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節
西秦將領一見形勢不妙,當即就要撤退,李世民立刻下令,“追!” 這一追就是數個時辰,殺的西秦軍人仰馬翻,唐軍士卒也已經精疲力盡,諸行軍總管都來勸李世民,“秦王,士卒們已經很是疲憊,已經不能再追了,前面就是城池,我軍只有三千輕騎,沒有攻城器械?!?/br> 李世民卻說道:“我們忍了兩個月的時間,現在西秦軍中無糧,城中更是沒有糧食。 西秦軍的士卒根本就不可能逃進城中,他們都是隴西人,在我軍的銜尾追殺下,都往家鄉逃回去。 現在城中空虛,我們只要兵臨城下,城中就可能會投降,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候停下。 繼續前進,告訴士卒們,進城之后,子女為我大唐所有,金銀布帛,全部賞賜給將士們!” 李世民慷慨的將城中財物全部分出去,精疲力竭的大唐士卒,瞬間感覺從身體中涌現出一股力量。 李世民率領著三千輕騎奔赴涇州城下,他的雙臂已經很是沉重,但還是強硬的舉起強弓射下一個個敵人,洛玄夜更是披甲孤身一人在敵陣中左沖右突,宛如戰神。 薛舉的兒子薛仁果還想要頑抗,但是守城的將士見到西秦大勢已去,又和薛仁果一向不和,當即就開城投降。 見到這一幕,李世民放聲大笑,笑聲中滿是快意。 這一場歷時三個月的戰爭,最后還是自己笑到了最后,如此的一波三折,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在那艱難的兩個月中,李世民也曾經自我懷疑,但最終他堅持了下來,他堅信薛舉一定是先耗盡存糧的那個人。 最后他的堅持取得了效果,還有了額外的收獲,薛舉竟然死了,這給了他絕佳的機會。 如果當初直接撤軍的話,又如何能收獲今日的勝果呢? 如果當初沒能守住營寨,又怎么能讓敵軍自亂呢? 如果在得勝后不敢追擊,不迅猛的攻擊,又怎么會有這么大的戰果呢? 在這一戰中,李世民明白什么叫做忍耐,什么叫做機會只留給勇敢的人,兵法中的不動如山、迅疾如火,到底是什么意思。 太陽照下來,照在李世民以及胯下的神駿白蹄烏身上,他身上的鮮血仿佛是勛章,洛玄夜率領著十幾個騎兵,走在李世民身邊,時刻注意著周圍。 只要在戰場上,他就一刻都不會放松警惕。 ———— 玄夜與文皇善,晉陽大業以來,伴帝左右,每戰奮先,帝嘗慨曰:“朕身歷百戰,青陽每伴朕側,夙夜達旦,縱兵鋒抵鄂,朕亦可安眠。 朕在軍中時,每命青陽取將,青陽輒躍馬入萬軍,取首而還。 敬德、叔寶、知節,朕之肱骨愛將,尤不能及青陽?!?/br> 諸將以為然,無不忿者,玄夜恩寵,由此可觀?!短茣ぶ芸ね跣故兰摇?/br> 第863章 諸洛! 自大唐開國,李淵將楊廣時期短暫恢復的郡縣制,再次改為州縣制以來,天下皆效仿廢棄楊廣時的郡縣制。 姑蘇郡再次變成了蘇州。 天下紛紛大亂,楊廣死在揚州,在淮泗之上,一眾義軍廝殺,最終勝出的是一位叫做杜伏威的豪杰,在江南,則輔公佑和洛景成為雙雄,在荊楚故地,蕭氏乘勢而起。 天下間號稱有七十二路煙塵,可知紛亂。 蘇州位于吳楚舊地,即便在這種時期中,依舊是一副瀟瀟雨歇的畫風,不曾有冷肅的兵戈。 湖泊點點,婉轉千回的小巷,潺潺過橋的溪流,持著吳儂軟語的女子。 