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節
洛景真不愧是文辭之臣,這一番描述說的劉徹心神搖曳,仿佛見到了一個英姿勃發的少年郎,尤其是洛無疾的名字他很喜歡。 “洛無疾?” 劉徹一聽到洛景所說,就忍不住和皇后衛子夫對視一眼笑起來,衛子夫道:“東阿侯,陛下與吾有一個外甥叫霍去病,倒與您的堂弟有異曲同工之妙?!?/br> 霍去病雖然時常進宮,還是皇后的外甥,不過還沒有建功立業,洛景自然不知道有這么一號人在。 劉徹還注意到洛景所說的下任家主,有些好奇的問道:“東阿侯,昭圣王隕落之時,您的這位堂弟恐怕只有五六歲吧,如何那時就定下了繼承之位呢?” 洛景便道:“陛下想必知道,洛氏的繼承是由老祖宗決定的,無疾是洛氏不世出的天才,他從誕生的那一刻,就已經確定了要成為洛氏的家主,這是昭圣王定下的?!?/br> 洛氏一直以來還是支持嫡長子繼承的,但是洛氏同樣贊揚推位讓國的行為,畢竟洛氏千年歷史推位讓國的事情就發生了很多次。 劉徹聞言心中一凜,心中對洛無疾的重視程度又提高了一分,甚至和昭圣王有關聯的人物,都要抱著十二分的小心,沉吟道:“既然是東阿侯舉薦,又是洛氏子,能力出眾,品德優良,這正是大漢所需要的賢才。 大將軍衛青剛剛率軍回長安休整,準備休整到明年開春。 所以目前朝廷還沒有和匈奴開戰的打算,朕封公子無疾為鷹揚校尉,等到大戰一起,便使公子無疾帶數千人出擊。 等到立下功勞,朕后續可以封賞為將軍,獨立領軍,這樣想必最合適了?!?/br> 校尉這個官職在漢廷的規制之中就很奇妙,可以說是一個普通的中層軍官,但同樣可以是騰飛的起點,比如昔年北軍五校尉,將軍能夠獨立領軍,校尉其實同樣有很大的活動空間,尤其是對洛無疾來說,他就算是一個校尉,但是帶兵的數量,決斷的權力都是可以商量的,不可能是一個亦步亦趨的普通校尉。雖然洛無疾是走的舉薦之路,但校尉也已經是劉徹能給予的最高級軍職了,現在已經不是當初打天下的時候,能夠直接從一介布衣拜為大將軍,即便是衛青這樣的外戚,那也是多次立功一步步走到大將軍位置的。 洛無疾想要封侯拜將,還是要憑借自己的雙手去取得功名,除非他現在加冠拿到昭公之位,那劉徹憑借他身上的昭公爵位直接拜為大將軍也沒人會說什么。 察舉制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直接做官的,還有很多都在招賢館之中待業。 洛景微微躬身作揖道:“臣代無疾謝過陛下?!?/br> …… 東阿侯府。 洛無疾取出西域地圖仔仔細細的看著,這幅地圖是他的父親洛仲堪用半生所臨摹下來的,上面詳細的記載了山川河流,沙漠戈壁,關隘山口,甚至每一片綠洲的位置,所能夠承載的人口都記錄了下來,還有其中的風土人情,這是一份《西域攻略大全》,即便是幾十年過去,但山川河流的高低走向是不可能短短時間之內就發生改變的。 洛無疾輕輕撫摸著呢喃道:“父親您放心,孩兒一定會貫通西域,將那片土地納入諸夏的統治之中?!?/br> 想要貫通西域,就要擊敗匈奴,從關中向西,現在的河西走廊上,基本上都是匈奴人的部落,休屠王和渾邪王等等盤踞在那里,這些部落和右賢王部、右谷蠡王部等等連在一體,不徹底擊敗匈奴,想要將手插到西域,那就是做夢。 況且西域本身的實力雖然進攻不足,守土還是有余的,中央朝廷若是派遣二三十萬大軍到西域去,那可真是瘋了,估計越過沙漠戈壁時,高溫加水土不服就要死一大片。 反正洛仲堪在西域這么多年得出來的結論就是打西域如果想要代價最小化,那最好就是中原精兵加西域仆從軍,但問題就是一旦中原有變,就顧忌不了西域,歷史無數次的證明了這一點。 姬昭同樣明白這一點,所以才要求洛氏前往西域駐扎,因為只有洛氏能比較穩定的產出精兵,而且洛氏有昭城這個穩定的大本營,進可以自己組建商隊,退可以收過往商稅,足以維持駐守西域的消耗。 