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節
蕭統一想起這件事,就感覺非常的羞恥,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傳這件事,不知道史書上會如何記載自己,他還是不能忘記當日他和蕭衍對峙時,所發生的那些言語交鋒。 …… 巫蠱案最終以大批人被殺,以及更多的人被流放而告終,那一段時間中,整座建業城都仿佛充斥著淡淡的血腥味道,有十幾家牽連到這件事中,至少都被夷三族。 其中包括蕭氏的宗王以及一些外戚家族,還有一些參與在其中的士族,完全沒有任何的手軟。 這是洛顯之先前所說過的,說殺全家就殺全家。 這件事的發生讓整座建業城都噤若寒蟬,在洛顯之執政的這些年中,有的人竟然開始懷念起洛有之來,因為洛顯之比洛有之手段更加凌厲。 洛有之雖然性格強硬,手段略顯粗糙,但規模一般不大,但洛顯之不一樣,他的手段有些太過于絲滑,每次都是突然襲擊,在不知不覺間,就已經制作好了陷阱,而后一網打盡,然后不給人機會,直接全部處理掉。 幾乎每一次都牽連極廣,這如何能不讓人畏懼? …… 洛顯之在梁國是當之無愧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取得了太子的示好后,他自忖自己下一朝就算是不如現在,但依舊掌控梁國大政,還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給他幾十年的時間,那梁國取得天下,還是很有希望的,畢竟現在的梁國已經不能說是一個單純的南朝了。 天下最肥沃的土地中,有一半都在梁國手中,梁國完全有足夠的實力去北伐,現在唯一所欠缺的不過是上好的騎兵而已。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他還能活多久,這是洛顯之比較擔心的,洛氏一直以來的壽命都不算是很長,他的父親洛有之就去世比較早,往前也不少這個問題。 如果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就死去的話,那可用的時間就大大縮短了,沒有了自己,僅僅憑借蕭統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嗎? 自己的兒子還能承擔起掌政一國的大任嗎? 洛顯之不確定,畢竟連出兩代王佐之才,已經是得天之幸,難道還真的能奢求三代王佐之才嗎? “陛下,現在最關鍵、最重要的事情,莫過于離間燕國皇帝和慕容垂之間,離間成功,勝過百萬雄兵?!?/br> 與其提高自己國家的實力,不如去搞亂其他的國家,這是洛顯之所一直奉行的真理。 況且對于洛顯之這種人來說,看到燕國那種局面,怎么可能忍得住,不插手一番,將自己的智慧盡情的揮灑呢? 對于一個智者來說,誰沒有一言亂國的夢想? 自古以來,從來就不缺乏那些僅僅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就能夠達成那些兵鋒所達不到的效果和功業。 ……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這世上最多的便是意外,太子蕭統竟然病倒了,在巫蠱案漸漸平息后,他病倒在東宮中,驚動了無數的人,太醫所言,他是郁氣凝結,換句話說,這是心病,如果用后世的話來說,就是抑郁癥。 堂堂一國太子,而且是比較位置穩固的太子,竟然患上了這種心病,這如何去說理? 一開始蕭衍沒有當回事,人沒有不生病的,他讓人送了藥過去,但等到十天半個月不見好的時候,他就感覺到了一絲不妙。 在醫者的觀念中,生病是個相當損耗人體元氣的事情,如果一個病一直不見好,即便是小病也定然會造成大問題。 洛顯之知曉這件事的時候,只覺渾身有些發寒,有些怔愣。 