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180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 …… 孫權坐在宮殿撫琴,琴聲激越鏗鏘,似含有無盡悲憤郁結之意,他那碧綠色的眼睛凝起,紫色的胡須無風自動。 陸遜走入宮殿,立在孫權的面前,專注的傾聽著。 突然琴弦繃斷,琴聲戛然而止,孫權的手緩緩放下。 陸遜則想說話,卻被孫權阻止。 “你先別說話,讓我猜猜,能將幾萬山越人都收拾的服服帖帖的陸伯言,這次怎么會折戟長沙?” 孫權站起來,悠悠地在宮殿內踱著步子。 “其一,是那批軍械,伯言看上的同時,那交州七郡督士變也看上了,賣家一貨兩賣,這才使得你陸家的族人與那些交州人在關山石洞里拼殺!” “其二,便是那制造出這批軍械的‘黃老邪’……孤方才得到消息,不只是伯言中計了,那襄樊的曹仁也中計了,為了這批軍械,他派曹純帶五千虎豹騎赴江夏落日谷,中了埋伏,五千虎豹騎幾乎悉數命喪于那山谷?!?/br> 講到這兒,孫權頓了一下,“比起那襄樊的曹仁,伯言的損失無外乎是一些錢糧與族人,那曹仁可要比伯言慘上十倍!” 孫權的話,款款言出。 陸遜驚訝于孫權竟然什么都知道。 這也證明,這位東吳的國主,只要不是涉及“統御”領域,他的能力依舊是出類拔萃的。 同時,陸遜也聽出了孫權言語中的輕嘲和痛苦。 近來……東吳就好像流年不利,從諸葛瑾,到他孫仲謀,再到如今的陸伯言……每每有所行動,結局均是折戟、折戟、還是折戟。 江東兵勇的士氣都要折沒了! 怕是要不了幾天,陸家軍長沙折戟的消息又會傳遍江東。 到時候,江東子弟們那本就不高昂的心氣兒,只怕會再度墜入谷底。 陸遜硬著頭皮,拱手回答:“此次,罪責在我……還請主公賜罪!” 孫權摩挲著琴弦,“接下來呢?接下來伯言打算如何?” “調查那黃老邪……”陸遜不假思索,“就如同調查那‘洪七公’一般,我一定要查出那‘黃老邪’究竟是誰?” 孫權悲涼的笑了,“長沙、桂陽、江夏……乃至于荊南、荊北,這些本都該收歸于我東吳,可如今,它們卻一個、一個的與孤漸行漸遠!” 說到這兒,孫權抬高了聲調。 “孤是流年不利啊,今年以來,就沒有一件順心的事兒!而你們又可曾想過,這一次次的鎩羽,會將東吳逼到何種境地?呵呵……呵呵……” 說到最后,孫權的語氣變得苦澀起來,他在苦笑。 “如今北有曹cao,西有關羽,東邊又是無盡的大海,就連交州也只是名為附庸,實則包藏禍心、暗壞鬼胎!孤才三十多歲啊,可一場合肥之戰幾乎把東吳的兵馬、錢糧、心氣兒給全部給打沒了!這種時候,偏偏你陸伯言又帶回這么一個消息……你是要讓孤偏安于這東吳,開始頤養天年了么?” 陸遜聽出了孫權的意思,這位東吳的國主,他是不安于現狀啊。 當即陸遜做出難過萬分的模樣。 “臣……臣不敢!” “可……如今的局勢,北面惹不起,西邊不能惹,主公需從長計議??!” 孫權直視陸遜,“那就打南邊!” “交州的士變不是劫掠你陸家的軍械么?那孤命你去清剿他!孤不要什么附庸,孤只相信,打下來的東西,才是孤的,誰也奪不走!” 言及此處,“嗖”的一聲,孫權拔出劍來,他將劍橫在陸遜的眼前,“孤就問你,能不能打?” 這…… 陸遜遲疑了,他清楚,此番折戟長沙…… 最大的敗因,是那黃老邪,是那商賈,并非是交州……更不是士變。 陸遜本來開口勸孫權,可當他抬眼直視孫權那寒光凜冽的目光時,他悟了…… 誰是罪魁禍首,不重要…… 如今的局面下,一點都不重要! 