,這“好弓”的制作,關麟已經琢磨幾天了。 說起弓來,他比弩最方便的一點是靈活,諸如“連弩”的射程太短,“蹶張弩”射程長,卻需要用腰腿使力,更需要以弩陣為單位,進行殺敵! 論及靈活程度,根本無法與弓相提并論。 說到底,弓……還是靈活,還是射的遠,還是射程與靈活的結合,是可以隨便調整位置,更容易做到出其不意,萬軍取首! 當然,這些都是理論…… 真要去繪制這弓的圖紙,關麟難免要考慮到歷史上的幾大神弓。 比如呂布的龍舌弓; 比如薛仁貴的震天弓; 比如項羽的那一百多斤重的霸王弓! “如果是弓的話……” 冥想了許久,關麟吧唧著嘴巴,小聲自言自語的嘀咕著,“弓最大的弱點唯有兩個,一個是命中率受到距離的制約,距離越遠越不容易命中,二是距離太遠,殺傷力也會降低……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 關麟學會物理,知道這是阻力的影響,除此之外……遠距離的命中率還得與諸如風向結合在一起。 這就出現一個全新的問題,哪怕是能夠更多儲能的復合弓,關麟設計這弓的初衷是優先距離,還是優先威力! 或者…… 突然間,關麟想到了一種弓,他吧唧著嘴巴,喃喃道:“似乎有這么一種弓,是能夠讓距離與威力同時存在的!” 有那么一瞬間,關麟回想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他的石碑里記載著這么一個故事。 在1225年,蒙古人在布哈蘇齊海舉辦了一場“那達慕”大會。 其中成吉思汗弟弟的兒子“伊香哥”用一柄特殊設計的“蒙古弓”射出了五百米的距離。 并且哪怕五百米……威力猶在! 這是蒙古復合弓…… 考慮到蒙古人征服歐洲大陸時面對歐洲軍團各個鐵甲護身……蒙古復合弓的穿透力也一定極其恐怖! 這么想…… 如果能做出來這“蒙古復合弓”,那不就是一里之外取人首級? 這不就有那么點兒黃忠開掛,有點“百步穿楊”、“中”的感覺了! 沒錯,就是這種“八百里之外一箭一個鬼子”的感覺! 很魔幻,很神奇的感覺! 念及此處,關麟已經有了思路。 『射程、穿透力、威力,準度……看來,還得是把歐亞大陸都射穿的蒙古復合弓啊——』 …… …… 第365章 哇呀呀呀,今,必斬汝馬下—— 縱觀華夏歷史上,弓的發展。 最原始的是單體弓,到商代時期出現了合體弓,再到春秋戰國時期,就發展出了完善的復合弓。 蒙古弓又是復合弓的代表之作,是蒙古人橫掃亞歐大陸的常規武器。 說起來……其實后世的現代復合弓,并不弱于蒙古復合弓…… 現代復合弓上面遍布格狀孔洞,用二十條合成纖維做出來的弓弦,無論是堅韌度,還是重量,也是具備能達到兩百五十步到三百步的射程。 考慮到現代復合弓比蒙古復合弓容易cao作,所需要的力量也降低了超過一半兒。 似乎是更適合關麟去制成的,更符合這個時代軍團作戰…… 只不過,關麟還是決定用蒙古弓,不單單是要蒙古弓那五百米的射程,更是關麟考慮到這次做的弓是贈給黃忠的,而非打造一支神箭營的。 如果是黃忠的話,自然,關麟要替黃老爺子追求極限! 《考工記》中就記載過,制弓的材料一共有六種,被稱為“六材”,分別是干、角、膠、筋、絲、漆。 至于,這蒙古復合弓的材料,那更是極其考究,比如“干”,即所謂的木材。 按其質量高低依次為:柘木、檍木、檿桑木、橘木、木瓜木、荊木、竹子,其中柘木最優,也最貴,被稱之為“黃金木”,竹子最差。 角,即牛角,使用時要制成薄片,貼在弓臂的正面,不夸張的說,一對上好的水牛角,價格頂得上關麟一年吃掉的所有耕牛的價格了。 筋,即牛筋,貼在弓臂的背面,只有非常優秀的動物纖維,才可以承受最大的拉力,最好的材質依舊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好的“水牛筋”! 制弓時,筋需要撕成細絲,然后成束的蘸上膠,順著弓臂的方向一層層的粘上去,粘完一層后,要等它風干了,才能粘下一層。 相同尺寸的弓,干和角的厚度都是固定的,鋪筋的多少決定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