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節
大漢的皇帝出皇宮,可不像是大明的皇帝那么難,劉徹直接帶著宮人和禁衛就登上了衛青的家門,然后衛青的jiejie衛子夫,就憑借著一頭亮麗的秀發和傾城的窈窕身姿,被劉徹看上了。 劉徹當皇帝的時候也不短了,但是卻沒有兒子,這是他的心病,關鍵是他不是不能生,公主一個接著一個,但就是沒兒子,朝野之中雖然沒人說,但從來沒人提起這件事就是最可疑的,劉徹當初做梁王的時候只有梁王妃,沒有梁王后,成為皇帝之后就一直沒立皇后,明眼人都知道劉徹就是等著兒子出生,再母以子貴,子以母貴,讓太子成為嫡長子,增加繼位的法統合理性。 衛子夫很受劉徹的寵愛,這其中有多少是看重衛青不得而知,衛子夫的肚子很爭氣,為劉徹生下了長子,于是衛子夫就成了皇后,衛青瞬間水漲船高,不僅僅是淮陰侯的女婿,還有皇帝的小舅子,再加上身上有軍功撐著,底氣足的很,所有人都知道衛青的崛起不可阻擋了。果然在之后朝廷組織的三次攻擊匈奴的戰役之中,衛青每次都大有斬獲,不僅僅封侯建國,還不斷累功升遷,直到這一次,他就要站在如今大漢武人的頂點了。 大將軍! 除了當年淮陰武穆侯同時掛丞相印加大將軍印之外,沒有比這個更高的了。 “姨母,舅舅!” 衛子夫和衛青兩人正閑聊感慨著,突然外間傳來的一道清亮的聲音,聽到這道聲音,衛子夫對衛青笑道:“這小子整日莽莽撞撞,想跟著你前往和匈奴大戰,說是要讓匈奴人見識見識他的勇武?!?/br> 衛青無奈的搖搖頭,打仗哪里是那么簡單的事情,都是要一步一個腳印成長才行,就算是淮陰武穆侯那也是見識過了許多,才百戰百勝的。 說話間一個頗為英武的少年郎走了進來,他看著不過十五六歲,穿著一身絲綢服飾,服飾上繡著瑰美的花紋,望起來神采飛揚,渾身都是天生的貴氣,有股昂揚向上的勁頭,就像是一把鋒銳的利劍,照的人心生凜凜寒意。 此人正是衛青的外甥,霍去??! 相比較吃盡了苦頭的衛子夫和衛青,霍去病的人生就幸福多了,在他還年幼不太懂事的時候,衛青就已經嶄露頭角,衛氏雖然還不顯赫,但官人家再如何也不會差到那里去,緊接著衛子夫就進了宮生下了太子,霍去病時常進宮,劉徹又喜歡他的性格,對他很是寵愛。 如果要用一個人來做類比的話,有些類似于劉恒時期的洛景,霍去病就是在這種環境之中長大,他是真正的皇室近臣,近到不能再近的地步。 霍去病龍行虎步,走進殿中,進殿一瞧,便直接向著衛子夫所在的位置而去,臉上帶著明顯的欣喜之色,躬身拜道:“姨母萬安,去病又來叨擾您了?!?/br> 衛子夫望著霍去病滿臉喜色就問道:“看你滿臉欣喜,這是發生什么喜事了?” 霍去病又向衛青行禮,然后朗聲道:“舅舅大勝,做外甥的自然欣喜,而且姨夫剛才答應了我,下次舅舅出征匈奴允許我帶兵參與對匈奴的戰事?!?/br> 此言一出,衛子夫當即驚道:“去病,你才十五六歲啊,這么著急做什么,有你姨母和舅舅在,難道還怕沒有機會嗎? 過幾年再去打仗也不遲?!?/br> 十五六歲年紀的確是太小,漢軍現在走的是精兵路線,正兵之中沒有年紀這么小的,但是霍去病笑道:“舅舅此番回軍修整,下次想要出擊,怕是要一兩年之后了,那時外甥就十六七歲了,而且外甥身體好的很,當年洛國的諸位太子都年紀輕輕就能縱橫列國,這都是外甥的榜樣?!?/br> 望著躍躍欲試的霍去病,衛青倒是沒有太大的反應,他馬上就要成為大將軍,到時候出征一定是諸路統帥之首,只要把霍去病帶在身邊,只要不跑的太遠,根本不會有什么危險。 衛子夫稍微一想就同樣想到了這一點,也就放下心來,說道:“出征之后聽你舅舅的話,不要擅自行動?!?/br> 霍去病嘴上自然是答應,但是心里想著的卻是一定要給所有人驚喜。 