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節
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哪能空著手呢?即便是家里的紅薯剪一籮筐帶來,也把娘家嫂嫂的嘴堵住了啊。 “坐著吧,沒什么事,請你來就是讓你做個見證?!?/br> 趙小梅嫁人后生了二子一女,現在只有小女兒還沒出嫁,家里一堆事兒忙不過來,壓根不想摻和娘家的破事:“我還要回去做晚飯?!?/br> 趙老頭張口就來:“一會兒就在這兒吃,讓你男人和孩子也來?!?/br> 他話說得隨意,卻沒注意到擺飯的周氏臉色又沉了幾分。院子里這一群人,沒有誰主動去幫她搭把手,剛才她喊自家男人拖干柴,結果半天了也沒動靜。 男人就算了,婆婆居然也坐得住,就攤著手等著吃。做就一個人做,吃有一群人吃,她心情簡直糟透了,這會兒公公一張嘴,又多了一家人吃,小姑子家祖孫三代,加起來足有七口人,又是一桌! 饒是周氏知道當著這么多客人的面不好甩臉子,也硬邦邦出聲:“沒有那么多飯哦,梅子,你家人要是來的話,我再去燒鍋做點?!?/br> 趙小梅都做了祖母的人,哪里聽不出她的不情愿? 真要是熱心留客,悄悄就把飯做了,甚至還不好意思讓客人知道。這直接問,笑話誰呢? “不來,我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要是與我無關,我就回去了?!?/br> 周氏立即道:“也不是多大的事兒,就是志東不聽話,非要跑去城里做生意。最近還越來越猖狂,長輩說了也不聽。你也知道,志鵬讀書多年,費了精力財力無數,萬一哪□□廷改了文書,恢復原來商人不可科舉的規矩怎么辦?所以,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把他們一家過繼出去,以后和我們家沒關系了,那志東想做什么做什么……” 趙小梅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轉而看向家里的父親和哥哥,就這,還沒多大點事兒? 她不樂意管娘家的事,但這會兒也憋不住了:“你們兩家都已經分了家,各過各的,即便有商人不能科舉的規矩,又不會牽連志鵬?!?/br> 周氏一臉嚴肅:“萬一牽連了呢?你敢作保嗎?” 趙小梅臉色一沉,關她屁事,她做什么保? 說難聽點,大家說是親戚,但并不親近,志鵬即便考上了秀才,她又沾不了光? 再說,不是她看不起趙志鵬那小子,秀才可不是那么好考的,這些年一直在城里讀書,連媳婦都娶了,花費銀子無數,別說功名,就是連像樣的詩詞都沒看見一篇。 壓根考不中的人,在這兒擔心考不了,跟笑話似的。 趙小梅又看向便宜弟弟:“繼發,你怎么說?” 相比起大房,趙繼發跟二姐的關系要親近一些,聞言苦著臉:“這也不是我能決定的。反正我愿意孝順爹,爹怎么說,我就怎么做?!?/br> 那邊的趙大方和趙老頭相談甚歡,兩人年紀相仿,問了才知道趙大方要大一歲,他這會兒一口一個弟弟,喊得特別親熱,又夸贊趙志鵬年輕有為,一定會前程似錦。 趙老頭很享受這番追捧,就連趙繼強唇角的笑容都沒有落下過。 顧秋實坐在旁邊不出聲,好奇問:“大方伯,你家有族譜嗎?” 趙大方一樂:“有的,當初我離開家鄉,不是逃難,是為了投奔親戚,只是親戚不知道搬哪里去了,所以才落戶到了村子里。我出門時,帶了我們那一支的族譜,你爹他們是淮安府趙家,我是瀏陽府趙家。這族譜啊,有這么厚?!?/br> 他比了一個巴掌,“我們這一支很有底蘊,瀏陽府那邊姓趙的都是一個祖宗。前些年年我來時,因為這邊族中只我一人,我怕還將族譜送了一本到衙門公證。