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節
而且就算是在突厥內部,突利可汗也不會放過他,兩人之間的裂痕之深,仇恨之大,是遠超突厥和大唐之間仇恨的。 …… 頡利可汗一路逃,他心中的氣憤簡直難以述說,同樣的錯誤,同樣的戰術,他竟然被打敗了兩次。 兩次! 他真的要被氣死,尤其是看到自己現在就像是一條狗一樣的逃命,他甚至到了懷疑人生的地步,明明就在三年前,他還從唐朝耀武揚威般的勒索了大量的錢財。 明明就在十年前,他還對南國的那些割據諸侯,予取予奪,誰都要仰他的鼻息生存,到底是哪里出現了問題,導致變成了現在這樣呢? 到底是發生了什么事情,導致現在大突厥一敗涂地呢? 頡利不知道,他不可能從自己的身上找問題,他只會怨別人,比如背叛他的大將,比如不愿意臣服他的突利可汗,比如那些人,比如這些人。 就在這逃亡的一路上,還不斷的有人投降唐朝,這讓他更如同驚弓之鳥。 “噗嗤!” 當箭矢的聲音出現后,頡利更是慌張到極點,他轉頭看去,發現洛玄云竟然率領著一個小隊追了上來,他本來還想反擊,但一看洛玄云等人都穿著甲,最關鍵的是,人雖然少,但是箭術極好,幾乎是一箭一個人。 他立刻就熄了和洛玄云纏斗的心思,刀槍無眼,弓箭就更不用說了,萬一洛玄云一箭給他來個透心涼,那可就死的太冤了。 他可是堂堂的突厥可汗,擁有廣袤的土地,上百萬的部眾,是蒼天所鐘之人,就像是南國中原經常講的天子一樣尊貴。 洛玄云望見頡利可汗后,朗聲道:“頡利,投降吧,你無處可逃,投降留你一命?!?/br> 頡利高聲回道:“洛玄云,你只有十個人,難道就不擔心本可汗和你同歸于盡嗎? 你還是不要追了,這樣對你和本可汗都比較好?!?/br> 洛玄云聞言大笑道:“可汗你的舞姿很是優美,我大唐天子想要邀請你到長安,一展舞姿,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啊?!?/br> 愿意你老母! 頡利是真的要罵人了,如果能重來,頡利會在洛玄云進入牙帳的那一瞬間,就把他的舌頭揪出來,把他的眼睛挖出來,然后狠狠地羞辱他。 頡利不自覺的微微露出笑容,因為他已經在心中把洛玄云炮制了無數遍,精神上的勝利讓他因為戰敗而受傷的心有了一些安慰。 洛玄云喋喋不休的羞辱著頡利,希望能夠激怒頡利進而讓頡利停下來,一旦他停下來,他就不會再有機會逃走。 頡利身邊有兩百多精銳,但洛玄云之所以敢帶著十個人就追上來,是因為騎兵作戰,兩百多人不一定比十個人強,關鍵是看誰射箭更準,誰能扛得住更多箭。 頡利的人沒時間披甲,基本上都是一箭死,而洛玄云的人可以多挨幾下,這就導致雙方的戰斗力差不多。 但有得必有失,披著甲是安全,只不過速度也會被連累,所以洛玄云才想激怒頡利,以便拖延頡利逃跑的速度。 但他低估了頡利色厲內荏的程度,頡利之前一直耀武揚威,是完全憑借著強大的實力,一旦失去實力,他現在所想的只有逃命,根本就沒有一點要和洛玄云交戰的意思。 頡利可汗能逃到哪里呢? 實際上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往西,李靖率領著軍隊堵住了他往北逃進大漠的路,往東就不說和他有矛盾的突利可汗,而且李靖在東邊還布置了兩路行軍總管,就等著他往遼東國或者燕云逃竄。 但往西。 洛玄凌已經擊潰了頡利可汗的侄子,阿史那王族的蘇尼失,從西邊包抄過來,就在西邊等著頡利可汗自投羅網,可以說頡利可汗早就是甕中之鱉,無處可逃。 他唯一的機會就是從西邊以及北邊的夾縫處逃出生天,但只有他身邊的那一點人,他又怎么橫穿過茫茫的無人大漠呢? 