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362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哈哈…… 聽到這兒,劉楨總算是長長的喘出口氣,他笑問:“不知子桓說的寶貝是這《九品中正制》還是書寫這《九品中正制》之人?” “都有!”曹丕感慨道:“能寫出如此妙策之人,必是一個妙人,看來……此李藐遠非那禰衡可比,除了文才斐然外,他胸藏韜略,是有真才實學的,這一篇選官之法,更是切中當今時世的弊??!” 《九品中正制》是李藐贈給曹丕的投名狀。 事實上,這是歷史上,曹丕登基后,陳群和司馬懿搞出來的這套。 說是公平的選官之法。 可事實上,這是一個很坑的選人制度。 很簡單去說,由中正官定士人的品級。 那么……中正官是誰? 中正官不是勛貴,不是外戚,不是宦官,是門閥氏族??! 可以說,如此選官制度,最終勢必成為門閥士族的工具,為門閥氏族籠絡人才。 事實上,提到門閥氏族,曹魏這個政權,乃至于未來的“三家歸晉”,還是很有說法的。 曹cao起家靠的是譙沛武人與潁川才俊的支持。 也從那時候起,這兩股勢力相愛相殺。 最初的曹魏勛貴集團,是以夏侯惇、夏侯淵、曹仁為首的宗族派系。 潁川才俊,因為身處豫州,則是形成了以荀彧為首,鐘、陳、司馬為輔助的豫州士族派系。 順便提一句,為何司馬一族能跟潁川氏族玩到一起? 這是因為司馬懿的爺爺,曾做到過潁川的郡守,而潁川荀、陳、鐘、韓之所以能成為潁川四大家族,是因為他們的“爺爺”做到過縣長。 司馬家與潁川家族本就是深度的利益捆綁關系。 而這兩股派系,在荀彧、荀攸與夏侯惇、夏侯淵這一代還相安無事。 或者說,豫州氏族與曹氏勛貴,在起初只是有小小的摩擦。 可如果按照歷史原本的軌跡,荀彧死后,司馬懿、陳群代替了老一輩潁川才俊,成為了新的豫州士族之首。 接下來,就是大刀闊斧的改革,就是推行這《九品中正制》,將選官之權緊緊的握在他們手中。 那時候的豫州氏族與曹氏勛貴就不止是小摩擦了,斗起法來了。 直到,高平陵之變! 而這中間,司馬懿先后斗過了夏侯惇、夏侯淵一代; 斗過了曹真、曹休這一代; 最后又斗過了曹爽這一代! 曹家宗氏徹底完蛋了,以潁川才俊為首的豫州士族真正意義上的掌權了,包括后期的鐘會、陳泰都是潁川人。 之后便是喜聞樂見的,司馬家創造了氏族王朝。 現在再去品,三家歸晉,歸的是誰? 是特喵的以潁川一派為首的豫州士族的延續。 曹cao要知道,他一輩子才是打工人,盡給氏族打工了,他的心態保不齊就崩了。 所以…… 三國真正的主線是什么? 從來就不是什么曹cao、劉備、孫權彼此的爭斗,而是潁川的一個老太守(司馬家)和四個縣長(荀、鐘、陳、韓四大家族),五個家族形成了深度利益捆綁的關系。 然后率領豫州氏族,他們投資了士族之首的袁紹。 而袁紹整了個分公司——曹cao。 他們就分散投資,最后分公司贏了,分公司的河南氏族們就開始步調一致的和分公司老板的族人斗。 斗了三代人,終于成功了、掌權了,三家歸晉了,創建了氏族王朝。 這才是三國真正意義上的主線,也是曹魏這一支的主線。 當然,這條主線貫穿了將近大幾十年。 現在,似乎還有些遙遠。 可在關麟看來,河南氏族與曹氏宗室的斗爭,這一條“暗線”是能夠利用的,是能夠提前去推波助瀾的……也是能夠映射到“世子之爭”中的…… 其核心點,便是這個《九品中正制》! 關麟篤定,司馬懿、陳群都是聰明人,這個幾十年他倆琢磨出來的制度,擁有如何強悍的力量?無須詳加闡述…… 同樣的,這個制度能給曹氏勛貴帶來何等破壞性的打擊,他們也一定能前瞻的預判到,從而開始行動。 關麟就是要李藐,用這個……去引起整個曹魏內部的斗爭,去引起氏族與勛貴在世子爭奪上的不同站位。 曹cao內部九個礦,如果一分為二,五個礦先打一場四個礦,那蜀漢這邊的兩個礦優勢就大了。 在關麟的布局中——優勢在我! 當然…… 此刻的曹丕哪里會想到這么多。 他依舊是目不轉睛的盯著這份《九品中正制》,不時的感慨。 “妙啊,妙不可言!” 劉楨提醒道:“李藐的這份《九品中正制》我也看過,起初時也如子桓這般驚詫連連,可是越想,我越是細思極恐……” “理論上中正選拔人才是公平公正的,但事實上,中正也是人,也有家族,而中原與北方的家族盤根錯節,如何又能做到絕對的公平呢?也正是因此,一著不慎,就有可能變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選出來的就都是氏族的子弟,氏族的門人了,如此,可就與這‘選官法’的初衷相悖了!” 劉楨說了一大堆。 “不……”曹丕的眼眸卻在放光,“公干你這么一說,我反倒是覺得這位李先生更厲害了!” “啊……”劉楨一愣,連忙問:“這是為何?” “公干你想……”曹丕感慨道:“自從父親稱公后,清河名士崔琰反對,然后死了,荀令君反對,也死了,荀攸軍師郁郁而終,各地氏族反對父王的行動日趨嚴重,一連三年,北方消停過么?而父親的目的又豈只是一個魏公?終有一天,父親是要稱王的,乃至于……他……他還會……” “稱帝?”劉楨驚道…… 曹丕卻是起身,把門窗全部關好,方才坐回竹席上,一本正經的說:“父親總說他所圖無外乎是一個‘漢征西將軍’,可這些年……時局所致,父親稱公,開國,用天子儀仗……這豈是征西將軍能做的?父親早晚是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只是……” 曹丕頓了一下,將手中的《九品中正制》放置于身側的案幾上,卻依舊將手按在上面,像是生怕他跑掉一般,他繼續道: “父親怕是也沒想到,只是稱了一個公,就能引起這天下氏族如此的反抗,怕是稱王之后更甚,稱帝……想都不敢想!” 言及此處,曹丕緩緩站起,他指著這《九品中正制》的竹簡,“而這一切,都會因為這一封《九品中正制》戛然而止,只要這個在,廢舊立新,氏族就能看到希望……看到其掌握巨大權利的希望,而只要希望在,他們的利益在,他們何必去關心是漢家的王,還是曹魏的王,到時候……父王無論是稱王,還是稱帝,就能得到這些氏族的支持!這三年北方的動蕩也能徹底終結?!?/br> 事實也的確如此…… 曹cao稱個“公”,荀彧都要死要活的拼命反對,都能引起整個中原與北方氏族的大動蕩。 可在曹丕朝時,受天子禪讓,他都稱帝了,但氏族中,卻鮮有反對的聲音。 就是因為這“九品中正制”,何止是讓氏族看到了希望,乃至于讓氏族們都看到了“氏族王朝”的希望了。 果然,劉楨提醒道:“可……氏族支持,是因為他們能從這選人制度中受益,但曹氏宗親勢必是反對的,他們怎能忍受‘中正’去定曹氏子弟的品級?這不是……不是變相削弱了宗室的利益么?” “兩利相權擇選其重,兩害相權擇選其輕……”曹丕感慨道:“除非父親不打算稱帝,否則……他必須對氏族做出讓步……因為……” “因為什么?” “因為宗室更聽父王的,因為宗室無論怎樣,也不會反抗父王!” 這一刻,劉楨看到曹丕眼中的光,他頓時懂了,他感慨道:“子桓是想利用這個賭一把,去爭奪‘世子’之位么?” “哈哈……”曹丕笑道:“有你劉楨,有此李藐,還有司馬仲達助我一臂之力,這世子之位,有何不可?” 說到這兒,曹丕繼續道,“方才收到子丹(曹真)寄來的書信,父親就要回來了?!?/br> “公干,你盡早安排我與此李先生見面,我有一種感覺,他會助我青天凌云,助我振翅高飛!不過……” “不過什么?” 曹丕的眼眸中多出了幾許擔憂,“我是在想……李先生這等文采斐然者,子健也必定很是喜歡吧?” “植公子……”劉楨像是想到了什么,面色一下子陰郁了起來 曹丕一下子就看穿了他的心意,“公干你放心,昔日父親責罰你去江陵做苦,并非你平視我那妻子‘甄氏’之果,乃是因為父親太喜歡子健了,他要用你來威懾于我!” “可如今……時局不同了,子健闖大禍,要倒大霉了,你回來的正好,你將此李藐帶回來,更是對我,對父親,對曹魏……大有裨益!” 劉楨聞言連忙拱手,行了個大禮:“子桓公子過贊了,為子桓公子,楨總是赴湯蹈火,亦在所不惜!” 就在這時,曹丕走到了劉楨的身后。 “你在江陵日子苦,身體勢必也損毀了不少?!?/br> 曹丕迅速的將他的衣衫取下披在了劉楨的身上?!叭缃裢饷嫘⊙?,天氣冷,你多披件衣服!” 一時間,劉楨的眼瞳中滿是晶瑩淚目。 …… …… 月入眉梢,驛館的李藐躺在床上。 他回憶起了,此前在江陵,秘密與關麟見面時,關麟對他的囑咐。 “你要接近曹丕,也要接近曹植,一明一暗,只有這樣才能更靈活,更能夠影響時局,當然這很難,對你的考驗極大!” “你更知道,對于曹丕、曹植,曹cao是他們的父親不假,卻更是梟雄,他就是從這大爭之世中殺出來的,所以,他需要的繼承人也是能在這大爭之勢中殺出來的,他不會介意兒子去爭,也不會介意,兒子去建立自己的勢力,他只會選擇最強的,讓最強的人繼承這份江山!” “不過,曹魏的世子之位千萬不能太早塵埃落定,得讓他們斗,讓氏族與宗室分別站隊,斗的劍拔弩張……斗的越兇殘越好,斗的兩敗俱傷!” 那時候的李藐,聽著關麟的話,只覺得此行兇險…… 不過,他喜歡這種兇險,越兇險才越能見證他的價值。 不是么? “呵呵——” 淺笑一聲,李藐輕輕的道:“這《九品中正制》一出,曹魏的氏族與宗室就要分別站隊了吧?好一個世子之位,好一個關四公子的妙計,好一個從大爭之世中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