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節
胡人中的超級天才,文臣武將很多很多,姬昭不否認這一點。 正是因此,系統才會擔心姬昭再次使用天階道具,因為表面上看來,除了這個辦法,沒有任何辦法能夠阻止草原的崛起。 但姬昭卻不這么認為。 表面上看來,草原有天命,中原沒有,這相當于草原開掛和中原打。 尤其是如今中原諸侯混戰,想要齊心協力共克草原,那是做夢。 中原進一步被削弱。 但姬昭并不認為中原就會輸,因為中原有洛氏。 草原即便是開了天命掛,但中原一直以來都有洛氏掛,互相開掛,誰贏誰輸還不一定。 天命不可違,但洛氏只要付出足夠的犧牲和鮮血就可以違逆。 而姬昭自己。 他有更重要的事! 他洞悉了草原天命的規則,但正如他先前所說的,他不認同這種血腥的民族融合方式。 后漢末年的天命已降,他不能倒轉乾坤,只能讓洛氏去硬抗接下來的一切。 但過去不能挽回,未來卻可以改變,未來有兩次真正的神州傾覆,那才是天之傾,文明之禍。 南北朝后是文化昌盛,極度包容,封建極致的盛唐,可剩下的兩次呢? 黑暗、愚昧、落后,將一切負面的評價加在上面都毫不為過。 姬昭又怎么能眼睜睜的看著未來這一切發生呢? 每一次都要用天階神器去改變嗎? 那他手中天階神器的數量恐怕不夠,那就只能從根源處解決問題。 姬昭的目光落到了一道通天徹地的規則神柱上,正是天命神柱,宛如頂起了世界的天柱般,巍峨屹立于規則世界中。 在天柱之上有數之不盡的規則花紋閃爍著五色神光,無數散發著黃色、藍色、紅色光芒的文字圍繞著天柱上下翻飛,穿進穿出,猶如萬花叢中的蝴蝶飛舞一般。 草原天命的規則就在這天柱上,一切現實的發展就是根據這些規則而產生的,如果這根天柱消失了,那草原天命的產生就會消失。 這就像是一條法律規定,殺人償命,那殺了人被抓就會死,但現在法律消失了,那殺人就不需要死。 這份草原天命崛起的規則在,那草原就要一次次的崛起,以完成規則賦予它的使命。 但如果這個規則消失了,那就像是現在沒有天命的中原一樣,各憑本事。 這種各憑本事的氛圍,本就是姬昭所一直以來創造的,如果各憑本事中原還能輸,那洛氏可真是一場笑話了。 姬昭一旦下定了決心就立刻賦予實施,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能瓦解這條規則。 只見無盡的神光從他的魂靈深處迸發而出,然后規則世界開始緩緩晃動起來,姬昭只覺自己的本源都在顫動。 然后,蒼天降臨了! 姬昭好久好久沒有見過蒼天降臨,蒼天并沒有絲毫的情緒,它只是向姬昭傳送來了一道信息,那就是崩毀天柱,整個世界都將會崩塌。 尤其是現在世界還在發育過程中,抽掉天柱不吝于抽掉人的脊柱,除了死沒有別的結局。 蒼天沒有說謊! 但姬昭卻冥冥中感覺到,結果并不會像蒼天所說的那么差。 然后蒼天再次傳來了一道信息。 原來如此! 姬昭終于明白了那種自相矛盾而又都合理的原因。 在上古傳說中,不周山支撐著天,但共工撞斷了不周山,于是天地傾覆,這正像是如今姬昭要毀掉天柱的行為。 創世神女媧補天,然后用玄龜的四肢重新支撐起了天,于是天地再次平衡。 天柱不是不能抽,而是要有新的支撐物才行。 在這個唯我獨法的世界中,除了姬昭還有誰有資格來支撐一整個世界呢? 這就是蒼天傳遞給姬昭的信息。 如果姬昭想要改變未來他所不愿意見到的,那就要化身世界的一份子,成為天地支柱。 他將受到更多的限制,這下真的要看子孫是不是值得信賴了。 姬昭會怎么選擇呢? 根本就沒有絲毫的思考,姬昭的魂靈便遵從潛意識,化作一道光投入了天柱之中。 人所存在的,是因為意識。 我所想要的,我愿意為之付出一切。 當姬昭投入天柱的那一刻,蒼天意志緩緩消散,天柱開始瘋狂的抖動起來。 【道與天齊,身與道合,至尊至貴,自此而盛?!?