當頡利可汗得知他的侄子已經被唐軍擊敗后,他是真正的陷入了絕望中。 舉目茫茫,明明草原那么大,卻沒有一處是他的容身之處。 在幾個月前,他還是統治萬里草原的可汗,無數人都匍匐在他的腳下,但僅僅幾個月的時間,他就只剩下身邊的這幾個衛兵。 這巨大的差距讓他有些恍惚,直到現在也不敢相信。 “這一定是一場夢,本可汗還沒有醒來,只要醒來一切都會結束,本可汗依舊是那個至高無上的統治者。 被日月所環繞,被蒼天所選中,所有草原部落的主人,所有引弓之民的主人,就連南國也要臣服于本可汗?!?/br> 胯下的馬依舊在馳騁,沒有片刻停下,兩側荒蕪的草原,透著滿滿的荒涼和孤寂。 充斥著寒意的風刮來,刮在臉上,讓他感受到刺骨的疼痛,白天有太陽照下,是如此,夜晚就更不必多言。 他想要停下。 但每當他停下時,洛玄云的馬蹄聲就會響起,讓他不得不拖著疲累的身體再向前逃去,直到現在,他依舊沒有和洛玄云拼命的勇氣。 他只能讓麾下的士卒去阻攔洛玄云,拖延洛玄云的速度。 但最后還是會被追上,因為養尊處優的頡利,總是會多休息一會兒,而洛玄云將這些休息的時間,用來趕路。 身邊的人越少,頡利就越不敢和洛玄云拼命,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經失去了拼命的資格,就算是現在身邊已經有不少人穿上了輕甲。 但他心中的那口氣已經散去。 對頡利的狀態,一直跟在他身后的洛玄云是最清楚的,他眼睜睜的看著頡利的反抗越來越虛弱,他知道自己賭對了。 這親手抓到突厥可汗的大功,真的要落在自己手中了。 這一路上,追了多遠? 一千里還是兩千里? 洛玄云數都數不清,只知道太陽落下又升起,馬都跑死了不僅一匹。 現在就是開花結果的時候了。 洛玄云手中持著馬槊,指著頡利,他摘下頭盔,眉心的圣痕熠熠生輝,在月色下,刺的頡利眼睛生疼,“頡利,再次介紹一次,我是大唐洛玄云,奉天子之令,抓你到長安,陛見吾皇!” 他的聲音轟隆作響,頡利恍惚著數日前,洛玄云笑著對他說,“可汗,我是大唐洛玄云,奉吾皇之令,與可汗相交?!?/br> 此情此景。 頡利已經不能言語。 冬突厥,亡了! ———— 唐朝滅冬突厥之戰,是唐朝在建立后,第一次對外露出獠牙,李靖卓絕的軍事天賦,在這一戰中,表現的淋漓盡致,大唐用并不算太多的軍隊,猶如外科手術一般,干凈而利落的處理掉了中原王朝自古以來最大的外部威脅之一。 當大唐的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一場不可復制的軍事奇跡時,我們這些后世的人卻知道,這只是輝煌大世的開始。 …… “大唐的刀是鋒銳至極的,亦是寒冷至極的,它揮出時就如同屠宰一般,干凈利落的連皮帶骨削下來,它回收時,鋒芒的刀上只有一滴血,緩緩從刀尖滴下。一個國家就這樣倒在大唐的面前,臉上唯有不甘和悔恨,但無人為它哀悼,因為從那以后已不再有人記得它?!薄短频蹏d衰史》 第890章 天可汗! 太極殿中,李世民隨意的坐在上位,神態頗有些懶散,洛玄夜直直的挺著背,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房玄齡在洛玄夜對面看著州縣中的奏折,還有幾人也都歪歪斜斜的半躺著。 李世民頗為不拘小節,和這些臣子間不僅僅是君臣,也是朋友,像他這么煞費苦心敲打功臣,發自內心的想要保存功臣富貴的君王,實在是太稀有了。 魏征當然不在這里。 他雖然是貞觀最重要的臣子之一,但和李世民的關系沒有那么親近,和洛玄夜、房玄齡這些人不能比,就連洛玄辰也沒在這里,這算是秦王府舊人的聚會。 