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門好細腰 第660節
書迷正在閱讀:對照組炮灰只想爆紅啊、我的田螺小夫郎、病美人養護指南、鳳儀、惦記、彩虹橋、色令智昏、服了,戲精同桌是學霸、晴時雨[先婚后愛]、濫情
裴獗不善多言。 立于寒風,沉默許久才又開口。 “母親走后,我失血過多,暈厥過去,等我醒轉,翻遍了附近的草堆,不見meimei的蹤跡……” “我不知她是被追兵帶走,還是自行離開,沿途尋找,直到找到母親的遺體……” 說到這里,他停頓了很久。 “后來,是我現在的父親收留了我?!?/br> - 當時的謝夫人為了擺脫齊國追兵,選擇了逃往并州地界…… 是裴沖的親隨發現了他。 當時,小小的孩子正在刨坑葬母,土灰色的衣裳,滿身血污,沒有包扎的傷口淌出鮮血,滴入了土里,滴到了他母親的身上。明明身量還沒有長成,臉上的堅韌卻似大人模樣…… 天地冰冷,寒風刺骨。 他甚至沒有掉一滴眼淚…… 親隨將受傷的孩子帶到了裴沖的面前。 當時的裴沖也身受重傷,下肢不能行走,而且家中無子,老母親病重,夙愿難填。 這個孩子撿得正是時候。 裴沖躺在病床上,問了孩子四個問題。 “你叫什么名字?” “長域?!?/br> 孩子不會說謊。 兩個字,沒說姓氏。 裴沖唔一聲,“謝七郎,謝獻之子?!?/br> 他受了傷,但坐鎮并州,身為主帥,齊軍大肆搜尋“謝家余孽”的消息,并非一無所知。 然后他又問了第二個問題。 “忘得掉嗎?” 一夕之間,從養尊處優的謝家嫡子到無家可歸的亡命逃犯,家破人亡,無盡深淵,人生天翻地覆,命運也因此被改寫…… 血泊中的母親,戰死并州的父親和謝家軍冤魂,都在看著他。 孩子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 而是反問,“若是將軍你,忘得掉嗎?” 裴沖點點頭,接下來問了第三個問題。 “我是裴沖,你大概聽說過我。并州一戰,你失去了父親,我殺的。我傷了雙腿,你父親砍的。你可恨我?” 孩子搖頭。 “將軍征戰沙場,各自為政,各領一軍,你與我父本無仇怨,唯有使命。你沒有錯,我不必恨?!?/br> 裴沖沒有想到這么小一個孩子,竟有這樣的胸懷和見識,又悲又喜又感慨,然后問了最后一個問題。 “你可愿做我的兒子?改頭換面,承我香火?!?/br> 裴獗當年的回答是,“你救我命,我養你老?!?/br> 馮蘊再一次感受到窒息。 為他。 為當年那個命運多舛的小七郎。 “你受苦了?!?/br> 裴獗沒有說話。 一晃眼已是十幾年過去了,再念及那一日的事情,他幽深的黑眸里,一片荒涼。 “這風聲,跟那天很像?!?/br> 突如其來的感慨,聽得馮蘊心酸。 “你還記得meimei的樣子嗎?她……究竟是不是李桑若?” 裴獗搖頭,漆黑的眼里冷淡一片。 “記不得了。是與不是,都是唐少恭的一面之詞?!?/br> 唐少恭方才說的話,馮蘊都聽見了。 不需要裴獗再來重復。 唐少恭說,他是從并州戰場的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僥幸活命,卻發現無處可去。 謝家軍全軍覆沒,謝獻被抄家。他在亡命潛逃時,得知齊軍在搜尋謝家余孽。 得知少主還活著,唐少恭大喜過望。 為報主公大恩,他也跟著尋找…… 是他最先發現哭著找娘的謝家千金,小女郎告訴他,哥哥死了,阿母不見了…… 他帶著孩子到處找謝夫人,可惜晚了一步…… 看到謝夫人被人凌辱,他孤身一人又帶著孩子,不敢上前搭救,等安置好小女郎再回頭,謝夫人已是一具尸體…… 為免打草驚蛇,他忍辱離開,帶著小女郎四處尋找少主的下落。