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也就是這個字不是我們華國字典里的字,是小櫻花根據我國的六書造字法自己創造出來的。 然后云逸上網查這個詞的出處,發現沒有權威的來源。 只有一些營銷號或者網友自己做的解釋。 有些人說,這個詞來自余光中先生的一首詩《風月谷》。 云逸在網上查了,余先生沒有這首詞。 為了嚴謹,她讓人買回來余先生詩集全集,按照目錄查看。 好在余先生是近代人,寫的詩也不像李白杜甫那樣成百上千,很快就查完了。 事實證明,確實沒有余先生這首《風月谷》。 云逸又找了文學專家來鑒定一下,是不是余先生真的沒有這首詩。 經過專家們統一鑒定,風月二字就不像是余先生的詩名。 專家們也統一認定,余先生沒有這首詩,也沒有使用這四個字。 云逸繼續查詢,還有人說這四個字出自近代女詩人林徽因。 【凨凪凮夙,我見眾生皆草木,唯獨見你是青山?!?/br> 這句話聽起來也很美,但云逸的探索精神起來了,她去查了林徽因詩詞原話。 發現這句話原文來自唐朝杜甫的《青山》。 我問青山何日老,青山問我何時來。 我見眾山皆草木,唯有見你是青山。 青山已隨晚風去,我與滄?;L?。 朝陽落暮霞光盛,云臺淺薄秋雨殘。 林徽因引用了這句話,寫在了她自己《入目無他人》中。 入目無他人,四下皆是你。 我見眾生皆草木,唯獨見你是青山。 愿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 既許一人以偏愛,愿盡余生之慷慨此生固短,無你何歡! 但這首詩跟凨凪凮夙也沒有關系啊。 云逸仔細看了一下這個詞的出現時間和網絡上流傳的解釋,果然時間相距的都很近。 如果從小了說,這只是一些營銷號為了博流量,突出文字美感做的東西。 但往大了說,這何嘗不是小櫻花的一種文化入侵? 讓華國民眾習慣了這些字、詞,使用多了,形成一種正規的語言么? 云逸覺得不能這樣。 即使語言是用來使用的,也要明確它具體意思和來處。 看起來是很較真,但文化入侵前期不就是用潛移默化的自身文化來替代原有的內容么? 云逸當下就發布了相關視頻。 【今天發現一個好玩的事情,跟大家分享……】 云逸把自己從認識、到探索這個詞的完整過程發到了網上。 由于是云逸的內容,這個視頻不可能被限流。 讓更多的人了解到這波文化入侵。 云逸發現,即使在自家平臺,想舉報那些介紹【凨凪凮夙】的博主也很難。 因為舉證很難,證明一個東西不存在,需要大量的科普和非常專業的人士才能有一定的結果,而且都不能保證專業人士是否正確。 知識會根據新出土的考古、或者久遠的一個孤本隨時變化。 這就是為什么有些文化入侵很難預防、很難發現。 文化可以借鑒,但不能讓營銷號給他們做背書,貼上華國文化的標簽。 通過云逸的視頻,大家才恍然。 [我昨天也刷到了,還想著學會了一個生僻成語,用在作文里呢。多虧云jiejie的科普,要不然我真的以為這是我們的文化] [其實還有很多,比如說“兆”這個字,我國新華字典里就是百萬的意思。小櫻花那邊才是萬億。] [雖然云大小姐的視頻不差我這點流量,但我也投了30塊的,希望更多人知道。] ———— 寶貝們,這部分不占用正文~ 這件事是我今天刷視頻發現的,搜了幾個博主,也查了相關信息。 除了小說人物是虛擬的,事情是真實的,大家也可以上網查~ 我參考的是:藍貓teroso博主的視頻。 現在文化入侵真的很潛移默化,如果我們知道了這四個字是日制漢字我認為沒問題,就怕很多人以為這本身是我們自己的文化。 越來越多人使用,就成為默認的文字了。 我覺得使用沒問題,只是要明確,這不是我國文化,就夠了~ 第187章 巡回法官 解決了日式文字的問題,云逸又懶懶的躺回了沙發。 點開郭律的視頻,再聽聽最近有什么法律八卦。 聽了幾個,就發現這些她在直播中全聽過了。 然后就搜索其他律師的主頁。 搜著搜著,就發現了李艾-巡回法官。 我國是有巡回法官的,他們抱著一個國徽到處走,走到哪里,只要有案件,把國會掛起來就成了法庭。 云逸刷了李艾法官的視頻,發現他去的地方都是道路難以到達的地方。 這些地方的人,可能都不知道還有法院可以幫他們解決問題。 要不然就是距離法院太遠了,司法成本太高了。 他們沒有辦法去尋求法律援助。 李艾當上法官后,已經4年了。 通過他的視頻,云逸覺得這些巡回法官真的很值得敬佩。 有了他們,才踐行了我國把法律普及到每一寸國土。 但他們的處境確實有些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