等你爹過繼完了,回頭我把你們都添上?!?/br> 他越說越高興,“我這一支幾乎要絕戶,沒想到柳暗花明,有你們姐弟六人,我也不怕絕戶了,哈哈哈哈哈……” 他哈哈大笑,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 趙繼發看見這未來的爹如此喜歡自己,還有點高興。 過繼之事已經無可更改,就這樣吧。 飯菜上桌,趙小梅總算知道了內情,面色一言難盡,這桌上大多數都是男人,她本也沒打算留下來,眼看周氏叫她進廚房吃,她直接扭頭走了。 出嫁女回娘家是嬌客,不說坐上座,也該有個正經的位置,躲廚房吃……她是客人,又不是賊。 趙老頭正在招呼客人,一轉眼看到女兒消失在門口,罵道:“這死丫頭,脾氣越來越怪了?!?/br> 而他不知道的是,隔壁的顧氏正在門口招呼自己倆閑不住的小兒子吃飯,看見姑子路過,急忙招呼:“二姐,我家在吃飯,你吃點再走啊?!?/br> 趙小梅心里憋悶,但這些事又不好意思跟婆家人說,正遲疑要不要進去,就被弟妹拖進了院子。 顧氏將飯菜擺在了屋中,小半盆兒燉的肥rou相間的rou……全rou,一般村里人燉rou都會往里加點菜,這一盆,就只有幾根蔥花。 這還罷了,邊上居然有一次燒雞,整的! 趙小梅一臉驚訝:“弟妹,你們家過年?” 顧氏無奈:“還不是志東,不跟人商量自己跑到鎮上去買了半邊rou,我腌了不少掛著,灶前都滿了,要是不熏著,我又怕rou給熱壞了,想著與其吃壞了的rou,還不如趁著新鮮趕緊吃,燒雞是志東剛才帶回來的,這么熱的天,也放不住。我以為他們父子今天在家吃呢,誰知道……” 她給了筷子,“二姐,吃吧,都不是外人,別客氣?!?/br> 趙小梅看得出來,弟妹是誠心誠意,和隔壁那位陰陽怪氣完全不同。 “那我就不客氣了?!?/br> 今兒煮了一鍋白菜湯,就沒熬粥,邊上的盆里放了半盆子饅頭,白白胖胖,精細白面做的。 趙小梅咬了一口,滿口麥香,她又咬了兩口,沒發現中間有粗糧……有些人家為了蒸出來的饅頭好看,就把揉一團粗糧,然后將細面揉好包在外頭,既好看又不費糧食。 “這……弟妹,志東做生意賺了?” 顧氏一臉無奈:“賺什么呀,他賺的銀子都在這里了,這細面爬了幾只螞蟻,我干脆蒸了,平時不這么吃,你是剛好趕上了而已?!?/br> 趙小梅也沒多想,拳頭大的饅頭,她啃了一個就放下了筷子,又被顧氏塞了一個,無奈只能繼續吃。 “爹在隔壁,把那個趙大方請來了,說是要將你們過繼?!?/br> 顧氏搖搖頭:“他們嫌棄我們是累贅,生怕被牽連。剛才我在墻頭聽到這事,險些沒氣死,不過,這會兒我已經氣過頭了。孩子他爹說,這世上父子情緣也要講究緣分,強求不得?!?/br> “回頭你勸勸繼發,別讓他鉆牛角尖?!壁w小梅冷笑一聲,“那個趙志鵬花費了那么多銀子,回頭連個屁都拿不回來,就真的是一場笑話了?!?/br> 顧氏欲言又止。 兒子可說,趙志鵬在城里沒干好事。 她想告訴姑子,但話到嘴邊,還是咽了回去。 這事,不該由她的嘴里傳出去。 隔壁很快就商量好了過繼事宜,趁著桌上有飯菜,趙老頭起身去請了村長和村里的幾位長輩來作證,當場就寫下了跟兒子斷絕關系又過繼給趙大方的契書。 從頭到尾,沒有問過趙繼發。 趙志東這個孫輩,就更沒有被眾人看在眼里。期間趙志鵬幾次試圖阻止,都被堵了回去。 趙志鵬根本就管不住長輩,滿臉的苦意,他悄悄摸到了顧秋實身邊:“志東,我從來就沒有害怕你牽連我,你跟長輩說一說呀?!?/br> “你不怕,我怕呀?!鳖櫱飳嵜嫔?,“生意我是一定要做的,萬一哪天真的改了規矩,讓我牽連了你這個大才子,害你前程盡毀,我可背負不起這么大的罪孽。一家子都對你寄予厚望,你可要抓緊!” 