粉墻黛瓦,烏衣古巷,洛氏堂前,燕啄新泥。 洛景成和洛玄鏡坐在堂中,洛玄鏡已有孕在身,二人面前的桌上放著一封信,那是洛玄夜送來的,講了現在的大勢,大唐有并吞四海之心,李世民乃是命世之才,讓洛玄鏡和洛景成到長安幫他的信件,共成大業。 洛景成面上有猶疑,躊躇著問道:“夫人,五哥的來信,我記得你也曾說過,那位太原公子,的確是人杰,要不然待我安頓一下家中,我們便北上歸唐?” 誰知洛玄鏡竟然毫不猶豫的搖頭,轉而言笑晏晏道:“不能歸順,起碼不能在這個時候歸順。 五哥娶了平陽公主,是唐皇的駙馬,又和秦王李世民是生死之交,爵封從一品周國公,食邑三千戶,勛賜從二品柱國,官拜左右十二衛大將軍的正三品左驍衛大將軍,出為總管,入為府主。 在唐國宗戚中,地位僅次于唐皇、太子、秦王,和齊王、楚王平起平坐,這樣的地位和信重,他當然要為唐國鞠躬盡瘁,但我們投靠唐國能得到什么?” 洛景成以為洛玄鏡會分析大道理,卻沒想到會這么現實,他沉吟一番心中有些想法,但還是決定不說,讓洛玄鏡說。 洛玄鏡認真道:“我們現在前往唐國,出于日后安撫江南的需要,唐皇極可能給夫君封一個國公爵位,他這個人,老祖宗早就說過,任人唯親。 我們對他來說,和五哥是不一樣的。 夫君你有領兵的本事,但不夠強,遠遠不如五哥,他最多給你賜下一個光祿勛、御史大夫之類的差遣。 在如今的亂世,天下的門楣都要在戰場上得到事功,這種差遣又有什么用? 我們坐守江左,經略江南,如果能成春秋吳國之勢,那時以國而降,他不賜下一個世襲鎮守郡王之位,如何能安江左人心?!?/br> 洛景成聽的一愣一愣的,他當然是懂這些的,但洛玄夜不是自家夫人的親五哥嗎? 洛玄鏡輕拍他一下,笑道:“別愣神了。 老祖宗說了,讓我們洛氏子女守望相助,在新王朝中,努力的往上爬,多拿爵位,多拿實權的位置。 但沒說要怎么守望相助,五哥在內,我們在外,正好。 而且老祖宗說了,為了配合家族未來的融合計劃,要擴大嫡系范圍,改革家族內部婚姻制度。 這是什么意思? 這是圣痕規則的改變! 我們的孩子有圣痕,孫子沒有圣痕的局面,可能會改變?!?/br> 洛景成人都懵了,前面的他還理解,但最后這幾句? 他急聲問道:“夫人,這圣痕規則不是素王老祖定下的嗎?” 洛玄鏡頗為詫異的望了洛景成一眼說道:“夫君,你讀書不認真啊,圣痕可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文公老祖上一世就沒有圣痕。 而且在家族所有的長輩中,有三個人是特殊的,文公老祖,洛神老祖,昭圣王老祖。 這其中又以文公老祖最為特殊,尤其是此次轉世降生,他所擁有的權能是我們所不能想象的。 老祖降世可不是簡簡單單來輔佐新王朝成龍的,他老人家要做的事太多,所有事都要配合他老人家的計劃,包括家族,還有我們,都要安排老祖宗的計劃去做事,我們玄字輩這一代,那種過往的自由一去不復返了。 舊洛氏的那一套被文公老祖拋棄了。 夫君,努力吧,在新的秩序中,用勇敢和智慧來體現出價值。 給五哥的回信,我來寫,夫君你準備聯絡江南士人吧,那些有大志的人杰,不愿意投靠我洛氏,但總有只愿守一家一姓平安的人?!?/br> 洛景成腦子里還是過往中原王朝的那一套,是舊洛氏運行了一千六百年的規則。 “天下事在天子,在洛氏,天子新則天下新,洛氏新則天下新,改造洛氏,便是革新天下的第一步?!?