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181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此為三國時期,第一個流產,且最為可惜的“隆中對”! 第二個,便是魯肅。 值得一提的是,魯肅提出“隆中對”的時間,是在諸葛亮與劉備見面,提出隆中對之前的十年! 也就是后人津津樂道的“榻上策!” 那還是他第一次與孫權見面。 孫權那時問他,“當今漢室如大廈即傾,四方紛亂不已,我繼承父兄創立的基業,企望建成齊桓、晉文那樣的功業,既然您惠顧于我,請問有何良策助我成功?” 魯肅的回答是。 ——“漢朝已不可復興,曹cao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除掉。為將軍考慮,只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變幻形勢?!?/br> ——“天下局勢如此,據有一方是不會招來嫌猜忌恨。為什么呢?因為北方正是多事之秋。您正好趁這種變局,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盡力占有長江以南全部地方,然后稱帝建號以便進而奪取天下,這是有同漢高祖建立的大業??!” 言之鑿鑿! 有理有據! 如果說,諸葛亮那“隆中對”的戰略規劃是——占據荊州,進取益州,以成鼎足之勢,待天下之變! 那么魯肅這“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就是——雄踞江東,進取荊州,待天下之變。 可以很明顯的看到。 孫、劉之間,在戰略規劃上,在諸葛亮版的“隆中對”十年之前,就已經注定,荊州……是雙方永遠繞不開的一環! 而此后,無論江東的大都督是誰。 孫權始終奉行的便是魯肅提出這一番“戰略規劃”! 如今黃祖已滅,劉表不再…… 下一步的計劃,沒有別的,唯獨一條——取荊州! 至于借荊州給劉備,那是權宜之計。 就好像他孫權不借,劉備就會給他孫權一般! 魯肅不過是讓雙方,讓孫劉聯盟彼此留下個體面罷了! 而魯肅,是老實人不假。 可……他更清楚…… 荊州,東吳早晚還是要謀的,這是永遠繞不開的一環。 偏偏,現在……孫權要將他魯肅提出的“隆中對”戰略,做出一番修改…… 魯肅能夠理解。 這是時勢所迫…… 是逍遙津一敗的戰略后果,是湘水劃界沒有履行,是長沙、桂陽、江夏三郡依舊掌握在關羽手中,所帶來的必須轉變。 如今的東吳太需要交州,作為戰略縱伸和拓展! 如今的東吳,也太需要交州的資源。 何況,交州與荊南相連,現如今的局勢,長沙郡被死死的握在關羽的手里,若取荊州,就不止是一個江陵的問題了。 東吳必須能拓展出第二戰場,第二戰線,第二個大后方! 呼…… 心念于此,魯肅拱手道:“臣知主公,正如主公知臣……如今局勢于我東吳不利,合肥一城,只要魏將張遼尚在,江東兵勇是決計踏不過去!” “而江東能破局之處,依舊唯有荊州!唯有那關羽關云長!荊州不得不取,然,曹賊勢大,孫劉聯盟卻不能破滅,承蒙主公繆贊,提及臣的‘隆中對’,臣知主公絕不會放棄那‘隆中對’之戰略,主公命陸遜取交州也是為了‘隆中對’中取荊州一隅,主公大志,騙不過臣!” 言及此處…… 魯肅按照孫權“隆中對”修改版中全新的思路,開始部署。 “主公欲取交州,當先穩固曹、劉二人,北境張遼,暫不得取,當派重兵屯駐濡須口,此濡須口為水戰,我軍縱不得合肥,魏軍也過不了濡須?!?