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節
劉文靜和殷開山一開戰,他就依仗著騎兵多的優勢,在正面纏住唐軍,而后自己率領著騎兵繞到了唐軍身后。 這一幕恰好被登高眺望戰場的洛玄夜見到,那漫天的塵土,除了騎兵疾馳而過絕不做第二可能! 洛玄夜只覺目眥欲裂,他和薛舉交過手,薛舉雖然不如他,但絕對稱得上一句勇武,這樣的人率領著數千騎兵繞后,會是什么結果? 他簡直不敢想! “兩頭蠢豬! 竟然會這么輕易的被繞到后軍!” 洛玄夜現在所能做的,唯有盡可能的讓唐軍的損失減少,當薛舉繞到唐軍身后的那一刻,這一仗就注定失敗。 當洛玄夜率領著騎兵沖過來的時候,所面對是已經開始潰敗的唐軍! 薛舉只一次沖鋒就將唐軍沖的大散,但凡是上前的行軍總管,就瞬間就被淹沒在潮流中。 潰兵就如同攜帶著大量泥沙沖下的黃河般,有摧毀一切的氣勢,洛玄夜在大軍中逆行,身邊的騎兵也在受損。 他身上的甲胄之上到處都是箭矢,有的箭矢插進了他的甲胄縫隙中,但他揮舞馬槊的手未曾停下來,即便是胯下的坐騎已經受傷失血倒下,他依舊頑強的步戰。 他當然不是試圖一個人去阻擋那洶涌的潰兵,他只是要暫時截斷潰潮,救出那些行軍總管以及盡可能多的唐軍。 在遠遠望見薛舉沖來后,洛玄夜毫不猶豫的撤退,其余總管同樣逃之夭夭。 李世民在病痛中醒來,見到洛玄夜渾身是箭,立刻就知道情形不妙,洛玄夜將箭矢全部拔下,直接說道:“秦王,劉文靜和殷開山擅自出戰,我軍敗績,死傷十之二三。 劉文靜和殷開山部,大多已經陣亡,其余總管軍隊麾下士卒大多撤退。 我們現在要撤軍嗎?” 洛玄夜將劉文靜和殷開山是如何被薛舉繞后擊敗,講給李世民聽。 僅僅聽洛玄夜講述情況,李世民就能感受到戰事是多么慘烈,又能感覺到,洛玄夜又是如何努力的挽回敗勢。 他招招手,洛玄夜上前俯身在李世民身前。 李世民的眼中沒有一絲的挫敗,他有些無力的握住洛玄夜的手,低聲道:“青陽,我軍還能用的人有多少?” 洛玄夜憑借感覺說道:“從長安出來的五萬大軍,劉文靜和殷開山部有一萬,我軍可用著,大約能有三萬多將近四萬人?!?/br> 三萬多人,不足四萬人。 李世民聞言陷入了沉思,稍后才堅決道:“不能這么輕易撤退,薛舉騎兵眾多,如果我們在大敗后撤退,那損失將會是動搖國本的。 青陽,我軍的陣型如何?” 他帶著希冀的眼神望著洛玄夜,希望能再聽到一個好消息,洛玄夜沒有讓他失望,“我的營寨中士卒都很穩,給我一點時間,我能讓軍隊重新整裝。 但秦王,我們的糧草損失了許多,我們的士氣很是低落,再往后的每一天,對我們而言,都將是折磨,以及不可預知的未來?!?/br> 李世民長長出了一口氣,他緊緊握著洛玄夜的臂膀,“青陽,最多再有幾日,我的身體一定能好。 你堅持住,替大唐堅持住,替我堅持住。 我不想帶著敗績回到長安,既然還有機會再戰,我不想放棄。 糧草很關鍵,但如何使用糧草同樣很關鍵,我會贏得最后的勝利?!?/br> 如果沒有洛玄夜,唐軍將會大敗,李世民會選擇直接離開這里,返回長安,再等待機會。 但現在既然還有一戰的實力,李世民就不想放棄,“青陽。 我在大戰前夕生病,我的部下不聽從我的意見,我的敵人很是強大。 這是上天賜予我的磨難,我不能逃避。 如果我能克服這些,以后還有什么能夠擊垮我呢? 我堅信我的戰術沒有問題,我堅信我可以取得最后的勝利。 現在只需要忍耐。 忍耐身體上的病痛,忍耐糧草的消耗,忍耐士卒的傷亡,忍耐可能到來的失敗。 不忍受這些,勝利將和我們永遠沒有關系。 青陽。 你明白嗎?” 洛玄夜滿是血污的臉,沉凝的點點頭,“秦王,我明白,我會守好營寨,絕不讓薛舉攻進來?!?/br> 說話間,有幾人匆忙走進,劉文靜和殷開山都在其中,二人一進帳中,就直接跪在地上,口稱有罪。 李世民只是望了兩人一眼,緩緩說道:“你們都是父皇的臣子,該要如何責罰,是回到長安后,父皇的決定。 本王不愿意撤軍,要在這里和薛舉再戰,若是兩位愿意聽從命令,本王愿意再交給你們一支兵馬,如果兩位依舊有自己的想法,那便返回長安吧?!?/br> 劉文靜和殷開山對視一眼,齊聲道:“愿聽從秦王差遣!” 李世民神情略放松了一些,低沉著聲音道:“本王不日即可痊愈,諸將守在營寨中,聽從周國公的指揮,和薛舉拖著,此番就要將薛舉耗死在這淺水原!” 聽到李世民將軍政暫時委任洛玄夜,如今也沒人再不服氣,尤其是劉弘基等行軍總管,剛才是洛玄夜帶人截斷了秦軍,否則他們都要被俘虜。 眾人齊聲道:“謹遵秦王令!” 