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節
秦王朝得到了天命,可能是統一的天命,因為秦王朝最大的貢獻就是在一個紛亂數百年的亂世之中,結束了這個亂世,選擇秦王朝是因為歷史的選擇。秦末戰爭不論是項羽的選擇還是劉邦的選擇,都說明統一已經深入人心。 漢王朝的天命已經不再是統一了,而是另外一種概念,應當是和匈奴有關系,但是讓姬昭有些不理解的是,為什么匈奴也會得到紫氣,難道匈奴也有機會成為一切的主宰嗎? 姬昭心里本來是有胡人受命的預期的,畢竟不論風評如何,對現代華夏來說,元朝和清朝都是無可爭議的正統王朝。 這是制作組創造游戲時的底層邏輯,是能夠過審的必要條件。 但過審歸過審,他出于個人感情,已經做好了動用神器逆命的準備,畢竟他沒來的時候,神州陸沉,他來了還神州陸沉,那他不是白來了。 但是匈奴是純純的敗犬啊。 從漢武帝開始,一直到東漢,一直被亂殺,從未有過成功的反擊,這也能得命? 說實話,就算是五胡亂華時期的胡人部落得命,那也比匈奴靠譜! 至少那些胡人部落是真正的建立了王朝,甚至還對后續的隋唐第二帝國的建立,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姬昭發現隨著自己越來越強大,但是這個世界的迷霧就越來越多,這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游戲世界,但是它又的確是搭掛著那個游戲的程序。 之前姬昭就奇怪過一個虛幻存在的世界,怎么可能有底蘊讓自己超脫成神,就像是螞蟻不可能建立像人類那樣偉大的文明,在沙灘上建造不出堅不可摧的建筑一樣。 一個虛幻的世界是不可能培養出一個真神的,但是現在看來,這個世界同樣在不斷的進化,它的運作機制越來越復雜,尤其是洛氏的存在,姬昭的存在,那些所有神器的使用,甚至于這個世界人的思維的變化,這一點點一滴滴,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這個世界的形成。 姬昭可沒有忘記這個游戲的介紹語——“這是一款歷史向的單機養成游戲,取材于真實歷史,又結合了很多民間野史、志怪靈異,玩家會出生在某一個時間點,建立家族,保證家族傳承下去,直到歷史結束?!?/br> 民間野史! 志怪靈異! 西施的出現就是典型的民間野史。 禹王九鼎和和氏璧就是典型的志怪靈異。 但是志怪靈異可不僅僅是這些,那些傳說中的東西,姬昭還沒有見過,這是他唯我獨法的世界,但是隨著世界的進化,誰知道會出現什么呢? 尤其是洛氏本就有許多的神器,一定會深刻的影響世界進化的方向,說不準什么時候就會觸發某一個世界底層的插件,對世界的進化造成一些不可預知的偏轉。 上一次世界進化之后,直接廢掉了洛氏的黃階天象道具,這不是世界程序針對洛氏,而是世界正常進化的結果。 黃階道具和天階道具是完全不同的存在。 天階道具是世界本身的規則,所以才擁有逆天的威能,每一件天階道具的使用,都會對世界的進化產生極為正面的影響,雖然會打亂這個世界的進程,但依舊相當于在補全這個世界,所以世界才回饋了那么強大的能力。 而黃階道具的存在,卻完全不同,是一種破壞,本質上是因為世界漏洞太多了,所以這種技術低級,簡單粗暴的掛才能夠大規模的存在。 但是世界一進化,就相當于優化,增強防火墻功能,漏洞沒有那么多,黃階道具的接口自然就被堵了。 