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節
大匠作聞言一驚,緊接著就是大喜,他家是祖傳的大匠,專門為各國王室建造那些華美的宮殿和陵寢,至今為止,最強的一位祖宗就是為秦始皇修建陵寢。 雖然從開始修建的那一天就知道最后肯定要陪葬,但是值了! 大匠作頗為激動的說道:“陛下,臣的家族有一套祖傳的宮殿圖紙,從秦朝時就已經面世了。 陛下您是知道的,始皇帝當年認為自己的功績極大,于是想要修建一座巍峨的宮殿群,命名為阿房宮,結果阿房宮還沒有建好,暴秦就直接滅亡了。 阿房宮實際上就是這套圖紙的一個變化,大漢這百年來,家族一直都在為這套圖紙添加瑰麗的宮殿, 臣現在可以說,如果這套宮殿群能夠現世,那將是一座前所未有的,能夠震撼所有人的宮殿群!” 劉旦萬萬沒想到大匠作竟然還有這份驚喜給他,“那宮殿群和朕的長樂宮相比如何?” 大匠作傲然道:“讓臣來為您講述一番吧。 它從東到西有百里長,您乘坐著華貴的御輦,宮人們走十步就能夠見到一座閣樓。 您站在高高的摘星臺上,望著遠方的黑影,那難道是山嗎? 走近一看才知道是空橋銜接,閣樓飛空,這樣的飛橋極多,就像是天空中的彩虹。 晴空萬里之日,天上有一顆太陽,地上有一顆太陽,原來是無數的琉璃所映襯的光輝璀璨啊。 天下的女子沒有不喜歡它的,天下的士子沒有不贊嘆它的,天下的貴族沒有不嘆服于它的,天下唯有您是能夠建造它的?!贝蠼匙鳂O盡吹噓的一波,頗有后世杜牧阿房宮賦描寫的樣子,聽的皇帝劉旦已經激動不能自已。 “朕要將這座宮殿建造出來!” 這是劉旦唯一的想法,他思考了一下,說道:“朕要將這片宮殿群命名為‘長生’! 大匠作,你要什么朕就給你什么,務必要給朕建造一座巧奪天工的宮殿?!?/br> 大匠作自然躬身領命,興致勃勃的走出殿外。 …… “三億錢?!” 桑弘羊聽到大匠作對宮殿群的報數,只感覺手都在發抖,只當大匠作在開玩笑,漢廷官員一年的俸祿折合錢貨都到不了三千萬錢,修個宮殿要三億錢? 桑弘羊憤怒道:“當年孝武皇帝打漠北大戰,不算戰勝后的賞賜,軍費只有一億錢! 這些年陛下立下赫赫武功,軍費加賞賜不過十幾億錢。 你現在告訴吾,修宮殿要花三億錢? 一定是你這個jian賊想要中飽私囊?!?/br> 沒想到大匠作絲毫不著急,施施然道:“大夫不必如此著急,自然不是三億錢?!?/br> 還沒等桑弘羊放松,大匠作就繼續說道:“三億錢是暴秦時修建阿房宮的花費,下臣為陛下所建造的,是要遠遠超過阿房宮的宏偉神跡,三億錢遠遠不夠,十億錢還差不多。 而且征發的徭役大概要五十萬人以上,僅僅憑借關中想必是不夠了,還需要大夫多多支持啊?!?/br> 桑弘羊聞言已經完全說不出話來,只感覺眼前一陣陣頭暈目眩,眼中發黑,在自己威脅之后,大匠作還敢這么說,就證明他有恃無恐。 問題是國庫已經空了,這些年打仗的錢還是他拆東墻補西墻弄來的,鹽鐵酒的官營自然已經徹徹底底的收到了朝廷的手中,朝廷基本上壟斷了各種貨物的采買和銷售。 大匠作起身向桑弘羊作揖行禮笑道:“大夫不必如此焦急,這十億錢自然不會一年就需要,您有充足的時間去籌集。 