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節
從南陽郡那個困龍之局走出來之后,現在他真的成為了一條即將起飛的潛龍。 這個時候的劉秀本該開始治理五州之地,進而慢慢的聯結或者打壓五州豪強,讓這些豪強出錢出兵出人,他的實力會迅速的膨脹起來。 但是現實不給他這樣的機會,朝廷已經開始發大兵要消滅劉秀,內部又陷入了爭斗之中。 劉秀必須向西而行了。 他在原楚國所在的項郢城,舉行誓師的大會,“現在天下的局勢走到了這個地步,只剩下偽朝廷和我興漢之間了,打敗了偽朝廷的軍隊,這個天下就會恢復正軌。 我劉秀本來是遠支的宗子,能夠走到現在這一步,是上天的眷顧和豪杰的跟隨。 這是上天賜予我的重擔,讓我去扛起天下的責任。 我又有什么能夠說的呢? 唯有恭敬的執行上天的諭令,這是唯一所能夠做的。 奉天靖難,就在此刻?!?/br> 誓師完畢,劉秀便率領著五萬精銳大軍一路向西,前往洛陽的第一道關隘——虎牢關。 劉秀采用示敵以弱的戰術將梁王的軍隊勾引出關,然后一戰而沒,順利進入這重重關隘的主關。 他在這里駐扎了數千人,作為進可攻退可守的根據地。 朝廷方面的軍隊之所以姍姍來遲,是因為經過了一番激烈的辯論,才最終得出了必須要消滅劉秀的結論。 無論劉秀想要做什么,是要造反當皇帝,還是要進入長安自己取代王莽的執政之位,這都是皇室、權貴和官員無法接受的。 因為劉秀完全代表了另外一股政治勢力! 劉秀一旦進入長安,他有自己的近支宗親,他有自己的政治班底成為新的權貴,他還親近關東的經學家族,有大批士人可以出仕做官。這一切對于如今的朝廷大人物來說,都堪稱是毀滅性的打擊。 到了現在這個天下局勢逐漸開朗的時刻,朝廷終于舍得全力出手了。 之前打起義軍和諸侯王聯軍時瞻前顧后,現在卻試圖用雷霆之勢鎮壓劉秀,幾乎稱得上掏空家底的出擊。 就連現在和王莽漸行漸遠的洛琪都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因為在他看來劉秀是極其優秀的統帥,不用絕對的實力碾壓,還真的可能會出現被劉秀各個擊破的可能。 為了防止意外,洛琪還特別注意了出征的將領,因為他擔心現在這個有些多疑的王莽讓自己的親信擔任將領,導致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最終王莽還是有幾分理智,只是讓自己的族人和親信擔任了監軍的職位。 洛琪實際上根本就不想讓王莽插手,但是這不可能,王莽的勢力極強,除非現在洛琪就直接讓朝廷從決策層和執行層撕裂。 經過這幾年的共事,他和王莽之間曾經存在的君子之交,基本上損失殆盡了。 他甚至直接批評王莽,說他既然能力有限,那就應該退位讓賢,而不是繼續把持權位。 這些年連遭打擊的王莽,面對洛琪的指責,頗有些破防的說道:“文琪既然有此言,又不知誰是能挽救天下的賢人呢? 是趙太后的族人嗎? 還是洛氏的族人要親自來挽救天下的傾頹了? 若如此,莽這便退位讓賢,將這大司馬大將軍之位讓于賢人?!?/br> 既然我不行,那你說一個行的人出來,我倒要看看他行不行。 但換掉王莽,朝廷就不用對外了,先把內戰打完再說。 最終這件事被擱置,朝廷大軍進入河洛地區,然后兵鋒直逼虎牢之地,共八路大軍,每支五萬人,其中每支甲士數千,駐守在洛陽周邊的城池之中,封死了劉秀戰略轉移的道路。 劉秀卻不慌不忙的據守虎牢關以及周圍的關隘,襲擾朝廷的后勤,四十萬人每天的后勤壓力都極大,斷掉一處都是巨大的成果。 …… 長安。 洛琪坐在屋中,微微皺起眉頭,隨著朝廷大軍出征關東,關中比起之前也有些漸漸不平靜起來。 牛鬼蛇神,魑魅魍魎都開始悄悄的滋生,這些東西就猶如雜草一樣,永遠都斬不盡,殺不絕。 趙合德端著精美的小食走進,裊裊婷婷,她最大的特點就是溫潤如春水,渾身上下沒有一處不軟糯,行走之間也搖曳生姿。 “良人,還在為關東的戰事而憂慮嗎? 前往關東的都是老將軍,兵員數量又遠超賊軍,不會出現意外的,或許明日關東的捷報就到了?!?/br> 洛琪將趙合德攬入懷中,嘆道:“夫人,你不明白的,在真正的天才面前,所謂的經驗,不值一提,尤其是戰爭?!?