他想起了族中典籍所記載的一則故事,故事的內容并不復雜,但所講的道理卻讓他記憶深刻。 這個世界上,總是在輪回著發生一些事,那些英明神武的君王,人數稀少,還總是天不假年,那些庸碌無能的君王,卻總是會活的長長久久,于是這世上常見敗,而不見盛。 太子或者皇帝的短命,這其實不是意外,自古以來長壽的皇帝本就很少,魏國那幾個皇帝的壽命都很短,任何一場病都可能帶走一些生命。 但洛顯之有些難以接受的是,他解決掉巫蠱之事,就是為了太子之位的穩固,而現在太子卻出了這件事,梁國似乎不可避免的要往一個不可預知的未來滑去。 這難道就是神通不敵天數,人算不如天算嗎? 洛顯之望著那湛藍的青冥,他不服氣,很不服氣,他還有許多年的時間,就算是一個太子沒了,他還能再扶持一個太子! ———— 在上天的蒼莽前,個人的努力大概是微不足道的,洛顯之為了維護國家的穩定,悍然發動了歷時六個月的“巫蠱案”,一粒叫做病痛的微塵落下來,卻比泰山還要巍峨,這大概就是歷史的遺憾吧?!锻ㄊ贰?/br> 第833章 揮劍刺心,為我所控! 十月初九,建業城中落下了一場雨,帶來些許陣陣沁人心骨的寒意,梁國太子蕭統在床榻上安靜的死去。 蕭衍悲痛萬分,罷朝十五日,幾乎日日夜夜待在佛堂中,整個梁國數以千計的高僧以及道教真人前來建業,為太子蕭統而行。 建業城中一時喧鬧又死寂。 為了保護太子的巫蠱案,那充斥的血腥味道似乎還沒有散去,太子就遭遇了不幸,這讓人如何能不噤若寒蟬。 洛顯之坐在窗前,望著窗外依舊美好的風景,建業不是寒風蕭瑟的北方,他裹著一件厚衣,沉默著。 在屋中有兩男一女三個小孩子在玩耍,謝道韞依偎在洛顯之的身邊,氣氛很是溫馨,平淡而幸福,她伸手撫平洛顯之眉間的皺紋,卻不出聲安慰,只是靜靜地環抱著洛顯之,陣陣沁香傳到洛顯之鼻中。 不知過了多久,洛顯之終于出聲道:“夫人,太子死了,你說接下來為夫應該先做什么,才能再培養一個太子?!?/br> 謝道韞沉吟一瞬后,柔聲道:“夫君,如何去培養一個太子,妾身不懂,但我們的孩子,都是妾身一手帶大、教養的。 無論學什么東西,聰兒都比遠兒快,這就是二人的天賦差距所在。 聰兒可以做更大的功業,遠兒大概是需要更多學習的。 如果忽視這種區別,去強行讓遠兒做聰兒的事,事倍功半倒是小事,但可能會造成大錯。 妾身曾經聽夫君說過,陛下的幾位皇子,只有故太子略有才能,其他諸子皆頑劣不堪,不能成以大業,圣人曰,朽木不可雕也。 若是強行造就,不過是朽木損毀的下場。 不若先放下培養太子的心思,再細細觀察,故太子亦有子嗣,若是能在其中尋得良才,豈不是更好嗎?” 洛顯之心中有股執念,這是政治強人的共同點,那就是想要做成的事,一定要做成,甚至會強行去做,洛顯之毋庸置疑是政治上的強人。 故太子的子嗣嗎? 不過三人而已,其中能有足以作為君主,對抗慕容垂的人杰嗎? 洛顯之呢喃道:“看來是時候加快分裂燕國了?!?/br> 反間計。 自古以來經久不衰的計策,所針對的是人心和人性,對那些昏庸愚蠢的君王異常好用,但并不是說對那些聰明的君主就沒用,只要一個君王有異常的權力欲且心胸不夠寬廣,那反間計結果就是注定的。 燕國皇帝。 洛顯之對他的評價是“中人之材”,不算是很杰出,也不算是很垃圾,如果慕容恪還在的話,這樣的皇帝差不多能維持住疆域。 但沒了慕容恪,他心中本就厭惡慕容垂,只是為了慕容恪所說的大業才強行壓制而已。 洛顯之所要做的就是將燕國皇帝心中對慕容垂的嫉恨勾出來,達成了這一步,那慕容恪所做的一切都會轟然倒塌。 慕容恪和洛顯之在這方面差不多,但死慕容自然不是活顯之的對手。 …… 在洛顯之的謀劃下,燕梁兩國再次開戰,梁國的江左軍在東線和燕國朝廷的軍隊作戰,荊楚軍以及蜀中軍隊則在西線和慕容垂作戰。 燕國朝廷的目標是奪取黃河以南、淮水以北的大片平原,慕容垂的目標則是奪取河洛的土地,相對于蜀中,河洛更好進攻,畢竟關中居高臨下河洛,且河洛沒有蜀中那么險要。 梁國的目標,則完全不同。 