洛無疾的任命并沒有引起什么波瀾,洛氏的避世策略執行的非常好,提起洛氏,大家都說牛逼,但是不提起的時候大家都默契的當作不存在。 從洛陵隕落之后,劉徹就感受到了洛氏的影響力一落千丈,已經從能隨時換掉皇帝,變成了僅僅能威脅皇帝。 這實際上已經不算什么了。 說句難聽的,最威脅皇位的是未央宮中的太后,因為太后是能以不孝的名義廢掉皇帝的,洛氏做不到這一點。 那一刻的劉徹真的是有一種頭上的天被掀開的感覺,真正的感覺到了上天之子的無上之感。 洛無疾又拿起朝廷下發的任命詔書,鷹揚校尉,校尉部下一千兩百人,全部都是精銳騎兵,漢廷雖然不像匈奴那樣馬匹極多,但這么一點還是能夠拿出來的。 洛無疾手指輕輕摩挲著上面的字跡,這就是自己的起點了,從這里開始,攻滅匈奴,開拓西域,馬踏陰山,揚我洛氏的威名于域外! 匈奴人大概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挨打,漢軍剛剛休息過開春,剛剛忙完春耕,很快就再次入寇邊關。 邊境傳來消息,“匈奴人入寇代郡,殺民千百二,掠錢糧無算?!?/br> 這條消息一傳到長安,瞬間就再次點燃了所有人的怒火,要讓匈奴血債血償的呼聲瞬間響徹整座長安城,這些年衛青面對匈奴的幾場勝仗,讓大漢的子民并不畏懼匈奴。 跟著大將軍去建功立業,拿戰功升遷,成為了許多人的共識! 征兵令很快就再次下發,一直待在東阿侯府的洛無疾知道自己登場的時機到了,他將家族打造的盔甲取出,輕輕擦拭著。 第398章 出征,兩人的第一次會面 東阿侯府。 “阿弟,出征在外務必要小心,靈兵不要離身,做事一定要謹慎,到了草原上,不要喝生水,不要隨便吃食物,醫師一定要帶夠數量,萬一草原部落將那些病死的牛羊投入河流之中,可能會損害身體,這是我最為擔心的?!?/br> 洛謹秀頗為擔憂的為洛無疾整理著行囊,絮絮叨叨的說著,她知道這就是洛無疾的宿命,但作為長姐又怎么能夠不擔心呢。 洛無疾認真的聽著,不時的點頭附和,但實際上他知道自己最不擔心的就是疫病,因為他有祖宗神靈的庇佑。 【中級·探索者:發動氣運,可以為家族子弟佩戴稱號,子弟可以得到語言精通能力,當身處異地時,得到一定程度的疾病豁免,此豁免可以少量加持給同行之人。洛仲堪曾經行萬里路都沒有生病,洛無疾佩戴著這個稱號前往草原,絕不會發生霍去病那種事情,只不過洛謹秀不知道而已。 等到行囊整理完畢,洛無疾朗聲笑道:“阿姐別擔心了,無疾一定會完好無損回來的,父親的遺愿還沒有完成,無疾會永遠揮刀向前?!?/br> 洛謹秀抬手摸摸洛無疾的頭道:“阿姐知道,雖然你沒見過父親,但你一定是父親最大的驕傲,也是洛氏的驕傲,你是振翅九天的大鵬,終究是要高飛的,阿姐不會做你的阻礙,洛氏的兒郎就該奮勇向前?!?/br> 洛無疾背著行囊離開了別院,然后就見到堂兄洛景,洛景背著手正欣賞著院中的美景,聽到聲響轉過頭來笑道:“準備走了?” 洛無疾笑道:“阿姐有些不舍和難過,還望兄長好好照料阿姐?!?/br> 洛景笑道:“阿秀是為兄的meimei,照料她是應該的,而且秀兒馬上就要回昭城去學習祭祀之禮,短時間之內恐怕不會留在長安城。 倒是你小子,此番去草原有沒有把握,為兄在皇帝的面前可是把你吹得天花亂墜,堪比古之神將,家族千年以來,像你這樣的武將不多,一戰封侯有沒有把握?” 洛景和洛謹秀與洛無疾見面的時間雖然不多,但嫡系子弟之間的感情是生來就有的,是時間和距離不能磨滅的,某種程度上,洛景對洛謹秀估計比對他某些女兒還要好。 洛無疾昂揚道:“既然兄長在皇帝面前立下軍令狀,那做弟弟的自然不能讓兄長您丟面子,此次定要立下大功,讓皇帝為弟弟封侯拜將,讓天下知道洛氏永遠人杰輩出?!?/br> 話說的很正經,若是其他家族子弟這樣說就很提氣,顯得很有志向,但出現在洛氏的身上就很不正常,洛景聞言直接拍了洛無疾肩膀一下,沒好氣道:“你這個混不吝的小子,快些走吧?!?