/br> “至于荊州,諸葛孔明屢次向其兄長提及‘過繼’一子,子瑜也屢屢告知主公,不妨趁此機會送他個順水人情,如此這般,至少陸遜取交州,荊州不會給予交州阻力!憑我江東之勇武,一年之內當定交州,之后……再圖江陵、長沙不遲!” 東吳的戰略已經變了。 現在的荊州已經不是一個“江陵”的問題,長沙是繞不過去的一環。 ——欲取長沙,必取交州! 魯肅版的“隆中對”戰略沒變,只是……在取荊州的問題上,做出了些許調整。 而聽到這兒…… 孫權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知我者,子敬也!” 魯肅拱手,“當務之急,是讓諸葛子瑜將一子過繼給諸葛孔明,如此……南征交州,主公無憂矣!” 而隨著魯肅的話音落下,孫權那碧綠色的眼眸凝起,他張口道:“這還不夠!” “主公是想?” “孤聞云長有一女,名嫣小字銀屏,年方二八,尚未婚配!孤長子登雖尚未及冠,卻亦無婚配!孤欲派人向云長之女銀屏提親?荊州,權且當做吾子的聘禮,如何?” 說話時,孫權的眼眸中釋放出一眸奇怪的光芒。 和煦中透著深深的寒意。 就好像,這“聯姻”遠沒有說的那般簡單。 魯肅“吧唧”著嘴巴,他的眼睛先是連連轉動,最終,他的眼珠子定了下來。 ——“主公此舉名為聯姻,卻意在‘劉、關’二人那微妙的關系,此計甚妙!” 聞言,孫權展顏一笑。 捋著他那一小撮紫色的胡須,過了片刻。 “哈哈……” “哈哈哈……” 原本陰云密布的孫權,總算是會心的笑出聲來。 …… …… 關羽的手都在微微的顫動,他無奈的望著關麟的第一封答卷。 他感到了莫大的焦躁和失望。 而此時的關麟已經答完了第二封竹簡。 ——“益州各郡,氏族囤積居奇,物價暴漲!當如何解?” 這一道題,關麟答得又飛快。 也就二十息的時間。 他便將竹簡闔上,照例推到最前。 還是那意思…… ——我答完了,你們隨便看。 這次,張飛也不敢去看了,生怕又看到什么“不可思議”的答案…… 況且,上一道題的答案,尤自在張飛的腦門中,歷歷在目??! 哪有這樣回答的。 面對孔明提出的那“曹賊南下在即,湊不出抗曹之軍資”的問題,哪有回答——“湊不出就湊不出”的道理? 這是好好答題的樣子么? 這分明是胡鬧么? 有那么一瞬間,張飛琢磨著。 ——『孔明倒是想考這小子,可這小子未必好好答呀,孔明欲收這小子當弟子,這次怕是想多了!』 反觀關羽,他看到關麟打開第三封竹簡時,提醒道。 “云旗,此乃軍師對你的考教,整個荊州、益州,多少人想成為他的關門弟子,卻苦于無門,你能不能認真點兒!” 關羽的語氣有些冷冽,有些嚴肅。 只不過。 這話傳出,關麟也不答第三個問題了,他直面關羽那冷然的目光,“父親哪只眼睛看到,孩兒沒好好答了?” 這…… 關麟就是有一種魔力,他只要寥寥片語,就能剎那間點燃關羽心中的火焰。 “這就是你的答卷么?”關羽將竹簡砸在關麟的面前,“什么叫‘湊不出就湊不出?’你這是在好好的回答么?” 儼然,關羽已經有些動怒了。 諸葛孔明是他為數不多佩服的人。 如今……兒子能得孔明的青睞,這是何等幸運,何等榮幸的一件事兒,乃至于這于關麟的成長,未來的前程亦是至關重要! 可偏偏……云旗他! 關羽的拳頭已經握緊。 只是,關麟絲毫不懼怕,他直接回答:“這便是我的答案,父親若覺得不好,那大可不進行這次的考教?有杵在這兒的功夫,孩兒回去睡大覺,豈不更美?” “你……”關羽忍不住揚手。 關銀屏與張星彩嚇了一跳…… 張飛眼疾手快,連忙攔住了關羽,“二哥,你跟云旗這小子叫什么勁哪?” 關羽的胸口處不斷的起伏,他怒氣不減:“這‘逆子’是要氣死我!” 氣氛一下子變得冷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