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45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第48章 原來仗還能這么打 ——江東必敗的緣由,竟是他關羽? 關麟的話讓關羽一怔。 飯可以亂吃,但話不能亂講。 他關羽是驕傲,是自負不假,但他也不會自負到,會想當然的以為自己身在荊州,就足以影響合肥戰場的局勢。 ——『關麟這小子,是有點徹底放飛自我了吧?』 倒是馬良,他很認真的聽,順著關麟的話,他反問道。 “合肥一戰攻守雙方是孫權與張遼,是東吳與曹軍的博弈,云旗何以講,江東必敗的緣由是關公呢?這又有什么牽連?!?/br> 說話間,馬良微微皺著眉頭,一副愿聞高見的模樣。 關麟淡淡的笑了笑,感慨道:“因為駐守合肥的張文遠,他可是父親的關門弟子??!” “一派胡言!” 聽到這兒,關羽再也按捺不住,“砰”的一聲,他拍案而起,“我與文遠那是君子之交、各為其主,為父什么時候教授過他本事?他又何曾又做過某的關門弟子?” 見關羽嗔怒,馬良連忙勸道:“關公,不妨聽云旗公子把話講完?!?/br> 馬良適時的調節著這里的氣氛,也盡可能的讓父子那劍拔弩張的關系得以和緩。 當務之急,大局為重。 果然,馬良的話產生了效果。 關羽背過身不再言語。 關麟則眨巴了下眼睛繼續道:“無論父親是否承認,可張遼張文遠的確是父親的弟子,當然,這就要從官渡之戰前的白馬戰場說起?!?/br> 原來,官渡之戰前夕,袁紹派大將顏良圍困白馬。 原本的計劃是,顏良是先鋒軍,袁紹的大軍緊隨其后馳援,以“白馬”作為突破口,重創曹cao。 當此間不容發之際,曹cao采用了荀攸的“聲東擊西”之計。 屯兵“延津”偽裝渡河襲擊袁紹后方,成功迷惑袁紹分兵延津應戰,“白馬”的顏良一時間成為了一支孤軍。 之后,曹cao再派輕騎從延津出發,奇襲“白馬”的顏良部,完美的打出了一個時間差。 當然,作戰的計劃是這樣制定的,可實施起來難度就大了。 曹cao必須派一支輕騎以“雷霆迅猛”之勢擊潰圍困“白馬”的顏良部。 時間上必須精確到毫厘。 否則,一旦袁軍回過神兒來,大軍支援抵達。 那曹cao的這支‘輕騎’就成了“孤軍深入”,陷入進退兩難之地,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徹底毀滅! 關麟侃侃把“白馬”一戰的大背景闡述了一番,旋即話鋒一轉。 “解白馬之圍,這個任務極其艱巨,再加上顏良是河北上將,手下的兵馬又均是袁軍中精銳的精銳,風卷殘云、秋風掃落葉般的擊潰他們,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br> “可偏偏,有一個人完成了這個任務,那便是身在曹營的父親,他不僅解了白馬之圍,就連那河北上將顏良,也被父親一刀劈落?!?/br> 嘿…… 聽到這兒,關羽眨巴了下眼睛,有些不可思議。 倒不是說,他對曾經“揚名”的這一戰不可思議,而是關羽感覺到有些不對? ——這小子,是在贊譽他么?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感覺,往往是根深蒂固,不易更改的。 關羽對關麟這小子的感覺,那就是倆字“逆子”,是老天下派下來跟他作對的。 按照這個感覺,關麟這小子的話多半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可偏偏……現在,這小子贊頌起關羽來了,這讓關羽感到驚訝,感到不可思議。 馬良也“吧唧”著嘴巴。 心里嘀咕著——『這不挺好的,看起來,云旗公子打從心底里,也是佩服關公的!』 這想法剛剛出現,關麟那邊話鋒就有點不對了。 “當然了,我爹之所以能斬顏良,或許還有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地方,比如,伯父那時候不還在袁營么?” “或許伯父早就對顏良有囑咐,讓他在戰場上留意父親,乃至于,我爹那綠帽子、長胡子、紅臉子的特點。顏良一眼就認出了父親,敵軍將軍是自己人,顏良自然以為穩了,就收起了刀!” “正想說‘伯父讓他來尋父親’呢,結果父親不講武德直接一刀給劈了,當然了……父親大人是不是講武德,在這件事兒上,也不重要!” 呃…… 關麟的這一番話,讓馬良與關羽同時啞然。 他們意識到,他們是很傻很天真了。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逆子”怎么可能贊譽他爹呢?這與逆子的形象完全相悖。 呵呵…… 關羽心頭就“呵呵”了,這次他都沒有感覺到生氣,甚至胸腔的火焰完全沒有燃起。 習慣了! 關羽竟“被動”的習慣了。 當然,關麟的話總歸是不好聽,特別是最后一句——他關羽是不是講武德,這不重要。 你大爺的! 這種話,對尚武的關公而言,無異于奇恥大辱了。 『大局當前,我忍,我忍!』 關羽心頭默念…… 馬良卻連忙張口問道:“云旗公子說的這些不過是官渡之戰前的‘白馬戰場’,這與合肥戰場何干?又與張遼是否為關公弟子何干?” “這可太有關系了!”關麟侃侃繼續道:“馬良叔怕是不知道吧,當年我爹白馬斬顏良時,他的副將就是此張遼、張文遠!” “我爹砍顏良的時候,可是張遼張文遠距離我爹最近?!?/br> “或許那一刻,當他看到我爹單刀匹馬于萬軍叢中斬下敵將首級后,敵軍聞風喪膽,數萬大軍無力抵抗,引頸待戮,淪為冢中枯骨時!” ——“他張文遠已經在驚呼‘原來仗還能這么打’!” …… …… 揚州,淮南郡,合肥城。 此間官署正堂的氣氛格外的緊張。 曹軍陣營的五子良將之一,四十八歲的張遼身著甲胄,威儀棣棣的坐在主位上,樂進、李典分別坐在一旁。 一名斥候正站在當中,將最新得到的情報報送。 ——“稟三位將軍,得到準確消息?!?/br> ——“三日之后,東吳國主孫權親自統軍十萬,甘寧、凌統為先鋒,呂蒙、陳武、潘璋、宋謙、徐盛、丁奉、蔣欽、賀齊等百員悍將隨軍出征,北上進犯合肥!” …… …… 第49章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東吳十萬大軍,北上合肥! 這一則消息的出現,并沒有引起此間的氣氛的進一步緊張。 孫權集結兵馬,意圖北上,這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 無論是張遼,還是樂進、李典,提前都有所準備。 只是,哪怕是有準備,可聽到這等數量的兵馬,這么多東吳名將,依舊讓樂進與李典顫粟了一下。 呼…… 一口粗氣喘出。 樂進抬眼望向張遼,“此戰,文遠打算怎么打?” 李典提議道:“敵眾我寡,敵強我弱,只能堅守待援!” “堅守待援?”張遼緩緩起身,他目光直視李典,“主公遠在漢中,等救兵來了,整個合肥都讓東吳打禿了!” “那……”李典眉頭凝起,正要說話。 張遼的話搶先而出,“主公早有密箋明示——‘賊至,乃發’!” 這…… 李典連忙搖頭:“主公在漢中,豈識合肥戰場局勢?敵眾我寡,放棄據守而出城突襲,一個不好,城沒了,人也沒了!” 李典說的不無道理。 只是…… 張遼那挺拔佇立的身形,仿佛身體中的每一個關節都在彰顯著他對“突襲”敵軍的自信與堅持。 ——“曼成(李典)多半是沒見識過,那一年,官渡戰場,關云長白馬斬顏良時的壯舉吧?” ——“那一戰也是敵眾我寡,也是敵強我弱,可那一戰,他關云長教會我,仗還能這么打!” 言及此處。 張遼虎目炯炯有神,他指著曹cao的信箋道:“主公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讓咱們趁孫權軍立足未穩就迎頭打他一棒子,挫他的威,然后咱們這合肥城就好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