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節
想到此,趙繼強興致勃勃回頭,一把攬住要起身離開的趙繼發:“二弟,家里已經在做飯了,志鵬難得回來,一會兒我們大家一起喝一杯!” 趙志鵬已經去了廚房找周氏,他嘴甜會哄人,周氏本來因為留了二房父子倆吃飯而不高興,被兒子一哄,很快就眉開眼笑。 顧秋實姿態閑適,吃著趙志鵬從城里帶回來的點心,一塊又一塊。 趙繼發心情煩悶,最難受的時候呼吸都有些困難??吹絻鹤記]心沒肺,他忽然就放松了。 即便是被過繼,即便老頭子把事情做絕將分給他的地和房子全部都收回去,家中也不至于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兒子給的二十兩銀子,現在還在他的兜里揣著呢。 顧秋實遞了一塊點心過去:“爹,這個好吃,甜!” 鄉下簡樸慣了的人,很少吃糖。 糖可以讓人愉悅,趙繼發吃了兩塊點心,沉甸甸的心情放松了許多。 廚房里傳出了飯菜的香味,就快要開飯了。趙繼發肚子吃了半飽,側耳聽著趙志鵬說城里的趣事。 周氏將蒸好的饅頭端到院子里的桌上,笑吟吟問:“志鵬,你說紅兒肚子墜疼,她是不是有了身孕了!” 趙志鵬就是想讓母親誤會……身為兒媳婦,大半年不回一趟婆家,不光是家里的人不高興,傳了出去外頭也會有閑言碎語。但如果有了身孕,孩子剛剛上身,那所有人都能理解。 這種時候,不顛簸才是對的。 但孔紅兒確確實實沒有孩子,他只能誤導,不能給實話:“不知道,月事遲了兩天。我說讓她去看大夫,她說日子太淺,大夫看不出來,去了也是浪費診費,說再過半個月,如果月事還不來,再去醫館把脈?!?/br> 周氏抓心撓肝:“除了月事推遲,還有其他反應嗎?” 在場都是男人,趙繼強也想抱孫子,但“月事月事”的,他聽了煩躁,這不是男人該聽的話,當即皺眉道:“志鵬又不懂這些,趕緊忙你的去。這孩子在不在,也不是你幾句話就能問出來的?!?/br> 趙志鵬樂得不答,多說多錯。 “爹,娘照顧咱們全家起居很是辛苦,您凡是有商有量,不要動不動吼人?!?/br> 周氏就覺得,兒子特別會體諒人,當即感動得眼圈通紅:“志鵬,想吃什么?娘給你做?!?/br> 趙志鵬常年住在城里,聽著是很風光,但其實日子過得一般,他想要大吃大喝大手大腳,奈何手頭拮據,外頭還有個無底洞,只能想一想。 “我想吃rou,娘能不能燉只雞,兒子在外頭就想這口,有時候想您的手藝都想得睡不著覺!” 周氏又哭又笑:“苦了你了。等著,我這就去殺雞?!?/br> 她眼神一轉,看向侄子,吩咐:“志東,我不太敢殺雞,你幫我殺一下吧?!?/br> 顧秋實起身,結果她遞來的菜刀,直奔雞圈,手起刀落,連宰兩只。 不是他饞rou,只是單純的想給周氏添堵。 果然,周氏拎了一桶熱水出來,打算讓侄子順便拔毛,當她看到地上兩只沒了頭的雞時,心疼得直叫喚:“志東,這么大的雞,殺一只就夠了,我還要留著生蛋呢?!?/br> 村里人喂雞,可舍不得給糧食來喂,就連米糠麥殼,都可以賣去鎮上的糧鋪,整個富強縣到處都有人吃不飽肚子,這些東西在鎮上買的人少,但離了這個鎮,有許多人愿意拿家里的糧食來換糠殼吃。 能夠賣錢的東西,怎么可能給畜生? 所以,村里人養雞,都是吃地里的菜和野草,這樣的情形下,雞不能保證每天一個蛋,也長不出什么rou。 顧秋實不以為然:“我們這么多人吃飯,一會兒爺爺說不定還要帶村里的長輩過來,一只雞哪里夠吃?大伯母,你難得請一次客,大方一點嘛?!?/br> 周氏:“……” “志東,你的意思是我小氣?我看是你饞rou……” 顧秋實打斷她:“一會兒我不吃,這雞我沾都不沾,總行了吧?!?/br> 這叫什么話? 既然都把人留下吃飯了,哪能不讓人吃菜?趙志鵬出聲:“娘,殺都殺了,一起燉了吧,留點兒晚上吃?!?