/br> 屋中一片沉默,洛琪還有一些話沒有說出來,那就是家族好像要從支持朝廷轉變為保持中立了。 對關東諸侯的舉動不聞不問,這至少說明了一點,那就是家族覺得劉秀比王莽更能代表天下。 “劉秀真的優秀到這樣的地步嗎? 如果朝廷的大軍真的失敗,我又該怎么做,才能體面的收場呢? 至少要保住夫人和我們的孩子?!?/br> …… 轟! 無數隕石從天而降,這本是烏黑蒙蒙的夜,但是這無數道亮光卻使軍營亮成了一片。 無數人的臉上都滿是死灰! “素王上皇??!” ———— 上既攻河洛,旦夕下虎牢,莽遣卒四十萬,遂作驕狂,謂左右曰:“吾發卒四十萬,踏地震山,投鞭斷流,以十敵一,焉有不勝之理?” 上聞莽言,與諸將嗤笑,曰:“天生興衰,兵家之爭,豈言兵之多寡,莽有十敗,吾有十勝,既敢來犯,三千虎賁,足使莽軍大敗而歸?!?/br> 遂戰河洛,時有星火墜營,夜黑烏蒙,莽軍大駭,上曰:“此素王助我,克定功成,就在今日!” 冒矢而進,一戰而定,真天授哉!——《后漢書·光武本紀》 第567章 一切都結束了(卷末) 天光破曉。 當劉秀騎著馬,身上的甲胄插著數支箭矢,渾身浴血出現在萬軍之前時,那種震撼是難以言明的。 馬蹄的噠噠聲敲擊在每個人心頭,劉秀一夜沒有合眼,身體上的疲憊從最深處席卷而出,但他的精神卻振奮到了極點。 四年! 多少沐風瀝雨,披星戴月,生死危機,就在今日大功告成了。 他穿行過披甲的精銳,玄色的甲胄,紅色的巾幟,帶著一種莊重的美感,然后高高的舉起染血的利劍,高聲大喝道:“素王在上!” 咚!咚!咚! 戰鼓的聲音響起,無數道聲音齊聲大喝,“素王在上!” 聲音此起彼伏,傳到了不知多遠的地方,劉秀拔劍四顧,將目光放到了千里之外的關中長安。 誰能擋我? …… 朝廷大軍一朝崩潰,死傷者不談,那些戰敗的士卒慌亂到了極點,四散奔逃,一部分被收攏起來往關中撤退。 一部分則往各個郡縣之中而去,洛陽恰好是天下正中,四通八達,可以通行到天下之間。 亂兵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之一,尤其是一群心態崩潰的亂兵,更不要說是武力極強的精銳,幾乎能把一個穩定的地區短時間內就變成人間地獄。 隨著潰卒的四散而逃,朝廷大敗的消息向著天下傳去。 這一下連鎖反應就太大了! 朝廷大軍雖然敗在劉秀的手中,但這只能證明劉秀無論是命數,還是能力,都更強。 但漢室鎮壓天下依靠的是關中精銳,現在分崩離析,想要重建最需要的是時間,但它沒有時間了。 這世上有一個詞叫做死灰復燃! 更不要說義軍本就沒死,只不過是勢微而已,農民軍這種組織,只要世道還處于混亂之中,兵源就源源不斷,荊州的郡縣之中有大盜蜂起,侵入南陽郡,關中甚至都有人趁機作亂,火中取栗。 劉秀停留在潁川之間,梳理著迅速膨脹的勢力,雖然擊敗了朝廷大軍,但劉秀的軍力依舊是不足以一人而治的。 然后一個驚人的消息順著伊洛之水傳往四方。 一支出身荊州,名為綠林的義軍,從武關破入了關中! 那是漢室興盛所在啊,所有的先帝陵寢都在關中! 劉秀簡直要跳起來了,他滿臉殺氣,提著劍就要出兵。 然后就直接被自己麾下佐臣堵了回來。 “將軍,大局為重,如今我等根基未穩,貿然再起戰端,長驅直入千里之遙,到敵國所在,這難道不是自取滅亡嗎? 況且,不過是盜匪,難道朝廷還能無法剿滅嗎? 羽林衛縱然十不存一,但翦滅盜匪還是不成問題的?!?/br> 這些人中有真心勸劉秀大局為重的,亦有心懷鬼胎,巴不得關中被義軍攪個稀巴爛,這樣他們就能堂而皇之的要求劉秀將重心放在關東。 敵國所在! 聽到這四個字,劉秀沉默了,他是劉氏的子孫,結果關中長安竟然成了敵國所在,這簡直就是天下最大的諷刺。 …… 長安。 幾乎所有人都沒想到,進入長安的不是劉秀,而是賊寇,如果有的選擇,他們還是希望劉秀能夠進來。 畢竟劉秀怎么說都是漢室宗親,而且據說是個忠厚的講究人。 他們都是漢室的大臣,即便是敗方有罪,最多不過一個失職,只要自殺,全家至少是能夠保全的。 但是賊寇那可就直接是不死不休的關系了。 當洛琪聽到這個消息時,他手中的筆徑直落了下去,大片大片的墨暈染在白紙上。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