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節
這樣才能有一線生機,這樣才能對漢廷造成最大的傷害,讓漢廷不得翻身?!?/br> 洛霄的話中滿滿的都是一種蠱惑人心的語氣。 他和張角之間,洛霄反而更像是那個宗教頭子,這種煽動性極強的言論和語氣。 張角聽的連連點頭,洛霄所有的話都說在了他的心里,回想著這些日子,微微感慨著:“若是太平道是子凌所立,恐怕百萬信眾,不在話下,若是舉義是子凌你所領導,漢廷覆滅就在旦夕之間,若是這天下有子凌你治理,這些百姓不會生活如此困苦?!?/br> 洛霄聞言眼睛依舊閉著,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他的情緒沒有半分波動,只是淡淡道:“這世上有人能逆天而行,但這世上沒有凡人能逆天命而行。 盡人事,聽天命。 如此而已。 便是我去做,也僅僅如此?!?/br> 張角極其鄭重認真的聲音響了起來,“不,子凌你是不一樣的,雖然我不懂,但我有種感覺,如果是你的話,這場舉義將會極其不同!” 洛霄猛然睜開了眼睛,兩人對視,沒有半分笑意,沒有半分玩笑,良久洛霄才說道:“巨鹿,收起你的所有想法。 天上地下,除了素王,沒有人可以將想法加在我的身上?!?/br> 張角深深地望著洛霄,然后輕聲笑了起來,最后狂笑起來。 “子凌啊,子凌公! 我明白你了!” 洛霄的眉頭深深皺起,他感覺到有一道氣落在了自己身上,有些沉重。 ———— “太平起義”為什么比“大澤鄉起義”更具有正義性,主要因素就在于“太平起義”的政治目標。 這是第一個喊出要建立一個“人人平等、沒有饑寒、沒有壓迫、沒有不公”的起義軍政權。 在上古君主專制主義時期,這是何等可貴的一種精神?!都o念“太平起義”爆發一千七百周年》 第578章 渡河!上洛! 洛霄和張角這一番交談之后,張角想通了一些事,一掃之前的憂慮,重新變得神采飛揚起來。 洛霄則感到身上多了一些重意,似乎有些東西落到了他的身上。 若是常人恐怕就要開始憂心其中原因。 但是洛霄不同,在他看來,素王上皇不會害他。 只要素王上皇不出手,縱然是蒼天又如何? 不過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罷了。 姬昭的目光落在洛霄身上,他有種預感,這位家族新的天命之子,將會做出家族前所未有的事業,以一種沒有人能夠想象到的方式。 …… 張角一改之前準備四處掠地的做法,轉而率領著太平軍要渡過大河,進入河內,直擊洛陽,同時圍攻洛陽周圍的潁川等郡縣,斷掉洛陽和外界的聯系。 對太平軍來說,沒有最合適的穩勝的方法。 太平軍縱橫州郡之間,但實際上太平軍有戰斗力的主力,同樣沒有分兵進入縣鄉之中。 這種情況下,張角率領十五萬太平軍攻擊洛陽,朝廷定然震怖。 怕死的皇帝和公卿定然畏懼,會大量征調四處出擊的軍隊守衛洛陽。 朝廷慌亂的調度之中,會出現無數的破綻。 未必不能如同當年項羽在河北擊潰秦軍主力那樣,擊潰漢廷的禁軍主力,將漢廷打落深淵。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張角的能力要足夠強。 張角有沒有這個能力呢? 洛霄認為他沒有,張角的軍事能力不差,但他是個優秀的社團領袖,想要打出那種神仙仗,還差得遠。 不過看著張角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洛霄沒有說話。 太平軍中士卒知道張角要直擊洛陽周邊諸郡,都是一陣振奮,畢竟上洛殺皇帝和公卿就是他們發自內心的愿望。 張角所率領的太平軍號稱十幾萬,而且氣勢高昂,但實際上能打硬仗的精銳不過是堪堪上萬而已,太平軍發于冀州、幽州之間,騎兵倒不是特別缺。 略顯雜亂的太平軍聚集在各個方的旌旗之下,西風烈烈,旌旗飄展,場中有些雜亂,但氣氛卻滿是凝重肅穆。 張角使人將祭祀的物件一件件擺好,緩緩抽出了銳利的劍,在大漢朝,就沒有出征不祭祀兵主項羽的,而且還要祭祀天地,以作正義。 太平軍乃是替天行道,誅除暴虐,不做一番恢宏,豈不是自認為賊了? 望著高臺之下的諸軍,張角昂然開口道:“諸位兄弟啊,我等本來是勤懇善民,傳揚善道,但是如今卻手持利刃,欲殺漢廷! 漢廷指斥我等為賊,這禍亂天下,致使我等不得不逆反陰陽的,難道不是安坐于洛陽的公卿和皇帝嗎? 圣人說,以直報怨! 我等現在揮軍上洛,難道不正是自然之理嗎? 上天降下了諭令,我等背負了重責,漢廷的天命將要結束,就在我們的手中。 渡過大河,進入洛陽!” 風聲烈烈,旌旗搖動,無數道呼喝的聲音從高臺之下傳來,“渡河!