/br> 周氏恨恨瞪了一眼侄子。 顧秋實像是感覺不到她的惱怒一般,沒眼色的問:“大伯母,還需要幫忙嗎?我看你圈里還有一頭豬,要不也殺了吧?” 那豬才一百多斤,周氏準備過年殺了做臘rou給兒子送去城里吃的。 現在天這么熱,秋老虎曬死個人,這豬殺了根本放不??! “你去前頭坐著吧?!敝苁蠜]好氣,“又沒做過飯,只會幫倒忙?!?/br> 顧秋實再次體貼道:“要不,讓我娘來幫你做飯?” “不了不了?!敝苁献ブ鴥芍浑u,幾乎是落荒而逃。 叫了弟媳婦幫忙,不可能不留人吃飯。外人多吃一口,兒子就少吃一口,還是不請了。 接下來,顧秋實嗑著瓜子,聽趙志鵬吹牛,趙家的男人們很喜歡聽他說學堂里的事,他講得興致勃勃,聽的人興致高昂。 因為要燉雞,那玩意兒費柴火費時間,飯還沒有好,趙老頭已經回來了,就是臉色不太好。 他去找了村里的長輩,長輩是他爺爺的親兄弟,說起來血緣挺親近。結果剛一說了想法,就被那老人家罵了個狗血淋頭,說他鬼迷了心竅。旁人都只嫌兒子少,從來沒有人跟他一樣嫌棄兒子多還把人往外攆的。 并且,老人家活了大幾十年,眼睛亮著呢。趙家這兄弟二人,老大眼高手低,吃不了苦低不下頭,家里有個孩子讀書花費大,居然還找人幫忙收地里的糧……地多了干不過來找人正常,但即便請人,自家頂上幾個人,辛苦幾天,也能省點工錢。結果,一家子不管農忙農閑都在家里閑著,該干活的時候都是請村里人幫忙,忒懶了。 而小兒子年紀輕輕就出去自立門戶,生養了那么一大串孩子,個個都長大了,嫁出去的姑娘過得還不錯,長大了的兒子十多歲就在外頭討生活,從來也沒聽說干過壞事,眼瞅著就立住了。更別提二房還是三兄弟。 換了他,不說偏袒二房,也絕對會一碗水端平。結果呢,這混賬,居然要把唯一能干的兒子趕出去。 “爺爺,不要將二叔過繼出去,我們一家子齊齊整整比什么都強?!壁w志鵬一臉嚴肅,“我的想法是,如果哪□□廷真的改了規矩,那也是我的命。我絕不埋怨二叔和志東?!?/br> “閉嘴!”趙繼強很不高興:“家里花費那么多的銀子送你讀書,你辛辛苦苦讀書這么多年,可不是為了讓你被人牽連進不了考場的。志鵬,我們一家人對你寄予厚望,以后這種話千萬別說了。你必須要考,并且一定要考中?!?/br> 此話一出,趙志鵬身上壓力陡增。 顧秋實似笑非笑接話:“大伯說得對。我也不希望自己做生意這件事情拖累別人,還是過繼吧?!?/br> 趙老頭冷哼:“志東,少在這里裝好人。如果不是你不聽話,也不會有這么多的麻煩事。讓你在家里老實待著,你待不住……還說家里困難,十畝地的糧食,我不信真能餓死人?!?/br> 趙繼發知道兒子這些年在外頭很辛苦,人在外頭飄,肯定會遇上各種困難和危險。兒子做生意也是為了給家里減輕負擔,他不忍心看著孩子被長輩責備,道:“志東做生意是我允許的,您要罵就罵我吧?!?/br> 趙老頭心里煩躁,按照他的想法,爺爺那輩行四的爺爺只生了一個女兒,那個堂姑嫁出去后沒有生下一男半女,他的打算是將兒子給了那爺爺。 話一出口,就被老人家罵了個狗血淋頭,并且還被老人家提著拐杖攆了出來。 他都一把年紀的人,還被人訓斥,臉上很是下不來。 “繼發,瞧瞧你辦的這都是什么事?”趙老頭嘆息,“我也舍不得你這兒子,但是咱們得顧全大局。志鵬讀書多年,花銷巨大,家里付出了那么多,真的不能讓他被牽連。本家可能不行,老祖宗不愿意,這樣好了,我去外頭問一問?!?/br> 趙繼發瞠目結舌,他以為最多就是過繼出去,以后喊親爹為叔叔或者大伯,做夢也沒想到可能會改姓。 這……真的是不要他了??! 他心里有點堵,聞著廚房里傳過來的rou香,也一點都不想吃了。 誰都看得出來,趙繼發的臉色不好。 趙志鵬又想開口勸說不要過繼,趙繼強搶先道:“二弟,這件事情只怪志東,你……你別怨爹,咱們供了志鵬這么多年,他如果考不中,那是我們的命,但若是志鵬被牽連了不能考試,我就是死了也閉不上眼,太冤枉了?!?