/br> 洛無疾嘿嘿一笑,便帶著靈兵走出東阿侯府,走到府外,三百名敢戰士已經整裝待發,除了沒有負甲之外,所有的裝備都已經準備完畢,鷹揚校尉部轄一千兩百人,這一千兩百人自然不可能都是甲士,實際上只有洛無疾從昭城帶來的三百敢戰士才是全甲士,另外九百人既是作戰騎射的正兵,又是為了輔佐敢戰士穿甲的輔兵,本身只有上半身有一件皮甲,相比較完全無甲的士卒,這就已經是相當精銳的騎兵了。 洛無疾帶著鷹揚校尉部到了大將軍衛青的麾下,受到大將軍衛青的轄制。 …… 皇宮,椒房殿。 霍去病身上穿著一身閃亮的盔甲,手中則提著頭盔,腰間佩著利劍,這一身戎裝將他的英武之氣襯托的更是淋漓盡致,他頗為欣喜的不斷看著,這和平時穿盔甲完全不同,他知道這一次自己是真的要上戰場了,他會用手中的利劍將那些匈奴人徹底擊敗。 “姨母,你看外甥是不是一個威武的將軍?” 椒房殿中的宮人目光灼灼的望著霍去病,聽到這話都紛紛笑起來,衛子夫同樣笑出聲,說道:“你這小子一向跳脫,你舅舅那樣才是將軍的模樣,你要沉穩一些?!?/br> 衛子夫話音剛落殿外就傳來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朗聲笑道:“朕看去病這樣就很好!” 劉徹從殿外轉過屏風走進殿中,眾人紛紛行禮,劉徹接著說道:“朕就是喜歡去病身上這股勇往直前的豪俠之氣,匈奴人不同尋常,草原上的戰爭不同尋常,去病這樣的人打仗才能贏?!?/br> 說著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道:“去病,朕封你做嫖姚校尉,給你一千兩百人,全都是朕的禁軍,是大漢最勇猛的將士,好好給朕殺敵?!?/br> 霍去病聞言眼睛一亮,當即拍胸脯道:“陛下就在長安等著臣的好消息,您這么多年的教導,臣會一一在匈奴人身上施展出來,讓他們知道大漢的長安城中有一位至尊的皇帝陛下?!?/br> 劉徹聞言當即哈哈大笑起來,他實在是太喜歡霍去病了,把霍去病當成兒子養,他是皇帝不能親自出征,就讓霍去病去草原看看,然后劉徹想起了洛無疾,說道:“去病,你舅舅的麾下還有一個鷹揚校尉,似乎和你同歲,很不簡單,可以多觀察觀察他?!?/br> 霍去病聞言沉吟道:“陛下是說東阿侯的堂弟,那位去年來到長安的洛氏子? 臣曾經讀史書,讀到洛武公的記載時,心向往之,有勇有謀,斬將奪旗,真是我等武人的巔峰,舅舅學習淮陰兵法,想著成為淮陰武穆侯那樣的統帥,臣卻想要做洛武公那樣的將帥,不知道這位洛氏子有幾分他先祖的真傳?” 霍去病實際上是想要說洛武公和項羽兩個人的,但他雖然一向直爽,卻畢竟不是沒有智商。 漢王朝官方雖然對項羽評價很高,還抬進了祭祀的八主神廟,而且是僅次于四時主的兵主之位,但直接在皇室的面前夸項羽還是沒有必要,夸洛武公就沒問題了。 劉徹對霍去病報以很大的期望。 洛氏派出了洛無疾來參與對匈奴的戰爭,劉徹欣然接受,他雖然乾綱獨斷,不喜歡與人分享權力,但面對洛氏送上門的好處,他同樣不會拒絕。 從洛陵隕落開始,劉徹就確定了和洛氏的相處方式,那就是既合作又對抗。 合作是大家一起把諸夏的盤子搞大,我建立我的千秋功業,洛氏從中得到聲望和其他的好處,對抗則是爭奪在這個合作過程中的主動權和領導權,即諸夏到底誰說了算的問題。 你洛氏有洛無疾,我劉徹有霍去病,倒要看看誰家的崽更強一些。 若是洛氏知道劉徹的想法,可能會灑然一笑,劉徹可能還是讀歷史太少了,但凡多翻兩頁史書和諸子百家的書籍,也干不出這個事情來。 “好啊,有志氣?!?/br> 劉徹拍拍霍去病的肩膀道:“好小子,帶上朕給你準備的精騎,去草原上建功立業吧,希望你回來的時候,朕能夠光明正大的用軍功為你封侯?!?/br> 劉徹說這話主要是為了激勵霍去病,封侯可沒有那么簡單,尤其是列侯,當初衛青格殺了左賢王的副王加上百戶、千戶,連個關內侯都沒有得到,還是后來又出擊匈奴斬獲兩千,加上其他人都是敗績,為了振奮人心,才累功得到了關內侯的爵位,漢王朝的列侯爵位有多難得由此可觀之。 