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雙驕 第201節
聽見動靜,蓮花臺前的道士也站了起來,揚著笑臉轉過身,似要熱情地打一聲招呼,又在看清場面之后笑容一僵,有些局促地搓著手,不知該如何是好。 還是太子首先喚道:“師父,情況如何?” 通達道人才重新展開笑臉,親切應道:“哎!為師在!情況——還算可以吧,為師暫且制住了這個妖道,就是這個家伙冥頑不靈,怎么都不肯認罪——” 蓮花臺上,被繩索捆縛的道士抬起頭,開口道:“貧道無罪,何來認罪?” 眾人方才看清,那身著紫金道袍的道士,原來是神妙真人。 和無法言語的圣上一樣,此時此刻的真人,也失卻了往日的威風,被五花大綁在蓮花臺上,形容狼狽,很明顯成為了階下囚。 然而,他的神情卻沒有絲毫驚慌,目光平穩,嘴角含著從容鎮定的笑意,跪姿筆挺,須發飄飄,展露出幾許仙風道骨的意味。 “太子殿下!”神妙真人遙聲呼道,“敢問殿下,貧道何罪之有?” 太子面無表情。 他冷冷淡淡地開口。 “真人之罪,罪在幾重?!?/br> “其一,妄言吉兇,擅定生死,以人祭天,構殺眾生?!?/br> “其二,分骨rou,離兄弟,間父子,禍亂人倫?!?/br> “其三,弄虛作假,招搖撞騙,以毒丸充仙丹,猛藥作良方,謀害天子?!?/br> “這幾條罪,無一不是離經叛道的大罪,妖邪之術也不過如此,真人竟還敢裝作無辜,詢問孤何罪之有?” 神妙真人緩緩笑將起來。 “殿下此言,是說給貧道聽的,還是在場的其他人?倘若殿下果真這般作想,那么,便請殿下容貧道為自己辯駁一番——” 他陡然提高聲音,仰起頭,似對天發誓一般,高聲而語。 “我施不空所做的樁樁件件,都是為了天下百姓!” “祭皇子,一為祈雨,化解旱災,二為誅暴,消隱戰火!” “此間雙生皇子,并非預為不祥,而是本就不祥!若讓二者平安長大,定會導致民不聊生,哀鴻遍野!擇一棄之,余一取之,方能長久!” “弟子得天尊降示,為了避免這生靈涂炭的未來,方才入世,做下此遭——” 說到這里,神妙真人忽然收了慷慨激昂的語調,變得平靜。 “弟子曾對天發誓,只要能讓百姓得安,盛世太平,縱使背上千古罵名,也在所不惜?!?/br> “如今,眾生雙目蒙塵,看不清因果,誤以為貧道行惡,要替天行道,那貧道便認了這惡,讓眾生行了這道吧!” “只望從今往后,不再有不祥出世,眾生皆可得善果——” 他緩緩閉目,悠長念出一聲道號。 “天尊慈悲——” 第216章 這話一出, 太子妃立時微微變了顏色。 通達道人更是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叫罵道:“好你個施不空!我說你剛才怎么一句話也不說呢,原來是在這里等著!” “你這顛倒陰陽的功夫, 可真是比你的道行還要深!簡直丟道門的臉!你——你不要以為像這樣惺惺作態, 就能混淆是非, 騙過大家!” 罵完,他還不解氣,抑或是擔心真有人被蒙蔽,當下豎起三指, 大聲道:“就你會對天發誓???我陳至微也會!” “天尊在上,弟子陳至微敬啟,今日在此誅妖道, 蕩邪氣, 還三清, 如有虛假,愿受雷刑, 損魂魄,離功德,沉苦海!” 錚錚誓言回蕩在蓮花臺上,讓本就沉默的群臣益發不敢出聲。 誠然, 神妙真人的一番話語,聽起來慷慨激昂、恢宏大氣, 仿佛太子居心叵測, 在故意誤導群臣,污蔑他的清白。 而他縱使蒙受不白之冤, 也不愿傷害眾生,寧可引頸受戮, 還世間一個太平清靜,表現出好一派悲天憫人的模樣。 但在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之下,無論他說什么,結果都不會有任何改變。 因為每個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太子——要定了神妙真人的性命! 遑論通達道人緊隨其后,這一番指天咒地的誓言,就更加沒有多少份量了。 太子沉默片刻,倏然一笑。 笑聲很輕,卻聽得群臣心驚rou跳,直覺有大事要發生。 “真人的這份胸懷,孤十分欽佩?!彼従彽?,“既如此,便讓上天來定論,真人到底是善是惡,是對是錯吧?!?/br> 他揚聲命令:“架柴!” 錦衣衛聞聲而動,不過眨眼之間,就在蓮花臺周圍壘起了幾層木柴。 絲絲涼風攜著海池的水意吹來,吹拂過每個人的身上。 