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211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法正? 這個名字,黃承彥并不陌生,法正的曾祖父法雄在南郡做過太守,法家與荊州許多大家族也都有所聯系。 其祖父法真,字高卿,東漢名士,號“玄德先生”對諸子百家經典以及讖緯之學都頗有造詣,以清高著稱。 黃承彥年幼時,還在他那兒求過學,算是有半個師徒之情。 而法正的父親法衍,則是黃承彥少時,在官學時的同窗。 只是……可惜,法衍舉孝廉后,任廷尉左監時,病逝在路上。 相傳……那是一種能猝死的病。 也正因為此,法正十歲以前都是其祖父養大的,其祖父很是擔心,法正也會遺傳他爹的病。 ——『難道……』 黃承彥心里已經有了微微的眉目。 而張飛的話印證了他的猜想。 “就是這個法正,讓俺大哥喜歡的不得了,這法正也的確在俺們入蜀時立下了不少功勞,有些本事,可偏偏……他得了一種??!一種說不來的怪??!” 聽到這兒,黃承彥已經能夠確定…… 他反問:“可是……經常胸悶、胸痛,伴有大汗淋漓、惡心、喘息困難,還時長暈厥!” 張飛一聽,眼珠子一轉。 “一點兒不差,你咋知道?” 黃承彥長長的嘆了口氣,“我與他爹是同窗,他爹就是這么猝死的!” “啊……猝死???”張飛一愣,正想向黃承彥求問,有什么辦法沒有。 再不濟……介紹個名醫啥的。 黃承彥像是早就預料到了張飛的話,他嘆出口氣。 搶先道: ——“他爹法衍當初就是遍尋明醫,卻最終……便是什么病都說不清楚,更無從談及醫治了!” 似乎是回憶起了某件不堪回首的往事,黃承彥的臉色一下子就黯淡了下來。 而這突如其來的冷峻氣氛,讓張飛心頭“咯噔”一響。 他下意識的感覺就是…… 完了,完犢子了呀! 這還找茄子的名醫??! 法孝直啊法孝直……他……他這……這不鐵定就是,秋后曬太陽——早晚要涼的事兒! 誠然,張飛是這么想的。 可張飛絕不會知道。 法正的死,對于蜀漢……意味著什么? 說是“狂瀾既倒,大廈將傾”有些過了,可史書中有一句評價,叫做“法正不死、便無三國”。 這話,是有點過了。 但這也從側面說明,法正對于蜀漢的重要性! 不夸張的說,如果法正在,許多歷史上有關蜀漢的故事,都會改寫! …… …… 第149章 侄兒這,窮的就剩下錢了 ——執掌蜀中政務的臥龍諸葛亮。 ——殞命于落鳳坡的鳳雛龐統。 以及……即將在兩年后猝死的——“蜀之奉孝”法正。 這是劉備手下的三大謀士,三大軍師。 他們境遇不同,結局不同,理念也不同。 “漢賊不兩立?!?/br> “每與cao反則事竟成!” 這是諸葛亮隆中對中提出來的戰略規劃,也是劉備行為的“準則”,是他對自己清楚的“定位”。 可事實上,在隆中對之后,劉備依舊在輸。 ——敗當陽,奔夏口,棄新野,走樊城,“備”嘗艱辛! 為什么戰略規劃有了,準則有了,定位有了,卻依舊難覓一勝呢? 直到遇到了龐統,龐統告訴劉備,“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龐統不是反對劉備仁義,而是他覺得劉備太過強調仁義,太過強調“每與cao反”,所謂過之而不及! 于是龐統勸劉備,“兼弱攻昧,五伯之事”,意思就是說,有時候要和曹cao一樣,該狠的時候就要狠啊。 如果說諸葛亮是為劉備建立了一個“偉、光、正”的戰略、準則、定位。 那龐統,就是斬斷了劉備一切的小仁義,提醒劉備“可以保持理想”,但更要“立足現實”。 于是,一個個見不得光的詭計,從他口中說出。 龐統為了讓劉備黑化,教會劉備什么是人主? 教會劉備,在這亂世,想要立足,那就必須采取狠辣、陰損的手段。 可惜的是,一場意外,龐統人沒了。 幸運的是,上天為劉備關了一扇窗,卻又打開了一扇門。 法正出現了。 法正的“大軍團”作戰能力與他的“奇謀詭計”,讓劉備的軍團戰斗力呈現質的飛躍,而這還不是劉備最喜歡法正的地方。 劉備和法正是同一類人。 法正是最懂得劉備心中所想。 也正是為此,所有漢臣只會關心劉備飛的高不高,唯獨法正關心的是劉備飛的累不累。 漢中戰場,劉備殺紅了眼。 他等了一輩子,等的就是這一場與曹cao的決戰。 他沖在箭矢之中,誰也不敢勸劉備,因為……劉備是主公! 唯獨法正,他攔在了劉備的面前,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他只是說“我主上都不怕,我怕什么?大不了,我去地下見龐統就是了?!?/br> 那時的劉備想到了…… 落鳳坡被箭射死的龐統,差點沒哭出來! 再也不紅眼了,也就退下去了。 這便是,法正與諸葛亮最大的不同。 他更懂劉備,這就類似于……諸葛亮是劉備敬仰的師傅,而法正卻是劉備惺惺相惜的好基友。 唯獨可惜,法正……英年早逝。 否則……不說蜀漢的故事勢必改寫。 至少,在發動夷陵之戰時,面對諸葛亮陳明大義的勸阻,法正一定會說。 ——“陛下,臣與你一道去干那東吳碧眼兒,馬上就出發!” 之后的結果,必定是——陸遜卒,東吳??! 對于蜀漢,對于劉備,諸葛亮是有德有忠,龐統是陰謀詭道,可法正是有情有術。 這就是法正之于蜀漢,之于劉備的巨大意義。 這就是為何,有人評判—— ——“法正不死、便無三國?!?/br> 唯獨可惜,這樣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死在了兩年后…… 死在了漢中之戰大捷,死在了他親手締造出的劉備最風光的時刻。 當然,張飛不知道這些。 只是覺得,孔明交代的事兒,咋一件件都這么難呢? 洪七公……到現在,還沒搞清楚是誰,這也就罷了。 偏偏,法正眼瞅著也、也、也……也沒救了。 這都是什么事兒嘛? 當然……任務完不成就完不成了,這本沒什么,可張飛是懂大哥劉備的,一想到萬一這法正也跟他爹“法衍”一樣猝死,那大哥得多傷心哪? 等等…… 張飛突然想到什么,連忙追問。 “黃老頭,俺來這兒荊州的路上,聽說長沙郡有個神醫,叫什么張仲景的,幾年前寫出本《傷寒雜病論》救了不少人哪!俺若是帶他回去,保不齊……能看出個眉目??!” ——張仲景! 這個名字一出,黃承彥微微怔了一下,不過,他很快擺手,“他的話,你可請不到!” “咋了?”張飛饒有興致的問道:“難道……是他親曹?俺可聽到坊間的傳言,說曹cao與那袁紹官渡之戰時,有個叫張羨的,擔任長沙太守,盡起荊南四郡之兵,去進攻那劉表?這才讓那劉表沒有履行跟袁紹的約定,合擊曹cao!很多人說這張羨就是張仲景?真的假的呀!” 不怪坊間有此傳言。 別說是在這個“三人成虎”、“謠言”滿天飛的漢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