渡河!” 高臺之下的太平軍,身上的衣服還是種田時所著的麻衣,到處都是破洞,但是臉上卻帶著無限的希望。 氣勢凌厲,仿若天光破云。 洛霄感覺到張角望了自己一眼,帶著笑意,滿是信心。 …… 張角毫不掩飾的出兵,漢廷自然是得到了消息,這瞬間讓洛陽城的權貴有些心慌,尤其是許多人都被堵在了洛陽城,無法回到州郡之間。 皇甫嵩剛剛帶著三河騎士前往南陽,準備去平定荊州太平軍,結果緊接著就收到消息,朝廷要將他調回河北,去和賊首張角作戰,不僅僅是皇甫嵩,還有朱儁等作戰勇猛的統帥猛將,都調到了河北。 大軍之中,皇甫嵩很是無語,不知道洛陽公卿這是怎么了。 但是抗旨他當然是不敢的,只能一邊往回趕,一邊給皇帝寫信說,“洛陽居于諸關之中,只要謹守關隘,賊軍是不可能突入洛陽的,盡可以放心。 冀、幽、并三州健兒頗多,朝廷只要使州郡豪杰募兵,便能拖住,待其余諸州平定,便四面夾擊,進剿河北,定能克定功成?!?/br> 但這封信上去之后,皇甫嵩很快就收到了洛陽的回旨,皇帝和公卿將皇甫嵩一頓臭罵,“洛陽天下之中,天下最重,萬城萬郡萬州不若也! 爾以洛陽為餌,但有差池,國家崩摧,真是愚蠢至極,速速前往河北,剿滅賊軍,勿要復言!”這一番言辭激烈的言語,讓皇甫嵩一個激靈,自己肯定是說錯話了,但他還是有些不明白,洛陽怎么會有差池呢? 那洛陽八關不是白修建了? 洛陽要是這么容易就被攻破,當初就算是阻力再大,也不可能定都在這里啊。 作為一個政治能力不太高的統帥,皇甫嵩不明白,洛陽作為首都是不能以軍事角度來考慮問題的,而是要站在政治高度來思考問題。 站在統帥的角度,沒問題。 但是站在皇帝和公卿的角度來說,這就是皇甫嵩在拿他們的性命開玩笑,沒有直接一道圣旨砍了他,還是因為現在需要皇甫嵩打仗。 軍中校尉有些擔憂的問道:“將軍,這突然轉回河北作戰,不會出現什么意外吧?” 皇甫嵩皺著眉頭嘆息道:“當然是有所不利的。 本將并不把太平軍放在眼里,他們和朝廷的差距太大了,敗亡是遲早的事情,但經過這一出,平定太平軍的時間又要向后拖了。 現在只能先把張角平定,最好是能夠直接擒殺。 若是張角死了,太平軍群龍無首,其余各部都會陷入混亂之中,也許同樣能盡快將造反平息下來?!?/br> 在其他人都相當慌張的時候,皇甫嵩在考慮怎么快速又穩定的平定太平道造反。 …… 河北之地,歷來就是兵家所必爭,多少戰役在這里打響,春秋戰國時期,多少次的大型會戰就在河北之地。 最著名的自然就是秦末時,諸侯聯軍和秦軍的會戰,三十萬秦軍一戰而沒。 一戰而秦朝亡! 項羽承天子位,正式被諸侯推舉為天下共主。 如今到了漢朝的危局之時,又是河北之地。 無數的軍隊在這里聚集,漢廷從三河地區征召了數萬人,擴充到羽林虎賁之中。 青州太平軍同樣在向著冀州這里靠攏。 皇甫嵩按照朝廷命令沿著大河北岸一路行軍,他帶來了數千甲兵,在大河之上,無數的錢糧和補給都在跟著軍隊而行,這就是皇甫嵩戰勝太平軍最大的信心所在。 如今太平軍雖然看起來勢大,但是實際上無論是從動員人數,還是對糧草的征調上,都遠遠不能和朝廷相提并論。 他之前還向朝廷建議讓州郡之間的豪杰們各自清剿本地的太平軍,只可惜朝廷沒有聽從他的意見,否則在他看來,這天下洶洶的太平軍不過是旦夕之間就能夠平定的。 剛剛進入冀州,就見到了太平軍的旗幟,“天下太平!” 這四個明晃晃的大字在旌旗之上飄揚,明明是一句祝福語,但卻讓皇甫嵩感覺充滿了肅殺之氣,因為太平軍太平了,他們這些人就太平不了。 最讓皇甫嵩眼皮直跳的是,這些太平軍竟然已經到達了這里,他能這么快見到太平軍可不是因為晝夜行軍,而是因為太平軍離洛陽太近了。 只要順著大河北岸西進,然后突破大河上的兩道渡口,就能破入洛陽盆地,怪不得洛陽公卿會這么著急的把自己調回來。 這是被太平軍的聲勢嚇到了。 冀州如此危急,那兗州和豫州估計沒有區別,不過在皇甫嵩眼里,這都是表面危急而已。 雄關險隘是做什么的? 就是在這種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的! 對皇甫嵩這種統帥來說,地圖不是一片一片的,五百里的平原和三百里的平原沒有什么意義,都是騎兵一沖而下。 在皇甫嵩的眼中,只有達到千里的縱深才算是有戰略意義,因為千里縱深就可以進行戰術的布置了,可以襲擾糧道,可以突襲營地。 至于雄關險隘,那就是不可逾越的天險,一座雄關在手,千軍萬馬都是枉然。 只要有洛陽八關在,皇甫嵩認為洛陽一定是安全的。 若是守著這些關隘還能讓洛陽陷落,那是什么級別的廢物!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