姬昭上次沒什么反應,是因為他現在不僅僅需要家族傳承下去,還需要這個世界茁壯成長,以達到能夠承載他的地步。 他希望能夠和這個世界達成一種共生的關系,而不是你死我活,最后世界崩毀,他也徹底灰飛煙滅,但是世界沒有意識,只是本能的驅逐姬昭和洛氏這個外來者,而且世界懼怕一切不符合歷史進程的事件,即便這不會對它造成損害,它還是不愿意,這就是天道不愿意讓姬昭改變秦漢天命的原因。 姬昭就是知道了這一點,所以只能大部分事情都由著它來,只在最關鍵的時刻出手。 姬昭的神魂從虛無天界的高處徑直撲向姬昭,然后姬昭就得知了沉睡之時的所有事情,唯一能夠從英靈殿之中醒來的姬靈均感知到了姬昭的蘇醒,從英靈殿之中走出。 她沒有穿之前那一身黑色金絲邊,繡著鳳凰的袍服,而是一襲白衣,衣袍之上的鳳凰仿佛在騰飛,這是從禹王九鼎之上落下的邦周鳳凰天命,和身為天命之女的姬靈均正好相配,對于姬靈均的轉身安排,姬昭心中已經有了腹稿,只等著時機成熟,就要讓姬靈均下界了。 姬靈均臉上帶著欣喜和笑意,她像是一只小貓般的蹭過來,姬昭摸摸她的頭,姬靈均笑道:“老祖,家族之中出了一個天命之子,看來家族又要昌盛幾分了?!?/br> 天命之子,洛無疾。 這一類的人物出現在家族之中,就是注定要興盛家族的,反應在洛氏之中,那就是能夠獲得更多的氣運點,增強家族更多的底蘊神器,尤其是在黃階道具這種低級道具無法使用的時候,天命之子至少都能夠帶來一件玄階的道具,尤其是天命之子一定會帶來系統的更新,這一次的系統更新之后還有一件高級道具,能夠讓洛氏更加從容的面對后續的變局。 姬昭微微笑道:“靈均,你就坐在這里陪著老祖,我們好好看看這位家族新的天命之子能夠創造什么樣的功績,比起家族曾經的天命之子如何呢?” 姬靈均聞言笑起來,眼睛都彎成了月牙,看著竟然有了甜美的意味,嬌聲道:“靈均看他是武將類型的后裔,難道家族要再出一位阿載那樣的武將了嗎?” 姬昭坐在石桌旁,微微笑道:“誰知道呢?或許還能超越阿載呢?” 第387章 大戰 昭城。 洛景有些憂心忡忡的離開了這里,他還是很了解自己伯父的,這次的交談就說明,他的伯父不看好漢軍的行動,但是同樣認為漢軍的行動是必要的,這讓洛景很是憂心。 戰爭經驗積累最快的方法就是通過血與火的磨礪,當年韓信就是這樣在戰場之上練兵,再新的兵經歷過幾場戰爭,見慣了鮮血和刀劍,見慣了戰場之上的生與死,也變成經驗豐富的老兵了。 隨著洛景離開昭城返回長安,洛陵的靜室之中又有人來到,一坐下就問道:“父親,阿景前來想必是詢問漢朝與匈奴的大戰,家族這邊需要做什么準備嗎? 如果大漢的昌盛和四叔的殫精竭慮離不開關系,和家族脫不開關系,真的要眼睜睜的看著嗎? 況且,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呢?”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洛氏的昭公國現在能夠遺世獨立,都是建立在身處諸夏之內,若是諸夏不存,洛氏怎么可能有現在的地位,若是內戰還能夠高高掛起,坐看風云,立于不敗之地,但是外戰,尤其是這樣的國戰,不可能真正的坐視。 這是洛氏的責任! 洛陵聞言沉吟一番,他當年就自己主動前往草原,不惜損耗家族的底蘊也要重創匈奴,現在家族中人這樣問,明顯是想要襄助漢軍。 洛陵沒說話,眾人便紛紛靜坐著。 洛陵又抬頭望了望天上,他能感受到素王已經徹底蘇醒了,然后他就聽到一句話從蒼蒼冥冥之處傳來,“阿陵,做你想做的?!?