雖然一直都說任人唯才,但李世民這種性格,對自己的老兄弟,還是有特殊照顧的。 他邊看奏章邊隨口問洛玄夜道:“青陽,右仆射的病情怎么樣了?” 李世民的功臣,普遍都比他大了十幾歲乃至于二十歲,所以現在基本上已經四十多歲,身體都很是不好,右仆射就是杜如晦,已經臥床養病兩個多月,讓李世民覺得處理起朝政來很不順手,他是希望杜如晦能早點回來的。 洛玄夜聞言抿了抿嘴,他和杜如晦相交十幾年,不談有多深的感情,但也算是老友,即便是一向冷面,此刻也略帶感傷的說道:“前幾日去見的時候,狀態不太好,不過如今寒冬已經過去,希望溫暖的春天能讓右仆射恢復吧?!?/br> 話正說著,不等李世民回話,外間匆匆走進的宦官帶著李靖的戰報走進,本該密封的戰報竟然沒有用蠟封,李世民和洛玄夜對視一眼,頓時知道這戰報,不同凡響啊。 對李世民太過于了解的洛玄夜,立刻說道:“臣打賭冬突厥大敗,我大唐大勝,不,應該是前所未有的大勝,冬突厥極其可能沒了?!?/br> 李世民裝作眼睛一瞪,“青陽你換一個賭,朕賭這個,玄齡,你們也賭一賭,就賭一文錢吧?!?/br> 堂堂天子竟然公然耍賴,頓時殿中響起一片哄笑之聲,李世民不以為意,“就算你們都賭不是了,右仆射不在,給他也算上,青陽你離宮之后去告訴右仆射,讓他早點恢復身體,還朕的一文錢?!?/br> 殿中又是一陣哄笑,李世民也滿臉笑意,將戰報取出來,這時又有宦官匆匆跑進殿中,臉上帶著倉皇的表情,一進殿就跪在殿中,哀聲道:“陛下,右仆射去世了,府中剛剛送來訃告?!?/br> 從哄笑到寂靜,只需要一句話。 從滿面笑意到不敢置信,也只需要一句話。 洛玄夜有些擔心的望向李世民,李世民緊緊攥住手中竹筒,青筋暴起,眼中已經滿是淚水,他回想起杜如晦的音容笑貌,以及無數次給自己鞍前馬后提建議的場景,愈發悲痛,他的聲音有些嘶啞,緩緩道:“朕賭沒有大勝,把賭大獲全勝的機會留給右仆射?!?/br> 說罷打開戰報,讀罷之后,明明是一件大喜事,他卻沒有什么開心的神情,他望著殿中眾人,眾人也望著他,他流著淚強笑道:“右仆射贏了,朕輸了。青陽,離宮后,送一文錢到杜府?!?/br> 此言一出,再也控制不住,眼淚嘩啦啦的流下來,房玄齡從呆若木雞中回過神來,亦輕聲嗚咽著,殿中眾人無不感傷。 洛玄夜擔心的望著李世民,猛然間意識到,以后李世民還要經歷多少次這樣的事情呢? 這些功臣幾乎每一個都比他的年齡大啊。 世民啊世民。 多情者不壽的道理,難道你不明白嗎? “陛下?!?/br> “右仆射在天之靈見到陛下感傷,怕是要規勸陛下了,還請保重身體啊?!?/br> 李世民略有些搖晃的站起身,走到殿中,欲言又止,最后淚目道:“皇天素王啊,為何要這么快就奪走如晦呢?” 洛玄夜嘆息道:“請陛下節哀!” “請陛下節哀!” 殿中有數道聲音響起,李世民的身影有些蕭瑟,大概他也想到了那注定的結局。 “朕會節哀,玄齡,朕要給如晦追贈三公之位,追贈大國國公,選一個能力范圍內最好的謚號,這件事交給你,你是他的至交好友,這件事交給你,朕放心。 朕放心?!?/br> 房玄齡跪伏于地,泣聲道:“臣遵旨,臣遵旨?!?/br> …… 當李靖大獲全勝的消息傳進靈天閣時,洛蘇正在庭院中給花草澆水,氣候已經進入暖春,萬物復蘇,洛蘇一直所等待的東西。 來了。 洛君成候立在洛蘇身側,微微躬身等待著洛蘇出聲,洛蘇讀罷后,問道:“天子不來嗎?” 洛君成正要說話,便聽到爽朗一聲,李世民和洛玄夜二人聯袂而至,“朕當然會來拜訪國師?!?/br>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