下臣就先離去了,還請大夫籌集錢幣,今年只要一億錢就足矣?!?/br> 說完就走了出去,桑弘羊臉色極其難看。 有沒有斂財的方法? 有! 敢不敢用? 不敢! 當初王三就想殺死縣令之后,來長安城刺殺他,最后王三被洛盛帶走,但是天下又何止一人? 多少人想著殺死他,根本數不清,一直到這幾年才算是漸漸消停,若是再襄助皇帝大肆斂財,真不知道能活到幾時。 但是…… 桑弘羊望了望自己身上的印綬,再進一步就是金印紫綬的丞相! …… 皇帝想要修建宮殿的消息流傳了出去,普通的百姓可能還意識不到什么,但是貴族、官員、學子太清楚了,一批較為正直的官吏和學子上書反對,這些上書有的來自郡國,有的來自長安,言論大致相同。 “國家的外表多么強盛啊,里面卻已經漸漸變空了。 大漢的百姓多么疲敝和勞累啊,應該讓他們休息。 現在應當是共同克服艱難的時候,修建宮殿又有什么用處呢? 臣所在的郡國開始破敗了,沒有往昔的繁榮,無法抽出足夠的徭役,不能上繳更多的賦稅。 陛下啊,還請您認真的思索,臣祝愿您,愿您得以享受大光明,愿您擁有長長久久的健康和生命?!?/br> 這些上書讓劉旦很不滿,過去數年的大漢天威鼎盛,四夷賓服,而且大漢廣大物博,怎么可能連一座宮殿都修建不起來。 ———— 元正十二年。 上曰:“漢為諸夏之宗,天下之主,孝武皇帝所辟疆土,較前代時幾至倍矣,朕履極一十二載,不敢稱有大功,唯戰戰兢兢,不敢失卻祖宗半寸。 大漢威震百蠻,恢宏土疆,一旨曉諭,夷越即從,朕作弘揚,建宮長生,諸侯來賀,大漢天威,永耀四方?!?/br> 諸賢良方正進曰:“陛下盛功,弘揚志氣,然連年征伐,士民疲敝,幾至海內異樣橫生,建宮作殿,耗費糜多,請陛下慎之?!?/br> 上不豫,曰:“暴秦土疆,域不過五千里,人不過兩千萬,尚北卻匈奴,南征百越,通溝渠,造皇陵,連長城,我大漢地方萬里,人口半億,不得一宮哉? 何其謬也!” 諸賢良方正又進曰:“孝文之世可矣,當今之世不可?!?/br> 上怒,曰:“譏上者當死?!?/br> 遂殺之?!妒酚洝れ宓郾炯o》 第453章 百家躁動 劉旦這一次殺死的人不少,尤其是不少聲望比較高的高士,甚至太學之中的博士,這些人雖然不參政,但是經常議政,嘴毒的很。 劉恒和劉徹都默認了這種行為,但是劉旦卻不慣著他們,直接被他以譏諷的罪名殺了,長安城一下子就安靜下來。 最關鍵的是,劉旦那種漫不經心的態度,震驚到了許多人,劉旦卻并不在意,建漢以來,他手中的權力之大,以及穩固程度,是僅次于劉徹的,軍權在手,根本無懼那些讀書人。 洛無疾遠在昭城聽到族人匯報這件事,整個人眼神一凝,沉吟許久才說道:“大漢的勝利太多了,讓皇帝升起了驕縱之心,升起了自得自滿之意?!?/br> 又匯報道:“家主,百家中人許多都離開了長安,此次天子屠戮百家高士,對百家的影響很大,有的學派本就弟子少,高士被一掃而空,只剩下大貓小貓兩三只,若是再遭遇打擊,眼見就在滅亡邊緣了?!?/br> “靜觀其變即可,等到事情到了膠著的地步,家族再根據形勢插手?!?/br> 洛無疾下了最終的命令。 …… “老師!” 七八個士子跪在地上,頭上帶著的冠歪了,身上穿著的袍服凌亂,在眾人的面前則是老師的棺槨。 