衛青和衛子夫自然不知道霍去病心中所想,霍去病就開始興致勃勃的問著衛青草原的見聞,還有匈奴的各項情報來和自己的想法驗證。 兩人越聊越投機,衛青發現霍去病是真的有一套的,“你這些東西是從哪里學到呢,很多東西舅舅也是學了一部分淮陰兵法才知道?!?/br> 霍去病笑道:“姨夫給了外甥孫子兵法讀,不過兵法這種東西沒有死板讀的,打仗沒有定勢,因勢利導,舅舅和外甥的想法一致,自然就會得到同樣的結果?!?/br> 聽到這番話,衛青鄭重的望了霍去病一眼,這個道理可不是每個人都能明白的,自己這個外甥真的是不簡單啊。 第396章 昭城,洛宮。 洛無疾和洛謹秀姐弟兩人正立在庭院之中。 洛無疾雖然只十五六歲,但身量已經極高,完美繼承了洛仲堪的武力,還有所超越,從身量看去已經完全是個成年人,不過從面上看去,還是個神采飛揚的少年郎,瞳眸之間和臉上帶著一絲的隱約可見的稚氣,他的眼睛很是明亮,就像是黑夜中的一盞燈,渾身的貴氣凜凜,腰間佩著利劍,這把劍是洛陵送給他的禮物,是洛氏鑄造的寶劍之一,用了最好的技術,堪稱削鐵如泥。 洛謹秀站在洛無疾身邊顯得嬌小許多,頭頂只到洛無疾下巴的位置,但實際上在女子之中這個身量已經極高了。 她穿著洛氏女子通常所著的一身緋色曲裾,在曲裾的各個袖口領口以及衣角的邊上則是繡著金絲,以及洛氏子永遠都不會缺失的鳳凰標識。 洛謹秀的年紀比洛無疾虛長幾歲,一張素凈的小臉之上半分瑕疵都不曾見到,肌膚白皙,未施粉黛就有陽光照上后,盈盈的光芒反射,她與洛無疾渾身英氣的模樣不同,氣質溫婉若水,從鬢間微微垂下的發絲到眉間唇邊,都是江南水鄉的溫婉。 周圍有侍衛和侍女大包小包的提著行禮,洛無疾伸手從一個侍女身上取下最重的包裹搭在自己肩上,右手則帶著武器。 當代昭公望著面前俊美的少年郎和少女,臉上滿是不舍和擔憂,輕輕拍著洛無疾的肩膀道:“去了長安一定要保重身體,知道你想要完成二伯的遺愿,但上了戰場一定要小心,靈兵不要離身,敢戰士一定要常伴左右,這家主之位還等著你回來繼承,這同樣是家族的大業?!?/br> 洛無疾點頭笑道:“家主不必擔憂,有九兄在長安,沒什么可擔心的?!?/br> 昭公又望向洛謹秀道:“秀娘,你是無疾的jiejie,到了長安看好他一點,如果在長安有合適的女子,記著送信回來?!?/br> 洛謹秀聞言眉眼笑著彎成了一道月牙,她比洛無疾大幾歲,如今年近雙十,隨著人長大,愈發的美麗起來,在洛氏之中也算是上等的容顏。 只見她掩著嘴輕笑道:“家主放心,我一定好好看著無疾,不會讓他有事的?!?/br> 走出洛宮,東阿侯府的一行人已經等在了這里,洛氏的馬車同樣準備好,隨行的敢戰士更是武裝到了牙齒,這些人以后就聽從洛無疾的命令了。 …… 東阿侯府。 洛景躺在搖椅上,晃晃悠悠的小憩,又是十年過去,他愈發的蒼老,當年那個風靡長安的少年郎已經看不出昔年的風采。 他一生所擔任的都是清貴之職,尤其是太上學宮祭酒一職,簡直清貴的不能再清貴了,要說這大漢朝誰的關系最硬,威望最高,洛陵隕落之后,除了他就沒有第二個人。 按照后世的形容詞來說,洛景屬于文壇領袖、經學大師、士林魁首,而且他還是勛臣領袖之一,就連現在的大將軍淮陰侯韓亮都要喊他一聲表叔。 “君侯,女公子謹秀和公子無疾到了?!?/br> 洛景聞言緩緩起身,笑道:“快迎進來?!?/br> 洛無疾和洛謹秀走進侯府中后,瞬間就被圍觀了。 這偌大的東阿侯府中,人自然是極多的,不少子嗣都已經出去自立門戶,比如前往東阿侯國鎮守的幾個人,還有在中原以及各個江淮以南擔任郡國官吏的,女兒們基本上都嫁了出去,雖然子嗣極多,但洛景還是給了每個女兒一份豐厚的嫁妝。 “這是從昭城來的公子和貴女,你看那眉心的圣痕,咱們侯府之中只有君侯才有呢?!?/br> “這位貴女真是絕色傾城,比府中的貴女都要好看?!?