經歷過一場慘烈的失敗后,唐軍內部終于能夠團結一致,待眾將都各自回營寨后,李世民笑著說道:“青陽是不是好奇為什么這么輕易的讓劉文靜和殷開山戴罪立功。 這二人都是老臣,即便是回到長安,也最多就是解職為民,而且一定會很快起復,我在這里處罰他們沒有意義。 大軍剛剛經歷了慘敗,但士卒并不知道為什么會敗,這種情況下,就不要輕易的處理,以免引得軍中動蕩。 任何時候,團結人心都是最重要的,我唐軍先前應該人心不齊而敗,現在就要因為人心齊而得勝?!?/br> 洛玄夜似懂非懂道:“我不明白這些,但聽著很有道理,劉文靜和殷開山,還是要臉的人?!?/br> 李世民笑著說道:“是啊,他們都是體面的人,所以我才用這樣的方法。 青陽,在我身體康復之前,就交給你了?!?/br> …… 薛舉在淺水原大破唐軍,志得意滿,經過這一戰,他認為自己已經試探出了唐軍的深淺,這個來勢洶洶的勢力,不過如此,就和自己曾經擊敗過的其他勢力,沒有本質的區別。 他依仗著剛剛戰勝唐軍的大勢,繼續發起攻擊,又斬殺了許多來不及撤走的唐軍,但在洛玄夜率軍前來后,就寸步不前。 洛玄夜他是知道的,那眉心的圣痕表明了身份,李淵的女婿,大唐周國公洛玄夜,如今唯一出仕的洛氏嫡系,武力值極高。 但這是大軍作戰! 薛舉猛攻唐軍大營,洛玄夜不為所動,牢牢守著大營不出戰。 唐軍現在雖然士氣低落,但實力還在,守著營寨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 薛舉率領大軍猛攻,卻沒有任何的進展,只能悻悻退去。 唐軍就這樣時不時sao擾一番,卻不進攻,就是告訴薛舉沒走,就是在這里耗著。 薛舉出兵過幾次,但是唐軍完全不為所動,根本就沒有出戰的意思。 這是一段很難熬的日子,薛舉一開始還自信滿滿,唐軍的糧草被他截獲了不少,他相信自己會是那個勝利者。 但時間一天天的過去,薛舉開始暴躁,他有些不自信了,他不明白唐軍為什么這么能耗,難道唐軍又有新的糧草送來了? 但實際上是,沒有! 李世民已經恢復了健康,唐軍中的糧草也不多了,現在已經每天變成一頓,李世民在等,在熬,他相信薛舉這樣性格暴躁的武夫是忍不住。 …… 李世民賭對了,或許也不算是很對。 上天總是會青睞那些更加堅強的人,李世民因為生病而受到了莫大的損失,但是他挺過來了。 現在輪到薛舉了。 他竟然也病倒了! 在這個時代,武將生病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陣前生病,只能說是天命如此。 而且薛舉的運氣很明顯就沒有李世民這么好,他一病不起,完全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 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薛舉死了! 李世民有些愣神,他還準備和薛舉一決高下,卻沒想到命運竟然會給他這樣一個饋贈。 這就是上天給予他的獎勵嗎? 李世民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臨了。 讓士卒們吃飽飯,和倉促被擁立的薛仁果來一場決戰,他將會奪回失去的一切。 代表大唐! 代表那些死在淺水原的將士! …… 在涇水南岸,無數的尸體橫陳著,煞氣直沖云霄,無數唐軍向前,李世民親自向前沖陣。 先前大敗一場,袍澤死于此,如今得勝,士卒們戰意旺盛,黝黑的面容,大吼著。 咚咚咚。 唐軍戰鼓響徹,重重落在每個人心間。 幾乎所有唐軍士卒都在看著那一道身影,秦王李世民! 他手持弓箭,身先士卒,沖在所有人的最前,唐軍能這么快就恢復士氣,能這么快就擁有凝聚力,和每每沖鋒陷陣的李世民有莫大的關系。 這是他與生俱來的東西,他能夠凝聚人心,用自己的真誠和勇敢,仁義和智慧,他在戰陣中,他就是一面旗幟。 唐軍怒吼之間,齊步向前,刀兵揮舞之間,血rou紛飛,西秦軍隊不斷死去。 洛玄夜伴在李世民身邊,他手中的馬槊宛如閃電一般刺出又收回。 他感受著胯下戰馬的律動,戰場上不斷刮來的風,風將涇水吹來,一陣濕潤,混雜著血腥的味道,進入了他的肺腑中。 人在死前臉上的恐懼、戾氣。 唐軍士卒臉上的興奮! “殺!” 唐軍這精銳的數百騎,從西秦軍中橫插而過,打穿了整個軍隊,在軍隊之后,李世民將唐軍的旗幟升起來,又轉身逼進,西秦軍一見,亡魂大冒,瞬間失去了戰心,四散而逃。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