主要是漢王朝的列侯爵位實在是太值錢了,每一個侯國都是下金蛋的雞,朝廷的一個國策就是抑制各地的豪強,從劉徹上位以來,廢除了劉恒時期溫和的遷徙制度,再次開始強制遷徙,尤其是劉徹自己的茂陵周圍,全都是各地遷來的豪強。 在這種國策之下,侯國就是朝廷允許的合法豪強! 即便劉徹對列侯國的規模進行了限制,那種動輒占據一整個縣的侯國只剩下了東阿侯國,而且對侯國的制度和控制都大大加強,但侯國依舊是旱澇保收的鐵桿莊稼,是一份永遠正向收益的投資,只要有侯國在,一時的失敗不算什么,遲早會有家族子弟重新崛起。 霍去病經常和衛青交流,當初知道封侯的難度,但是年輕人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昂然道:“陛下放心,外甥此次定要立下大功,讓您為外甥封侯拜將,這便去尋舅舅了?!?/br> 說完就直接提著劍飛快的溜出了椒房殿,頗有一種吹完牛直接溜的感覺,劉徹和衛子夫望著霍去病的身影直接笑了起來。 衛青此次統帥共三路十二萬大軍,他率領主力六萬人,要尋找匈奴人的主力大戰,殲滅匈奴人的有生力量,這是劉徹的最終戰略目標,通過一次次的戰爭,徹底將匈奴人抹去,使北方邊境的戍守壓力消失。 洛無疾和霍去病都是衛青麾下的校尉,自然見到了面,洛無疾從來到長安之后就在東阿侯府之中深居簡出,霍去病則要么在長平侯府,要么在皇宮之中,兩個人都是不喜歡和人交際的。 這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 洛無疾。 霍去病。 單獨看到其中一個人的名字還沒什么,但當這兩個名字出現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引起興趣。 尤其是這兩人一個是洛氏子,一個是皇后的外甥,更是相當的有戲劇沖突。 霍去病對洛氏的態度主要是好奇,這也是大多數人的態度,越是能力強,就越是如此。 洛氏聲望很高,但這種聲望和后世經學門閥那種不同,經學門閥所謂的聲望本質上是對權力的追求,那些人壟斷了上升的渠道,想要得到權力就必須要加入他們的那一個圈子,而洛氏的聲望是發自內心的信任,是一種極高的政治信譽。不過這種聲望不會讓人納頭便拜,只能說關鍵時刻,面前放著兩個選擇,一個是相信洛氏子,一個是相信另外一個人,那么基本上都會選擇相信洛氏子,即便這個洛氏子是陌生人,同樣如此。 霍去病見到洛無疾,第一反應就是這人真是英姿勃發,竟然要超過他了,因為霍去病的身量就高,很少見到洛無疾這樣的,忍不住贊嘆道:“君可是鷹揚校尉?吾乃嫖姚校尉霍去病,吾一觀便知你是個英雄,可能開強弓?” 洛無疾見到霍去病基本上是同感,滿滿的少年英氣,張揚肆意,能明顯的感受到一股勃勃的生機從霍去病身上散發而出。 兩者的區別就是洛無疾經過家族的打磨,鋒銳的氣息能收斂到體內,而霍去病在培養的時候,劉徹就是要讓他肆意,所以霍去病就像是一柄鋒芒畢露的神劍一般。 洛無疾作揖笑道:“嫖姚校尉有禮,吾自然能開強弓,校尉可要試試?” 霍去病眉頭一挑,直接一側身擺手,朗聲笑道:“請!” 洛無疾大笑出了營帳,一行人紛紛跟出來,就連衛青都頗為好奇的跟出來看,一行人到了校場,靈兵將極為高大的戰馬取來,洛無疾拍著那匹神俊的馬對霍去病說道:“校尉,這是吾的坐騎,名為墨麒麟,乃是從草原上掠來的寶馬?!?/br> 霍去病望著這匹戰馬倒不羨慕,因為他也有衛青從草原上俘虜來的寶馬,洛無疾翻身上馬,雙腿一夾馬腹,霍去病一見這一手就眼中一亮,贊嘆道:“鷹揚校尉好騎術!” 沒有御馬三寶,騎術就是很關鍵的東西,御馬三寶大大增強了騎兵的能力,間接導致了游牧民族的崛起,但是沒有這玩意中原更打不過。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