/br> “這位公子也很俊美啊,據說昭城的洛氏嫡系都是這樣美麗呢?!?/br> 幾乎所有人都在議論紛紛,這就不得不說東阿侯府之中,除了管家、護衛隊長、侍女長、敢戰士之類,絕大多數都不是從昭城而來的,見過的洛氏子少,自然就非常的好奇。 不要說這些侍女和普通的護衛,就連洛景的孫輩都對洛無疾和洛謹秀有些好奇,即便是他們,很多人對昭城也不太熟悉,洛景去昭城的時候基本上只帶少數幾個愿意回昭城的孩子去,遠離昭城就是這點不好,走親戚都不方便,尤其是選擇了在外面享受榮華富貴,再改氏之后,想要返回昭城難度就大了。不過前幾代只要不犯原則性的錯誤,還是能憑借著香火情得到一些幫助的,畢竟洛氏的關系和能量都很大,作為洛氏的外部聯絡所能夠得到的好處也不小,關系處好了,若是有朝一日有滅門之禍,還能夠到昭城之中避難。 洛氏或許不能幫助你位極人臣,但一定能保住你全家的性命,項王就是保證,前提是你得名聲好加有功勞才行,若是無惡不作,橫行鄉里,做什么春秋大夢呢? “那些殺氣騰騰的大漢就是敢戰士吧?” “肯定是,你看他們提著的包裹上面的洛字,和府中那些敢戰士一模一樣,竟然這么多,這得有上百人了吧?” “估計有三百人,真是可怕。 據說府中的五十名敢戰士之前和府中護衛過招,十人打一百人,一人未損,就將一百人全部干翻了,那一百個護衛躺了好幾天呢,現在三百人,這估計都能直接去打匈奴了?!?/br> 由于不是昭公國官方出行,進長安城自然不能全副武裝,三百敢戰士都卸下了甲,但掃視四周時充滿壓迫感的眼神,渾身散發出的凜凜殺氣,渾身流暢的線條還是充滿了爆炸般的力量,讓人毫不懷疑這些人的實力。 十名靈兵,五名女子模樣,五名男子模樣,分別保護洛謹秀和洛無疾,反正靈兵只是表面上是血rou之軀,實際上是氣運規則構成的,男女模樣都不影響戰斗力。 洛無疾和洛謹秀兩人拐進一處庭院,就見到堂兄洛景正笑意盈盈的望著兩人,說是堂兄弟,但年紀差的實在是太大了,洛謹秀走上前去福禮脆生生道:“阿兄安康,小妹有禮?!?/br> 洛景笑著招呼道:“阿秀,無疾,一路上肯定很累了,先洗浴一番,再好好休息,到了傍晚再起,為兄給你們準備了大宴,生活在昭城之中一向節儉,來到為兄府中,便帶你們奢靡一把?!?/br> 洛謹秀聞言捂嘴輕笑,洛無疾也笑起來,兩人都知道洛景是在開玩笑,洛氏子的培養,尤其是洛無疾這樣注定要繼承家主之位的洛氏子,經歷過多少訓練數都數不清,天底下的珍饈美食早就吃到吐了。 洛謹秀和洛無疾被帶到早已收拾好的別院之中,浴桶之中早已放好了溫度適宜的水,靈兵守在屋外,洛謹秀的衣服較為繁瑣,需要侍女幫助寬衣,洛無疾則直接一抽衣帶,躺在浴桶之中,騰騰的熱氣之中,洛無疾開始思考來到長安之后的計劃。 若是洛無疾現在身上有昭公爵位的話,那入朝就非常簡單,沖著昭公的爵位皇帝至少要給安排一個九卿級別的官職,畢竟昭公不是其他的王侯,政治地位不一般,在大漢朝公爵很特殊。 王爵是宗親,列侯爵則是軍功爵制的頂點,公爵則兩者都不屬于,就是單純的政治地位高,是要和大漢朝同休下去的公國。 不過現在同樣不難,察舉制的要求是什么呢? 舉薦有才能的人,舉薦品德高尚的人,孝順、仁義、忠誠等等符合主流價值觀的人。 若是單論才能,天下英才輩出,洛氏子雖然強,但每一個時代都有能和洛氏子相提并論甚至勝過洛氏子的,但若是論品德,那洛氏子可就當仁不讓了。 懂不懂嫡系千年道德標桿的含金量??? 姬昭的聲望系統里面80%都是滿值的聲望,這就是洛氏,不了解洛氏而妄下評論的,終將湮滅于眾生的悠悠之口。 才能加品德的評比,這不就是為洛氏子量身定做的制度? 而且洛景是能夠直接面見皇帝的,某種程度上說,洛景是皇帝穩定朝局的盟友之一,洛景舉薦洛氏子,并且得到重用,那是輕輕松松,而且劉徹現在想的就是打敗匈奴,洛氏平白送他一個大將,洛景甚至找不到劉徹拒絕的理由。 “功名但憑馬上取,先拿一個列侯爵回來吧?!?/br> 洛無疾搖搖頭,不再想這些未來的事情,認真洗漱起來,晚上還有一場宴會。 ———— 察舉制度伴隨著士人的出現而出現,到漢王朝時逐漸成熟,站在后世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批評這種制度是貴族壟斷權力的工具,沒有得到貴族賞識的底層被排擠出了政治體系,但實際上這種選拔官員的制度在生產力尚未蓬勃發展的漢王朝是有利的,它最大限度的團結了王朝內部有力量的團體,甚至就連洛氏這樣的世家望族,同樣依靠著察舉制度入仕,從漢王朝建國百年以來的所有大事能夠看出,配合著軍功爵制的察舉制度為漢王朝的興盛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稘h王朝興衰史》 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 長樂宮中,一片升平之景,殿中宮娥甩著流云水袖應和著樂曲翩翩起舞,身姿柔美綽約,再看殿中,金銀作壁,美玉為飾,廊柱高聳,再也不復漢王朝剛剛開國之時的窘迫。 漢朝底子太厚,和匈奴十年之間打了三四次大戰,不論是勝是敗,雙方之間那是刀刀見血,說的更直白一點,所謂的勝敗區別,就是看誰最后打掃戰場,實際上的傷亡數量都是差不多的。 衛青聲名鵲起的這么快,就是因為他每次斬獲都能超過傷亡,甚至有一次甲士無損而歸,這是天大的功勞。 酒過三巡后,洛景向著坐在上首的劉徹和衛子夫道:“陛下,自您元始元年登基以來,多次向匈奴用兵,大將軍長平侯多次挫敗匈奴,臣要向您賀。 孤木不能生長為森林,一條溪流匯聚不成湖海,賢才不成群不足以成就大業,大將軍有古之名將的風范,但十年來大漢與匈奴之間的大戰卻沒有大的進展,這就是賢才還不足的緣由啊。 臣為此感到憂慮啊,所以想要向您舉薦一人?!?/br> 洛景說的恰好切中了劉徹心中的點,這十年來的歷次用兵,因為戰場就在漠南草原,錢糧的耗費倒還算是少,關鍵是除了衛青之外,拿不出讓劉徹滿意的戰果。 按照劉徹的想法,我是得到素王天啟的天生圣王,素王上皇當初砍蠻夷,手中提著劍,從鎬京一路殺到徐淮之地,從西到東,伏尸百萬,就像是砍瓜切菜一樣。 素王上皇是無上圣王,我就算比不上素王上皇,也不能比秦始皇差吧,當年秦始皇派了個蒙恬就能卻匈奴七百余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結果我堂堂大漢皇帝,竟然讓匈奴盤踞漠南這么多年? 我不要面子的? 但是劉徹沒辦法,他制定的計劃明明沒有問題,漢軍和匈奴人之間的戰斗力差距同樣不大,但是一出塞就迷路失期這能怎么辦? 他是皇帝,又不能親自上陣沖殺,幸好還有衛青,否則真是丟臉。 現在洛景竟然愿意挑起這個話題,應該是很有把握才會如此,劉徹當即說道:“哦?舉薦一人?東阿侯還請說?!?/br> 洛景便說道:“臣有一個堂弟,名為洛無疾,是臣二伯的遺腹子,陛下可能沒有聽過臣的二伯,二伯當年奉昭圣王之令,前往極西之地,前往萬里之外的地域,不曾出現在中原。 但臣的二伯是允文允武之人,無疾繼承了二伯之能,昭圣王稱贊他有先祖武公之能,將他定為洛氏的下任家主。 無疾神采高大,能使重弓,能使馬槊,在黑夜之中望四周,就像是白天一樣,他抬頭望星星,就知道方向,站在草原上,東南西北就能分辨,他擅長騎兵,能在馬上左右開弓,坐在馬上無論馬匹如何奔騰穩如磐石。 實在是不世出的騎兵統帥,是素王上皇賜下要為陛下您建功立業的上將軍啊?!?/br>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