/br> 系統的聲音不再是機械聲,而是充斥著道音,仿佛從久遠的深處而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這才是第二個千年我所應該走的道路,差一點就錯過了?!?/br> 冥冥中傳來了姬昭的笑聲,他很久沒有笑得這么開懷。 第741章 一千年,吳國再次來此! 建安十五年與建安十六年,被稱之為王興之年。 在這兩年中,隨著曹cao的洛水之誓,天下勢力稍強的諸侯都紛紛稱王。 雖然不像是燕國那樣公然稱皇帝和漢朝南北二朝對立,但同樣是脫離漢朝掌控的存在。 唯有荊州,劉表稱王失敗,被黃、蒯、蔡、龐四大家族堵住,沒有稱王,依舊奉漢室的正朔。 細細數來,如今天下三大漢室宗親州牧,竟然只有劉表未曾稱王。 天下有些重跡不重心的人稱贊他,但劉表自己卻憋屈到了極致,背部生瘡,臥床不起。 這一臥床就是一年。 荊州事務在四大家族手中,由龐統、蒯越、蔡瑁、黃承彥等人負責,荊州本就是這些士族支撐,有沒有劉表問題不大。 但這一年來,荊州內部紛爭同樣極其嚴重,起因便是吳國對荊州的征討。 建安十三年,袁紹和曹cao劉備在中原大戰,繼而將關中、燕國、并州、三河全部牽連了進去。 在北方開戰時,南方自然也不會閑著,江東乘著曹cao和劉備主力無法南下時,前往征討荊州。 荊州軍自然不敵,雖然黃忠有萬夫不當之勇,蒯越龐統都是驚世之才,但面對團結一致的江東,周瑜、魯肅、二張,還有孫策這些猛將,荊州還是不敵。 當初失去的江夏郡再次回到了江東手中。 荊州精華就在江夏、南郡、南陽郡這三郡中,南方零陵郡、桂陽郡、長沙郡、武陵郡這四郡中多山地,蠻夷也很多,稅收基本上很少,糧草也很少,只有長沙郡還不錯。 如今荊州劉表只能退守南郡和南陽太守趙弘聯手抵御吳國進攻。 荊州,南郡。 劉表府邸中,圍坐著一圈人,皆是荊州有頭有臉的人物,基本上是整個荊州的高層。 劉表躺在病榻上,聽著這些人在爭吵,爭吵的核心就在于,現在荊州要怎么抵抗吳國的進攻。 直到蔡瑁突然說了一句,“吳國征討荊州是因為吳國要全據長江上游,要防止有人從漢水上游直接順著長江攻入吳國。 所以吳國才會舉國與我荊州死戰,但我荊州在這里死戰,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荊州死戰是為了什么? 蔡瑁這一問直接將在座大部分人的腦回路干冒煙了,自古以來被侵略后自然是反抗打回去啊,這還需要問為什么? 但這些人轉念一想。 突然發覺不對勁啊,我們是為了什么才和吳國拼命來著? 貌似除了傷亡外,一點好處都沒有! 那這仗打的豈不是糊里糊涂? 蔡瑁見狀陰陰一笑,回想起吳國送來的消息,心中更是胸有成竹道:“諸位,容我一言。 吳國就在我荊州下游,對吳國建國之事,想必諸位都很是清楚。 吳國中,公子楚一言九鼎,但公子楚之下,權力卻分散,以諸郡以及名士為首。 若是我荊州舉州降于公子楚,以南郡以及荊州南四郡之力。 南郡太守以及荊州刺史能不能進攝政會議呢? 我想是可以的。 進了攝政會議,公子楚就會在乎我們的意見,江東士族也不能隨意侵犯我們的利益,保住荊州士民,難道很難嗎? 諸位覺得我這番話可有一些道理?” 有沒有道理? 簡直太有道理了! 江東的體制就是在試圖推位讓國失敗后,洛楚為自己量身定做的體制。 只要他還在,這個體制所能夠統合的力量,并不比任何王制差。 至于沒了他之后該怎么辦,他給出了一些解決方法,但主要還是要依靠后人的智慧。 這種體制對荊州士族的吸引力很大,能夠保證他們的利益存續。 龐統沉吟了一下道:“最關鍵的是,吳國心急著收服荊州,公子楚一定會同意我們投誠?!?/br> 蔡瑁略帶得意的點點頭道:“然也!” 吳國攻伐荊州的窗口期就那么長。 如果沒有在短時間內成功,北方諸侯回過神來,那吳國所要付出的代價可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