契書寫完,趙大方起身告辭,臨走時候還抓走了新鮮出爐的兒子。 趙繼發恍恍惚惚。 “那些地真的還回去了,以后我們吃什么呀?” 在趙繼強的堅持,趙大方的默許下,趙繼發當初分到了十畝地要還給趙繼強,并且,隔壁院子的地基屬于趙老頭,一家人如果要留下,就得付一份買地的銀子,如果搬走,趙繼強愿意出五兩銀子買了房子。 顧秋實想要答應,但在座眾人,沒有人會聽他的話。于是他扯了扯趙大方。 趙大方一口答應了下來,并且當場收了五兩銀子,又寫了一張契書。 趙繼發只覺得父兄都很陌生,活了幾十年了,他像是第一天認識這些人似的。 走出院子,趙大方眉開眼笑,將手里的五兩銀子遞給他:“走吧,先去隔壁,商量一下接下來要怎么辦?!?/br> 趙繼發沒得選,父親把他送給了趙大方,他只能接受。 但這事來得太突然,他只知道父親偏心,卻沒想到自己會被掃地出門。進了自家院子,看到顧氏,他眼淚不爭氣地落了下來。 “孩子她娘,我對不住你。這……以后我們就沒地方住了?!?/br> 高高大大的男人,彎腰靠在妻子頭上,一副小鳥依人模樣。 顧秋實看了一眼就收回視線。 趙繼發很傷心,這還是手捏兒子給的二十兩銀子,要不然,他哭得更兇。 顧氏頗有些無奈,拍著男人的肩膀安慰:“不要緊。大不了,我們厚著臉皮跟志東住,回頭你和志東一起做生意,這不是還有五兩么,十兩銀子就能造院子了……” 種地為生的人手頭沒有地,特別讓人心慌。顧氏想了想:“我們去租地,種上三十畝,我們一家人就不會餓肚子了?!?/br> 可問題是,村里的人力很多,有一把子力氣沒地種的人比比皆是,他們想要賣力氣,都沒地方賣去。 趙三姐提議:“實在不行,進城做工。包吃包住,總能活下去?!?/br> 趙大方沉默看著:“我那邊院子小,住不下這么多人,聽說你今天在村頭買了一片地基……回頭我出銀子,修個大宅子!” 人在年老之后,都會為自己的后事做準備,他害怕無人養老送終,如今了這一大群兒孫,他心里真的特別歡喜。 至于兒子不孝……他在村里也住了多年,趙繼發挺老實的。還有,上了族譜,他又為兒孫付出,回頭兒孫不孝順,他可以去衙門告狀。 趙繼發回過神:“不不不,我怎么能讓您的銀子?” “我是你爹,兒子花老子的銀子天經地義?!壁w大方想了想,“給十三兩,修宅子應該夠了,到時分一下,修個三進大院子,三兄弟一人一進?!?/br> 趙繼發沒想到便宜爹這么富裕,有了宅子,再有便宜爹的五畝地,家里就不會餓肚子了。 他拉一下妻子,認認真真跪下磕頭。 “爹!” 趙大方滿臉歡喜:“噯,快起來!” 他彎腰去扶,“收拾行李吧,早點搬過去,新房子慢慢建,這一個月先在我那院子里擠擠?!?/br> * 趙老頭把自己已經當了外祖父的小兒子過繼出去了! 這個消息在村里傳開后,眾人一片嘩然。 老祖宗得知,都走不動路的他立刻讓自己的孫子將他背到了趙老頭的院子里,一坐下就對著客客氣氣接他進門的一家子破口大罵:“孫子,你糊涂??!純粹就是一個糊涂蛋!” 趙老頭:“……” 第452章 打秋風的窮親戚 八 老祖宗打人, 晚輩即便是不滿,也只能忍著,最多是躲開, 絕對不能還手,不然,會被人戳脊梁骨。 家里有讀書人,趙老頭敢怒不敢言, 只硬邦邦辯解:“我孫子讀了這么多年的書,不能被那個混賬給牽連了。是志東不聽話,原先我早就說過, 不能在外頭做生意, 他非要做……” “做生意又不影響家里的人科舉?!崩献孀谘蓝嫉艄饬?,說話有點透風,滿臉痛心疾首。 但趙老頭想法不一樣。 “萬一受了牽連怎么辦?到時再過繼, 就太遲了?!?/br> 老祖宗氣得呼呼直喘氣:“現在你趕緊去把繼發一家人叫回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