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節
“主公,必須嚴懲麴義!” 不僅僅是審配,其余眾臣對麴義的行為皆是深惡痛絕,在兩軍對峙的關鍵時刻,竟然做出這種極有可能導致滿盤皆輸的舉動,實在是不可原諒。 袁紹卻沒有發表意見,反而走出大營,極目遠眺。 麴義的出擊讓公孫瓚頗為驚喜,他重建的白馬義從當即開始加速,麴義一上陣就發覺自己沖動了,這塊地形不太適合他的發揮,但還是硬著頭皮出擊。 他堅信只要實力強,就能打爆一切! 田豐一見袁紹舉動就知道袁紹想要做什么,當即進諫道:“主公不可,麴義陷于白馬之中,若是此時出擊,白馬定然銜尾而來,我軍將遭重創?!?/br> 田豐雖然多智,但是他在軍陣上不是專家。 袁紹望向審配和自己的河北四庭柱,審配雖然恨不得麴義死在陣上,但還是盡職盡責回道:“主公,若是派遣猛將率領騎兵斷后,可以將麴義救回。 但臣不建議救他,這種肆意妄為的將領,就該讓他付出代價,以儆效尤!” 袁紹握劍朗聲道:“麴義所為,待回來之后再做決斷,但戰陣之上,若是眼睜睜看著其陷入生死之境而不救之,難道不是令眾將士寒心嗎? 那不是本公愿意見到的! 顏良文丑何在?” 救麴義審配說了要猛將上場,袁紹擔心張郃和高覽心中抵觸,只有顏良文丑是完全會把他的話當成神諭來看待的,所以他必須要用這兩人。 顏良文丑當即出列,齊聲應喏,袁紹讓兩人帶兵出陣,救回麴義,深陷白馬陣中的麴義雖然走不出去,但實在是勇猛之極,白馬一時之間竟然拿不下他。 但麴義很清楚,如果沒有其他情況,自己的敗亡不過是時間問題,這人也真的是兇悍,到了這個時候竟然毫不畏懼,他麾下的士卒都如同他一般。 正在此時,麴義清晰的聽到了一道大喝,“麴正則!” 麴義抬頭一看,竟然是顏良文丑二人,他立刻就知道是袁紹派人來救他了。 顏良徑直沖過來,他是萬人敵,不要說普通的白馬義從,就連小佐領也抵不住他一合。 麴義只覺汗顏,他一向認為顏良文丑二人不過是匹夫之勇,和自己完全不能比,但是現在竟然是顏良文丑二人來救了他,這讓他怎么能不羞愧呢? 顏良文丑雖然不喜麴義,但是對袁紹的命令是不折不扣的執行,接應到麴義之后,立刻就尋求破陣而出,白馬速度極快,但是甲胄厚度不足,面對披甲而來的河北騎兵不能正面迎其鋒芒,公孫瓚見狀便準備帶著精銳甲騎破敵。 審配率領著軍隊灑下滿天的箭矢,逼退了準備追擊而來的公孫瓚軍,不得不看著顏良文丑回到營中,但麴義部損失慘重。 公孫瓚頗為不滿,連日的進攻,唯一的戰果還是袁紹軍不慎之下才得到的,這讓公孫瓚非常難受,甚至產生了退兵進攻渤??だ^而溝通青徐,壓迫冀州的想法。 袁紹自然不知道他逼迫公孫瓚停戰的愿望已經達成了一部分。 此刻袁紹營中。 麴義臉上直發燙,他能感受到其他人的異樣眼光,他這種心高氣傲的人,卻走到現在這個地步,簡直恨不得直接自殺了。 袁紹望著眼前渾身浴血的麴義,回想起了他在白馬陣中的勇猛,沉聲道:“正則,擅自出營,導致戰敗士卒傷亡慘重,這個罪過你可認嗎?” 這實在是沒有半分可以狡辯的,麴義咬了咬牙道:“認!”袁紹從上首走下,來到麴義身前,扶住了麴義的肩膀,認真道:“按照軍法,本公至少應該以軍棍責罰你,甚至直接斬首,但我不愿意因此而錯失一員大將。 你雖然身陷白馬陣中,但卻勇猛,麾下士卒用命,被圍困卻能以少亡多,這難道不令人驚喜嗎? 有朝一日我袁紹想要戰勝公孫瓚,不依靠你麴義,恐怕是難以取勝的??! 若是我以河北錢糧供給,你可能再訓練出那般強軍嗎?你可有自信戰勝公孫瓚,雪洗今日的恥辱嗎?” 麴義整個身體都在戰栗,他雙手握著袁紹扶在他肩膀上的手,單膝跪在地上,咬牙道:“主公,一年!只要一年,麴義定能訓練出強軍大破公孫瓚,洗刷今日的恥辱,光復冀州全境!” 袁紹抽出腰間鑲滿珠玉的寶劍遞到麴義手中,沉聲道:“一年,這正是我所想的,今日我河北文武具在公孫瓚手中見恥,記住今日,一年以后,提兵北上,一雪前恥?!?/br> 一場兵敗在無形之中消弭,屋外傳信兵匆匆跑進來,向袁紹匯報道:“主公,荀主簿回來了?!?