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節
每當有人贊揚他時,他便會說,“我們所做的已經足以自夸了嗎? 據說孝文皇帝時,關中有過百一的稅率。 據說孝文皇帝時天下各處的糧倉之中都堆滿了糧食,就連小民家中都有度過冬天的存糧。 現在天下之間還有流民,去歲僅僅關中送往西域的乞丐就有三千多人。 朕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朕要賞賜諸位愛卿,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啊?!?/br> 洛氏進獻作物。 元封十四年。 三位靖難功臣薨逝,皇帝派人前往吊唁,皆封上謚,除嫡長子繼承爵位外,另選一子進入禁軍宮廷宿衛當值。 皇后艱難的誕下嫡次子,劉詢賞賜天下民爵一級,又下詔要求天下郡國,為鰥、寡、孤、獨、年七十以上者賞賜酒rou,不能食者折為錢帛。 這是他從祖父孝武皇帝那里學來的撒幣大法,在國家財政富裕的時候,是極好的緩解社會矛盾,減小貧富差距的行為。 元封十五年,英侯洛斯和呂侯呂產先后薨逝,靖難領袖基本上全部壽終正寢,只剩下洛世孤獨的守在萬里之外的西域。 呂產的薨逝讓劉詢很是哀痛,雖然他不讓呂產參與政事,但是他對呂產的感情是很深的,如果不是呂產,他很有可能已經死在了萊西城那無數個寒冷的冬天。 “朕的舅父,是天下難見的忠臣啊,戾帝禍亂社稷的時候,他第一個倡議公車上書,不懼怕戾帝的威脅。 戾帝一意孤行的時候,他是靖難功臣的領袖,奮勇爭先,推舉新帝時,舅父稱贊朕微薄的德行。 朕能有今日的尊位,難道不是舅父的功勞嗎? 傳下朕的旨意,為呂侯國加五百戶,再免除侯國三年的賦稅,以彰顯朕的拳拳之情?!?/br> 元封十五年。 洛青向劉詢上書,劉詢任命欽天監正洛青為太上學宮祭酒,并且擔任《星象經》博士,這是第一個列入太學的非社科經學,洛氏學宮同步推出了星象經的學習。 元封十六年。 遼東都護府平定烏桓部的叛亂,西域都護府與康居大國小戰三場,因為無力勞師遠征,兼之烏孫舊國叛亂,車師國叛亂,洛世率領神廟軍回返,斬殺烏孫舊王,立親漢貴族為王,向東屠車師。 元封十七年。 遼東、西域大致安定,嶺南王國的朝貢使者未到,劉詢遣使問責,嶺南王國俯首求饒。元封十八年。 劉詢統治這個龐大的王朝已經十八年了,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孝鼎皇帝劉進和戾帝劉旦,甚至比高皇帝劉邦在位的時間也要長。 長樂宮中,霍光正為劉詢念著上一年的總結。 “陛下,關中的糧倉大致已經填滿,關東的糧倉同樣恢復了七成,根據資源記載,天下如今大致恢復到了孝文皇帝末期的五成,您的中興之業已經超過了過往所有的中興之主。 無論是殷商的武丁,還是邦周的宣王,都遠遠不如您?!?/br> 霍光這番話是真心實意,能在不足二十年之間將疲敝的天下恢復到這個地步,縱然是大漢的底子本來就好,但和皇帝的個人能力同樣是分不開的。 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然后狠狠地對豪強下手,甚至就算是宗親都照殺不誤,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使流民這種王朝最大的隱患變成了可以維持社稷穩定的自耕農甚至小地主。 