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324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李藐突然就回過味兒來了,他回想起以前關麟在訓練他時,特地提到過的。 曹魏中…… 除了譙沛的一干武人外,就數山西將最是能打、豪邁! 譙沛武人有特殊的圈子,不是曹氏、夏侯氏的族人很難與他們建立起深厚的交集。 所以關麟對李藐的提議是,多與這些山西人接觸。 一來二去,成為朋友,勢必能斬獲到不少機密的軍情輯要,保不齊還能在瓦解曹魏的路上做出巨大的貢獻。 而山西人中最值得深交的兩位,其一是——張遼張文遠 其二便是——徐晃徐公明。 ——『這些山西兵,多半就是出自他二人之手!』 考慮到徐晃隨曹cao出征漢中,李藐下意識的就得出結論。 ——『等等……是張遼,是張遼在統籌襄樊的局勢!怪不得……這樊城中到處都是山西兵,且防護的有條不紊!原來是他在坐鎮!』 近來,張遼的名頭太大了,逍遙津一戰,讓東吳小兒止啼,也讓他張文遠的名字威震天下。 李藐很輕松就把張遼與如今的襄樊聯系在一起。 而順著這個繼續往下想…… ——『張遼暗中統御……曹丕、曹植、曹彰三位公子齊聚,這……這……不對,不對……不妙!不妙了!』 李藐表面上云淡風輕的喝酒,可此刻的他的心情已然是波濤洶涌,澎湃的厲害。 他意識到,屬于他建下第一次功勛的光榮時刻來臨了! 他猛地灌了一口酒后,緩緩站起,做出一副踉蹌的姿態,捂著小腹道:“公干兄先飲著,容我去去就來……” 這意思是——李藐要出恭。 “哈哈哈……”劉楨已經喝高興了,一邊吟著:“永日行游戲。歡樂猶未央。遺思在玄夜。相與復翱翔……哈哈,漢南一定是去噓噓翱翔了,人有三急,快去吧,快去吧!” 說著話……劉楨擺擺手,自顧自的將酒樽倒滿。 看起來,他今日比李藐還要高興。 李藐邁著踉蹌的步伐走出這酒肆的正堂,行至茅房門口。 方才被李藐罵走的那“臭要飯”的還在。 看到李藐,這臭要飯的又湊了上去,討個賞錢。 “滾蛋……”李藐再度大聲咆哮,那臭要飯的也識趣,殃殃就退下,這原本只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兒。 仿佛是不適合的人出現在了不適合的地方,偶然相遇,不歡而散。 然而就在兩人相互擦肩而過的那一瞬間,李藐的嘴唇突然動了幾動,吐出了一句語音極輕,但語調卻極其嚴厲的話來: ——“聽著,張遼在這里,樊城有埋伏!” …… …… 第195章 此子,非孔明不教,乃教不了也 蜀中,成都,正府街。 這里是漢左將軍劉備,與軍師將軍諸葛亮辦公的場所。 值得一提的是,劉備知道諸葛亮好觀星。 于是在這“正府街”特地為諸葛亮建立了一座“觀星臺”。 此刻,諸葛亮跟著劉備慢慢登上了這空曠無人的觀星臺。 ——“晝參日影,夜觀極星,以正朝夕?!?/br> 劉備喃喃吟道那“觀星石碑”上的文字。 此高臺,三十六方青石板接連平鋪…… 高聳入云的量天尺,顯示出了此間的深不可測。 其實,在來這里之前。 劉備與諸葛亮在漢左將軍府中,已經圍繞著關麟的第三封考卷聊了許久。 關麟的這一封考卷一反常態,寫了很多,足足寫滿了兩封竹簡。 包括正面回答諸葛亮的提出的問題。 ——益州初定,有功之臣紛紛請封田畝,有限的田畝如何分配? 關麟的回答是:“我家門前有兩個乞丐,一個是乞丐,另外一個還是乞丐,他們一個在前門,一個在后門,賴著不走了!” “其中前門的那個每天跟我乞討,我壓根就不搭理他,過了一個月,這個乞丐討不到錢,就走了,再也沒有出現在我家門口?!?