/br> 這是洛蘇在凜冬城對所有洛氏嫡系說的話,所以這次出現的洛氏子,會如此不同。 …… 隨著洛玄星進中原的諸洛氏子,已經分別離開了軍中,其中有兩人往關中而去,對于洛氏子來說,基本的判斷都沒有問題。 未來能奪取天下的不是關中就是中原,洛玄夜在李唐,這對于他們是相當有吸引力的一件事。 他們不像是洛景成和洛玄鏡,家大業大,是江南大閥。 他們孑然一身,自然要去最有前途的勢力。 河北竇建德也頗被看好,尤其是他治下的河北,以仁德治政,老祖宗對竇建德的評價也不低,這讓幾個洛氏子很動心。 對于這些子嗣的選擇,洛蘇并不做干涉。 游歷天下這么多年,他只在竇建德和李世民身上見到了真正的王者相。 那未來誰能讓他襄助,就看狹路相逢,誰能得勝了。 李世民再優秀,畢竟不是李唐的掌舵人,而且他經常沖鋒陷陣,說不準最后就意外死在戰場上,李唐和趙國之間,最后鹿死誰手,還真的說不定。 …… 當得勝歸來的李世民到達長安城后,已經知曉淺水原之戰結果的長安百姓站在直道的兩側,歡迎著凱旋的大軍。 “秦王!” “秦王!” 大唐精銳的騎兵踢踏踢踏的跟在他身后,洛玄夜一身明亮甲胄跟在李世民身側,左手依舊時時刻刻摸在腰間,只需要一個剎那,他就可以拔刀出鞘。 這是李世民第一次感受到,這種直接的反饋在自己身上的稱贊。 這一次不是大唐的勝利,而是大唐秦王李世民的勝利! 他臉上滿是振奮的顏色,他喜歡這種軍事上得勝凱旋的感覺,手中的韁繩忍不住握緊,白蹄烏仿佛感受到了他的情緒,放慢了腳步。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李淵的欣喜,他簡直毫不掩飾自己對李世民的喜歡,這樣一位能沖鋒陷陣的兒子,箭術高超的兒子,是李淵的驕傲。 他拍著李世民的肩膀,向群臣大笑著回憶感慨著,“遙想當年,朕求娶太穆皇后時,用兩支箭,射中屏風上的孔雀雙眼。 現在秦王的箭術,就是得到了朕的親傳??! 若是沒有秦王,此戰我大唐將會遭到何等慘重的損失?” 之后的封賞以及劉文靜等人的獎懲,都暫時按下不表,現在李淵只想抬舉李世民,借著這件事,讓李世民逐漸走上大唐軍事統帥的道路。 李淵自己是不愿意出去打仗的,他自認為自己乃是貴戚之后,怎么能夠像以前那些君主出去打仗呢,尤其是劉邦一輩子打仗,那是他絕對要避免的。 太子李建成是國本,打仗這種事太危險了,萬一出現意外就不好。 既能信任,又有能力,為大唐出生入死的事,還是交給剩下的兒子。 對于平定西秦這一戰,李淵給李世民的獎賞是益州道行臺尚書令,和右衛大將軍,擁有調動府兵的權力。 …… 皇宮的慶功宴結束后,洛玄夜和李秀寧返回平陽公主府,馬車上李秀寧撥開他胸前的衣裳,卷起寬大的衣袖,一處處傷疤顯露出來。 “還疼嗎?” 她臉上帶著心疼,洛玄夜灑然一笑道:“不疼,戰場上刀劍無眼,受傷很正常,父皇不是賜了我一千戶食邑嗎? 值了!” 李秀寧微微皺眉,區區一千戶食邑,她有些不高興道:“此番你回京,我們再要幾個孩子,以免你在外征戰,真的出了什么事,免得你拼死拼活打下來的爵位失了傳承?!?/br> 李秀寧這是想要給洛玄夜留種,洛玄夜笑著說道:“不是有柔兒嗎?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