/br> 洛陵聞言神情一震,然后頷首示意自己知道了。 望著眼前的眾人,緩緩道:“我已經年過百歲,除了上古那些傳說之中高壽之人,沒有人比我更加長壽,但是人之極限也就在這里了,臨走之前我會再去一趟草原,看著一點漢軍,家族其他人待在昭城即可。 國戰之間的傷亡是很重的,家族的力量是維護光明世道、壓制黑暗來臨的重要力量,不能輕易損傷,若是失去了家族的壓制,一旦國中內訌起來,造成的結果要遠遠超過外敵帶來的損失。 永遠記住,諸夏真正的敵人不在于外敵,而在于內部的豺狼,團結一心的諸夏可以戰勝一切,但是陷入內戰的深淵,就會不堪一擊?!?/br> “喏!” …… 狂風呼嘯而過,卷起一陣塵土,草原之上,千萬里不見人煙,甚至很多人就連方向都分不清楚,尤其是中原人,來到這里迷路者甚多,基本上都要依靠當地的牧民指路才行。 “草原之遼闊真是難以想象,昔年淮陰武穆侯說沒有精銳的騎兵軍隊不能出塞野戰,真是誠哉斯言?!?/br> 周亞夫望著一眼無際的草原,以及連綿不絕的漢軍士卒,無數的馬匹和戰車在他的命令之下飛速前進著,回想出塞這些時日遇到的事,森寒道:“引弓之民來去如風,若是大軍直接出塞,那就會被匈奴人斷掉糧道。 但若是派遣大軍保護糧道,耗費又極其嚴重,甚至為了給一個人供給糧食,就要吃掉十個人的糧食。 怪不得洛文王和孝文皇帝都不愿意和匈奴大戰。 丞相沒有來到草原,他可能還以為草原大戰的耗費和國中差不多,若是見到了這幅場景,這樣的耗費國中真的能夠撐得住嗎?” 副將聞言道:“大漢昌盛數十年,國庫之富裕前所未有,丞相自然敢于夸下???,那就是沒有問題,這正是君侯您建功立業的好時機,淮陰武穆侯那樣的天縱神將,都因為大漢國力不足而沒能在草原之上躍馬揚鞭,臣為君侯慶賀?!?/br> 周亞夫臉上的凝重微微散開,“是該慶賀,本侯這么大的年紀竟然還能得到統帥大軍的機會,全速前進,放出斥候,本侯要學習淮陰武穆侯的戰法,守著山丘等待匈奴大軍到來?!?/br> 這就是周亞夫的戰法,他當然知道漢軍是追不到匈奴人的,甚至就連匈奴人的影子也見不到,除非直接突襲匈奴人的老巢,但那和送死沒什么區別,甚至一旦失敗,逃無可逃。 周亞夫自己不在乎馬革裹尸而還,他有自己的驕傲,但是追隨他出塞的十數萬將士卻是損失不起的,若是出了差錯,他對不起孝文皇帝的囑托,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這是無法接受的。 “大將軍!斥候發現了匈奴人的主力蹤跡!” 周亞夫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什么?匈奴主力?匈奴主力怎么會出現在這里?” 漢軍竟然碰上了匈奴主力! 而且是由匈奴祁連單于率領的王庭軍隊,是匈奴最精銳的軍隊,穿著的是從中亞得到的甲胄。 在真實的歷史上,匈奴一開始的甲胄甚至是比漢朝好的。 這算是一個冷知識,很多人都認為是唐王朝將技術散播了出去,然后才造成了游牧民族的崛起,客觀來說,唐王朝確實散播了一些技術,但以唐王朝試圖建立世界帝國的國策來講,屬于正常行為,而且并不是只有唐王朝才有技術和文明,不論是波斯帝國還是阿拉伯帝國,都有璀璨的文明和技術。 一說起蠻夷,就是文明落后,技術落后之類,但問題是,匈奴雖然技術落后,但是可以搶啊,把先進的搶過來不就先進了。