在戰爭進行了將近兩個月之后,燕國朝廷軍深陷在青兗的泥潭中,沒有了慕容恪這個戰神后,蕭衍打的如魚得水,反觀慕容垂,在西線打的梁國只能龜縮,根本不敢露頭。 洛顯之認為時機已經到了,于是以皇帝蕭衍的口吻,分別寫了兩封信給燕國皇帝和慕容垂。 寫給燕國皇帝的信件,很不客氣,“燕國的皇帝,你素來沒有崇高的威望,也沒有讓人值得驚嘆的品德,因為心中的懷疑而殺死了自己的重臣,現在率領軍隊侵犯我大梁,遭遇失敗,難道不是注定的嗎? 朕和你同為皇帝,這是朕的不幸,如果你還有幾分臉面,就應該立刻將自己頭上的冠冕摘下來,恭恭敬敬的向天下人下跪,說自己不配成為皇帝。 就算是你不愿意舍棄慕容氏的基業,而將基業奉獻給朕,那從慕容氏選擇一個值得成為朕對手的人,也是你應該做的,朕的對手是你這樣的廢物,這是朕臉上無光之事?!?/br> 讀完這份信,燕國皇帝氣的幾乎就要心梗,他惡狠狠的將信件扔在腳下,咆哮道:“蕭衍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朕一定要殺了他?!?/br> 這封信可不僅僅是送到皇宮,還會傳遍燕國,被敵國皇帝這般辱罵、羞辱,如果不能殺了蕭衍,皇帝的臉面就丟盡了。 近侍皆噤若寒蟬,要是能殺了梁國皇帝,現在就該稱呼燕國皇帝為諸夏天子了。 燕國皇帝氣的團團轉,他也知道暫時殺不了蕭衍,于是又道:“所謂禮尚往來,給朕回信,將那蕭衍也痛罵一遍?!?/br> 皇帝卻沒有反應過來,蕭衍的信之所以能夠觸動他,讓他暴怒,不在于其他,而在于燕國朝廷在蕭衍手中吃癟,換句話說,蕭衍就是能鄙視他。 失敗者要接受這些指指點點。 就算是燕國皇帝真的給蕭衍送過去信,蕭衍也只會灑然一笑,甚至還會給其他人看,然后嘲笑燕國皇帝,渾身上下,只有嘴是硬的。 這個時候被洛顯之收買的皇帝近臣適時的打上了助攻,陰森森的說道:“陛下,蕭衍給慕容垂也送了一封信,據說是求和信?!?/br> “求和信?什么求和信?” “回稟陛下,就是求和信?!?/br> “朕知道是求和信,朕問的是什么求和信?!?/br> 近臣有些懵,依舊復讀道:“就是一封想要和慕容垂求和的信件?!?/br> 燕國皇帝憤然道:“朕知曉,朕知曉,內容是什么,為什么要給慕容垂!” 那近臣這才忙不迭的伸手從懷中取出,呈給皇帝道:“陛下,這封信本來是要送給慕容垂的,但信使送信的時候,將這一封信也不小心帶來,掉在地上,臣是偶然看到的?!?/br> 皇帝已經打開了信件,這封信和先前給他的完全不一樣。 “雍王神勇天成,數遍天下像是你這么杰出的人也見不到,雖然你只是燕國的臣子,但朕卻愿意用君王的禮儀來對待你,這是朕對你的尊敬。 如果燕國的皇帝是你,恐怕我大梁現在已經不是對手,這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朕想要和雍王簽訂和議,許諾互不侵犯,朕攻取燕國的黃河以南的青州,而雍王則進攻河東,朕知道雍王和燕國皇帝之間一直不和。即便是不為自己,雍王有沒有和麾下的臣子們商議過,朕相信,那些臣子心中是沒有燕國皇帝的,他們只聽從你的命令,只要你一聲令下,就算是皇帝也為你殺掉。 朕很期待雍王成為燕國皇帝的那一天,和現在的燕國皇帝同列皇位,簡直是朕的恥辱,如果能夠和雍王同列皇帝位,朕愿與君會獵于中原,成千秋佳話。 南朝有朕,北朝有君!” 燕國皇帝咬著牙,手上青筋暴起,臉上漲得通紅,心中的火焰簡直要將所有東西都燒掉,這兩封信的筆跡一致,一看就是蕭衍寫的。 呈上信件的近臣心中狂笑,這下看你慕容垂還能如何奪權。 但亦有人說道:“陛下,這明顯就是梁國的反間計,就是為了離間您和雍王啊?!?/br> “夠了!” 燕國皇帝一聲怒喝道:“這信中有哪一句不對? 蕭衍瞧不起朕,卻瞧得起那慕容垂,這難道是假的嗎?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