/br> 趙繼發面色沉重,茫然地點了點頭。 “我聽爹的?!?/br> 趙老頭害怕老祖宗追到家里來攪黃了過繼的事,轉而又出了門。 小半個時辰之后,雞湯上桌,趙家人正準備讓小五他們去找一找趙老頭,趙老頭就回來了。 進門來的不是他一個人,還跟著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 趙繼強有些意外,父親明明是出去給老二找人家,怎么村里的孤寡老頭帶回來了? 這老頭兒同樣姓趙,不過,和村子里的趙家一點關系都沒有,他是十年前來的,來的時候是夫妻倆,手頭似乎有些銀子,買了一個地基,建了三間房,又買了五畝地。五畝地只有夫妻二人嚼用,日子還算寬裕。 結果剛安頓下來不到一年,媳婦兒就沒了,有人看在五畝地的份上,想要幫他說親,通通都被他拒絕了。 “繼發,快來,從今日起,這就是你爹了?!?/br> 趙繼發:“……” 他真的是做夢也沒想到,不過一頓飯的功夫他就換了爹了。 趙繼強的腦子在這一瞬間想了許多,眼睛一亮:“二弟,大方叔家里也有地,你跟了他,不怕餓肚子?!?/br> 趙繼發:“……” “大哥的意思是,我過繼出去,就必須要把地留下來?” 趙志鵬本來要阻止過繼之事,實在太兒戲了,從提出過繼到過繼成功,前后才不到一個時辰,跟孩子過家家似的。 他準備開口時,聽到父親的話立刻就住了嘴。 十畝地,即便有一半是薄地,按照當下地價,至少要值四五十兩銀子。 趙老頭不好意思讓兒子把地還回來,看了一眼趙大方:“他叔,你怎么說?” 第451章 打秋風的窮親戚 七 趙大方能怎么說? 平白撿了一群兒孫, 他已經占了大便宜了,哪里好意思讓人家陪送地? “繼發現在還不是我兒子,一家人商量好了再說?!壁w大方想了想, “還有,這么大的事,把小梅也叫回來商量一下,省得生誤會?!?/br> 他口中的小梅是趙繼發的二姐, 村里沒有那么多的規矩,有些人將姑娘入了排行,有些又不入排行。所以, 趙繼發本來是家里的老三, 但叫他老二老三的都有,趙繼強稱呼這個弟弟也是一會兒二弟,一會兒三弟。 趙老頭覺得這話有理, 立刻叫了在門口玩耍的小五小六:“去把你們姑姑叫回來,就說有很重要的事情商量, 連你姑父一起?!?/br> 女人在家從夫, 出嫁從夫, 從來都做不了主。 與其說趙老頭要把這事告訴女兒,不如說是告訴女婿。 趙小梅也嫁在村里,不過, 她不太喜歡和娘家人來往。當初她出嫁時,家里要了一筆聘禮,給的嫁妝不多……她知道家里富裕,認為就算爹娘不陪嫁多少東西, 夫家給的那些聘禮應該讓她帶走,沒買東西也該把銀子給她壓箱底。 她嫁人后, 看到自己的嫁妝,徹底厭惡了雙親。反正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除了逢年過節,她平時是能不回就不回。 聽說父親有請,趙小梅到底還是回來了,只是,她沒有叫自家男人。 娘家的事情都和他們夫妻無關,她只是回來看一看而已。掏錢是不可能掏的,好處也沒她的份。 趙小梅進了院子,看見眾人,頗有些意外。再不怎么和娘家來往,這么多年了,她也知道了嫂嫂和弟妹的脾氣。 弟妹是個勤快的,只是家里的孩子多,日子過得不寬裕。大哥稍微富裕一些,只是要省銀子給孩子讀書,那一個兒子比隔壁一串孩子花得都多,加上大嫂比較懶,夫妻倆這么多年很少請人吃飯。 “爹,什么事?” 趙老頭也不喜歡女兒,這丫頭是個沒良心的,嫁人之后都不怎么回來看他們。上一次他生病,這丫頭回是回來了,空著手來的,走了后兒媳婦念叨了好久。 他不是貪圖女兒那幾個雞蛋,家里近二十畝地,再供一個讀書人,也沒窮到那份上。就是單純的覺得女兒不擔心他們,也不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