孫權在乎的是交州,是失去“長沙”這個重要軍械補給后,一個全新的、能穩定輸送資源的大后方! 同時,他要的是一場大勝,是一場能讓東吳一掃陰霾的大勝。 “臣……臣領命!” 陸遜顫巍巍的開口,同時拱手。 孫權將劍交到了他的手里,“拿出你當初收服山越時的豪情,交州若定……孤當懷慰藉!” 這一番話脫口…… 孫權轉過身徐徐走向那王座。 陸遜誠惶誠恐的望著孫權…… 此刻的孫權,他背對著陸遜,揮了揮手…… 陸遜識趣的行禮告退。 而隨著陸遜走遠…… 帷幕之后。 “咳咳咳咳……” 隨著一陣咳聲,魯肅徐徐走了出。 “子敬啊……”孫權一改方才對陸遜言語間的冷冽與鋒芒。 對魯肅的語氣,變得格外的和煦與柔和。 “你都聽到了?” “主公打算先取交州么?”魯肅提醒道,“今年那交州七郡督士變快八十歲了吧?他還能活多少年?若是將他熬死,那時……交州不費一兵一卒便可奪下!” 魯肅這番話,又一次顯現出了他的前瞻性。 事實的確如此…… 歷史上,在孫權四十五歲時,九十歲的士變總算歸西。 而緊接著,孫權就開始用一系列的“政治手段”逼反了士變的弟弟和兒子們,然后輕而易舉的滅了他們,徹底占領了交州。 整個過程,十分的輕松。 可…… 那是建立在湘水劃界,建立在荊州歸于孫權的大前提下,他才有資本去熬死士變這個老頭。 可……現在…… “孤等不了那么久了!” 孫權一揚手,他的話變得語重心長?!白泳窗?,局勢已經變了!” 激昂的話語驟然落下。 孫權的語氣變得凝重。 “世人總說,是諸葛亮的‘隆中對’成就了那劉玄德,可又有幾人知曉,你魯子敬也曾向孤講述過,你那高瞻遠矚的‘隆中對’呢?” 孫權頓了一下。 他“吁”出一口長氣?!熬謩葑兞?,孤也等不了那么久了,子敬的‘隆中對’不得不更替、變化一番了!” 他魯肅的“隆中對”么? 聽到這兒,魯肅的眼眸凝起,他回想起了。 曾經,他向孫權也設計出過的……那一番戰略部署,那一番宏偉藍圖! …… …… 第136章 蜀漢就是個大染缸! 眾所周知。 “隆中對”是劉備三顧茅廬時,在諸葛亮的草廬中,那一夜,這一對未來的“君臣”頗有開創性、前瞻性的對話。 也就是這番“隆中對”,讓諸葛亮向劉備劃定出三分天下的格局。 如此前瞻、預判,不可謂不精彩紛呈。 而鮮為人知的是,其實,除了諸葛亮外,還有兩個版本的“隆中對”! 其一,是沮授的“隆中對”。 那是初平二年,天子還在董卓手里,袁紹剛剛嚇走了膽小如鼠的韓馥,占據冀州,正在與公孫瓚爭奪北方。 是時的袁紹,還遠不是北方的霸主。 那個時候,沮授向袁紹提出了,屬于他沮授版本的“隆中對”。 先是是以富饒的冀州為根基,剿滅黃巾軍、黑山賊、公孫瓚等勢力,占據冀、并、青、幽北方四州。 然后則是: ——“收英雄之才,擁百萬之眾,迎大駕于西京,復宗廟于洛邑,號令天下,以討未復,以此爭鋒,誰能敵之!” 前期,袁紹的確是按照沮授的“隆中對”去走。 定四州,一統北境。 只不過…… 沮授那版本的隆中對中,“挾天子以令諸侯”與袁紹的野心相悖。 袁紹要做的絕不是一個公,他們老袁家是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也正是沮授這番“隆中對”,袁紹沒有執行下去,硬生生的把天子讓給了曹cao,導致北方霸主的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