/br> 荀諶? 眾人皆是一驚,沮授更是直接問道:“友若不是前往英侯國請求調停,如何這般快就能回返?” 這是所有人心中的疑問,那傳令兵連忙接著說道:“主公,隨同荀主簿而來的還有洛氏的敢戰士,打的是昭公國的周族鳳凰旗幟?!?/br> 敢戰士! 昭公國! 這兩個詞宛如雷霆而下,武將還處于懵懵懂懂之中,在場這些謀士都是智謀超絕之士,毫不夸張的說,除了郭圖,剩下六人至少有四五人都有屬性在90以上,這是一群人尖子。 立刻就猜到了昭公國可能是來調停雙方,略作報答的。 沮授和田豐大喜過望,當即同聲道:“主公,大喜,應該立刻前往迎接昭城貴使??!” 袁紹同樣想到了,而且他對昭城了解更深,聽到敢戰士出現在這里,他敏銳的意識到,昭城將他袁紹和公孫瓚視作兩個諸侯國,而不是大漢王朝之下的地方官員。 總說諸侯諸侯,現在昭公國真的把他們當作諸侯了! 再往深想一想,身為諸夏列國之一,洛氏這是已經開始重新尋找未來能夠統治整個諸夏的天子了! 袁紹的心忍不住砰砰砰的跳動了起來,心中最后一絲對漢王朝的留戀在洛氏明牌的舉動之下,一掃而空。 他幾乎要克制不住自己的激動,但還是強行忍住,就如同當年第一個挑釁周天子的諸侯國,這件事要讓別人先來,才能不成為眾矢之的。 一行人連忙迎出去,便見到荀諶與一位洛氏子正聯袂而至,袁紹一看,還是熟人,正是昭公國繼承人公子樞,袁紹躬身作揖道:“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公子別來無恙啊?!?/br> 洛樞對袁紹回禮朗聲笑道:“本初公別來無恙,你的威名響徹天下,樞的諸位兄弟子侄都深感敬佩啊?!?/br> 袁紹聞言一亮,他身后的諸位謀臣武將也都暗自交流,公子樞這句話頗有意味,這是有洛氏公子想要前來河北入仕嗎? 洛樞這一句話說罷,也不給其他人反應的機會,緊接著又說道:“本初公,多謝你將唐皇后送到昭城之中,父親得知冀州危局,頗為感慨。 本初公您這樣的英雄豪杰,昭城愿為調停,以使兩家以和為貴?!?/br> 沒有出乎眾人的預料,昭城果然是前來調停的! 河北眾人都有些欣喜,在現在這種形勢下,昭城愿意為袁紹和公孫瓚調停,實際上就是偏向袁紹。 換句話說,對這一場戰爭,昭城是瞧不上公孫瓚的所作所為的。 袁紹又是躬身作揖,神情肅穆道:“紹多謝昭公恩情,日后若有機會,定報今日之恩?!?/br> 袁紹此人長相頗為俊美,正是因為這幅樣貌,出身庶子的他才能得以入繼,如今一身英雄氣,更是襯得他氣勢非凡,洛樞忍不住暗暗點頭。 當時他和袁紹相處的時間還是太短,這一次前來同樣是考察一番,看看袁紹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直到目前,袁紹幾乎都是頂級的雄主,睿智果斷,稱得上一句英姿天縱。 公孫瓚早就發現了敢戰士,畢竟敢戰士舉著周族鳳凰旗幟,幾乎是毫不掩飾的在行軍。 但是他不知道敢戰士出現在這里是為了什么,等到敢戰士駐扎在他與袁紹軍戰場的邊緣時,他就有了一種不詳的預感。 這種不詳的預感很快就化作了現實,敢戰士統領往軍營中送來了信件。 “調停?” 看到信件上所寫的內容,公孫瓚氣極反笑,“我軍現在占盡上風,昭城前來調停?欺人太甚!” 是的,欺人太甚! 這就是公孫瓚的看法,這哪里是調停,分明就是昭城在襄助袁紹,讓自己停止攻勢。 公孫瓚氣急之下,自然不愿意,但剛想撕掉信件,又回想起這幾日面對袁紹軍,寸土未進,再想到兩千敢戰士就在戰場邊緣,隨時能加入戰爭。 單純兩千敢戰士公孫瓚還是不太懼怕的,敢戰士再強也是rou體凡胎,但是搭配上河北軍,就讓公孫瓚猶疑起來。 他望向自己的一干幕僚將佐,問道:“你們怎么看,是否要接受昭城的調停?!?/br> 公孫瓚平素向來是獨斷專行的,他這一問,有的人反應不過來,但有的人立刻就知道公孫瓚已經猶豫了,心里恐怕是想著和談的。 于是順著和談開始給公孫瓚分析,比如我軍攻勢雖猛,但是如今久戰不克,士卒疲憊,糧草不濟,冀州郡縣剛剛投降,后方還不算是安穩,如果有過變故,甚至就連回幽州的道路都可能封閉。 