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效果,而是一加一等于四! “宣王……” 劉詢嘴中念叨了兩句,人終究是要死的,謚號很重要,他喜歡宣這個謚號。 因為洛宣公的原因,文武之下,以宣最高,這個謚號給他那是再好不過了。 霍光聽到了劉詢的聲音,然后抬頭一看,瞬間就明白了。 君臣二人一對視,霍光表示沒問題,陛下您的功績用個宣是綽綽有余的,就算是提上去,素王上皇肯定會同意的。 劉詢微微笑了笑,對霍光的懂事表示相當認可。 十八年! 劉詢微微抬起頭望著殿中繁復精美的花紋,不知不覺間,他竟然已經做了十八年的皇帝,這十八年之間稱得上是夙興夜寐,一刻不敢或忘身上的職責。 孝文皇帝時期的一半,這已經是到目前為止所能夠到達的極限了。 劉詢的目光望向跪坐在殿中,正獨自飲酒的洛青,笑著嘆道:“公子青,朕能有如今這番成績,貴家族所進獻的作物和技藝功不可沒??!” 洛氏一直以來都在研究高產作物以及怎么能夠使每一畝地的產量變高,這種研究基本上是無用功,但是多年的研究自然還是有一些成果的。 在沒有現代科技的情況下,想要使作物變得高產,那就只有兩條路,要么它自己基因變異,要么通過雜交培育新的種子。 比如高產糧食之一的玉米,它的本體是一個種子包裹在硬殼之中的根莖類植物,但是基因一變異。 硬殼居然消失了! 雖然那個時候的玉米只有一排顆粒,但還是成為了一種輔助主食,但是架不住玉米爭氣,不斷進化,很快就變成了有數十排顆粒的現代玉米,成為了高產的主糧作物。 中原這里沒有玉米,但是洛氏精心培育之下還是得到了一些產量明顯更高的作物,逐漸在各個主要平原之上鋪開。 再加上洛氏改良農具、水利,還制定了施肥除蟲的時間,根據歷法為各地制定更加精確的種地時間,收割時間,可以說為大漢朝的農業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否則僅僅十八年怎么可能達到孝文皇帝末期五成的水平! 孝文皇帝末期五成的水平放在任何時期都稱得上是盛世了。 劉詢很清楚這一點,半點沒有居功自傲的心思,他是皇帝,用人本就是他的職責,洛氏獻策,他采用,大家都有功勞,這很好。 洛青對劉詢同樣很滿意,眼前的這個皇帝除了皇帝本能的多疑之外,基本上沒有什么缺點。 在他看來算是低配版的孝文皇帝。 洛青微微垂首作揖道:“陛下圣明,這世上常有賢明之臣,不常有賢明之君,大漢有陛下,這是幸事?!?/br> 兩人正說著,一個宦者匆匆跑進,神色焦急。 ———— 劉旦大帝是一個武功卓越的皇帝,筆者認為古代中國對他過于苛刻,在劉旦大帝之后的皇帝劉詢相比就幸運許多。 當然,劉詢大帝同樣是一位卓越的皇帝,甚至比劉旦更加的卓越。 劉詢大帝以他卓絕的政治智慧,高超的政治手腕,謹慎而小心地治理著剛剛大病初愈的帝國,并且成功使它健康起來。 任何一個能夠在帝國衰微時挽救它的君王都應當被致以最高的尊重。 何況他挽救帝國的過程是如此的光明,沒有忠誠的臣子死去,沒有人民被殘酷的放棄,沒有為了政治的妥協而拋棄人性的光輝,他是古代中國最卓絕的皇帝之一?!度蛲ㄊ贰で貪h卷六·末評》 第492章 太子劉賀 宦官身后還跟著兩個武士,刀把頂著他走近。 霍光不可能讓不知深淺的人靠近皇帝,迎上去將宦官和武士攔下。 他是個非常有心之人,當即認出了這是太子身邊的宦官,心中一咯噔。 不會是那個一向不安分的太子又搞出什么事來了吧? 他急聲問道:“何事如此焦急?就在此間說出?!?/br> 滿臉焦急之色的宦官渾身都在顫抖,臉上全是冷汗,直接跪伏在地上,帶著恐懼戰栗道:“啟奏陛下,太子殿下被jian人刺殺,傷勢嚴重,奴婢來稟告陛下?!?