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637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卓榮搖了搖頭,也在這一刻,她的腦海中卻是閃過另一個病患的身影。 特別是那晨曦之中,他提起赤紅的烙鐵烙向傷口時的模樣,哪怕現在想來,尤是一陣觸目驚心。 “仲景神醫,那個……那個治好凌大哥的藥,能給我一些么?”這話脫口,卓榮覺得有些失禮連忙解釋道:“是我還有一個病人,他之前用烙鐵烙過傷口,可我擔心烙鐵的殘留依舊會讓傷口感染,所以……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我這才……” 卓榮語氣變得迫切,“所以,我只要一點點,一個葫蘆的藥就好?!?/br> “這個……”張仲景沉吟了一下,可想到她是華佗的弟子,又是要救人,還是自作主張的答應了,“好,你們在門外馬車等候我些許功夫,我為你們去取藥!” 說著話,張仲景當先走開了。 倒是凌統,他如何聽不出卓榮要救的是誰呢? 只是,他莫名感受到心頭的醋壇子,像是突然打翻了一般。 他必須接受,他喜歡的女子如今要為了救另外一個男人,還是他死敵的男人,而…… 終于,望著張仲景離開的背影,凌統還是忍不住問道: “你打算去壽春城救那張文遠么?” 他不忘補上一句蒼白無力的話,“這世間病患千千萬萬,若每一個都要你去救,你救得過來么?” 卓榮迎上凌統那滿懷醋意的目光,“世間病患我自然救不過來,可只要我經手過的病患,我……我就必須要救!” 卓榮的語氣異乎尋常的堅定…… 凌統望著她的那果決的眼眸,最終他深深的嘆出口氣,他知道……無論他說什么,都阻止不了這位華佗女弟子濟世救人的決心! 這不是他對卓榮生出無限好感的理由嘛—— …… …… 晨曦微明,關麟的馬隊終于抵達了襄陽城。 很低調。 他沒有告訴任何人,故而也并未有人前來迎接。 關麟先找了一處驛館住下,然后就在等待黃承彥的到來。 老人家睡得著,也起得早,故而關麟特地囑咐士武請黃老的時候,不用急,他很快就睡醒了,果不其然,還未到辰時,黃承彥就被接到了關麟這邊。 關麟與陸遜坐在一邊,黃承彥坐在另一邊…… 看著陸遜這個翩翩公子,黃承彥像是頗有好感,他哪里知道,如果按照歷史原本的進程,在荊州魚腹浦,諸葛亮布下的八卦石陣中,黃承彥還救過陸遜一次。 至于原因,不為別的,因為黃承彥看陸遜順眼…… 當世之中,能讓這老頭看順眼的人還真不多。 關麟也不繞彎子,直抒胸臆,他想要尋找一個懂得天文地理,又久居荊州,通曉襄樊天氣、水利、災害之人。 他要推斷……這一年汛期的暴雨與水勢,甚至判斷出,如何炸開堤壩,能夠達成引水倒灌樊城的后果! 原本這算是很難的一個題目,可黃承彥二話不說,直接就默寫了一卷竹簡,關麟看署名是《物象測天》…… 關麟還本想引出陸遜提到的鹿門山的“龐德公”與水鏡莊的“司馬徽”,可一看黃承彥寫的內容,竟還有點兒意思。 ——燕子高飛晴天告,展翅低飛雨天報。 ——蜻蜓低飛江湖邊,必有大雨雷閃電。 ——螞蟻搬家蛇過道,傾盆大雨即將到。 ——蜜蜂晚出早歸巢,天氣有邊雨將來。 …… ——雞早宿窩天必晴,雞晚進籠天必雨。 ——池塘翻水雨浮面,暴雨洪水現眼前。 這是通過動物和自然現象去推斷晴天、雨天,去推斷暴雨來臨,去提前做出防范…… 關麟與陸遜都琢磨著有點兒意思,正看的起勁兒,突然……黃承彥這筆鋒一落,不寫了……關麟疑惑了,連忙問。 “老黃,接著寫啊……別斷哪!你這不吊人胃口嘛!” 哪曾想黃承彥一攤手,很坦然的道:“后面的,老頭子我不會了——” 呃…… 這就尷尬了呀! 關麟連忙追問,“這《物象測天》誰編纂的呀?是個人才呀……” 關麟是覺得其中提到的許多內容挺靠譜的,不像是瞎杜撰的,若是再往下看,保不齊就有能預測到暴雨、山洪的句子。 事實上,在古代預測天文、氣象,雖然看著挺不靠譜的,但……往往古人的智慧,是能夠從一些自然現象中尋覓到一些規律。 比如,赤壁之戰,西北方秒變東南風,風向一變,致使局勢也發生了變幻…… 也使得曹cao一統天下的雄心徹底被一場火焚燒殆盡! 當然,這東風……可不是諸葛亮站在九尺高的七星臺上借來的。 