歷史上直到漢王朝溝通西域得到了更好的鍛造法之后,才徹底凌駕于匈奴之上,但是這個世界不同了,在洛氏的保護之下,墨家并沒有衰落的那么過分,秦漢之間的戰爭雖然同樣造成了人口的減少,但是傳承卻被保護了下來,漢王朝現在的鍛造法不弱于中亞,產量上還比匈奴高得多。 “停止前進!戰車列陣!” 周亞夫已經顧不得匈奴主力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他要立刻準備迎敵,絕對不能給匈奴人任何沖擊打亂陣型的機會。 祁連單于同樣沒想到會遭遇漢軍的主力,但是緊接著他就反應過來,朗聲笑道:“漢軍主力離開了自己的路線,這說明他們要去增援落單的漢軍,留下一些人馬看著他們,其余人隨著本單于去擊潰落單的漢軍?!?/br> 祁連單于竟然沒準備和周亞夫大戰,他依舊要按照自己之前的計劃,以多打少,先擊潰落單的漢軍,最后再集合整個匈奴的所有部落,一齊和漢軍主力決戰。 突出一個穩和戰術勝利! 周亞夫望著如同一陣風一般離開的匈奴軍隊,臉色有些陰沉,匈奴人比他想象之中的更加難纏。 “大漢的馬匹數量還不夠,需要更多的戰馬!” 周亞夫重重的捶在戰車之上,狠狠的說道。 …… “殺!” 草原上有無數坡度極其平緩的小丘陵,這一支漢軍就駐扎在這一片小丘陵上,無數的喊殺之聲傳來,遠遠看去是無數的匈奴人正騎在馬上不斷的拋射著,鮮血充斥了戰場,到處都是尸體,一副人間地獄的場景。 “將軍,若是沒有援軍,等到弓弩射盡,就是我們的死期了?!?/br> 聽到副將的話,汝陰侯臉上有些難看,他又如何不知道呢,但是形勢如此,沒有辦法,“一定要守住陣地,只要等到大將軍來到這里,我們就能逃出生天,大將軍和本將軍家數十年交情,從父輩甚至祖父就是世交,不可能見死不救?!?/br> 這個時候他應該無比慶幸自己帶著良家子出征,這些人戰斗意志強烈,不會望風而降,若是良家子打完之后,帶著刑徒軍或者不良人上陣,一旦逆風,那真是互相之間比著誰投降的更快,比著誰更沒有下限。 “將軍,若是大將軍來不了呢?” 不是不來,而是來不及呢,這茫茫大漠,誰知道會遭遇什么。 實際上想問的是,若是到了那個時候,要不要投降呢? 但實際上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除非是太過于貪生怕死,否則對于汝陰侯這樣的開國功勛后裔,戰死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劉氏給他們的東西實在是太豐厚了,傳承六七十年的封國,在封國之中幾乎就是土皇帝,這么重的恩典,在這個時代,只有用命去報。 洛新鞠躬盡瘁,既是因為呂雉和劉盈的感情,但是輔佐劉恒,就是因為要報答劉盈對他的信任。 這是整個社會的風尚道德! 若是汝陰侯敢投降,那唯一的結局就是除國,然后整個家族流放,這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那可是封國??! 再有二三十年,就有百年歷史的封國,里面有歷代先祖的神像,還有皇帝賜予家族的那么多榮耀,若是因為顧惜這一條命而失去,還有什么顏面去見列祖列宗? “若是來不了,唯有死戰殉國!” 盡管極度害怕死亡,但是汝陰侯還是咬牙說道:“夏侯氏深受皇恩,若是戰敗,絕不能投降,唯有一死殉國,才能償還戰敗之過,陛下一定會念在我壯烈在此,而顧念家族?!?/br>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