一樁轉一件件,聽的公孫瓚立刻下定了決心,他不知道這番言論田豐同樣給袁紹說過,這是袁紹敢于在此地和他鏖戰的底氣之一。 公孫瓚是邊郡武人,做事一向雷厲風行,既然下定決心,便直接說道:“既然如此,那便通知洛氏以及袁紹吧,我軍愿意和談?!?/br> 在洛樞的見證之下,袁紹和公孫瓚休戰,雖然從雙方滿是鋒銳的眼神能看出這種和平不會很久,但至少目前,冀州恢復了安定,一時之間,西域、涼州、并州、司州、冀州、幽州、青州、兗州,竟然都恢復了短暫的安定。 在這些州郡之中,只剩下當地的諸侯剿匪,而沒有諸侯之間的大戰,烈度瞬間低了不少,所有人都在拼命的積攢實力。 …… 話說洛楚從糜竺家離開之后,徑直從東??ね鶑V陵郡而去,準備直接到揚州刺史部的吳郡去。 揚州刺史部屬于典型的地廣人稀,人口最多的是豫章郡,有足足四十萬戶,其余各郡的人口都未過百萬,但吳郡是揚州刺史部的精華所在。 這里從吳國開始就是江東的精粹,后來項氏治理這里數百年,先漢、后漢,先后在這里冊封吳王,可謂是人才輩出,太湖平原是江東地區少見的大平原,是長江沖擊平原中頗為精華的一塊。 又有淮河長江天險作為依憑,是江東地區天然的政治經濟中心,尤其是吳縣,是吳郡的郡治所在,所謂江東六姓,實際上便是吳郡六姓,再說的具體一點,就是吳縣六姓。 橋楚顧陸朱張! 這六個世家大族的主支都在吳縣盤踞,分支則占據了吳郡乃至于揚州,勢力縱橫交錯,互相聯姻,整個揚州有超過千名官吏是六姓子弟或者六姓的姻親,其勢力之大,可見一斑,就連袁氏在中原都做不到這種程度。 邀請洛楚前往江東的橋氏家主橋巍,是江東的無冕之王,他剛剛加冠就擔任別駕從事,作為揚州刺史的佐官,他經歷過三任揚州刺史,揚州刺史一直換,但是他要么是別駕從事,要么是治中從事,始終牢牢掌握著權力。 這就是橋巍邀請洛楚前往江東時,洛川和洛倩夫妻二人沉吟的緣故,這是一個就連他們二人都不能忽視的大人物,他邀請洛楚前往江東是為了什么呢? 洛楚前往吳郡的計劃出現了一些意外,他在進入廣陵郡后,遇到了追殺盜匪而來的孫堅! 孫堅從被洛霄擊敗之后,就往九江和廬江奔走,準備重新聚集義士,董卓作亂的時候他同樣想要前往,但是卻被盜匪攔住去路。 之后孫堅轉變了目標,投靠了袁氏袁術,作為袁氏的藩屬,就在九江以及廬江二郡暫時割據,然后試圖向丹陽進軍,最終進入吳郡。 他作戰極其勇猛,單以打仗而論,天下之間能夠勝過他的不算多,但是他出身寒微,這是他的短板,然后他遇到了洛楚。 孫堅沒想到竟然會見到一個洛氏子,于是頗為熱情的邀請洛楚,洛楚還是知道孫堅的,畢竟是勤王諸侯之一。 飲宴之中,孫堅得知洛楚竟然是收到了橋氏家主的邀請,眼神更是火熱,他自己就是吳郡人,太清楚若是想要占據揚州,就算是有袁術的支持,但得不到這些江東士族支持是絕對不可能的。 若是能得到眼前公子楚的幫助,進入揚州定然能省下許多力氣,現在的揚州沒有刺史,自然更沒有州牧,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時機了! ———— 馬騰韓遂據涼州,李傕郭汜據三輔,張濟據弘農,呂布據并州,袁紹據冀州,曹cao據兗州,公孫瓚據幽州,劉備據青州,淮河以北,諸州之間,或有豪杰,或有賊子,據地自守,各不向攻,竟為安寧,頗有風雨欲來,天下無聲之感,群雄據位,漢亂不可避也!——《漢末英雄記》 第662章 江東橋氏 洛楚年紀雖小,但是人卻聰慧,一眼就看出了孫堅的目的是入主江東。 但孫堅的勇猛和性格,即便是洛楚也是有所耳聞的,把這樣的猛虎放入江東,不知道是福是禍。 洛楚只與孫堅飲酒,但是卻不接他的話頭,于是飲宴就這樣結束。 望著離開的洛楚,孫堅頗為無奈,卻只能徒生感慨,“公子楚進入江東,聯結諸姓,將會是鐵板一般,又應該怎么辦呢?” 洛楚與孫堅離開之后,剛剛登上船,就深深地皺起了眉頭。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