而是他通曉天文地理,通過勘察地態和生物的變化,繼而推斷出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有東南風。 具體的推斷思路在于: ——長江中下游,冬季盛行西北風,可如果是在小陽春的這三天,幾日暖陽天氣后,就一定會刮起三日的東南風! 這就是——規律! 也是鐵律! 而很明顯,能編纂出這本《物象測天》的人,他就掌握了許多氣象、天文、水利相關的規律。 這正是關麟急缺的。 此刻的關麟正琢磨著怎么去尋找到這位《物象測天》的作者…… 黃承彥已經輕聲張口:“編纂出這《物象測天》的正是小女黃月英……” “啊……”關麟與陸遜一驚…… 他倆想到了了龐德公,想到了司馬徽,想到了黃承彥,沒曾想……這《物象測天》的作者竟然是黃月英這個奇女子! 這下關麟有些疑惑,“黃夫人的學識不都是學自于荊州的名士么?還有她懂的?老黃你們不懂的!” “非也非也?!甭犼P麟的話,黃承彥直接搖了搖手,他取出腰間的酒葫蘆,往口中灌了一口酒,一下子神清氣爽起來,“龐德公、水鏡他們雖也是小女的授業恩師,可論及天文、氣象之法,那可是小女從《天》、《地》、《人》三書中學得的,她的師傅是一位婆婆,卻也是一位世外高人!名喚——酆公珠!” 酆公珠……這個名字! 關麟回憶起來,倒是在前世去汝南靈山旅游時,聽說過汝南靈山有個神人著有《三才秘錄》、《兵法陣圖》、《孤虛旺》、《大戰奇觀》,人稱——酆公玖! 他又有個meimei叫做酆公珠,著有三步奇書《天書》、《地書》、《人書》,囊括天地間一切關巧奧秘,天文地理,水利星象。 黃月英也曾拜她為師…… 可這畢竟是傳聞,關麟也沒有特地去求證過……如今這么聽來。 他迫不及待的問:“那這位名喚酆公珠的婆婆,如何何在?” 黃承彥回答:“早已仙逝久益——” 這……關麟恍然意識到,那么現在……問題出現了,也解決了,能在天文、氣象、水利上給與關麟幫助的就只剩下黃月英了! 這…… 關麟不由得“吧唧”了下嘴巴,他不由得犯難了。 現在當務之急問題是,黃月英在巴蜀??! 巴蜀距此千里之遙?關麟又走不開,去哪請教呢? 再說了,這事兒……必須黃月英在襄陽,去親眼看看現有的氣象,以此推斷……汛期時的氣象、暴雨…… 甚至決堤之處也需要實地考量,萬一決不好,直接把襄陽淹了,樊城安然無恙,那可就尷尬了! 黃承彥不知道關麟在想什么,他侃侃講述起女兒與女婿有關這天象的故事。 “當年孔明初拜水鏡為師,期間在百工上有一些感悟來請教于我,那一日天降大雨,他剛到我黃家灣,雨就停了,就看到月英忙碌著清理稻場,準備曬糧?!?/br> “孔明還嘲笑我這女兒,說他頭發長、見識短,剛才才下過雨,怎么會有太陽,怎么能曬糧?可我女兒卻與他打賭,依中午為限,中午若沒有太陽,我女兒便拜孔明為師,若有太陽,孔明需拜我女兒為師,還要幫她曬一個月的糧食……” “哪曾想,還不到正午十分,太陽便把稻場曬的熱氣騰騰,孔明這小子倒也講信用,就拜我女兒為師,卻不曾想,哪里只幫我曬了一個月的糧食,這是一邊曬糧食,一邊把他也曬成了我的女婿……” 別說,黃承彥講述的故事,關麟沒工夫聽,可陸遜卻太有興趣了…… 他焦急的問:“后來呢……” “后來……就是這荊襄朗朗上口的——‘莫學孔明擇婦,正得阿承丑女’!”黃承彥像是開打了話匣子……還打算接著講這段故事。 關麟連忙打斷,心里琢磨著…… ——『老黃,這都啥時候的天兒了,你還給這兒水呢?你是要幫我爹水淹七軍么?』 心中這么想,關麟口中卻無比關切的問。 “老黃,你閨女……一般啥時候回來呀!” 關麟琢磨著要時間不久,就等等…… 哪曾想,黃承彥直接回答:“女大不中留啊,我這閨女,自打嫁給孔明這臭小子后,就從未回來看過我,唉……” 儼然,關麟的話引得他想到了傷心的故事…… 話聊到這兒,黃承彥感傷了,不聊了,一邊起身往門外走,一邊吟誦著女兒根據天文氣象,為黃家灣的農人編纂的農謠。 “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雨澆上元燈,日曬清明種!” “上看初三,下看十八,立春落雨至清明……春寒雨多,冬寒雨散,早春晚播田!” …… “二月二打雷,稻尾較重錘!” “春風有雨病人稀,雨打五更日曬水!” 隨著黃承彥的話,他已經徐徐走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