/br> 唰! 殿中幾人臉色皆是一變。 一瞬間殿中便陷入了寂靜之中,一股席卷整間大殿的寒氣拂過,所有人都從腳底下生出一股涼意,然后順著脊椎直沖后腦,涼嗖嗖的。 大漢儲君竟然光天化日之下被人刺殺? 這說出去誰敢相信? 雖然大臣們經常對太子蹂躪一番,但這完全不一樣! 霍光厲聲喝問道:“你可知道你在說什么?若有半分虛假,定死不饒?!?/br> 宦官從太子遇刺開始就已經六神無主,一路強撐著,被霍光一刺,直接砰砰砰的磕頭泣聲道:“奴婢不敢虛言,太子的確遇刺,太醫署已經派人前往了?!?/br> 劉詢聞言雙眼一閉又睜開,剛剛自己還欣喜于天下的逐漸繁盛,轉過頭來自己的繼承人就給自己這么大的一個驚喜。 天下知子者莫過于父母,對自己這個兒子劉詢是最清楚的,最能惹是生非。 他的第一反應甚至就感覺是那孽子平素惹事結果被報復了。 但是太子被刺殺,這是關乎國朝顏面之事,不能坐視不理,無論緣由都要將這件事查清楚。 劉詢控制了一番自己的情緒,當即寒聲道:“子政,太子光天化日之下被刺殺,這是朝廷的恥辱。 這件事交給你來辦,子孟負責協助,定要將兇徒緝拿歸案?!?/br> 兩人連忙應是,劉詢又對洛青歉意道:“公子,看來今日不能再與你坐論了,只能改日再議?!?/br> 發生了這種事情,無論是作為皇帝,還是作為父親,都坐不住,洛青幾人同行離開殿中,剛剛離開皇帝的視線,瞬間臉色陰沉下來。 太子被刺殺! 這是幾人都萬萬沒想到的。 當今太子是皇帝的嫡長子,典型的子以母貴,嫡次子元封十四年出生,現在才三四歲,還是個娃娃,太子的地位穩如泰山,稱得上不可撼動,幾乎確定了就是下一任大漢皇帝。 沒想到太子竟然在這個時候被刺殺,皇帝心中一定充滿了憤怒。 當今這位皇帝可不是仁慈的君王,從大漢開國以來,單以殺官僚和貴族的數量來說,劉詢絕對位列第一,劉詢的中興局面就是踩在貴族豪強官吏的尸骨血rou上建立起來的! 眾人已經預感到這又是一場腥風血雨,畢竟大漢建立以來,被刺殺過的最高級官僚是戾帝時期的御史大夫桑弘羊,最高級的貴族是諸侯王,直接刺殺毫無爭議的太子繼承人還是第一次。 霍光臉色陰沉的快要滴下水來,他沉聲道:“是不是又有一個陰謀反對大漢的集團,在暗中策劃了這件事,就像是吳逆一樣,畢竟太子一旦出事,大漢的社稷一定會動蕩不安。 陛下的嫡次子過于年幼,若立庶子陛下恐怕不愿意,朝野之間定然激蕩爭論不休,真是用心jian惡啊?!?/br> 作為大漢忠臣,霍光已經不由自主的開始為劉詢著想,還有一個原因是,皇后許平君很欣賞他,甚至將自己的一個meimei嫁給了他,他不僅僅要為皇帝著想,還要為皇后著想,所以他是堅定的太子黨。 洛青同樣在思考這件事可能造成的政治動蕩,如今的局面他很滿意,劉詢是個有能力的皇帝,強力的壓制著天下豪強無限增長的野心。 劉向聽到霍光所說,又見到洛青在思索,卻和兩人臉色不同,甚至有些怪異,因為三人之中,只有他和太子比較熟悉。 別看霍光是太子的姨夫,但是兩人用一句不熟來形容,絕不為過。 劉向搖搖頭道:“如今當務之急是查清刺客為什么要刺殺皇太子,是像霍侍中所說的有人指使,還是因為單純皇太子待人過于苛刻,結果被人報復。 若是前者,那事情就大條了,恐怕又是一場綿延天下郡國的吳逆之禍。 若是后者,那便要想好處理的方式,不能擴大,否則如今來之不易的局勢會毀于一旦?!?/br>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