/br> “后門的這個乞丐,我看他可憐,每天就給他一張面餅,起初他也向我點頭稱謝,可半個月后,他一點反應也沒有了,一個月后,有一天早上我趕時間,見到他時沒有給他一張面餅,你猜怎么著?他竟追上來對我破口大罵,說‘為什么不把屬于他的那塊兒面餅給他?’乃至于還要打我?” “這件事兒,我思來想去,橫豎睡不著,輾轉反側了幾個夜晚,我最終悟了,我悟透了人的劣根性,我悟到了一味地順從別人提出的要求給與恩惠,當無法繼續施加恩惠后,反而會被別人責難!” 關麟之所以這么回答——是有切身體會的。 在穿越前,別人向他借錢,他往往不想那么多就借了……可最后討錢時,換來的是什么? 是對方的冷眼,是對方的指責,是朋友都沒得做。 那時候,關麟就意識到,人不能一直順從別人,要學會拒絕。 這是多么痛的領悟! 只是,這封答卷,乍一看來,關麟這答的是什么? 這么冗長?這特么的也太水了吧? 要知道,在漢代,竹簡作為流通的書寫載體,很費時間,也很沉重。 運輸、保存都極為不便。 這就需要人們不說廢話,不寫長文,不浪費資源。 而“辭賦”就應運而生,賦一般以四字為主,高度凝練,故而在公文、奏表、書信、祭文、考卷中都采取“賦”的形式。 說白了就是寫的簡潔點,高度凝練一點,高深莫測一點兒,把水分全部都擰干。 千萬不能跟后世某人的寫的小說一樣,大海啊大海,它全是水。 故而,諸葛亮與劉備最初看到這份長文時,不由得下意識的皺眉。 ——『這也太長了吧!』 可隨著這長文的深入。 漸漸地,劉備與諸葛亮眸光凝起,他們發現這長文水歸水。 卻是講述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道理。 甚至,這長文給了劉備與諸葛亮莫大的啟發。 要知道…… 益州初定,這些功勛之臣討要田畝,本是無可厚非,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不就是為了這點兒地么? 但,恰恰……可是已經在劉備將成都府庫貢獻出去,讓他們自己去搶的大前提下。 于是…… 基于關麟的提醒,劉備與諸葛亮深度的討論,最終得出了結論: ——賞罰不能泛濫! 而這恰恰是劉備入蜀后,治蜀之初的第一個大坑。 又是讓功臣自己搶; 又是賞錢; 還把地全賞賜出去了,整個府庫完全掏空,且無造血能力…… 接下來,只能靠坑百姓,又坑富人的“直百錢”強行續命。 而單單這一個問題,諸葛亮與劉備就討論了一整天。 然而,這份持續一整日的討論,其實才只是關麟這封答卷的三分之一。 因為考題中提到了“田畝”。 故而,關麟聯想到田畝的制度…… 這才寫出了那個讓劉備與諸葛亮一眼就“驚詫”到無法呼吸,乃至于雙腿踉蹌的改革: ——攤丁入畝! 其實,有關田賦的改革,關麟不止是寫了攤丁入畝一項。 他把自兩漢賦稅制后,所能想到的改革全部都寫了上去。 包括北魏的——租調徭役制。 包括隋、初唐的——租庸調制 包括中唐的——兩稅法。 包括北宋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稅法。 甚至,還有明朝后期——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 直到最后,才寫出了康熙推行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以及雍正實行的攤丁入畝,將延續了數千年的人頭稅徹底廢除。 不得不說。 清朝……這個無法洗刷,造成華夏民族長時間苦楚與落后的朝代; 這個歷史評價注定將“一擼到底”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