在這陣幽幽涼涼的微風中,太子平緩而語:“當年,真人也是這般,在這蓮花臺上架起了柴,以所謂真火加諸兄長之身,獻祭天下?!?/br> “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時辰,燒得兄長尸骨無存,蓮花臺卻完好無損,引得父皇嘖嘖稱奇,嘆然喟曰,真乃世外高人?!?/br> “今日,孤便效仿真人壯舉,以這熊熊烈火,來驗一驗真人的善惡?!?/br> “——點火!” 火舌隨風而起,沿著木柴迅速往上竄,很快包圍住了整座蓮花臺。 神妙真人被捆綁在烈火中央,火光將其映照得臉龐通紅,卻仍舊不改顏色。 他高聲道:“貧道還是那句話,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拯救天下蒼生!貧道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坦坦蕩蕩,光明磊落!” “諸位大人雙目蒙塵,看不清楚,貧道不怪你們!只要天道看在眼里,就不會讓貧道葬身在這烈火之中!” 他仰頭長道:“天尊慈悲——” 伴隨著他的這聲話語落下,天空竟真的起了變化! 只見烏云滾滾而生,遮擋住萬里晴空,刮起黑壓壓一陣大風! 剎那間,暴雨傾盆而下,澆熄了大半烈火! 群臣悚然震驚! 有膽小的,遭逢這兜頭淋下的暴雨,連抹一把臉都不敢,兩股戰戰地顫聲道:“天、天尊顯靈了!真人、真人是無罪的——殿下——” 更有甚者,在聽見隱隱傳來的海浪拍岸聲時,直接噗通一下跪倒在地,叩頭祈禱不歇:“天尊饒命!天尊饒命!……” 還有膽量大一點的臣子,選擇諫言:“請殿下、請殿下收回成命!若不然,我等、我等恐怕會葬身在這蓬萊島上——” 不遠處,半躺半坐著的圣上神情激動,含混不清地喊著什么。 一片混亂中,神妙真人笑容舒緩,從容坐在蓮花臺上,迎接這天降的甘霖。 也有人維持著鎮定,只露出稍許驚疑之色,如許太師、大理寺卿等。 還有錦衣衛,仍然按刀侍立,聽候吩咐,仿佛沒有聽見神妙真人的話,也沒有落著這陣暴雨。 倒是通達道人有些傻眼,仰頭望著烏云遮頂的天,喃喃:“居然還真給他召來了雨……這是哪門哪派的祈雨之法,這么靈驗……?” 太子妃稍顯緊張,低聲喚道:“夫君,師父……” 太子神色鎮定,示意宮侍,只需給太子妃撐傘就好。 他自己則立在風雨之中,冷然孤傲,似一株不肯折彎的青竹。 雨水自他的臉龐滑落,襯得他的眉眼冷如鋒刃。 他看向閉目淋雨的神妙真人,緩緩開口。 聲音不高不低,卻清晰地傳進每個人的耳里,壓制住了混亂。 “真人果然有祈雨之能,讓孤大開眼界。只不過,若這大雨當真為甘霖,是天尊為了救真人的性命而降下,如何沒有澆熄全部的火焰,而殘留下了部分?” 眾人隨著他的話看向蓮花臺。 只見高臺周圍,仍有零星火苗在風雨中搖曳,久久不熄。 水滅火,照理,這傾盆大雨降下來,蓮花臺上的大火,應當一處不留,卻留下了這么幾處,著實使人驚奇。 昏暗黑沉的風雨中,火光溫暖明亮,對比鮮明,好似這降下的大雨,乃是妖異之水,而火苗本身,才是蕩清天地的三昧真火。 發現了這一點,部分臣子就不那么不安了。 太子繼續道:“恐怕,這雨并非天尊所降,而是真人施法招來的吧?!?/br> “妖邪之水,自然滅不了真火?!?/br> 神妙真人盤腿而坐,不言不語,置若未聞。 太子沒有生惱,平靜道:“看來,孤只能學著真人,問一問天了?!?/br> 北鎮撫使適時地遞上弓箭。 太子接過,握住箭鏃,掌心割開一道傷口,順著箭身向下,涂抹一線鮮血。 他緩緩彎弓搭箭—— “倘若天尊睜眼,便讓孤以血為媒,了結這一切——” 箭矢破空而去,帶出一縷弧光。 那光芒明亮而艷麗,在狂風暴雨中如流星墜入蓮花臺,點燃無數星火。 霎時,火焰熊熊而起! 群臣震撼不已。 圣上驚目而望。 神妙真人也沒了鎮定之色,臉龐在火焰中扭曲,變得驚慌失措起來。 “這、這不可能!怎么可能——” 他試圖掙扎逃跑,但被繩索牢牢捆縛在原地,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火朝自己逼近。 終于,他惶惶高喊道:“殿下!殿下不能殺了貧道!貧道知曉許多天機!比殿下知曉的更多!貧道愿為殿下效勞!” “殿下能有奇遇,說明得天道厚愛,加上貧道的幫助,殿下一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