一個面容清俊的士子,臉上滿是雜亂的淚痕,哀聲道:“老師死的多么冤枉啊。 不過是反對修建宮殿,竟然直接被殺,皇帝難道是要效仿秦始皇嗎?” 同行之人聞言大驚失色道:“子政,慎言??!為臣者怎么能夠直言君主之過呢?” “君之視臣……” 他剛說幾個字,其他人便驚駭莫名,從法家弟子口中說出這番話,誰能不震驚,厲聲道:“子政,那些酸儒之語,而且是這等無君之言,你怎么會……” 劉向沒有說話,重重叩首,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眾人抬頭一看,竟然是一群儒生。 “諸位來此為何?” 為首的儒生作揖道:“孟儒賈氏賈叢攜諸位師兄弟有禮,介公為天下而死,我等特來祭拜,你我兩派雖然理念不合,但此番老師同死,稱得上是同道了?!?/br> 說著眾儒生眼中也暗自垂淚,此番死的可不僅僅是一個人。 為首的法家弟子作揖道:“兄臺有禮,孟儒賈氏?” 他念叨了兩句,然后睜大雙眼問道:“可是武威賈氏?” 武威郡姑臧侯。 目前天下之間賈氏最顯貴的家族,昔年賈誼封侯之后,侯國被封到長沙國容陵縣,后來長沙國改郡,孝武皇帝開拓河西,賈氏被遷徙到武威郡,改封姑臧侯。 不過賈氏不是將門,所以不是為了鎮守,而是為了教化。 賈氏是孟儒的傳承家族之一,是發展經學最成功的列侯家族之一,在天下之中都頗有名聲。 這幾個儒生前往祭拜介公,拜完之后對著仍舊跪在地上的劉向道:“子政,孟儒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你這樣的人,生來就該是孟儒的士子,法家不適合你?!?/br> 說完不等法家眾人反應就直接離開了這里,法家眾人望著劉向,眼中滿是疑惑,劉向面無表情道:“去年在太學之中我用孟儒學問中的漏洞駁倒了孟儒三杰,包括孟儒最嫡傳的孟凡,之后孟儒就一直希望想要我投入孟儒門下?!?/br> 眾人聞言一陣震撼。 孟儒,是儒門中的大支,雖然在賈誼之后,中樞不顯,但是在地方上,卻是諸侯王,列侯以及豪族的座上客,是流傳最廣,普及最大的儒門學問,就算是現在統治大漢的春秋經都不如。 究其根本,不愿意臣服是刻在骨子里的,不愿意做奴隸是流淌在血液中的,孟儒這種提供下克上合法性的學問,受到追捧再正常不過。 震撼過后,就是一陣不忿,為首男子憤怒道:“孟儒這是欺我法家無人嗎?須知那御史……” 他突然停住了,御史大夫桑弘羊,法家目前官職最高的人物,學派對他寄予了厚望,他也不負眾望,一路憑借著自己的能力高升到了御史大夫的位置。 但是他們都知道,這些年老師對桑弘羊是很不滿的。 曾經頗為憂慮的說過:“桑弘羊啊,是有謀國之才的人,但是卻有巨大的缺點,貪圖富貴,害怕死亡,不懂得節制。 這三點沾染上任何一點都會險死還生,桑弘羊卻全部占據,這讓為師怎么能夠放心呢? 昔年的商鞅之才驚世絕艷,最終的結局呢,不僅僅自己身死,還連累了整個法家被踐踏。 法家是經世致用的大道,結果卻總是成為君主手中的刀,這世上有殺人的刀最后卻不被廢棄的嗎? 我們應當吸取其中的教訓啊。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