然而,始終不得消息,不得已,他只好帶著主公家的女郎,投奔了當年的并州刺史李宗訓…… 李宗訓看到那孩子第一眼,就十分喜愛,正巧夫人夭折了女兒,悲痛欲絕,便將她養在了膝下,取名李桑若…… 唐少恭還說,他做了李府幕寮后,并沒有停止尋找少主??商煜轮?,尋人如大海撈針,他又不敢明目張膽地找,終究是錯失了。 再次得見,是在一年后的中京,他一眼就認出了少主,卻從旁人嘴里得知,那是裴大將軍的兒子,姓裴名獗…… 于是,他不再與裴獗相認,而是默默等待,等著少主長大成人,同時,他在李府里盡職盡責,一力襄助李宗訓,從并州刺史,做到大晉宰相…… 他得到了李宗訓完全的信任。 不料少主長大,好似全然記不得謝家的血海深仇,不僅認賊作父,待裴沖至親至孝不說,還迷戀上仇敵馮家的女兒,娶為正妻,恩寵有加,當寶似的護著…… 唐少恭說,看到這番情景,他痛心疾首,這才不得不出手…… 從煽動李桑若對付馮蘊,拆散少主的姻緣,再到一手推動李氏父女和裴獗的反目,逼得裴獗走上極權之路,加九錫到獨攬大權,中京事變到鄴城覆滅…… “確實是一面之詞了?!瘪T蘊笑了笑,柳眉微揚,“畢竟李宗訓死了,還是唐少恭親手射殺的。死無對證呢?!?/br> 裴獗眼中波瀾不驚,點點頭。 “我不全信?!?/br> 馮蘊突然笑道:“那下一步呢,他準備讓你做什么?復仇之路,可是沒有走完呢?!?/br> 謝家滅門,罪魁禍首是馮敬堯,也是南齊朝廷,即便當年的皇帝不是蕭呈,可仇恨是可以延伸的…… 在唐少恭眼里,她馮蘊也是馮家人。 是謝家的仇人之女。 如今的南齊朝廷,也是當年讓謝家軍覆沒的元兇。 裴獗沒有說話。 他沉默著將一方小印遞到馮蘊的手上。 馮蘊一怔,“這是什么?” 裴獗道:“唐少恭帶來的?!?/br> 唐少恭用來舉證李桑若是裴獗的親meimei,證據有二。 其中之一,便是這一方印鑒。 那是謝夫人臨走前,塞給女兒和兒子的信物。 她給兒子的是一塊謝獻贈她的玉佩,上面刻著謝獻的小字——子進。 那塊玉佩當年被裴沖拿走,一直到裴獗成婚,裴沖到信州來,才交還給他。 謝夫人給女兒的是她自己的一方小印,閨中看書作畫所用,即便事隔十幾年,裴獗還是可以認得出來,確系母親遺物。 另外一個力證,便是李桑若的婚姻。 唐少恭說,起初,李宗訓確實有意與裴家結親,將李桑若嫁給裴獗。 是他,偷偷安排了獵場變故,讓熙豐帝和李桑若獨處一室……從而破壞了兩家聯姻。 “只因我知情,親兄妹,不能做夫妻?!?/br> “少主你想,李家可不止李桑若一個女兒,若非意外,以李宗訓的為人,怎會輕易得罪裴大將軍,將已經與裴家議親的女兒另嫁?他要想攀龍附鳳,換一個女兒便是,或者一早就不和裴家議親就好,何苦在朝中樹一個大敵?” “少主不知,當年我為了阻止你們聯姻,費了多少口舌,才說服李宗訓……” 這是唐少恭的原話。 他甚至為沒有將李桑若教養好導致她性情乖戾而痛心,在裴獗面前悔恨落淚…… 所有的一切,聽上去都合情合理,還有這一方小印為證,也沒什么破綻。 但馮蘊心里始終不是那么有滋味。 李宗訓已經死了。 很多事情,全憑唐少恭一張嘴…… 真真假假如何佐證? 就算唐少恭當真是謝獻忠仆,但十幾年的光陰過去了,世事變遷,誰又知道現在站在面前的,是人是鬼? 馮蘊接過小印,打量了許久。 “都說血濃于水,你要認親,我攔不著,但一碼歸一碼。我跟李桑若的恩怨,是放不下的,你也別勸我大度?!?/br> 裴獗面色淡淡,“我不勸?!?/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